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江门市西江水厂第三系统首期工程建设实例,分析探讨水厂施工过程中细节问题的处理方法及加氯系统的设计优化情况,并结合生产调试情况分析处理方法及设计优化的效果,希望能对其它水厂工程建设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净水厂;施工;安装;调试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32-0185-01
广东省江门市西江水厂第三供水系统(设计规模240,000m3/d)首期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于2010年12月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目前生产状况良好。第三系统首期工程建成使西江水厂生产能力达到540,000m3/d能满足江门市区供水需求。
第三系统在设计阶段,参考第二供水系统(设计规模240,000m3/d)的生产运行情况,做了相应的设计优化。笔者作为技术人员参加了该系统设计优化、施工跟进、调试运行相关技术工作,现结合第三系统的建设情况,就水厂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作以下分析。
1水处理构筑物和二级泵房预埋件安装
水厂建设工程设备、工艺管道较多,安装要求较高,需要安装的预埋件、预埋套管、预留孔洞多且精度要求较高。
为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前通过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核实每个构筑物套管、锚板及锚筋的规格尺寸、厚度、锚固长度、焊缝长度、材料类型、安装部位、安装方法进行资料归档。施工过程中采用套管同钢筋焊接、模板锚固、型钢支架等方法固定,用红漆标出,便于拆模时找寻方便,在水池壁钢筋网绑扎完毕后,用水准设备测定预埋件中心标高位置,将预埋件点焊于钢筋网上,装完模板后,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复核,如果误差超过设计值立即修正。拆模后复测偏差,确保预埋件的安装准确到位。
2防止池底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本工程设计清水池在平流沉淀池垂直下方,清水池池顶重量通过池内立柱传递到池底板,使柱脚处底板所承受的压力远远高于池底其它部位所承受的池水的压力。如果池底板质量不过关,即使基础坑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也会使池底板沿立柱四周出现环状裂缝,造成池底漏水,为防止池底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底板垫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确保垫层混凝土密实,增加防水作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连续均匀,分层振捣密实。上層混凝土覆盖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底板防水混凝土施工,应采用机械振捣,以达到表面泛浆无气泡排出为度。振动器做到“快插慢拔”,振点布置均匀,间距不超过其有效半径1.5倍,以混凝土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准。泵送混凝土由于强度高,水泥用量大,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捣后至初凝前应按板面标高进行拍打压实后用木刮尺抹平,赶走表面泌水。初凝后至终凝前,用打磨机进行打磨,以闭合收缩混凝土表面塑性裂缝,控制表面龟裂。
3平流沉淀池底平整度及刮泥机挡板的设置
刮泥机桁车的吸泥管底离池底40cm,施工中沉淀池底平整度误差较大时,池底凸出部位可能与刮泥机挡板产生摩擦,凹陷部位可能离吸泥口距离较大而降低吸泥效果。
刮泥机挡板底与沉淀池底距离设计为40mm,其安装偏差为±10mm,本工程在调试阶段发现,低负荷运行刮泥周期延长情况下,刮泥结束后在沉淀池底部没有被吸走的污泥沉积在池底滋生藻类发酵后呈块状飘上水面,进入集水槽,影响到滤池的正常过滤和导致待滤水浊度提高。实践中可以通过在刮泥机挡板底部加设橡胶板的方式降低刮泥机挡板与平流沉淀池底的间隙提高刮泥效果,保证生产正常。
4确保V型滤池安装良好
本工程V型滤池滤板的安装要求很高,竖向安装误差不超过5mm,单根滤梁的平整度误差为±2mm,在一格池内,滤梁之间的平整度误差为±2mm,各池之间滤梁之间滤梁平整度误差为±5mm,滤板安装后单块滤板平整度误差为±2mm,单格池内滤板之间的平整度误差为±5mm,滤头突出滤板上表面高度误差在本格内不超过±2mm。
为了保证滤板安装的高精度水平,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①滤板本身的表面平整度、滤池滤梁的整池平整度、预埋固定螺栓的定位准确性,滤梁浇筑时配置高标准金属模。②滤梁养护达到规定强度,拆模后进行二次高精度找平,而后安装滤板。③滤板安装时平整度的控制采用测量与静水平面相结合,每格滤板平整度用水平仪反复测量和用静水平面进行验证。④滤板安装完毕,使用水准仪进行检验,平面误差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滤板的施工质量。
滤头的固定是靠滤板上螺纹通孔与滤头上螺纹配合联结实现,可通过增减胶垫片调整凸出滤板上表面高度差值。在安装之前,把滤板清理干净,严格检查滤头的各部尺寸。安装时,严格检查滤头有无损坏现象。严禁将已经损坏的滤头安装在滤板上。对安装好的滤头采取防护措施,确保滤头不受污染。滤头安装后进行满水校正。
本工程滤砂设计高度1.3m采用福建鲁滨砂业石英砂,粒径0.9~1.1mm,用网袋吊装,在装池过程中控制不要混入杂物。调试阶段没有发现反冲洗不均匀的情况。设计负荷运行情况下,滤后水浊度可以长时间控制在0.1NTU以下。
5加氯系统的节能优化
第三系统在设计阶段,根据西江水厂生产实践经验对加氯系统压力水管的加压方式作了节能优化。
1)加氯系统工作原理。水厂氯气的投加是通过压力水管内的压力水快速流过水射器的文丘里管,形成真空,将单向逆止阀拉开使整个系统处于负压状态,氯气从真空调节器输至加氯机,再由管道输送到水射器,氯气经水射器与水混合形成氯水混合物输送到加氯点实现。
2)耗能点分析。传统设计中是采用增压泵向压力水管提供压力。日常生产中,增压泵每天24小时运行为前、后加氯点工作,初步计算两台增压泵每年运行需耗电:
7.5kW/h×24h/d×365d×2=13.14万kW·h
3)节能思路。寻找并采用其他的增压方式代替增压泵的工作。考虑到水厂厂用水压长期处于0.38~0.43Mpa能够为加氯点水射器提供足够的压力,使水射器达到设计负压要求,实现氯气投加。于是设计利用厂用水压力代替增压泵加压给压力水管带动水射器的工作,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4)经济效益。调试使用中发现,加氯系统的加压水压完全可满足生产要求。该项设计优化减少了工程建设中加氯系统3台增压泵设备及安装预算,也直接避免了生产阶段增压泵运行的电耗和运行维护费用(每年大于10万元),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6结语
水厂建设工程不同于其它土建工程,其土建、工艺、电气、自动控制及仪器仪表有其特殊要求,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厂生产运行及经济效益。在水厂建设过程中,设计方除按照规范设计还要从提高生产水平出发对设计优化;施工方在施工中要制定详细计划和技术标准并严格实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安排相关技术人员积极跟进并注意细节,通过多方努力,建成优质工程。
作者简介
蒋振林(1984—),男,汉族,学位:学士,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关键词净水厂;施工;安装;调试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32-0185-01
广东省江门市西江水厂第三供水系统(设计规模240,000m3/d)首期工程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于2010年12月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目前生产状况良好。第三系统首期工程建成使西江水厂生产能力达到540,000m3/d能满足江门市区供水需求。
第三系统在设计阶段,参考第二供水系统(设计规模240,000m3/d)的生产运行情况,做了相应的设计优化。笔者作为技术人员参加了该系统设计优化、施工跟进、调试运行相关技术工作,现结合第三系统的建设情况,就水厂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作以下分析。
1水处理构筑物和二级泵房预埋件安装
水厂建设工程设备、工艺管道较多,安装要求较高,需要安装的预埋件、预埋套管、预留孔洞多且精度要求较高。
为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前通过编制技术复核计划,核实每个构筑物套管、锚板及锚筋的规格尺寸、厚度、锚固长度、焊缝长度、材料类型、安装部位、安装方法进行资料归档。施工过程中采用套管同钢筋焊接、模板锚固、型钢支架等方法固定,用红漆标出,便于拆模时找寻方便,在水池壁钢筋网绑扎完毕后,用水准设备测定预埋件中心标高位置,将预埋件点焊于钢筋网上,装完模板后,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复核,如果误差超过设计值立即修正。拆模后复测偏差,确保预埋件的安装准确到位。
2防止池底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本工程设计清水池在平流沉淀池垂直下方,清水池池顶重量通过池内立柱传递到池底板,使柱脚处底板所承受的压力远远高于池底其它部位所承受的池水的压力。如果池底板质量不过关,即使基础坑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也会使池底板沿立柱四周出现环状裂缝,造成池底漏水,为防止池底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底板垫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确保垫层混凝土密实,增加防水作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连续均匀,分层振捣密实。上層混凝土覆盖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底板防水混凝土施工,应采用机械振捣,以达到表面泛浆无气泡排出为度。振动器做到“快插慢拔”,振点布置均匀,间距不超过其有效半径1.5倍,以混凝土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准。泵送混凝土由于强度高,水泥用量大,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混凝土浇捣后至初凝前应按板面标高进行拍打压实后用木刮尺抹平,赶走表面泌水。初凝后至终凝前,用打磨机进行打磨,以闭合收缩混凝土表面塑性裂缝,控制表面龟裂。
3平流沉淀池底平整度及刮泥机挡板的设置
刮泥机桁车的吸泥管底离池底40cm,施工中沉淀池底平整度误差较大时,池底凸出部位可能与刮泥机挡板产生摩擦,凹陷部位可能离吸泥口距离较大而降低吸泥效果。
刮泥机挡板底与沉淀池底距离设计为40mm,其安装偏差为±10mm,本工程在调试阶段发现,低负荷运行刮泥周期延长情况下,刮泥结束后在沉淀池底部没有被吸走的污泥沉积在池底滋生藻类发酵后呈块状飘上水面,进入集水槽,影响到滤池的正常过滤和导致待滤水浊度提高。实践中可以通过在刮泥机挡板底部加设橡胶板的方式降低刮泥机挡板与平流沉淀池底的间隙提高刮泥效果,保证生产正常。
4确保V型滤池安装良好
本工程V型滤池滤板的安装要求很高,竖向安装误差不超过5mm,单根滤梁的平整度误差为±2mm,在一格池内,滤梁之间的平整度误差为±2mm,各池之间滤梁之间滤梁平整度误差为±5mm,滤板安装后单块滤板平整度误差为±2mm,单格池内滤板之间的平整度误差为±5mm,滤头突出滤板上表面高度误差在本格内不超过±2mm。
为了保证滤板安装的高精度水平,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①滤板本身的表面平整度、滤池滤梁的整池平整度、预埋固定螺栓的定位准确性,滤梁浇筑时配置高标准金属模。②滤梁养护达到规定强度,拆模后进行二次高精度找平,而后安装滤板。③滤板安装时平整度的控制采用测量与静水平面相结合,每格滤板平整度用水平仪反复测量和用静水平面进行验证。④滤板安装完毕,使用水准仪进行检验,平面误差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滤板的施工质量。
滤头的固定是靠滤板上螺纹通孔与滤头上螺纹配合联结实现,可通过增减胶垫片调整凸出滤板上表面高度差值。在安装之前,把滤板清理干净,严格检查滤头的各部尺寸。安装时,严格检查滤头有无损坏现象。严禁将已经损坏的滤头安装在滤板上。对安装好的滤头采取防护措施,确保滤头不受污染。滤头安装后进行满水校正。
本工程滤砂设计高度1.3m采用福建鲁滨砂业石英砂,粒径0.9~1.1mm,用网袋吊装,在装池过程中控制不要混入杂物。调试阶段没有发现反冲洗不均匀的情况。设计负荷运行情况下,滤后水浊度可以长时间控制在0.1NTU以下。
5加氯系统的节能优化
第三系统在设计阶段,根据西江水厂生产实践经验对加氯系统压力水管的加压方式作了节能优化。
1)加氯系统工作原理。水厂氯气的投加是通过压力水管内的压力水快速流过水射器的文丘里管,形成真空,将单向逆止阀拉开使整个系统处于负压状态,氯气从真空调节器输至加氯机,再由管道输送到水射器,氯气经水射器与水混合形成氯水混合物输送到加氯点实现。
2)耗能点分析。传统设计中是采用增压泵向压力水管提供压力。日常生产中,增压泵每天24小时运行为前、后加氯点工作,初步计算两台增压泵每年运行需耗电:
7.5kW/h×24h/d×365d×2=13.14万kW·h
3)节能思路。寻找并采用其他的增压方式代替增压泵的工作。考虑到水厂厂用水压长期处于0.38~0.43Mpa能够为加氯点水射器提供足够的压力,使水射器达到设计负压要求,实现氯气投加。于是设计利用厂用水压力代替增压泵加压给压力水管带动水射器的工作,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4)经济效益。调试使用中发现,加氯系统的加压水压完全可满足生产要求。该项设计优化减少了工程建设中加氯系统3台增压泵设备及安装预算,也直接避免了生产阶段增压泵运行的电耗和运行维护费用(每年大于10万元),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6结语
水厂建设工程不同于其它土建工程,其土建、工艺、电气、自动控制及仪器仪表有其特殊要求,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厂生产运行及经济效益。在水厂建设过程中,设计方除按照规范设计还要从提高生产水平出发对设计优化;施工方在施工中要制定详细计划和技术标准并严格实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安排相关技术人员积极跟进并注意细节,通过多方努力,建成优质工程。
作者简介
蒋振林(1984—),男,汉族,学位:学士,专业:给水排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