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原生态的语文感知
原生态是自然科学术语,指的是物质的初始状态。语文感知,就是学习者(学生或教师)通过他的视觉与听觉主动感知言语对象(口头或书面的言语)后,对所提供的信息刺激进行独特的搜索选择评价,在重新组织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结果的一种物质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视界与文本视界发生互相碰撞、对话、融合,从而生成具有创造性的文本意义。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就是指学生与课文发生对话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关于文本的一种信息搜索、意义评价、文本构成、成分关系等方面的具有创造性的初始物质形态。
二、目前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1.文本阅读如数学求解,置学生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于不顾。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追寻求证作者寄寓在文中的原意。原意就如同数学题求解的x。x既在原文中就已存在,那么只要如解数学题一样就能找到文本阅读的答案。既如此,阅读文本的答案几乎就是唯一的,不管是层层剥笋,还是抽茧剥丝,只要能找到x,文本阅读的教学目的便达到了。文本阅读过程就如乾嘉时期的考据过程。在文本中,作者以先知的身份出现,作品的用途就是向学生布道训示。因此,学生通过阅读所得到的就是如是归纳:“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学到了这样一个道理”或者说“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所有的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是一模一样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教学参考书竟以作者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将自己的一得之见作为作者的原意通过行政的途径在获得权威后强制推行,答案只有也只能是“这”一个。这样的求解过程决定了任何其他的理解与解释是违背作者的初衷的,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掉了感知的动力,失掉了自信,失掉了自己。学生失掉了独立意志和自由判断力,哪里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
2.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培养。
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教师预设了每一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其目标为教学任务的完成。任何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的随机生成,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的完成与否决定了教学考核成绩的好坏。因此传统的“传授—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多事”是不受欢迎的。学生对于文本的感悟显然不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关注重点之内。这种忽视学生对于文本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做法最终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消磨殆尽,扼杀了学生的语文天赋,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值得注意的是,启发式教育并没有使教学模式有一个基本的改观,它并没有真正跳出灌输式教学模式,只是“新瓶装旧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手法“请君入瓮”,让你不要离教师的教学思路太远罢了。
3.缺乏表达实践,扼杀在以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基础上的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在课程设置中,每周只有六节语文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显然有点不太现实。且在知识“传授—训练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是被忽视的。在应试过程中,题海战术使教师没有时间去重视学生的这种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在长期的练习中,学生丧失了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敏锐性,更遑论在这基础上发展了。缺乏了表达的生成性、规范化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失范,学生用词与思想的平庸也就是一个正常的结果了。也就无怪乎大家在那儿说“语文教育误尽苍生”了。
三、呵护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价值
1.呵护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价值,就是呵护学生的创造力。
如前所述,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关于文本的信息、结构、意义评价等方面的一种最初的阅读物质状态。这种原生态的语文感知,也许并不切合教师所规定的原意和教师的需要,也许纯粹就是对于文本的一种误读或者说根本就是跑题的。但是教师应该欣喜地看到学生这些并不成熟、甚至有错误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价值。因为这体现了学生基于目前认知水平的对问题的探究,体现了他们的思维品质,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这种阅读应该说是非常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也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学生阅读的这种原生态的特征,可能体现了他们对于文本的多角度阅读。也许这种文本的多角度阅读,正好体现和填补了文本理解的空白。而且学生在与文本的不断对话中,感知活动就会不断趋向深入,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语感图式。其实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种原生态的语文感知打破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者的僵局,学生从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从阅读的静观接受转向了参与叙述,从被动聆听教诲者转向了与文本的创造性对话。应该可以这样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此外,原生态的语言感知体现了学生的一种问题意识,这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化的创造。养成一种问题意识,就是养成了一种读书习惯,不是我们经常说“教就是为了不教”,我们这样坚持无疑就达到了语文的教学目的。
2.呵护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就是呵护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言产生于表达的冲动和需要。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学生的表达实践密切相关。有了表达的需要,也就有了表达的基础。也就是说,他的表达会言之有物。可以说这是学生培养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机。我们一直说学生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学生说自己无东西可写,(应该说)出现这样的局面正是由于我们忽略了阅读文本的作用,忽略了文本与学生对话后的学生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倘若我们珍视学生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小心呵护,认真引导,让学生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发展成熟起来,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就得到提高了吗?而且这种“我手写我口”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其独特的表达个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写作中“新式八股文”的出现;也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良好的语感图式,从而发挥阅读教学的最大能量。
强调呵护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就会使我们的教师不再以一种成人的眼光去对待语文阅读教学,从而实现了作者、作品、学生、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强调呵护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其实就是强调呵护学生的先天禀赋,通过对学生的一次次的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呵护,我们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生命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对话论[C].王尚文.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阅读教学的辩证法[J].李海林.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新桥中学)
原生态是自然科学术语,指的是物质的初始状态。语文感知,就是学习者(学生或教师)通过他的视觉与听觉主动感知言语对象(口头或书面的言语)后,对所提供的信息刺激进行独特的搜索选择评价,在重新组织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结果的一种物质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视界与文本视界发生互相碰撞、对话、融合,从而生成具有创造性的文本意义。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就是指学生与课文发生对话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关于文本的一种信息搜索、意义评价、文本构成、成分关系等方面的具有创造性的初始物质形态。
二、目前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1.文本阅读如数学求解,置学生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于不顾。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追寻求证作者寄寓在文中的原意。原意就如同数学题求解的x。x既在原文中就已存在,那么只要如解数学题一样就能找到文本阅读的答案。既如此,阅读文本的答案几乎就是唯一的,不管是层层剥笋,还是抽茧剥丝,只要能找到x,文本阅读的教学目的便达到了。文本阅读过程就如乾嘉时期的考据过程。在文本中,作者以先知的身份出现,作品的用途就是向学生布道训示。因此,学生通过阅读所得到的就是如是归纳:“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学到了这样一个道理”或者说“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我们”所有的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是一模一样的!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教学参考书竟以作者代言人的身份出现,将自己的一得之见作为作者的原意通过行政的途径在获得权威后强制推行,答案只有也只能是“这”一个。这样的求解过程决定了任何其他的理解与解释是违背作者的初衷的,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掉了感知的动力,失掉了自信,失掉了自己。学生失掉了独立意志和自由判断力,哪里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
2.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培养。
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教师预设了每一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其目标为教学任务的完成。任何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的随机生成,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的完成与否决定了教学考核成绩的好坏。因此传统的“传授—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多事”是不受欢迎的。学生对于文本的感悟显然不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关注重点之内。这种忽视学生对于文本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做法最终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消磨殆尽,扼杀了学生的语文天赋,扼杀了学生的灵性。值得注意的是,启发式教育并没有使教学模式有一个基本的改观,它并没有真正跳出灌输式教学模式,只是“新瓶装旧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手法“请君入瓮”,让你不要离教师的教学思路太远罢了。
3.缺乏表达实践,扼杀在以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基础上的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在课程设置中,每周只有六节语文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显然有点不太现实。且在知识“传授—训练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是被忽视的。在应试过程中,题海战术使教师没有时间去重视学生的这种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在长期的练习中,学生丧失了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敏锐性,更遑论在这基础上发展了。缺乏了表达的生成性、规范化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的失范,学生用词与思想的平庸也就是一个正常的结果了。也就无怪乎大家在那儿说“语文教育误尽苍生”了。
三、呵护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价值
1.呵护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价值,就是呵护学生的创造力。
如前所述,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关于文本的信息、结构、意义评价等方面的一种最初的阅读物质状态。这种原生态的语文感知,也许并不切合教师所规定的原意和教师的需要,也许纯粹就是对于文本的一种误读或者说根本就是跑题的。但是教师应该欣喜地看到学生这些并不成熟、甚至有错误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的价值。因为这体现了学生基于目前认知水平的对问题的探究,体现了他们的思维品质,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这种阅读应该说是非常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也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学生阅读的这种原生态的特征,可能体现了他们对于文本的多角度阅读。也许这种文本的多角度阅读,正好体现和填补了文本理解的空白。而且学生在与文本的不断对话中,感知活动就会不断趋向深入,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语感图式。其实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种原生态的语文感知打破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者的僵局,学生从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从阅读的静观接受转向了参与叙述,从被动聆听教诲者转向了与文本的创造性对话。应该可以这样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此外,原生态的语言感知体现了学生的一种问题意识,这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化的创造。养成一种问题意识,就是养成了一种读书习惯,不是我们经常说“教就是为了不教”,我们这样坚持无疑就达到了语文的教学目的。
2.呵护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就是呵护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言产生于表达的冲动和需要。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学生的表达实践密切相关。有了表达的需要,也就有了表达的基础。也就是说,他的表达会言之有物。可以说这是学生培养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机。我们一直说学生写的东西言之无物,学生说自己无东西可写,(应该说)出现这样的局面正是由于我们忽略了阅读文本的作用,忽略了文本与学生对话后的学生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倘若我们珍视学生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小心呵护,认真引导,让学生的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发展成熟起来,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就得到提高了吗?而且这种“我手写我口”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其独特的表达个性,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写作中“新式八股文”的出现;也有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良好的语感图式,从而发挥阅读教学的最大能量。
强调呵护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就会使我们的教师不再以一种成人的眼光去对待语文阅读教学,从而实现了作者、作品、学生、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强调呵护原生态的语文感知,其实就是强调呵护学生的先天禀赋,通过对学生的一次次的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呵护,我们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生命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对话论[C].王尚文.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阅读教学的辩证法[J].李海林.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2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新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