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被认为是坏的。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赅全。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曾用实验证实了晕轮效应的存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的知觉特征之一 ——整体性有关。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一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
晕轮效应又被称为光环效应、社会背景效应、爱屋及乌心理效应。
在教育教学中明显地存在着晕轮效应。学生喜爱某位老师,就会喜爱他的课、他所教学科、他的教育方法,因师信道,从而成为优秀生。笔者把这称为晕轮正效应。反之,学生不喜爱某位老师,讨厌某位老师,就很难积极地接受该老师的教诲,甚至从行动上疏远、从心理上否定该老师。这时,即使该老师磨破嘴、跑断腿、操碎心,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也受害无穷,往往表现为厌学,沦为后进生,甚至患上心理疾病。笔者把这称为晕轮负效应。
教师如何避免晕轮负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晕轮正效应,从而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做到如下两点:
第一,做道德修养的楷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修身对于教师来说比对任何职业都显得重要。其间道理,妇孺皆知。尽管修身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但作为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砥砺自我,净化和纯洁自我。
陶行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学生最不能容忍教师的“缺德”。一旦某位教师被学生认为道德有问题,那么这位教师就会被一票否决。无疑,这就会产生晕轮负效应。
为避免这种负效应,我们应认真学习践行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按章执教。在生活和工作中,时时事事牢记身份,不辱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神圣和艰难,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都要有坚定的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信念,为自己能够终身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自豪。要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高度认识教书育人的伟大意义和使命感,丢掉一切私心杂念,真正做到忠于教育事业,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把三尺讲台和所有学生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以满腔热情去哺育学生,用高尚的灵魂净化学生。要向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学习,终身“粉墨生涯”,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同时,教师要做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楷模,做抵制不良诱惑的楷模,做感恩的楷模,做正确看待阴暗面的楷模,做热爱生活的楷模。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晕轮正效应,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做知识的富翁、能力的高手。
学生不能容忍教师的“缺德”,也不能容忍教师的“无知”。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演讲者说错了一个字或讲错了一个常识,其形象就会受到影响。作为一个天天都在“演讲”的教师,首先就要在学识方面过硬。学识过硬是取得理想教育教学效果的物质基础。
作为教师,仅在学识方面过硬还不够,还必须具备“授人以渔”的能力。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例子:某某老师不受学生认可,不是因其知识浅薄,而是因其能力欠佳。知识和能力虽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不同的概念。
我在教学研究当中曾询问一些学生为何对某些老师采取不合作态度,他们表示,对那些“书本老师”感到没劲。“书本老师”,据他们解释,就是可能有满腹经纶但却不能运用良好方法使学生接受教育的老师。或许“书本老师”的称谓有些苛刻,但它的确能给我们以启示:学生并不因为你是老师、是大学毕业生,因为他们懂得没你多、做试卷没你得分高就信任你钦佩你。他们所爱的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像变魔术一样把这一桶水变成源源不断的活水注进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变得富有、强大。也就是说,教师要能在自己会、自己能的前提下,运用好的方法,使学生会、学生能。学生行,教师才是真的行;学生成功,教师才是真的成功。
现在的学生追星,但也“血腥”。他们审师,就是说不再对老师盲从,他们爱你,就疯狂迷恋你,即使你“只是一个传说”;他们不喜欢你,就可能看你流泪却头也不回,任你哭干了泪心化成灰。作为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现状和社会环境,绝不能故步自封,应甘当小学生,立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学生信赖的、知识与能力兼备的复合型良师。
(本栏责编 晓 月)
晕轮效应又被称为光环效应、社会背景效应、爱屋及乌心理效应。
在教育教学中明显地存在着晕轮效应。学生喜爱某位老师,就会喜爱他的课、他所教学科、他的教育方法,因师信道,从而成为优秀生。笔者把这称为晕轮正效应。反之,学生不喜爱某位老师,讨厌某位老师,就很难积极地接受该老师的教诲,甚至从行动上疏远、从心理上否定该老师。这时,即使该老师磨破嘴、跑断腿、操碎心,也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也受害无穷,往往表现为厌学,沦为后进生,甚至患上心理疾病。笔者把这称为晕轮负效应。
教师如何避免晕轮负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晕轮正效应,从而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做到如下两点:
第一,做道德修养的楷模。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修身对于教师来说比对任何职业都显得重要。其间道理,妇孺皆知。尽管修身是一个艰难漫长的过程,但作为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砥砺自我,净化和纯洁自我。
陶行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学生最不能容忍教师的“缺德”。一旦某位教师被学生认为道德有问题,那么这位教师就会被一票否决。无疑,这就会产生晕轮负效应。
为避免这种负效应,我们应认真学习践行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按章执教。在生活和工作中,时时事事牢记身份,不辱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神圣和艰难,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都要有坚定的为教育事业献身的信念,为自己能够终身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自豪。要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高度认识教书育人的伟大意义和使命感,丢掉一切私心杂念,真正做到忠于教育事业,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把三尺讲台和所有学生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以满腔热情去哺育学生,用高尚的灵魂净化学生。要向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学习,终身“粉墨生涯”,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同时,教师要做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楷模,做抵制不良诱惑的楷模,做感恩的楷模,做正确看待阴暗面的楷模,做热爱生活的楷模。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晕轮正效应,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做知识的富翁、能力的高手。
学生不能容忍教师的“缺德”,也不能容忍教师的“无知”。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演讲者说错了一个字或讲错了一个常识,其形象就会受到影响。作为一个天天都在“演讲”的教师,首先就要在学识方面过硬。学识过硬是取得理想教育教学效果的物质基础。
作为教师,仅在学识方面过硬还不够,还必须具备“授人以渔”的能力。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例子:某某老师不受学生认可,不是因其知识浅薄,而是因其能力欠佳。知识和能力虽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不同的概念。
我在教学研究当中曾询问一些学生为何对某些老师采取不合作态度,他们表示,对那些“书本老师”感到没劲。“书本老师”,据他们解释,就是可能有满腹经纶但却不能运用良好方法使学生接受教育的老师。或许“书本老师”的称谓有些苛刻,但它的确能给我们以启示:学生并不因为你是老师、是大学毕业生,因为他们懂得没你多、做试卷没你得分高就信任你钦佩你。他们所爱的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像变魔术一样把这一桶水变成源源不断的活水注进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变得富有、强大。也就是说,教师要能在自己会、自己能的前提下,运用好的方法,使学生会、学生能。学生行,教师才是真的行;学生成功,教师才是真的成功。
现在的学生追星,但也“血腥”。他们审师,就是说不再对老师盲从,他们爱你,就疯狂迷恋你,即使你“只是一个传说”;他们不喜欢你,就可能看你流泪却头也不回,任你哭干了泪心化成灰。作为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现状和社会环境,绝不能故步自封,应甘当小学生,立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学生信赖的、知识与能力兼备的复合型良师。
(本栏责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