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逐渐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小学生身心素质,提高教育质量, 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立足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加快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是新时期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素质教育策略创新
现如今很多教育机构教学单位都把“素质教育”当成口号挂在嘴边。那么什么叫做素质教育呢?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综合配套的工程建设,需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课程体系、教育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并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在目前,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结合各个特定的地区的实际进行。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在目标所涉及的对象上,既要重视学生群体的一般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每个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更要重视后天素质的开发,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还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当前实际来看,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应注意解决好如下问题。
1、改变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思路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普遍采用年级组或教学专业组的方式来编制教师,在教学分工上就直接把素质教育的担子压在了班主任一个人的身上。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因此,应当改变当前的教育思路与教育模式,使其核心思想由教师领着学生走改为教师指导学生走。班主任的工作是带领、协调其它教师,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
2、改革素质教育的内容
当前中小学教育活动中,有不少课程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行应试教育之实。比如,在我国中小学广泛开展的英语、电脑课程。这类课程是否应当纳入中小学学习值得商榷。至少在素质教育运用较多的西方发达国家就没有在小学开设外语课程,而且学生使用电脑的时间和内容也严格受到控制。其它的历史、音乐、手工等课程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也都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素质教育方面,我国的教育界可以通过与先进国家沟通交流,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素质教育方式。
3、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都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有很多人甚至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都比较传统守旧,很难接受新的事物,这些都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很多要求,他们不仅仅要懂得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还要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育部门应鼓励农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交流教学经验和共享资源,提高学历层次。还要健全教师的学习制度,开展各种互帮互学活动,在两所或几所学校间开展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定期评比。特别要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练说正确流利的普通话,练写漂亮的毛笔字,练画形象的简笔画等。同时还要不断拓展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才艺,让他们尽可能做到能说、能读、能讲、能写、能画、能弹、能跳、能唱、能审美。另外还要加强师德建设,开展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养和素养。
4、确立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评定标准
应试教育一个比较强大的职能是筛选,就是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留下,给予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则被淘汰。但是,学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学习成绩并不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应试教育以成绩为标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天性和自由天性,这正是素质教育所极力避免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而不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这样就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衡量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学校的评价也不能仅仅以其学生的升学率或者考上重点学校的学生比率作为依据。所以必须建立一种能全面测量学生素质的评价机制,来评价教师与学校。
5、加大投入力度
素质教育需要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优秀的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涉及学生素质拓展方面的各种训练,需要各种场所、工具和设施,同时也需要各种专业人才。所有这些都需要教育部门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引进并留住各种专业人才,更是需要多方面的投入。而目前全国各地,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投资力度明显偏弱。所以要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中,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
关键词:素质教育策略创新
现如今很多教育机构教学单位都把“素质教育”当成口号挂在嘴边。那么什么叫做素质教育呢?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综合配套的工程建设,需要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课程体系、教育管理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并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在目前,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结合各个特定的地区的实际进行。在价值取向上,要坚持促进学生个人发展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在目标水平的把握上,要坚持全面自由发展的方向性与现实社会条件下人的具体发展的可能性的统一;在目标所涉及的对象上,既要重视学生群体的一般素质的发展,又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重视每个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在发展的内容上,既要重视先天潜能的开发,更要重视后天素质的开发,中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还必须坚持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这个总目标。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当前实际来看,实施中小学素质教育应注意解决好如下问题。
1、改变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思路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普遍采用年级组或教学专业组的方式来编制教师,在教学分工上就直接把素质教育的担子压在了班主任一个人的身上。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因此,应当改变当前的教育思路与教育模式,使其核心思想由教师领着学生走改为教师指导学生走。班主任的工作是带领、协调其它教师,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
2、改革素质教育的内容
当前中小学教育活动中,有不少课程是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行应试教育之实。比如,在我国中小学广泛开展的英语、电脑课程。这类课程是否应当纳入中小学学习值得商榷。至少在素质教育运用较多的西方发达国家就没有在小学开设外语课程,而且学生使用电脑的时间和内容也严格受到控制。其它的历史、音乐、手工等课程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也都与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素质教育方面,我国的教育界可以通过与先进国家沟通交流,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素质教育方式。
3、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都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有很多人甚至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都比较传统守旧,很难接受新的事物,这些都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很多要求,他们不仅仅要懂得如何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还要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育部门应鼓励农村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交流教学经验和共享资源,提高学历层次。还要健全教师的学习制度,开展各种互帮互学活动,在两所或几所学校间开展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定期评比。特别要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练说正确流利的普通话,练写漂亮的毛笔字,练画形象的简笔画等。同时还要不断拓展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才艺,让他们尽可能做到能说、能读、能讲、能写、能画、能弹、能跳、能唱、能审美。另外还要加强师德建设,开展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养和素养。
4、确立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评定标准
应试教育一个比较强大的职能是筛选,就是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留下,给予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则被淘汰。但是,学校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学习成绩并不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所以应试教育以成绩为标准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天性和自由天性,这正是素质教育所极力避免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而不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这样就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衡量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学校的评价也不能仅仅以其学生的升学率或者考上重点学校的学生比率作为依据。所以必须建立一种能全面测量学生素质的评价机制,来评价教师与学校。
5、加大投入力度
素质教育需要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优秀的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尤其是涉及学生素质拓展方面的各种训练,需要各种场所、工具和设施,同时也需要各种专业人才。所有这些都需要教育部门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引进并留住各种专业人才,更是需要多方面的投入。而目前全国各地,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投资力度明显偏弱。所以要在全国范围内,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中,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