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一个普通家庭能拥有一台电脑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当张蕴蓝的父亲张代理将一台电脑搬回家,告诉她“这代表着未来”时,年幼的她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对她来说,这不过是另一个学习任务。彼时,她没有想到,自己未来的人生、事业会和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分不开。
多年后,张蕴蓝以总裁的身份,站在舞台的中央,望着台下的人潮,自豪地说出:“我宣布,酷特云蓝,真正完成了数据驱动智能制造改革。从此,我们真正跨入了一个新的工业制造时代!”在进行企业转型、变革的过程中,父亲将企业交棒给了她。在父亲打造的根基上,张蕴蓝担负起引领企业未来的责任。正如张蕴蓝所说,她和父亲之间,是企业的传承,是去旧立新观念的传承,是骨子里永不服输精神的传承,更是一个共同心愿的传承。
颠覆:个性化定制
上世纪的80年代,青岛即墨市服装批发市场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市场。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后,张代理成立了自己的成衣公司。1989年,作为先富起来的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代表,张代理经常随团到国外参观学习。在宝马的定制车间里,他发现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汽车颜色不同,有些车体是蓝色、有些车体是黑色。原来,喷漆牛产线可以根据订单来替换不同的颜色。随后,在参访日本的服装定制企业时,他再一次受到了触动。中国大部分企业还在依靠制版师打版的年代,日本企业已经在使用激光裁床,使用电脑自动设计和打版。这两次的考察经历,让张代理萌发出用工业化手段定制服装的想法。
进入2000年,中国的服装行业仍处在一个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时期,国内的服装企业只要按照传统的模式经营就能赚钱。一个200平米的店铺,一年可以轻松实现500万一600万的销售额。张代理的加盟商们经常带着几十万的现金等在仓库门口,谁提到货就意味着谁能赚钱。然而,在这种繁荣的市场表象背后,张代理却看到了不一样的行业未来。他认为,传统服装行业作为制造业,成本优势正在逐步消失,而成衣行业的库存难题、同质化问题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联想到多年前海外考察时的想法,张代理决定尝试用个性化生产的方法论,以及价值观来改造制造企业,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
“其实,所有的技术问题都不是问题,人的改变才是最难的。这个过程没有捷径,需要创始人的决心,需要一点一点做思想工作。”张蕴蓝说。
2005年,张蕴蓝带着“一腔热血”回到了家族企业。随着她对工厂和服装行业的了解日益深入,她也逐渐成为父亲的知音和搭档。在这条转型路上,如何让团队认可,成为父女俩最大的挑战。他们遭遇过管理层的软抵抗和工人的不配合。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公司要在服装行业一片大好的环境下,投入巨资另辟蹊径。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个性化定制和大规模生产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张蕴蓝回忆,在改造第一条个性化定制的流水线时,就遇到了工人不愿意来的难题。在新的流水线上,每个工人面前都有一台小电脑,工人每做一道工序前,都要打一下卡,查看工艺要求。为了吸引工人们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公司承诺一天只工作8小时,工资还比原来高。“尽管没有足够的订单,这条流水线我们养了十年。只要工人愿意配合,就要保证他的利益。”张蕴蓝说。
通过在员工培训、技术研发、设备创新、工厂改造等方面不计成本的投入,2012年酷特云蓝完成了“用工业化效率制造个性化产品”的转型。开始创造连续六年高速增长的发展奇迹。酷特云蓝从一家传统服装企业,一跃成为一个互联网工业的电商平台。
创新:C2M商业生态圈
2013年,公司组织了一次战略定位大讨论,提出“互联网十工业”的定位,打造基于互联网思维的C2M(从消费者到工厂)商业生态圈。这意味着当消费者提出需求后,将不再经过中间端,直接由工厂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张蕴蓝认为,酷特云蓝的核心价值在于探索出了传统制造业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范式,使得个性化需求和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得以兼容,让消费者、商家和社会都能从中受益。在她的设想中,未来人们的生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真正实现绿色环保。消费者再也不用支付高价格买到一模一样的东西,只需要花费可以接受的价钱,就买到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定制的服装、自行车和化妆品。商家也不再为库存而忧心,因为一切都是按需生产。
“父亲的创新是技术的创新,他在技术上打破了个性化与工业化的壁垒,实现了用工业化的手段效率制造个性化产品。而我的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果没有技术创新的根,所有的创新都是空中楼阁。”张蕴蓝说。
在C2M战略的规划下,张蕴蓝和父亲两人分工明确。张代理坐镇生产端,从管理、大数据、柔性制造等领域赋能工厂,实现智能工厂与消费者端的对接。张蕴蓝则在消费者端做更长远的布局,让消费者端能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成长。针对工厂端的布局,酷特云蓝成立了工学院和商学院。将10多年来改造传统工厂的方法总结成一套工具,以“互联网+工业”的模式对外输出解决方案和理念。工学院现已签约了80多家企业,涵盖了30多个行业,包括服装全品类、自行车、摩托车、化妆品、家居、家装等。一些经过改造的工厂,还能为酷特云蓝的客户提供毛衫、内衣、鞋子、品牌女装的定制,成为一个针对消费者的产业集群。在针对消费者端的布局上,张蕴蓝主要解决如何吸引客户,然后吸引正确的客户,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问题。当工厂端和消费者端的布局被打通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新的C2M商业生态。这也是父女两代人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共同心愿。
再造:从管理到治理
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离不开管理和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再造。在张蕴蓝看来,传统大工业的管理方法必须要改变,因为时代背景、管理的對象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科层管理,并不能支撑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还需要重新建立起一整套从管理到治理的方法论。
在酷特云蓝的工厂,每个车间没有车间主任、班组长,工人的工作效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提升,幸福指数也高于其他传统的工厂。打造与员工的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是张蕴蓝所追求的治理境界。同时,通过一整套治理体系,激励每个员工自动自发地挖掘主观能动性和成就感,让成就感变成价值。张蕴蓝在酷特云蓝形成了去领导化、去部门、去科层、去审批,提出“自组织”和“强组织”的概念。张蕴蓝举例说,去领导化不是没有领导,而是把由领导做决策决定的环节去掉。在传统的科层化管理过程中,当员工遇到问题时,第一个想法是找领导。而在去领导化和“自组织”、“强组织”的概念下,如果员工遇到的问题,是以往没有发生过的,员工就会发起一个“强组织”,由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人员形成一个虚拟委员会,按照规则进行讨论,并产生一个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将成为一个由集团层面发起的方案,并被固化在流程中。当其他员工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参照这个解决方法执行。而第一个问题的员工,要自始至终对解决方案负责任。
战略转型以来,酷特云蓝对原有的30多个部门进行整合。从原来的层级化管理,转变为平台化管理,例如,公司取消了财务部和法务部,通过节点管理模式,与会计、出纳、法务进行点对点的对接。这种节点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标准化、规范化和体系化,把每个节点需要员工用经验和能力解决的问题,都通过系统来解决。
2018年,酷特云蓝还实现了管理的数据化和平台化,只要打开公司系统,便能够看到每一分钟的实时报表,每一分钟产生的费用和利润、甚至每个员工的表现,都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展现。
张蕴蓝自豪地说,“这一套打破常规的管理体系将是公司未来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经过父亲不断地完善,它将会与其他公司形成一整套的壁垒,这也是智能工厂中很重要的一点。”在她的计划中,10年后的酷特云蓝将建立起一套自运转、自进化的体系,打造出一个接班团队,即使她离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顶上来。这也将成为她未来十年内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多年后,张蕴蓝以总裁的身份,站在舞台的中央,望着台下的人潮,自豪地说出:“我宣布,酷特云蓝,真正完成了数据驱动智能制造改革。从此,我们真正跨入了一个新的工业制造时代!”在进行企业转型、变革的过程中,父亲将企业交棒给了她。在父亲打造的根基上,张蕴蓝担负起引领企业未来的责任。正如张蕴蓝所说,她和父亲之间,是企业的传承,是去旧立新观念的传承,是骨子里永不服输精神的传承,更是一个共同心愿的传承。
颠覆:个性化定制
上世纪的80年代,青岛即墨市服装批发市场是当时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市场。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后,张代理成立了自己的成衣公司。1989年,作为先富起来的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代表,张代理经常随团到国外参观学习。在宝马的定制车间里,他发现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汽车颜色不同,有些车体是蓝色、有些车体是黑色。原来,喷漆牛产线可以根据订单来替换不同的颜色。随后,在参访日本的服装定制企业时,他再一次受到了触动。中国大部分企业还在依靠制版师打版的年代,日本企业已经在使用激光裁床,使用电脑自动设计和打版。这两次的考察经历,让张代理萌发出用工业化手段定制服装的想法。
进入2000年,中国的服装行业仍处在一个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时期,国内的服装企业只要按照传统的模式经营就能赚钱。一个200平米的店铺,一年可以轻松实现500万一600万的销售额。张代理的加盟商们经常带着几十万的现金等在仓库门口,谁提到货就意味着谁能赚钱。然而,在这种繁荣的市场表象背后,张代理却看到了不一样的行业未来。他认为,传统服装行业作为制造业,成本优势正在逐步消失,而成衣行业的库存难题、同质化问题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联想到多年前海外考察时的想法,张代理决定尝试用个性化生产的方法论,以及价值观来改造制造企业,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
“其实,所有的技术问题都不是问题,人的改变才是最难的。这个过程没有捷径,需要创始人的决心,需要一点一点做思想工作。”张蕴蓝说。
2005年,张蕴蓝带着“一腔热血”回到了家族企业。随着她对工厂和服装行业的了解日益深入,她也逐渐成为父亲的知音和搭档。在这条转型路上,如何让团队认可,成为父女俩最大的挑战。他们遭遇过管理层的软抵抗和工人的不配合。所有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公司要在服装行业一片大好的环境下,投入巨资另辟蹊径。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个性化定制和大规模生产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张蕴蓝回忆,在改造第一条个性化定制的流水线时,就遇到了工人不愿意来的难题。在新的流水线上,每个工人面前都有一台小电脑,工人每做一道工序前,都要打一下卡,查看工艺要求。为了吸引工人们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公司承诺一天只工作8小时,工资还比原来高。“尽管没有足够的订单,这条流水线我们养了十年。只要工人愿意配合,就要保证他的利益。”张蕴蓝说。
通过在员工培训、技术研发、设备创新、工厂改造等方面不计成本的投入,2012年酷特云蓝完成了“用工业化效率制造个性化产品”的转型。开始创造连续六年高速增长的发展奇迹。酷特云蓝从一家传统服装企业,一跃成为一个互联网工业的电商平台。
创新:C2M商业生态圈
2013年,公司组织了一次战略定位大讨论,提出“互联网十工业”的定位,打造基于互联网思维的C2M(从消费者到工厂)商业生态圈。这意味着当消费者提出需求后,将不再经过中间端,直接由工厂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
张蕴蓝认为,酷特云蓝的核心价值在于探索出了传统制造业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范式,使得个性化需求和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得以兼容,让消费者、商家和社会都能从中受益。在她的设想中,未来人们的生活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真正实现绿色环保。消费者再也不用支付高价格买到一模一样的东西,只需要花费可以接受的价钱,就买到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定制的服装、自行车和化妆品。商家也不再为库存而忧心,因为一切都是按需生产。
“父亲的创新是技术的创新,他在技术上打破了个性化与工业化的壁垒,实现了用工业化的手段效率制造个性化产品。而我的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果没有技术创新的根,所有的创新都是空中楼阁。”张蕴蓝说。
在C2M战略的规划下,张蕴蓝和父亲两人分工明确。张代理坐镇生产端,从管理、大数据、柔性制造等领域赋能工厂,实现智能工厂与消费者端的对接。张蕴蓝则在消费者端做更长远的布局,让消费者端能以一种更健康的方式成长。针对工厂端的布局,酷特云蓝成立了工学院和商学院。将10多年来改造传统工厂的方法总结成一套工具,以“互联网+工业”的模式对外输出解决方案和理念。工学院现已签约了80多家企业,涵盖了30多个行业,包括服装全品类、自行车、摩托车、化妆品、家居、家装等。一些经过改造的工厂,还能为酷特云蓝的客户提供毛衫、内衣、鞋子、品牌女装的定制,成为一个针对消费者的产业集群。在针对消费者端的布局上,张蕴蓝主要解决如何吸引客户,然后吸引正确的客户,如何更好地服务客户问题。当工厂端和消费者端的布局被打通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新的C2M商业生态。这也是父女两代人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共同心愿。
再造:从管理到治理
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变革,离不开管理和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再造。在张蕴蓝看来,传统大工业的管理方法必须要改变,因为时代背景、管理的對象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科层管理,并不能支撑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还需要重新建立起一整套从管理到治理的方法论。
在酷特云蓝的工厂,每个车间没有车间主任、班组长,工人的工作效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提升,幸福指数也高于其他传统的工厂。打造与员工的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是张蕴蓝所追求的治理境界。同时,通过一整套治理体系,激励每个员工自动自发地挖掘主观能动性和成就感,让成就感变成价值。张蕴蓝在酷特云蓝形成了去领导化、去部门、去科层、去审批,提出“自组织”和“强组织”的概念。张蕴蓝举例说,去领导化不是没有领导,而是把由领导做决策决定的环节去掉。在传统的科层化管理过程中,当员工遇到问题时,第一个想法是找领导。而在去领导化和“自组织”、“强组织”的概念下,如果员工遇到的问题,是以往没有发生过的,员工就会发起一个“强组织”,由与这个问题相关的人员形成一个虚拟委员会,按照规则进行讨论,并产生一个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将成为一个由集团层面发起的方案,并被固化在流程中。当其他员工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参照这个解决方法执行。而第一个问题的员工,要自始至终对解决方案负责任。
战略转型以来,酷特云蓝对原有的30多个部门进行整合。从原来的层级化管理,转变为平台化管理,例如,公司取消了财务部和法务部,通过节点管理模式,与会计、出纳、法务进行点对点的对接。这种节点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标准化、规范化和体系化,把每个节点需要员工用经验和能力解决的问题,都通过系统来解决。
2018年,酷特云蓝还实现了管理的数据化和平台化,只要打开公司系统,便能够看到每一分钟的实时报表,每一分钟产生的费用和利润、甚至每个员工的表现,都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展现。
张蕴蓝自豪地说,“这一套打破常规的管理体系将是公司未来最重要的竞争力之一。经过父亲不断地完善,它将会与其他公司形成一整套的壁垒,这也是智能工厂中很重要的一点。”在她的计划中,10年后的酷特云蓝将建立起一套自运转、自进化的体系,打造出一个接班团队,即使她离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顶上来。这也将成为她未来十年内要完成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