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7)02-084-02
教材分析
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自读课文,既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亡,演说者没有用低沉的语调,也没有用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而是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这篇演说稿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它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评论巴尔扎克的同时,也带上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演说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雨果和巴尔扎克。理解雨果对巴尔扎克作品、人格和影响的评价。
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鉴课文中对生与死的思考,确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体会其中的情和理,深刻领悟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以悼念戴安娜之死的音乐《风中之烛》导入。)
教师导语:这是一首哀伤的歌曲,它是为悼念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所唱。而历来伟大人物的离世,总带给人们更多的忧伤。时光回溯至公元1850年8月18日,遥远的巴黎,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四天之后,在巴黎拉雪兹公墓蒙蒙的细雨中,法国著名作家雨果,面对成千上万自发前来吊唁的群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巴尔扎克葬词》。
引入课题:《巴尔扎克葬词》。
二、品读三步曲之一——天才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同学们,面对挚友的英年早逝,雨果在演讲中用怎样的称呼,来盛赞巴尔扎克这位法兰西民族优秀的儿子?
3、教师:大家注意没有:其中有一个词,像主旋律一样回荡在课文的始终?这词和其他几个称呼有什么不同吗?换言之,为什么唯独这个词在雨果演讲中连续出现?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设想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和音像辅助手段,创设一个与课文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和情感氛围,引领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与学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能够与作品情感交融,从而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课文的思想意蕴。)
三、品读三步曲之二——丰碑篇(深入探究)
1、教师:“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这是巴尔扎克早年的抱负。通过对“天才”一词的体会,大家觉得他实现自己的抱负了么?对此,雨果是怎样评价的?
学生展示如:“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转手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什么。”
“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2、教师:这些句子很美,闪烁着哲理和诗意的光芒!大家发现没有,“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中“饱满”这个词用得很有特色。
据我所知,巴尔扎克的一生不但生命短促,而且在他奋斗的一生中,还充满了贫穷和孤独。但他将这一切不利的因素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笔耕不辍,用不到二十年时间完成了90多部作品的创作。我们能不能仿照刚才那个句子的结构,以贫困和孤独为主题,仿造两个句子,以高度评价这位十九世纪的法兰西文学巨匠?
示例:“他的一生是贫穷的,然而也是富足的,他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还多”;“他的一生是孤独的,然而也是幸福的,他的朋友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3、教师: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仰慕和怀念的,是那些用一生的时间、热情和生命来表达自己对人类关怀与爱的人们,巴尔扎克就站在这样的人群之中,他从人格、作品和成就等多方面,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让我们集体将课文的5-8节重温一下。
(设计意图:在创设情境之后,让学生通过寻找、感悟相关语句,体会作者蕴藏在全文中的情感,并进而深入理解雨果何以对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影响等有着如此崇高的评价。同时,在教师的合理适度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感受文本,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在相互交流中构建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四、品读三步曲之三——生死篇(讨论交流)
1、教师:死亡,终究是一件不幸的事,天才的死亡尤其令人扼腕叹息,但是,世界上再没有比目睹死亡更能激发人们对“如何活着”这个问题的思考。巴尔扎克的英年早逝,让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感慨万千,对生和死的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投影出示思考题:“雨果对巴尔扎克的英年早逝作了哪些深刻的思考?”)
学生展示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2、教师:关于生和死问题,古今中外,有无数先贤仁人对此进行过认真的探讨。比如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大家是否能想起更多先哲们关于生死问题的表述?
学生展示如: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列夫.托尔斯泰:“死亡,令人愉快的兄弟。”……
“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
3、教师:同学们谈的大多是青史留名人物已有历史定论的生死观。但在日常的生活中,许多的人并不这么想。“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好死不如赖活”、“重要的是活着的质量,而是不是活的数量”。我们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呢?
学生讨论,作答。
4、教师:同学们的讨论,我不妄加评论。但我想:所谓生死观问题,其实是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核心在:人怎样活着才算有价值?人们一般喜欢将人分为两类:“积极”的和“消极”的。所谓积极的人,在说有价值的话,做有价值的事;也有人说有价值的话,但没做有价值的事,我们说他言行不一致或者言不由衷。另有一些人既不说有价值的话,也不做有价值的事,甚至毁灭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谓之“消极”和“反动”。在一代文豪雨果的演讲中,我没有读到巴尔扎克的豪言壮语,但我非常清楚巴尔扎克持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死观。
5、教师:在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天才的巴尔扎克实现了伟大的跨越。他和死让世界看到了光明、开始和永恒。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取得如巴尔扎克一样惊人成就的。但如果一个人竭尽所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了他的生命价值,我们称他为“天才”,不可以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尝试表达对生死的看法,既有助于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其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死观的形成,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五、拓展总结
公元1850年8月22日,雨果在巴黎拉雪兹公墓蒙蒙的细雨中,以充满激情的语言送别他的朋友。一百多年以后,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说了这样一句话:“历史化为无形,却留下艺术的美。”雨果的演讲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什么呢?我期待着同学们课后写出精彩的随笔!
教材分析
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自读课文,既是一篇文艺性很强的散文体演说稿,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面对巴尔扎克的死亡,演说者没有用低沉的语调,也没有用哀伤的言辞,去述说死者的生平和病逝,而是用高亢的语调、诗化和哲理性的语言,评述了巴尔扎克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对死者的无尽悼念之情,言之切切,令人感动。这篇演说稿不同于一般葬词的是,它不仅评说死者,而且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评论巴尔扎克的同时,也带上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作者的生死观。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精神统治者”,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不是黑夜,而是光明”,“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演说稿给读者的不是压抑,不是眼泪,不是哀伤,而是悲壮、沉痛化成的巨大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了解雨果和巴尔扎克。理解雨果对巴尔扎克作品、人格和影响的评价。
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思考,讨论鉴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鉴课文中对生与死的思考,确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体会其中的情和理,深刻领悟并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以悼念戴安娜之死的音乐《风中之烛》导入。)
教师导语:这是一首哀伤的歌曲,它是为悼念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所唱。而历来伟大人物的离世,总带给人们更多的忧伤。时光回溯至公元1850年8月18日,遥远的巴黎,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四天之后,在巴黎拉雪兹公墓蒙蒙的细雨中,法国著名作家雨果,面对成千上万自发前来吊唁的群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巴尔扎克葬词》。
引入课题:《巴尔扎克葬词》。
二、品读三步曲之一——天才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教师:同学们,面对挚友的英年早逝,雨果在演讲中用怎样的称呼,来盛赞巴尔扎克这位法兰西民族优秀的儿子?
3、教师:大家注意没有:其中有一个词,像主旋律一样回荡在课文的始终?这词和其他几个称呼有什么不同吗?换言之,为什么唯独这个词在雨果演讲中连续出现?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设想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和音像辅助手段,创设一个与课文基调相一致的生活情境和情感氛围,引领学生置身于相应的教与学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能够与作品情感交融,从而积极主动的去探究课文的思想意蕴。)
三、品读三步曲之二——丰碑篇(深入探究)
1、教师:“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这是巴尔扎克早年的抱负。通过对“天才”一词的体会,大家觉得他实现自己的抱负了么?对此,雨果是怎样评价的?
学生展示如:“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转手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什么。”
“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2、教师:这些句子很美,闪烁着哲理和诗意的光芒!大家发现没有,“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中“饱满”这个词用得很有特色。
据我所知,巴尔扎克的一生不但生命短促,而且在他奋斗的一生中,还充满了贫穷和孤独。但他将这一切不利的因素都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笔耕不辍,用不到二十年时间完成了90多部作品的创作。我们能不能仿照刚才那个句子的结构,以贫困和孤独为主题,仿造两个句子,以高度评价这位十九世纪的法兰西文学巨匠?
示例:“他的一生是贫穷的,然而也是富足的,他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还多”;“他的一生是孤独的,然而也是幸福的,他的朋友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3、教师: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仰慕和怀念的,是那些用一生的时间、热情和生命来表达自己对人类关怀与爱的人们,巴尔扎克就站在这样的人群之中,他从人格、作品和成就等多方面,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让我们集体将课文的5-8节重温一下。
(设计意图:在创设情境之后,让学生通过寻找、感悟相关语句,体会作者蕴藏在全文中的情感,并进而深入理解雨果何以对巴尔扎克的人格、作品、成就、影响等有着如此崇高的评价。同时,在教师的合理适度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感受文本,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在相互交流中构建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四、品读三步曲之三——生死篇(讨论交流)
1、教师:死亡,终究是一件不幸的事,天才的死亡尤其令人扼腕叹息,但是,世界上再没有比目睹死亡更能激发人们对“如何活着”这个问题的思考。巴尔扎克的英年早逝,让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感慨万千,对生和死的问题进行了严肃的思考。(投影出示思考题:“雨果对巴尔扎克的英年早逝作了哪些深刻的思考?”)
学生展示如:“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2、教师:关于生和死问题,古今中外,有无数先贤仁人对此进行过认真的探讨。比如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大家是否能想起更多先哲们关于生死问题的表述?
学生展示如: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列夫.托尔斯泰:“死亡,令人愉快的兄弟。”……
“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
3、教师:同学们谈的大多是青史留名人物已有历史定论的生死观。但在日常的生活中,许多的人并不这么想。“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好死不如赖活”、“重要的是活着的质量,而是不是活的数量”。我们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呢?
学生讨论,作答。
4、教师:同学们的讨论,我不妄加评论。但我想:所谓生死观问题,其实是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核心在:人怎样活着才算有价值?人们一般喜欢将人分为两类:“积极”的和“消极”的。所谓积极的人,在说有价值的话,做有价值的事;也有人说有价值的话,但没做有价值的事,我们说他言行不一致或者言不由衷。另有一些人既不说有价值的话,也不做有价值的事,甚至毁灭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谓之“消极”和“反动”。在一代文豪雨果的演讲中,我没有读到巴尔扎克的豪言壮语,但我非常清楚巴尔扎克持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死观。
5、教师:在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天才的巴尔扎克实现了伟大的跨越。他和死让世界看到了光明、开始和永恒。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取得如巴尔扎克一样惊人成就的。但如果一个人竭尽所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了他的生命价值,我们称他为“天才”,不可以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尝试表达对生死的看法,既有助于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其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死观的形成,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五、拓展总结
公元1850年8月22日,雨果在巴黎拉雪兹公墓蒙蒙的细雨中,以充满激情的语言送别他的朋友。一百多年以后,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说了这样一句话:“历史化为无形,却留下艺术的美。”雨果的演讲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什么呢?我期待着同学们课后写出精彩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