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母是藏传佛教独有的造像,常见的佛母像有度母、尊胜佛母、随求佛母、般若佛母、妙音天母等。
度母
度母,又称多罗菩萨、救度佛母,在西藏僧俗大众的心目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有众神之母的美誉。传说,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已救度了无数众生,有一天,菩萨用他的慧眼观察六道,发现受苦的众生并未减少,顿生忧悲,流下泪滴,泪珠滚落,化作莲花,从莲花中生出身色各异的21尊度母,纷纷对观音菩萨立誓,表示要协助她共行救度众生之伟业。于是,观世音与众度母并肩携手,每天救度众生无数,立下无量功德,更加声名显赫。在这21尊度母中,最负盛名、广受崇奉的是白度母与绿度母,传说分别由文成公主与赤尊公主化现。
清鎏金白度母造像(图1),镇江博物馆旧藏,高16.4厘米。该造像手心、脚心各生一眼,脸上有三只眼,且十分清楚。头戴五叶冠,修眉细目,面容慈祥,耳珰上部为圆形,下端缀璎珞,这种耳环在内蒙古的造像中最为常用。袒上身,斜披络腋,下着长裙,双乳微微隆起,较之印度的夸张,多了点含蓄。身上所饰璎珞、臂钏、手镯、脚镯及莲座上沿的连珠纹皆雕刻得细致均匀,且多镶嵌有宝石(缺)。右手施与愿印,左手当胸施三宝严印,全跏趺坐于仰覆莲花台座上,莲瓣细长简约。台座两侧各有一莲枝,沿手臂两侧自肩头开敷。此造像线条规整、做工精细,为清代宫廷造像。
清鎏金白度母坐像(图2),高10.5厘米。该造像面部方圆,双目细长,微微下视,嘴含笑,面容慈祥。造像梳葫芦形发髻,头上戴五叶佛冠,头发向上梳拢后分两股垂及肩部,耳后发缯呈U形向上飘起。袒上身,天衣绕臂,于肘部呈环状垂于台座上。右手置膝施接引印,左手当胸施三宝印,牵一莲花蔓枝出肩头。全跏趺坐于仰覆莲花台座上。戴耳环、项圈、璎珞、臂钏、手镯、脚镯等装饰,以示庄严。
白度母为“二十一度母”之一,因身色白而得名,据说,由观音菩萨右眼所生。其形象很容易识别,通常为一头二臂,跏趺坐姿,面部及手足共生七目,故又称“七眼佛母”,意味其可见世间一切苦难并予以拯救,因此在藏传佛教女性诸神中深受信仰。
绿度母造像
清鎏金绿度母坐像(图3),高16.3厘米。该造像梳高发髻,戴五叶冠,颔首低眉,微倾于右侧,嘴角上翘,呈微笑状,头发向上梳拢后分两股垂及肩部,耳后发缯呈U形向上飘起。袒上身,宽肩,圆乳,细腰,肥臀,下身系博带重裙。天衣绕臂,垂及身后莲座,于身下绕至座前垂落。右手置膝施与愿印,体现了她将莲花施予天下的意愿,左手当胸施三宝严印。双手各持有一莲花蔓枝,莲枝缠臂,出肩头,莲枝上又各有两朵莲花,一朵未开,一朵半开,均意味着未来、现在、过去三世均是如此地依着佛法的誓愿而行。舒相坐于仰覆莲花座上,左腿单盘,右腿出莲台,踏一莲花蔓枝,意味着随时去救度众生。颈上挂璎珞三串,第一串至胸上部、第二串至心际、第三串至脐际,戴耳环、项圈、臂钏、手镯、脚镯等装饰,以示庄严。
绿度母因身色绿而得名,为21尊度母之主尊,亦是一切度母之源。据说,绿度母由观音菩萨的左眼所生。其法相,是一头二臂,舒相坐于莲花月轮上,双手各持莲花和结印,身体玉青色,纤细而庄严。绿度母以救人脱离灾难著称,在西藏,救八难的职责为绿度母所独有,被认为是西藏地区的守护女神。
尊胜佛母
清鎏金尊胜佛母坐像(图4),1963年唐嵩山捐赠,高15.3厘米。佛母头戴宝冠,绀发,脸部清瘦,带十字形耳珰。头发向上梳拢,余发下垂,发梢过手肘,三面八臂,面部各异,正面脸为静寂相,右侧面部微怒,左侧愤怒相,每面有三只慧眼。正二臂手持十字交杵,表现其具有破坏魔障的神格,左手持索。其余右手托阿弥陀佛像、箭、施与愿印;左手施无畏印、持弓、托宝瓶,惜部分法器缺失。袒上身,斜披络腋,下着裙,天衣绕臂。全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莲瓣扁平,排列整齐,底板中刻金刚杵纹。饰项圈、璎珞、臂钏、手镯、脚镯等装饰,以示庄严。
尊胜佛母,亦称顶髻尊胜佛母。右手托持阿弥陀佛佛像,是尊胜佛母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形象,三面八臂,每面又各生一眼。正面脸和八只胳膊都是白色,表示熄灭灾难;左边一侧脸是黄色,表示增益延寿;右面一侧脸是蓝色,表示降伏魔障。据说她十分慈悲,救世急切,能使人增长寿命、福德,颇受藏蒙佛教信徒崇奉,多供在无量寿佛右边,无量寿佛左边为白度母,三尊象征福寿吉祥。
度母
度母,又称多罗菩萨、救度佛母,在西藏僧俗大众的心目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有众神之母的美誉。传说,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已救度了无数众生,有一天,菩萨用他的慧眼观察六道,发现受苦的众生并未减少,顿生忧悲,流下泪滴,泪珠滚落,化作莲花,从莲花中生出身色各异的21尊度母,纷纷对观音菩萨立誓,表示要协助她共行救度众生之伟业。于是,观世音与众度母并肩携手,每天救度众生无数,立下无量功德,更加声名显赫。在这21尊度母中,最负盛名、广受崇奉的是白度母与绿度母,传说分别由文成公主与赤尊公主化现。
清鎏金白度母造像(图1),镇江博物馆旧藏,高16.4厘米。该造像手心、脚心各生一眼,脸上有三只眼,且十分清楚。头戴五叶冠,修眉细目,面容慈祥,耳珰上部为圆形,下端缀璎珞,这种耳环在内蒙古的造像中最为常用。袒上身,斜披络腋,下着长裙,双乳微微隆起,较之印度的夸张,多了点含蓄。身上所饰璎珞、臂钏、手镯、脚镯及莲座上沿的连珠纹皆雕刻得细致均匀,且多镶嵌有宝石(缺)。右手施与愿印,左手当胸施三宝严印,全跏趺坐于仰覆莲花台座上,莲瓣细长简约。台座两侧各有一莲枝,沿手臂两侧自肩头开敷。此造像线条规整、做工精细,为清代宫廷造像。
清鎏金白度母坐像(图2),高10.5厘米。该造像面部方圆,双目细长,微微下视,嘴含笑,面容慈祥。造像梳葫芦形发髻,头上戴五叶佛冠,头发向上梳拢后分两股垂及肩部,耳后发缯呈U形向上飘起。袒上身,天衣绕臂,于肘部呈环状垂于台座上。右手置膝施接引印,左手当胸施三宝印,牵一莲花蔓枝出肩头。全跏趺坐于仰覆莲花台座上。戴耳环、项圈、璎珞、臂钏、手镯、脚镯等装饰,以示庄严。
白度母为“二十一度母”之一,因身色白而得名,据说,由观音菩萨右眼所生。其形象很容易识别,通常为一头二臂,跏趺坐姿,面部及手足共生七目,故又称“七眼佛母”,意味其可见世间一切苦难并予以拯救,因此在藏传佛教女性诸神中深受信仰。
绿度母造像
清鎏金绿度母坐像(图3),高16.3厘米。该造像梳高发髻,戴五叶冠,颔首低眉,微倾于右侧,嘴角上翘,呈微笑状,头发向上梳拢后分两股垂及肩部,耳后发缯呈U形向上飘起。袒上身,宽肩,圆乳,细腰,肥臀,下身系博带重裙。天衣绕臂,垂及身后莲座,于身下绕至座前垂落。右手置膝施与愿印,体现了她将莲花施予天下的意愿,左手当胸施三宝严印。双手各持有一莲花蔓枝,莲枝缠臂,出肩头,莲枝上又各有两朵莲花,一朵未开,一朵半开,均意味着未来、现在、过去三世均是如此地依着佛法的誓愿而行。舒相坐于仰覆莲花座上,左腿单盘,右腿出莲台,踏一莲花蔓枝,意味着随时去救度众生。颈上挂璎珞三串,第一串至胸上部、第二串至心际、第三串至脐际,戴耳环、项圈、臂钏、手镯、脚镯等装饰,以示庄严。
绿度母因身色绿而得名,为21尊度母之主尊,亦是一切度母之源。据说,绿度母由观音菩萨的左眼所生。其法相,是一头二臂,舒相坐于莲花月轮上,双手各持莲花和结印,身体玉青色,纤细而庄严。绿度母以救人脱离灾难著称,在西藏,救八难的职责为绿度母所独有,被认为是西藏地区的守护女神。
尊胜佛母
清鎏金尊胜佛母坐像(图4),1963年唐嵩山捐赠,高15.3厘米。佛母头戴宝冠,绀发,脸部清瘦,带十字形耳珰。头发向上梳拢,余发下垂,发梢过手肘,三面八臂,面部各异,正面脸为静寂相,右侧面部微怒,左侧愤怒相,每面有三只慧眼。正二臂手持十字交杵,表现其具有破坏魔障的神格,左手持索。其余右手托阿弥陀佛像、箭、施与愿印;左手施无畏印、持弓、托宝瓶,惜部分法器缺失。袒上身,斜披络腋,下着裙,天衣绕臂。全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莲瓣扁平,排列整齐,底板中刻金刚杵纹。饰项圈、璎珞、臂钏、手镯、脚镯等装饰,以示庄严。
尊胜佛母,亦称顶髻尊胜佛母。右手托持阿弥陀佛佛像,是尊胜佛母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形象,三面八臂,每面又各生一眼。正面脸和八只胳膊都是白色,表示熄灭灾难;左边一侧脸是黄色,表示增益延寿;右面一侧脸是蓝色,表示降伏魔障。据说她十分慈悲,救世急切,能使人增长寿命、福德,颇受藏蒙佛教信徒崇奉,多供在无量寿佛右边,无量寿佛左边为白度母,三尊象征福寿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