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以下简称李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以下简称白诗)均有出色的音乐描写,清人方扶南把它们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但因诗人的个人才情不同,生活遭遇不同,故两首诗在音乐描写方面呈现迥异的创作风格,也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所以,方扶南说,李诗足以泣鬼,白诗足以移人。
第一,就表现手法而言,李诗和白诗都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典范。但李诗以侧面描写为主,正面描写为辅,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音乐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流落笔,以实写虚。诗人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驱动大自然的静物、动物,调动神话传说中诸多的神人形象,来写乐声强烈的感染力,表现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艺术:天空中白云被乐声吸引,凝滞不流,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乐声触动愁怀,潸然泪下;长安十二道城门的冷气寒光,也被乐声消融,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伐桂的吴刚听得忘了睡眠;羸弱的老鱼为之起舞,乏力的瘦蛟为之跳跃;李凭弹箜篌的乐声连没有感觉的静物、无知的动物都为之感动,连高踞仙界的神仙也被紧扣心弦,足见其“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从而生成“要多美就有多美”的艺术效果。大量的侧面描写之余,诗人也用简练的笔触正面描写箜篌声:“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前者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时而众弦齐鸣,仿佛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后者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芙蓉泣露”以凄美的视觉形象衬托乐声的悲抑;“香兰笑”,以优美的视觉形象衬托乐声的欢快。而白诗则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面描写为辅。诗人从音乐主体——琵琶声入手,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新颖精妙的比喻,表现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其突出特点有二:一是妙用比喻,以声喻声。诗人把琵琶声喻为嘈嘈急雨声、切切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花底声、泉流冰下声,这一连串精妙绝伦的比喻,使读者似乎亲耳聆听到琵琶声的美妙和旋律的发展变化。二是妙用特殊的比喻即通感。诗人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将难以捕捉的声音转化为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以形喻声。“大珠小珠落玉盘”中通感的妙用,使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让人不仅想见琵琶声的清脆,还让人产生乐声如珠玉般圆润的感觉:“莺语花底”以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泉流冰下”以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无不形声兼备,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以上正面描写把琵琶女高超的演技刻画得淋漓尽致,但诗人不忘侧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通过环境描写、观众感受等手段表现琵琶声的感人。两诗都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谓各臻其妙,不相上下。
第二,就创作方法而言,李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而白诗则属现实主义手法,这是由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决定的。李贺是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作,表现在:(1)大量运用夸张、拟人、比喻以及通感等修辞手法,凭借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烘托箜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2)想象奇特,与众不同。为了表现李凭高超的弹技,诗人说“梦入神山教神妪”,如按常规思维轨迹,就说李凭技艺高超,是神女传授的,这样的说法已经足够夸张了,但李贺却说李凭教善弹箜篌的神女弹箜篌,想象是何等大胆;为了表现箜篌声的无穷魅力,诗人说“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想象是何等离奇。其他如“芙蓉泣露香兰笑”等想象都很奇特。(3)幻想式的比拟。李诗描摹音乐,多用幻想式的、非现实的意象。在他笔下,有神话传说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等,神仙们的出场,使得本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他对音乐形象的描摹和比拟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和物象。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间关莺语声、银瓶乍破声、刀枪声比喻琵琶声,新颖贴切,生动传神,和李诗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这些物象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笔者认为,单就表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而言,李诗似乎略胜白诗一筹。
第三,就结构而言,白诗有完整的过程描写,李诗则没有。白诗生动地描写了音乐演奏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人用叙述笔法,交待了琵琶女的演奏过程,从出场(千呼万唤)到调弦(转轴拨弦)到姿态(低眉信手)到指法(拢捻抹拂)再到乐曲内容(《霓裳》《六幺》),最后用“曲终收拨当心画”结束演奏,写得有条不紊。二是诗人精雕细琢,将音乐的变化过程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生动地再现了琵琶声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刻的戛然而止。先用比喻和描摹分写大弦和小弦交错进行而出现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急切而愉悦。再用“间关莺语”和“泉流冰下”表现旋律由轻快流畅到悲抑哽塞的变化过程。接着用“凝绝不通声渐歇”表现音乐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半终止状态,这“渐歇”妙不可言,是火山爆发前的寂静,是炮弹在炮膛中的沉默,是黎明前的黑暗,又如山洪蓄在水库中,让它奔腾而下,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最后用“铁骑突出”的高亢雄壮之声把音乐描写推向高潮。这种过程描写可以让读者全面地感受一段音乐的内涵,体味其中的感情。白居易之所以能把琵琶声写得这样具体细腻,和他精通音乐有密切关系。而李诗对音乐的描写没有完整的过程,诗人用散文笔法,以意识的流动为线索描写箜篌声,思维上有跳跃性,时而地下、时而天上、时而动物、时而植物、时而神人、时而天帝,叙述的脉络没有一定的次序,想象所至,笔之所至。这是诗人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决定的。
第四,李诗只有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没有对李凭的技艺进行直接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而白诗则刻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用妙语点睛,直接出面为乐曲解说、评论,揭示了乐曲的无穷含蕴。音乐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奏乐能手,能够通过演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听曲的行家,也能从曲调中领会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倘若听曲者和奏曲者有同样的心情,很容易引起共鸣。白居易不愧为听曲的行家,于琵琶未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含感情,充满哀思,与演奏过程中听出琵琶女的无限心事,与演奏结束时听到弦外之音,听到了于无声处表露的哀愁。于是用“别有幽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来画龙点睛,直接评论琵琶声。琵琶声中的“不得志”“无限事”诗人感受到了,必然要拨动自己“不得志”“无限事”的心灵之弦,最终感动得青衫泪湿。《琵琶行》把写音乐和写身世、抒悲慨结合起来,把乐境和心境结合起来,让感情和音乐相融合,字里行间处处都融进一个“情”字。这是因为《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音乐而在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的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而《李凭箜篌引》只不过极力形容李凭弹箜篌的美妙,无弦外之音。两者相比,似乎白诗胜李诗一筹。
甘肃省庄浪县第二中学(744603)
第一,就表现手法而言,李诗和白诗都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典范。但李诗以侧面描写为主,正面描写为辅,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音乐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流落笔,以实写虚。诗人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驱动大自然的静物、动物,调动神话传说中诸多的神人形象,来写乐声强烈的感染力,表现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艺术:天空中白云被乐声吸引,凝滞不流,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乐声触动愁怀,潸然泪下;长安十二道城门的冷气寒光,也被乐声消融,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伐桂的吴刚听得忘了睡眠;羸弱的老鱼为之起舞,乏力的瘦蛟为之跳跃;李凭弹箜篌的乐声连没有感觉的静物、无知的动物都为之感动,连高踞仙界的神仙也被紧扣心弦,足见其“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从而生成“要多美就有多美”的艺术效果。大量的侧面描写之余,诗人也用简练的笔触正面描写箜篌声:“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前者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时而众弦齐鸣,仿佛玉碎山崩;时而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后者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芙蓉泣露”以凄美的视觉形象衬托乐声的悲抑;“香兰笑”,以优美的视觉形象衬托乐声的欢快。而白诗则以正面描写为主,侧面描写为辅。诗人从音乐主体——琵琶声入手,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新颖精妙的比喻,表现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其突出特点有二:一是妙用比喻,以声喻声。诗人把琵琶声喻为嘈嘈急雨声、切切私语声、珠落玉盘声、莺语花底声、泉流冰下声,这一连串精妙绝伦的比喻,使读者似乎亲耳聆听到琵琶声的美妙和旋律的发展变化。二是妙用特殊的比喻即通感。诗人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将难以捕捉的声音转化为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以形喻声。“大珠小珠落玉盘”中通感的妙用,使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让人不仅想见琵琶声的清脆,还让人产生乐声如珠玉般圆润的感觉:“莺语花底”以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泉流冰下”以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无不形声兼备,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以上正面描写把琵琶女高超的演技刻画得淋漓尽致,但诗人不忘侧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通过环境描写、观众感受等手段表现琵琶声的感人。两诗都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谓各臻其妙,不相上下。
第二,就创作方法而言,李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而白诗则属现实主义手法,这是由诗人不同的艺术风格决定的。李贺是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作,表现在:(1)大量运用夸张、拟人、比喻以及通感等修辞手法,凭借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烘托箜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2)想象奇特,与众不同。为了表现李凭高超的弹技,诗人说“梦入神山教神妪”,如按常规思维轨迹,就说李凭技艺高超,是神女传授的,这样的说法已经足够夸张了,但李贺却说李凭教善弹箜篌的神女弹箜篌,想象是何等大胆;为了表现箜篌声的无穷魅力,诗人说“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想象是何等离奇。其他如“芙蓉泣露香兰笑”等想象都很奇特。(3)幻想式的比拟。李诗描摹音乐,多用幻想式的、非现实的意象。在他笔下,有神话传说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等,神仙们的出场,使得本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白居易是现实主义诗人,他对音乐形象的描摹和比拟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和物象。用急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间关莺语声、银瓶乍破声、刀枪声比喻琵琶声,新颖贴切,生动传神,和李诗相比,不同之处在于这些物象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体现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笔者认为,单就表现音乐的艺术感染力而言,李诗似乎略胜白诗一筹。
第三,就结构而言,白诗有完整的过程描写,李诗则没有。白诗生动地描写了音乐演奏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诗人用叙述笔法,交待了琵琶女的演奏过程,从出场(千呼万唤)到调弦(转轴拨弦)到姿态(低眉信手)到指法(拢捻抹拂)再到乐曲内容(《霓裳》《六幺》),最后用“曲终收拨当心画”结束演奏,写得有条不紊。二是诗人精雕细琢,将音乐的变化过程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生动地再现了琵琶声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刻的戛然而止。先用比喻和描摹分写大弦和小弦交错进行而出现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急切而愉悦。再用“间关莺语”和“泉流冰下”表现旋律由轻快流畅到悲抑哽塞的变化过程。接着用“凝绝不通声渐歇”表现音乐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半终止状态,这“渐歇”妙不可言,是火山爆发前的寂静,是炮弹在炮膛中的沉默,是黎明前的黑暗,又如山洪蓄在水库中,让它奔腾而下,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最后用“铁骑突出”的高亢雄壮之声把音乐描写推向高潮。这种过程描写可以让读者全面地感受一段音乐的内涵,体味其中的感情。白居易之所以能把琵琶声写得这样具体细腻,和他精通音乐有密切关系。而李诗对音乐的描写没有完整的过程,诗人用散文笔法,以意识的流动为线索描写箜篌声,思维上有跳跃性,时而地下、时而天上、时而动物、时而植物、时而神人、时而天帝,叙述的脉络没有一定的次序,想象所至,笔之所至。这是诗人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决定的。
第四,李诗只有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没有对李凭的技艺进行直接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而白诗则刻意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用妙语点睛,直接出面为乐曲解说、评论,揭示了乐曲的无穷含蕴。音乐是用来抒发感情的,奏乐能手,能够通过演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听曲的行家,也能从曲调中领会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倘若听曲者和奏曲者有同样的心情,很容易引起共鸣。白居易不愧为听曲的行家,于琵琶未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含感情,充满哀思,与演奏过程中听出琵琶女的无限心事,与演奏结束时听到弦外之音,听到了于无声处表露的哀愁。于是用“别有幽愁暗恨声,此时无声胜有声”来画龙点睛,直接评论琵琶声。琵琶声中的“不得志”“无限事”诗人感受到了,必然要拨动自己“不得志”“无限事”的心灵之弦,最终感动得青衫泪湿。《琵琶行》把写音乐和写身世、抒悲慨结合起来,把乐境和心境结合起来,让感情和音乐相融合,字里行间处处都融进一个“情”字。这是因为《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音乐而在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的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而《李凭箜篌引》只不过极力形容李凭弹箜篌的美妙,无弦外之音。两者相比,似乎白诗胜李诗一筹。
甘肃省庄浪县第二中学(74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