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会,及时练笔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写作文最愁搜肠挂肚也没内容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泛泛而谈,不深入,没真情实感。学生之所以感觉作文无话可说,主要的原因,是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能没有及时抓住作文教学的时机,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练习。在教学实践中,我有几点认识:
  
   一、抓住生活源泉,趁机练笔
  
   学生作文如果是自己亲身经历而且深有感触,那么写起来自然有话可说,有情可述,这就要求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体验并及时抒发情感,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写作机会,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及时练笔。
   我带这个班在四年级时,班里有个学生在初中学生的诱导下一同去网吧玩并住了一夜。当我发现孩子下午上学没到校时,及时通知了家长,同时也问了好多学生,但直到下午放学仍不见孩子的踪影,我便发动班里的每个孩子一同留心:如有发现一定想办法跟他搭话,想办法留住他,了解他的动向。如果方便及时告诉老师。家长当夜发动所有亲戚找到凌晨三点都毫无所获。那一夜我也辗转难眠。第二天一早到校有三个孩子及时告诉我,他们在昨天晚间不同时间和地点看见这一学生的情况,我如释重负,立即通知家长顺着学生提供的信息继续寻找,同时我也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做出判断这个孩子可能还在网吧,很可能就是平时常去的或在他家或学校周边的。我就请学生利用吃中饭后的休息时间顺便照这个范围找找看。中午十一点左右这个学生同另外几名中学生从网吧出来后被其母发现,至此我和全班孩子的心才落回原处……我针对这一事件开了一次班会,班会上所有同学都积极的参与了进来,谈到了网吧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谈到了同学们对他的关心与焦虑,谈到了老师彻夜难眠……至此学生的情感酝酿到了极饱满的程度,我便让他们以此为内容练笔,给这位同学写一封信,同学们的文章写的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由于写作材料来自学生的生活,又抓住了时机动笔,所以他们不但有话可写,而且写出来的文章发人深省。
  
   二、抓住课堂机遇,引导及时练笔
  
   作文的训练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为主,但作文训练的机会往往在计划外产生。因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突发事件中,学生会有感而发,在不经意间表达出更真实更自然的思想感情,展现出他激情的一面。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及时练笔。
   在教学《开国大典》这课时,课中我让同学们设想自己身临其境参加开国大典看完了视频资料,再通过朗读、学习开国大典的重要场面,又感受了人们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学们在朗读中真正激动万分,充分表达出了他们爱国热情,我和同学们群情激昂,此时我要同学们以“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开头,来表达自己的感慨,由于抓住了抒发情感的最佳时机,学生们情动而辞发,语言流畅而富有深情。在这个过程中,描述、抒情、想象结合在一起,不同的表达方式都得到训练。这样的训练既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我对孩子们的深情表达深感欣慰。
  
   三、抓住阅读时机,实现迁移练笔
  
   教材中有些文章的某一场面、某一情节可以用来引发学生的想象,适机穿插说话练习,再让学生将所说的写下来。这种形式的小练笔,既是对课文的深入研究,又实实在在地进行了作文的基本功训练,学生觉得有话可讲,有内容可写,写作热情高涨,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物。《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讲到父亲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期间儿子在废墟下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只要他爸爸还活着就一定会来救他也会救大家,读到这里我就请同学们想象阿曼达跟同学们是什么处境?他们会怎样渡过这38小时?地震发生后这些孩子们会怎样?阿曼达会怎样安慰同学们?汶川地震中同学们已深切感受了灾难发生的情景,此时再去想象这场灾难自然有切身感受,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写作情景,而且都写得很贴切。这样抓住课文的阅读时机,因文施教,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实现了迁移练笔,效果很好。
   作文教学不能受时间和空间的过多限制,老师要善于及时准确地抓住最佳时机开展作文训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作文创造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者单位:西乡县城北小学 陕西】
其他文献
一、对实践性作业进行课题探究的缘起  1、国内教育现状带来的深思。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存在让学校在孩子们眼里成为了刑场,所谓巩固知识、锻炼技能的作业既单调又枯燥,毫无乐趣,让他们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遏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也就无从实现对于知识的自主建构。  2、美国教育带来的感触。美国小学生作业其实也不少,但他们的作业重在实践,内容延伸至社会,旨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如
昨天,我和爸爸一起回乡下奶奶家。  奶奶养了一群可爱的小鸡,嫩黄嫩黄的,它们跑来跑去,就像行走的小毛球一样。奶奶把米粒、菜叶扔在地上,它们就从很遠的地方跑过来,开心地边吃边唱歌。我请奶奶让我来喂小黄鸡,奶奶同意了。  怎么喂呢?我想起来江老师在数学课上说过,就连小动物都能分辨“多得多”和“多一些”,所以我想做个实验,试试看小黄鸡能不能认出哪个碟(dié)子里的米粒多。我先把小黄鸡用鸡笼罩(zhào
科学课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必须提供学生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器材。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充分、细实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首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平台。下面就科学课的课前准备谈谈本人从教多年来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老师科学知识的准备  老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科学知识水平要处一个绝对领先的地位,对于所要探究的内容应该理解
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如果,我们能引领孩子走进诗的世界,背诵经典古诗文,不仅是让他们学习知识,更多的则是让我们的孩子做有根的人。    一、孩子带给我的灵感  记得有一次在北海双语学校听戴建荣老师执教的《咏鹅》。当老师问道:“鹅啊鹅,你伸长脖颈看到了什么?”时,一个孩子大方而天真的说:“它身长脖颈看到了你,你在赏鹅啊!”会场顿时响起一片掌声,这掌声为的是孩子的天真,为的是孩子的与众不同,为的是
先人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令文明的星火光耀世界成为一种可能。而阅读,把这种可能化为了现实。还记得童年时读的那篇《数星星的孩子》,一个名字,一个故事,让童年的我第一次仰望星空,第一次思考“星空中有什么?”。课外阅读把一颗颗好奇的种子种在了我们年少的心田。  在高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把握时代的科技进展,关注科普阅读是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培养的必然要求。有鉴于此,笔者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中,引入了大量的科普读
2011年3月,我有幸参加了本市小学《科学》说、讲、评教学比武,活动安排在本市比较有名的一所小学举行。  组委会的精心布置让活动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经过第一轮激烈地说课比拼,我幸运的进入到下一轮的讲课比赛中。根据要求,我要现场做一节20分钟的《科学》微型课。授课对象是该校四年级某班的学生。比赛规定可在上课前一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熟悉学生,于是在组委会安排下,我在授课的前一天下午开始了与这些陌生孩子
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离不开“读”。学生对文本粗读知晓大意,精读品味语句,熟读体验情感。因此,需要语文教师根据具体的阅读教学的需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读”的形式来达到其效果。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不仅仅是体味情感,明情悟意。更重要的是凭借课文引导学生品读词句,训练语文能力,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静思会文 品读词句  
幼儿園新《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利用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为幼儿理解科学对人们生活的实际意义提供了直接经验和实际背景。只有这样的科学教育才能培养幼儿真正的内在的探究动机,使幼儿保持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也只有这样的科学教育才能使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而我園地处农村,身边有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如何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本土化资源,引导幼儿在主题探究活
一、引言  小学数学对于认知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基础性教育课程,它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思维和个人逻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错题,往往使学生害怕学习数学,使教师刻意回避错题。事实上,教师应该以十足的信心和积极的态度来对待错题,帮助学生寻找错题的根源,而不是简单的对题目打下正误的符号。因为,错题常常是数学教学中忽视的部分,教师更多的关注对题的多少,这是我们现
一、自己动手建设园区环境  我们利用园内可用空间见缝插绿,为幼儿还开辟了一块种植区,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种植蔬菜和培植花坛里的花,并且老师带着幼儿利用废旧的材料共同制作告示牌如“花儿好看我不摘”、“我還小,请不要踩我”、“今天你给我喝水了没有”、“我和绿叶是朋友”等宣传语,这不但让幼儿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而且这些简单易懂的宣传语还能滋润幼儿的心灵,激发幼儿爱护环境的情感。  二、日常生活中主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