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语言“陌生化”探究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俄国形式主义首次提出了文学作品需要采取“陌生化”手段,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所谓“陌生化”就是要使现实中的事物变形。而杜甫的诗歌在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技巧的安排与组织上的创新,正体现了“陌生化”,为读者提供了新的感受与体验。
  关键词:杜甫 诗歌 语言 陌生化
  以什克洛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形式主义主张“文学创作的根本艺术宗旨不在于审美目的,而在于审美过程”,“而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a,从而使读者产生审美快感,达到审美过程的目的。而我国的“诗圣”杜甫对语言十分考究,“晚节渐于诗律细”,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体现了他高度的语言自觉精神。杜甫对语言的推敲与雕琢,把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从而让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奇感受,这正体现了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文章试从杜诗的遣词造句,浅析其在语言上的“陌生化”。
  一、字词
  (一)诗眼
  “诗句中之子有眼”,“所谓眼者,指玲珑处言之也”。就诗而言,诗眼是句子中最能触发人的联想与想象之处,读者在想象之中,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延长了审美过程。“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而“唯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行迹捕”。
  1.动词作诗眼
  以动词位于谓语成分的诗歌,通常不需要转化词义。所以大多数诗句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给读者以直观的审美意象和画面,就达不到语言“陌生化”的目的。而同样是写池中的春草,杜甫却独具匠心,写出“水荇牵风翠带长”,常规的逻辑本应该是风吹水荇,而他却用一“牵”字把“水荇”以人格化,刻画出水荇在风中零乱的画面。主语和宾语的硬性连缀,让读者在这一新奇的形式之中,先是感受到陌生,而后不得不思考,延長了审美的时间。“正是在你不得不‘仔细体验’那个字的意味的刹那停顿,诗眼凸显了它的存在。”b最后读者正是靠“牵”字作为诗眼的陌生化手段,感受到了虽是春景,荒凉之意却不断涌来。“江声走白沙”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江声”不可能在“白沙”上面走,而“走”字拟人手法的运用,不仅给人以江水沿白沙之道滚滚奔流的雄伟壮阔之景,还有传来的波涛声阵阵的听觉感受。
  杜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是以经过锤炼的动词作为诗眼,运用了拟人、联想、夸张、通感等修辞手法,使“石头显示出质感”,使被诗句物化的意象得到生动的涌现,从而达到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即让读者获得了审美感受。如“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刈稻了咏怀》),“疏”“散”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一派落寞萧瑟之象。“随风潜入夜”(《春夜喜雨》)的“潜”字同样赋予了“雨”人格化,让读者疑惑为何用“潜”字,从而延长了审美的时间,但当看到下句 “润物细无声”,疑惑顿解,不由大加称赞,而审美感受也不觉地与之增强。“四更山吐月”(《月》)、“万里风烟接素秋”(《秋兴八首》其六) 、“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晓山” (《将晓二首》)、“春光懒困倚微风”(《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江动月移石,溪虚云傍花”(《绝句六首》其六)等,这些皆用动词充当句眼的修辞,虽然很多不合乎常理,但都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读者不仅感受到了杜诗意象的浮现,并且在不借助了解杜甫的生平背景的情况下,就能从这“陌生化”的形式中体会到他主体内心的情思。“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坼”“浮”极言洞庭湖的广阔,能把吴楚两国裂开为二,也能叫天地漂浮,瑰丽的想象让句子呈现出“陌生化”,进一步激活读者的联想,体现了意境的宏阔深沉,同时也更能体会到诗人当时独自登上岳阳楼,百感交集下“凭轩涕泗流”的心理感受。
  2.形容词、名词作诗眼
  在杜诗之中还常常将形容词、名词作为诗眼,从而转换词义,这让陌生化刺激起来的联想比动词作诗眼更加新颖别致,更加曲折困难。这是“因为旧诗句法中,词性纵使能转化,却不是绝对的,其‘根性’还残剩着,所以词类活用往往会显示出‘两性’(形容词与动词、名词与动词)间的徘徊特质”c。
  “荆扉深蔓草”中形容词“深”在谓语部分活用成动词,但仍保留着形容词“深远”的性质,写出了荆扉幽深之处的蔓草之状,恢复了读者对其的感觉。千古吟唱的“润物细无声”,“细”字的活用,不仅写出了雨丝由形容词所保留的纤纤的形,还写出了它淅淅沥沥飘洒的动态,让“无声”化有形。名词充当句眼的如“行云星隐现,叠浪月光芒”,“星”“月”活用为动词,全句既有“星”“月”给人的朦胧隐绰之感,又与“行云”“叠浪”其他意象相映成趣。 “残夜水明楼”,一个“水”字所残留的名词特征,渗透进“残夜”“明楼”之中,赋予静态的夜色以流动之感,灵动高妙,意境深远。运用形容词、名词作诗眼,陌生化刺激起来的经验联想会更曲折复杂。
  (二)词汇
  “诗歌语言本身并不创造新的结构,它只是人们在被感觉到时已创造的,在未被感觉到的接受时处于自动化状态的结构。”d杜甫常将他诗歌的语言受阻、扭曲,使读者的接受过程受到阻碍,尽可能延长其诗歌被接受的时间。
  1.不用事物原有的名称来指称事物
  如“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兴八首》其一)中的露水不直接指称它为“露”,而因“露白似玉”,杜甫称之为“玉露”。“常从漉酒生”(《漫成二首》),语本陶潜《归田园居五首》之五“漉我新熟酒”,杜甫把经过过滤澄清的酒指称为“漉酒”。天空因深远广大,任意通行,如世之广衢,故杜甫在“天衢阴峥嵘”(《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这一句中,将“天衢”指称为天空。“霜皮溜雨四十围”(《古柏行》)中的“霜皮”实为苍白的树皮。这些新奇的指称,以旧貌换新颜,让读者对已经熟悉的事物产生了强烈的陌生感,使其延长了对杜诗关注的时间,增强了感受的强度。
  2.多用俗语
  世人常将“李杜”并称,李白的诗风豪放飘逸,用词多用瑰丽雄伟、气势磅礴之词,如“大鹏”“青天”“长风”“沧海”。而杜甫却多使用俗语,他把日常语言作为诗歌的直接来源,并将其升华。如诗歌常运用“健妇”“无赖”“良家子” “小儿女”“娇儿”“瘦妻”等极富生活气息的词汇。《新婚别》中“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更是引用谚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杜甫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盛唐时期前人的诗作大多为典雅大气之词,而杜诗俗语的巧妙运用就这样极大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看似低俗,实为高古,这正是一种陌生化的处理。   二、炼句
  诗歌语言是“扭曲”“歪斜”“变形化”的语言,其通过颠倒习惯化的过程,把一种全新的视野展现给读者。而杜诗的组句就常常通过倒序这样反约定俗成的语法规范和运用夸张的修辞技巧来进行陌生化处理。
  (一)倒序
  杜诗中将颜色置为句首有“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其八)、“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秋日夔府咏怀》)、“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晴》)、“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放船》)、“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戏韦偃为双松图歌》),等等。以“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为例,本应是“知湖外碧草,见海东红云”,但这样的平铺直叙,使诗句毫无新意可言。而杜甫将颜色置为句首,使语言错乱却独具匠心,让人耳目一新。从一开始就直接刺激读者的视觉感官,大大地激发读者的联想力。雨过初晴,碧畔草色青青,红云倒映在奔腾的大海,海天一色,这样一幅画面生动地在读者的脑海涌现开来。又如“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红入”“青归”将桃花红、柳叶青静态的性状,赋予动态的美,显示出春日一派生机盎然之景。
  将风置为句首的倒字句,“风帘自上钩”“风窗书卷”“风鸳藏近渚”“风江飒飒乱帆秋”,明朝学士李东阳评之为“劲健”。是因为“风”在这里是作为动词“吹风”的含义。“风帘”“风窗”“风江”构成动宾结构,具有飒飒风动的“劲健”之态,而“帘风”“窗风”“鸳风”“江风”,把“风”作为名词看待,用“帘”“窗”“鸳”“江”作为定语修饰,所营造的意境就略显“鄙而俗”了。
  再如《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却不言“落木无边萧萧下,长江不尽滚滚来”,是因为以“无边”“不尽”领起诗句,曲折的句式,不仅给人以广阔无边的气势,还如闻秋风瑟瑟、滚滚涛声的声势,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麟甲动秋风”等句子亦是同理。总之,这些错乱的语序,都让句子“颠覆习惯化”,具有多义的特性,强化句意给人的新鲜感,扩大了读者的感性体验。
  (二)夸张
  夸张的使用,需要作者基于客观现实,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而读者阅读之后,往往是感到吃惊,甚至难以接受,其想象力得到生发,从而获得了审美快感。而杜诗善用夸张这一修辞手法,让作为诗歌的一系列意象或描写的客体经过创造性变形,带给读者陌生的一面。所以夸张的运用也是杜甫运用“陌生化”的表现之一。
  《望岳》中的“阴阳割昏晓”中的“割昏晓”,运用独特的夸张极言泰山之高峻,让读者感到“陌生”,驰骋想象,涌现出泰山遮天蔽日、高耸云天的形象,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别样的景观。《古柏行》中的“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用夸大的手法极言古柏的高大,带给读者陌生的非凡想象。杜甫的夸张句还有“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营造出壮阔无边的意境,延长了审美的过程,从自我感知中解放出来。
  三、结语
  杜甫追求“字字不闲” 的创作精神,在遣词造句上的推敲与雕琢,使诗歌语言受阻、扭曲,让读者感到陌生新奇。经过一定曲折的审美过程,读者完成审美感受活动之时,能获得强烈的艺术感受,这正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不谋而合。因此,正是由于杜甫在语言上的创新,让他不仅被后世冠以“诗圣”的称号,还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b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第29页,第33页。
  c 葛兆光:《汉字的魔方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版,第183页。
  d 駱寒超、陈玉兰:《中国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版,第247页。
  作 者: 孙琪,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语文。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词的发展史中,苏轼是第一个创作出成熟的农村词的词人,并大大开拓了词的题材与意境。纵观其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词体创作,苏轼的农村词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笔者以苏轼于密州所作《望江南》二首、徐州所作《浣溪沙》五首、黄州所作《浣溪沙》五首为线索,探究苏轼农村词创作的变化,从中窥见苏轼的思想境界发展。  关键词:苏轼 农村词 望江南 浣溪沙  一、农村词的定义及苏轼的农村词创作  对于主要描写
期刊
摘 要:青春创伤校园电影《少年的你》将青春与现实主义题材相结合,讲述两个少年共同面对校园霸凌并改变命运的故事。影片通过施暴者、受害者、旁观者三种视角来“以小见大”地反映出人性的扭曲和变异,并双向表现小小的主人公们努力重塑青春人格,实现自我救赎的美好愿望。电影通过写实的风格来呼吁人们抵制校园霸凌,努力维护好孩子们的青春。  关键词:《少年的你》 温情 青春 校园霸凌  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影响力的扩
期刊
摘 要:宁肯的短篇小说《火车》蕴含着丰富的意蕴。笔者以火车、少年、城与年为关键词,通过镜像理论、存在主义等解读小说,分析《火车》中潜藏的话语,并试图评价其创作价值。  关键词:宁肯 《火车》 城与年  短篇小说《火车》是宁肯少年题材小说集“城与年”系列中的首篇,延续了他从个体生命出发写时代之感的风格。小说以行动主体“我”的口吻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北京城里的一群少年走向成人的故事。  一、火车和少
期刊
摘 要: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不仅是在品味北国秋天的自然姿态,更是在描绘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姿态,并由此引出对自然生命、自我命运、时代凋敝现状和文化衰微等的悲凉体验。不仅三种“秋味”具有多重审美意蕴,而且每种“秋味”里面也具有多重审美意蕴。  关键词:《故都的秋》 自然之秋 人生姿态 生命文化  郁达夫开篇一来就把自己品味出的北国之秋所具有的“清”“静”“悲凉”的独特韵味告诉读者。很明显,“这
期刊
摘 要:19世纪末,随着维多利亚时代的终结,大英帝国逐步走向衰落。在外众多竞争者虎视眈眈,在内广大殖民地离心倾向日益明显。英国政府试图通过战争走出危机,却最终加速了帝国分崩离析的局面。美国作家坎蒂丝·米勒德撰写的丘吉尔青年时期在布尔战争中的传奇经历,向读者全方位地展示了这场大英帝国最后的殖民地战争的实景全貌。  关键词:《帝国英雄》 坎蒂丝·米勒 丘吉尔 布尔战争  美国作家坎蒂丝·米勒德(Can
期刊
摘 要:《家》中借觉慧毅然决然的出走显示的是巴金对于封建家庭的厌恶,然而在理智“出走”之下亦显示出巴金对于“家”的情感向往,《憩园》《寒夜》表现出的更多是作家在理想破灭后对于“回归”家园温情的向往。理智上对封建家族文化激烈否定,情感上又无法抵御它的深层诱惑,从“出走”到“回归”的态度转变,是巴金一生难以走出的精神困境。  关键词:《家》 出走 回归 精神困境  在巴金的写作生涯中,从早期的“激流三
期刊
摘 要:明末才女叶小鸾,其诗词以哀艳相济、灵秀流美著称。在其遗作《返生香》中多有描绘春景之作,春日意象出现频率颇高,体现出浓厚的伤春情怀。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叶小鸾伤春情怀的产生与文学史之伤春传统及叶小鸾个人经历有关,其伤春情怀蕴含着少女闺怨的忧思、岁月流逝的焦虑及人生无常的叹息等多重意蕴。  关键词:叶小鸾 伤春 《返生香》  晚明才女叶小鸾,字琼章,又字瑶期,是叶绍袁与沈宜修三女。因其于婚前五日
期刊
摘 要:汉唐之际,中原王朝开辟出一条横跨亚非欧的丝绸之路,密切了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商贸往来,加强了东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唐朝文化呈现出蓬勃张扬、包容进取的时代风貌。唐诗受丝绸之路胡汉文化交融的影响,融入西域文化特质。边塞诗大量创作、诗歌唱和风气兴起,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貌。唐诗的繁荣是丝绸之路文化功能的集中发挥,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沟通中原与西域、文明与古朴、礼乐与豪放的重要文化桥梁作
期刊
摘 要:余光中《乡愁》的四个小节是一种对比性结构而非平行性结构,这种结构表达了诗情的深度;“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重叠式形容词和“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两重性物象群调节了诗情的烈度。在把握了诗情的深度和烈度的基础上去朗读作品方可找到用声的尺度。  关键词:朗读 《乡愁》 余光中 文本分析  引言:《乡愁》朗读用声的困惑  余光中的《乡愁》诗,流沙河认为是“一粒水晶珠子,内无瑕疵,外
期刊
摘 要:《散步》这篇散文多被解读为通过一家三辈四口在初春散步的小事,抒写了母子、父子、祖孙三代之间的浓浓亲情,这种主流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为家庭中坚的“我”在尊重母亲和依从儿子之间的伦理困境,以及最后母亲极富智慧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顺从 委屈 伦理困境 解决之道  《散步》是当代作家莫怀戚198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当年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之后深受各个年龄段读者的喜爱,后被编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