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有血有肉的经典人物,给古往今来无数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其中有一类特殊人物,在危难之时为主公奔走他国,纵横捭阖却不同于战国时期“职业”游说的策士,他们只是“临时”的说客。他们恪尽职守,英勇沉着,以三寸之舌令对方心悦诚服,凭一己之力变三国纷纭动向。有了他们,何必操干持戈,堂上自有奇兵。
关键词:《三国演义》 李肃 阚泽 赵咨 邓芝
一、李肃馈金珠赍赤兔,吕布二次认贼作父
在第三回中,最初作者并未引出吕布,只是借李儒眼中一个持戟的虚像将人物拉进来,借其慌张的语言侧面反映吕布的威猛无敌。第二次,董卓问圆门外是何人,李儒说出其姓名身份,劝董卓回避,进一步将吕布塑造得英勇无比,还增添了一丝神秘感。第三次则为董卓亲见吕布,文中对于吕布外貌衣着和兵器马匹才有了细节描写,通过董卓的眼使读者看到一个完整的吕布。董卓欣赏不已而不知如何将其收入麾下,于是有了说客李肃。
李肃是虎贲中郎将,但要劝服吕布,他更重要也更有用的身份是吕布的同乡。对于这位被“莽将军”张飞斥作“三姓家奴”的同乡,李肃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虽然以后的回目中.袁绍、曹、刘等人也有类似之言,但李肃一早便说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毛评本写道:“二语说尽奉先。”李肃备了金珠玉带,但自古好马配英雄,他向董卓求得赤兔,将这本该压轴的大戏在初见吕布寒暄几句后就提早搬上舞台。吕布喜极爱极,心理防线已卸下不少。酒酣之时,李肃循循善诱,先以同乡为切入点回忆过去,巧言“令尊”实指丁原,勾出吕布屈为义子的伤心事,后明知故问其择主不明,又等吕布自来问何人可倚,不知不觉中已迫近最终目的。李肃继而赞董卓如何知人善任,顺便送出礼物,一句“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再自然不过,在吕布这里却是结结实实的致命一击。吕布感动之情无以复加,但李肃借刀杀人的目的还未达到。吕布问报答董卓之法,李肃避而谈自己无能也有不低的俸禄;吕布急欲献功表真心,李肃故意说机会俯仰皆是,只看能否分辨识得。毛评李肃“恶极,妙极”,“恶”在于想要达成的事情都由对方口中说出,“妙”在于不疾不徐的交流中逐渐递进,布下言语的陷阱,却让对方掉入得心甘情愿。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事不宜迟”,更是斩断了吕布所有的犹豫和退路。
这是个人的智慧,更是语言的艺术。“凡劝人背叛,劝人弑逆,是最难启齿之事,今偏不说出,偏要教他自说。”就这样,这位为利弑主的无义小儿杀了旧父又拜了新父,继续他充斥着背叛与被背叛、利用与被利用的失意余生。
二、扮渔夫夜渡入曹营,阚德润应机对孟德
在第四十七回中,黄盖好友阚泽识破瑜、盖二人的苦肉计,欣然领诺去献诈降书。寥寥几句誓言说得豪气干云,照应开头介绍人物背景时写到的“口才辨给,少有胆气”。他于三更之时扮作渔翁至曹军水寨,毛评其“以书作钩,以身作线,而以八十三万大军为鱼也”,是极精当的。阚泽初见曹操,仿佛是对老友黄盖隔空喊话一般,笑他降操是错付了心意,却故意说给曹操听。《三国演义》中使诈常有,诈成也不少,但欲诈奸雄曹操极难。阚泽的有智有胆就从递降书起,开始了绝妙的发挥和舒展。
曹操很快先后识破了苦肉计和诈降书,欲斩阚泽,阚泽只面不改色地大笑,复言黄盖不识人。曹操虽仍强调自己将计谋剖析得明白,被阚泽一笑,多疑之心也有了一丝松动。阚泽多次使用激将法,言曹操谋略太浅,不过尔尔,逐渐使已经失败的计谋“死而复生”,也在一问一答的智力搏斗中慢慢取得曹操的认可。关于降书,阚泽从曹操口中捉住了漏洞的关键——日期未约定,不但没有张皇,反笑曹操无学。话到嘴边,即将解开谜底,又卖起关子,“吾何必言!但有死而已”.使读者同曹操一样急欲探其真相。待阚泽说明道理,曹操已下席而谢,又谢其投降之诚,又谢其被“误会”却不惧“错杀”之勇。但描写还在继续,阚泽见局势已被扭转,诈降书在其如莲灿舌下重新恢复了效力,此时态度大转,俨然以魏国谋士的身份无比诚心又不乏夸张地溜须拍马:“吾与黄公覆,倾心投降,如婴儿之望父母,岂有诈乎!”他夸得曹操通体舒畅,又言不要爵禄,“实应天顺人耳”,这对于听惯了“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实在是难得的称赞。待蔡中、蔡和二人的密书呈上,阚泽揣度曹操神色,却默而不言。先明事理,后有黄盖受刑消息为证,投降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在此终于得到了十分的确定。曹操此时已视阚泽为自家人,放下戒备令其回吴约定时机。阚泽几次推脱,又言去便当行,毛评日:“妙在速返,又妙在初时不肯复返,而次后乃欲速返”,“竞似千真万真”。阚泽虎口脱险,使周瑜之计得以顺利进行,与前二蔡诈投东吴,后蒋干中计,曹操错杀蔡张二事对比鲜明,令人不得不佩服其非凡的胆略和智慧。作为赤壁之战无数个关键的小节点之一,阚泽掉舌,不死而成功,为“刘备、曹操、孙权三个主角都亮相其中的唯一一个故事,也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一个故事”贡献了自己全部的人格力量。
三、刘玄德亲兵伐东吴,赵德度访魏陈利害
第八十二回,刘备在关羽、张飞死后率大军讨伐东吴,开始不顾一切地为弟复仇。东吴惊恐,于是又打出一张虽不好使,但已惯用的感情牌——派诸葛瑾去当说客。诸葛瑾先请刘备看军师、孙夫人之面,说关羽、吕蒙、曹操皆死,又劝“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言义言利,文辞用尽,却被刘备“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一句炮轰回去,刘還不忘发挥其使节的作用,令“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危急时刻,中大夫赵咨自荐北上,欲与魏暂结同盟。曹丕听闻来者,早有预料,召入赵咨,一问一答的精彩对话就这样开始了。曹丕问孙权是怎样的主公,赵咨夸其“聪明仁智雄略”,几近完美无缺.又援引具体的事例证明自己此言非虚。关于聪明,赵咨提及孙权赏识人才,所举鲁肃、吕蒙二人,皆是继周瑜之后江东之能臣,是自家人。关于仁智,又说孙权虽是对待外人,“获于禁而不害”,是影射曹丕于第七十九回令人将关云长水淹七军,擒获于禁的故事画于陵屋粉壁,将于禁羞辱致死一事。如此一对比,高下立判:孙权夺取荆州而不大肆屠戮,不同于曹操为父报仇时的血洗徐州。毛评说赵咨“以己之长形彼之短”,虽是只言片语,但都无比精准地戳到了魏王的痛处。至于雄略,据江东虽雄,但承袭父兄家业,可能不太有说服力,那么“屈身于陛下”,则是实实在在的大略。作为东吴发言人,赵咨对自家的想法并不隐瞒,开门见山,直言其旨,因时机特殊暂且降魏受九锡,并不是丢掉了“聪明仁智雄略”,这恰恰是权谋的一部分,也以此言挫曹丕的自矜和锐气。 曹丕又问孙权的学问,赵咨说,孙权的学问是从书本到实践,从用人到做事,从儿时的积累到驭文谋篇,含英咀华的大气象,是帝王之学,“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曹丕一连试探如果魏攻吴当如何,吴是否畏魏,东吴有多少能人,赵咨一一回应:国家无论大小,各有各应敌的办法;东吴兵甲充裕,疆土安固,虽是降魏,底气十足;前言鲁肃吕蒙,除此名士,南人个个人中之龙。赵咨不卑不亢,见招拆招。
孙权之前叮嘱赵咨不要失了东吴气象,由此观之,却是超额完成任务了。问答结尾,曹丕一番慨叹也正道出了读者心中所想:“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卿可以当之矣。”可以说此时正是在赵咨使魏的成功作用下,魏蜀吴三国再次回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
四、邓芝使吴不辱其主,无惧油烹一身傲骨
第八十六回中,魏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诸葛亮已有四路退兵之策,皆布置周密,唯独孙权一路虽易实难。“须用一舌辩之士,径往东吴,以利害说之,则先退东吴”,其余四路无忧也。这时,户部尚书邓芝引起了诸葛亮的注意,百官散去后,诸葛亮留住邓芝,看似随意的谈话,实际是在考验邓芝的胆识。孑L明问蜀当伐吴还是伐魏,邓芝答伐魏困难,要徐徐图之;交合东吴,乃长久之计。其言正中孔明下怀,邓芝于是往说东吴。这边陆逊已料到诸葛亮的计策,作者虚写四路兵退,使读者通过孙权闻得,为下文邓芝的关键第五路稍作铺垫。邓芝前来,孙权以刀锯鼎镬作为恐吓,然而一锅热油正沸,千百武士相对,邓芝只以一笑应对,可见其并非只有嘴上功夫。身为一介说客,不阿附苟且,也不轻慢对手,面对孙权,他长揖不拜,虽来求和,丝毫不失气节。吴侯故意说要用油烹之,邓芝巧用反激,言东吴众人准备如此充分,是何等惧怕蜀使;又言自己是诚心为吴国利益着想,孙权竟这般小肚鸡肠。孙权自知失礼,惶愧赐坐间已然处于谈话的下风,待邓芝稍一发问,就将内心想法全盘托出。孙权担忧刘禅年幼,害怕蜀国拖后腿。邓芝于是将吴蜀用层层语言包裹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从人才现状,到山川形势,再到复合的利与不合的害细细道来,结尾以死明志,从谈话一瞬间转到脚下动作,将东吴事先准备好撑场面的油鼎变为自己成就名节的道具,“此等做法,却是放刁,妙不可言”。孙权急忙勸阻,求邓芝作为吴蜀联合的桥梁回蜀通其意。邓芝又一次反激:之前要烹我,现在又把我当旗子,如此犹豫不决,怎能轻信?这便是将孙权最后一点疑虑也打破,而只能同意邓芝入川通好了。后文东吴遣张温跟随邓芝回川,秦宓舌战张温,辩得其哑口无言,又是对于先前东吴招待邓芝不周的一次强有力的回击。
待邓芝二次入吴,孙权问吴蜀伐魏功成之后天下分治如何,邓芝则颇含深意,答似未答:正所谓天命无常,“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大雅·文王》),着眼于当下,之后的事情,谁又说得清呢?自此一和,吴蜀通好,永不相伐。正是邓芝的东吴之行,使蜀国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的危急形势得到了缓解,也为孔明之后全力征南蛮、擒孟获提供了可能。圈
参考文献:
[1]罗贯中.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上)[M].毛宗岗批评.长沙:岳麓书社,2016.
[2]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3]金文京.三国演义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关键词:《三国演义》 李肃 阚泽 赵咨 邓芝
一、李肃馈金珠赍赤兔,吕布二次认贼作父
在第三回中,最初作者并未引出吕布,只是借李儒眼中一个持戟的虚像将人物拉进来,借其慌张的语言侧面反映吕布的威猛无敌。第二次,董卓问圆门外是何人,李儒说出其姓名身份,劝董卓回避,进一步将吕布塑造得英勇无比,还增添了一丝神秘感。第三次则为董卓亲见吕布,文中对于吕布外貌衣着和兵器马匹才有了细节描写,通过董卓的眼使读者看到一个完整的吕布。董卓欣赏不已而不知如何将其收入麾下,于是有了说客李肃。
李肃是虎贲中郎将,但要劝服吕布,他更重要也更有用的身份是吕布的同乡。对于这位被“莽将军”张飞斥作“三姓家奴”的同乡,李肃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虽然以后的回目中.袁绍、曹、刘等人也有类似之言,但李肃一早便说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毛评本写道:“二语说尽奉先。”李肃备了金珠玉带,但自古好马配英雄,他向董卓求得赤兔,将这本该压轴的大戏在初见吕布寒暄几句后就提早搬上舞台。吕布喜极爱极,心理防线已卸下不少。酒酣之时,李肃循循善诱,先以同乡为切入点回忆过去,巧言“令尊”实指丁原,勾出吕布屈为义子的伤心事,后明知故问其择主不明,又等吕布自来问何人可倚,不知不觉中已迫近最终目的。李肃继而赞董卓如何知人善任,顺便送出礼物,一句“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再自然不过,在吕布这里却是结结实实的致命一击。吕布感动之情无以复加,但李肃借刀杀人的目的还未达到。吕布问报答董卓之法,李肃避而谈自己无能也有不低的俸禄;吕布急欲献功表真心,李肃故意说机会俯仰皆是,只看能否分辨识得。毛评李肃“恶极,妙极”,“恶”在于想要达成的事情都由对方口中说出,“妙”在于不疾不徐的交流中逐渐递进,布下言语的陷阱,却让对方掉入得心甘情愿。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事不宜迟”,更是斩断了吕布所有的犹豫和退路。
这是个人的智慧,更是语言的艺术。“凡劝人背叛,劝人弑逆,是最难启齿之事,今偏不说出,偏要教他自说。”就这样,这位为利弑主的无义小儿杀了旧父又拜了新父,继续他充斥着背叛与被背叛、利用与被利用的失意余生。
二、扮渔夫夜渡入曹营,阚德润应机对孟德
在第四十七回中,黄盖好友阚泽识破瑜、盖二人的苦肉计,欣然领诺去献诈降书。寥寥几句誓言说得豪气干云,照应开头介绍人物背景时写到的“口才辨给,少有胆气”。他于三更之时扮作渔翁至曹军水寨,毛评其“以书作钩,以身作线,而以八十三万大军为鱼也”,是极精当的。阚泽初见曹操,仿佛是对老友黄盖隔空喊话一般,笑他降操是错付了心意,却故意说给曹操听。《三国演义》中使诈常有,诈成也不少,但欲诈奸雄曹操极难。阚泽的有智有胆就从递降书起,开始了绝妙的发挥和舒展。
曹操很快先后识破了苦肉计和诈降书,欲斩阚泽,阚泽只面不改色地大笑,复言黄盖不识人。曹操虽仍强调自己将计谋剖析得明白,被阚泽一笑,多疑之心也有了一丝松动。阚泽多次使用激将法,言曹操谋略太浅,不过尔尔,逐渐使已经失败的计谋“死而复生”,也在一问一答的智力搏斗中慢慢取得曹操的认可。关于降书,阚泽从曹操口中捉住了漏洞的关键——日期未约定,不但没有张皇,反笑曹操无学。话到嘴边,即将解开谜底,又卖起关子,“吾何必言!但有死而已”.使读者同曹操一样急欲探其真相。待阚泽说明道理,曹操已下席而谢,又谢其投降之诚,又谢其被“误会”却不惧“错杀”之勇。但描写还在继续,阚泽见局势已被扭转,诈降书在其如莲灿舌下重新恢复了效力,此时态度大转,俨然以魏国谋士的身份无比诚心又不乏夸张地溜须拍马:“吾与黄公覆,倾心投降,如婴儿之望父母,岂有诈乎!”他夸得曹操通体舒畅,又言不要爵禄,“实应天顺人耳”,这对于听惯了“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实在是难得的称赞。待蔡中、蔡和二人的密书呈上,阚泽揣度曹操神色,却默而不言。先明事理,后有黄盖受刑消息为证,投降的合理性和真实性在此终于得到了十分的确定。曹操此时已视阚泽为自家人,放下戒备令其回吴约定时机。阚泽几次推脱,又言去便当行,毛评日:“妙在速返,又妙在初时不肯复返,而次后乃欲速返”,“竞似千真万真”。阚泽虎口脱险,使周瑜之计得以顺利进行,与前二蔡诈投东吴,后蒋干中计,曹操错杀蔡张二事对比鲜明,令人不得不佩服其非凡的胆略和智慧。作为赤壁之战无数个关键的小节点之一,阚泽掉舌,不死而成功,为“刘备、曹操、孙权三个主角都亮相其中的唯一一个故事,也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一个故事”贡献了自己全部的人格力量。
三、刘玄德亲兵伐东吴,赵德度访魏陈利害
第八十二回,刘备在关羽、张飞死后率大军讨伐东吴,开始不顾一切地为弟复仇。东吴惊恐,于是又打出一张虽不好使,但已惯用的感情牌——派诸葛瑾去当说客。诸葛瑾先请刘备看军师、孙夫人之面,说关羽、吕蒙、曹操皆死,又劝“永结盟好,共灭曹丕,以正篡逆之罪”。言义言利,文辞用尽,却被刘备“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一句炮轰回去,刘還不忘发挥其使节的作用,令“说与孙权,洗颈就戮”。
危急时刻,中大夫赵咨自荐北上,欲与魏暂结同盟。曹丕听闻来者,早有预料,召入赵咨,一问一答的精彩对话就这样开始了。曹丕问孙权是怎样的主公,赵咨夸其“聪明仁智雄略”,几近完美无缺.又援引具体的事例证明自己此言非虚。关于聪明,赵咨提及孙权赏识人才,所举鲁肃、吕蒙二人,皆是继周瑜之后江东之能臣,是自家人。关于仁智,又说孙权虽是对待外人,“获于禁而不害”,是影射曹丕于第七十九回令人将关云长水淹七军,擒获于禁的故事画于陵屋粉壁,将于禁羞辱致死一事。如此一对比,高下立判:孙权夺取荆州而不大肆屠戮,不同于曹操为父报仇时的血洗徐州。毛评说赵咨“以己之长形彼之短”,虽是只言片语,但都无比精准地戳到了魏王的痛处。至于雄略,据江东虽雄,但承袭父兄家业,可能不太有说服力,那么“屈身于陛下”,则是实实在在的大略。作为东吴发言人,赵咨对自家的想法并不隐瞒,开门见山,直言其旨,因时机特殊暂且降魏受九锡,并不是丢掉了“聪明仁智雄略”,这恰恰是权谋的一部分,也以此言挫曹丕的自矜和锐气。 曹丕又问孙权的学问,赵咨说,孙权的学问是从书本到实践,从用人到做事,从儿时的积累到驭文谋篇,含英咀华的大气象,是帝王之学,“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曹丕一连试探如果魏攻吴当如何,吴是否畏魏,东吴有多少能人,赵咨一一回应:国家无论大小,各有各应敌的办法;东吴兵甲充裕,疆土安固,虽是降魏,底气十足;前言鲁肃吕蒙,除此名士,南人个个人中之龙。赵咨不卑不亢,见招拆招。
孙权之前叮嘱赵咨不要失了东吴气象,由此观之,却是超额完成任务了。问答结尾,曹丕一番慨叹也正道出了读者心中所想:“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卿可以当之矣。”可以说此时正是在赵咨使魏的成功作用下,魏蜀吴三国再次回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
四、邓芝使吴不辱其主,无惧油烹一身傲骨
第八十六回中,魏调五路大兵来取西川,诸葛亮已有四路退兵之策,皆布置周密,唯独孙权一路虽易实难。“须用一舌辩之士,径往东吴,以利害说之,则先退东吴”,其余四路无忧也。这时,户部尚书邓芝引起了诸葛亮的注意,百官散去后,诸葛亮留住邓芝,看似随意的谈话,实际是在考验邓芝的胆识。孑L明问蜀当伐吴还是伐魏,邓芝答伐魏困难,要徐徐图之;交合东吴,乃长久之计。其言正中孔明下怀,邓芝于是往说东吴。这边陆逊已料到诸葛亮的计策,作者虚写四路兵退,使读者通过孙权闻得,为下文邓芝的关键第五路稍作铺垫。邓芝前来,孙权以刀锯鼎镬作为恐吓,然而一锅热油正沸,千百武士相对,邓芝只以一笑应对,可见其并非只有嘴上功夫。身为一介说客,不阿附苟且,也不轻慢对手,面对孙权,他长揖不拜,虽来求和,丝毫不失气节。吴侯故意说要用油烹之,邓芝巧用反激,言东吴众人准备如此充分,是何等惧怕蜀使;又言自己是诚心为吴国利益着想,孙权竟这般小肚鸡肠。孙权自知失礼,惶愧赐坐间已然处于谈话的下风,待邓芝稍一发问,就将内心想法全盘托出。孙权担忧刘禅年幼,害怕蜀国拖后腿。邓芝于是将吴蜀用层层语言包裹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从人才现状,到山川形势,再到复合的利与不合的害细细道来,结尾以死明志,从谈话一瞬间转到脚下动作,将东吴事先准备好撑场面的油鼎变为自己成就名节的道具,“此等做法,却是放刁,妙不可言”。孙权急忙勸阻,求邓芝作为吴蜀联合的桥梁回蜀通其意。邓芝又一次反激:之前要烹我,现在又把我当旗子,如此犹豫不决,怎能轻信?这便是将孙权最后一点疑虑也打破,而只能同意邓芝入川通好了。后文东吴遣张温跟随邓芝回川,秦宓舌战张温,辩得其哑口无言,又是对于先前东吴招待邓芝不周的一次强有力的回击。
待邓芝二次入吴,孙权问吴蜀伐魏功成之后天下分治如何,邓芝则颇含深意,答似未答:正所谓天命无常,“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诗经·大雅·文王》),着眼于当下,之后的事情,谁又说得清呢?自此一和,吴蜀通好,永不相伐。正是邓芝的东吴之行,使蜀国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的危急形势得到了缓解,也为孔明之后全力征南蛮、擒孟获提供了可能。圈
参考文献:
[1]罗贯中.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上)[M].毛宗岗批评.长沙:岳麓书社,2016.
[2]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3]金文京.三国演义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