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话,提升第二课时课堂效果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eili7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課标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提倡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入,帮助学生深度阅读文本。一节优秀的语文课,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而帮助学生抓住文本的重难点进行解读就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对话,提升第二课时的课堂效果。
  一、多元有择,适当拓展
  学生的认识具有差异性,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这就让不同学生在面对同一文本内容时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不允许我们面面俱到。教师要从学生的多元感受中进行选择,对重点问题进行细读品味,同时适当拓展,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
  例如在教学《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中斯帕拉捷的优秀品质,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学生给出了很多的答案,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这些品质逐一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抓住其中善于思考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同学们,在大家列举的诸多优秀品质中,你认为在他解开蝙蝠夜间飞行奥秘的过程中哪种品质起的作用最大?”学生回答:“这和斯帕拉捷爱问为什么有很大的关系。”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回答自己这样选择的原因,于是学生提出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观点,因为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有后面的实验验证,才能得到最后的科学结论。
  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多样化的感受,面对学生的多元感受,课堂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有所选择,让学生抓住其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有助于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悟,同时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适当拓展学生的眼界。
  二、直击重点,品读细节
  教学过程中要解决学生理解中出现的疑惑,帮助学生突破文本的重点以及难点问题,而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注重引领学生直接深入文本的重点内容,集中精力重点突破,让学生在深入品读细节的过程中理解文本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和自己的感悟进行品读.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深入体会文本的细节,例如有的学生这样表达:“在文本中,作者写到刚刚升起的太阳‘悄悄探进来’,虽然没有直接写父母之间的爱,但是通过描绘具有生命情感的阳光也不忍心惊动父母的细节刻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文本中深厚情感。”教师接着追问:“那么,这样的手法有什么好处呢?”学生积极讨论起来,认为这句话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让阳光有了人的情感,让学生在具体的景色描写中体会到情感,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课堂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宝贵和有限的,而教师要让学生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深入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意蕴,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目标。
  三、相机点拨,升华情感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在深度阅读的同时体验文本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意识。
  例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在文本中作者将老天鹅比喻为石头,而把冰面比喻成镜子?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体会文本中的情感,认识到将老天鹅比喻成石头是突出老天鹅的身体硬以及意志坚强,但是老天鹅毕竟也是血肉之躯,却像石头一样砸向同样坚硬的冰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破冰的目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老天鹅的英勇顽强,同时也被这样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在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和文本直接对话,同时对学生的体验过程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这样帮助深入剖析文本的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本中蕴含的深厚情感,收获真实的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现在的语文课堂要追求实效高效,这就要求学生在第二课时的深度阅读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突破文本的重点以及难点,适时引导启发学生,同时拓展学生认识的广度,让学生在深度对话文本的过程中细读品味,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刘浩小学(226100)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常留下一些“无字处皆有意”的空白,給了我们无尽的遐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若能引领学生巧妙利用这些“空白”,适时进行补白,将作者的“言外之意”通过学生的再造想象弥补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一、巧借情感聚焦点补白——拨开云雾见青天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许多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文本情感的聚焦点。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巧抓这些重点词语开展补白练笔,将会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关系着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语言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肩负着德育和审美的功能渗透,所以夯实语文基础对学生后续的综合素养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归根结底是语言的艺术,是深化语文学习的载体。下面我将从读写互促、声画结合和剧本编演三方面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心得。  一、纵向拓展,读写互促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课的积累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在阅读中收集信息、汲取养分
文本是作者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内心感受的媒介。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由于各自生活经历的不同、面对同一文本,对于文体的解读也会不同。我们语文学科中,因着文本细读的缘故,文本解读呈现丰富多彩。但文本解读不同于课堂内容,我们不能因为细读而“乱花渐欲迷人眼”,不能什么都想抓,“一口吃成胖子”。教师要有取舍意识,要学会如何从丰富的文体解读中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学有所获。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可以从以下两个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这也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之一,同时这样的教学安排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语言表达的方法,让学生在有效的训练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针对小学生擅长形象思维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童话进行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