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沃土迎来新“薯”光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炕洋芋、炒洋芋、烤洋芋、洋芋饭……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们食用马铃薯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烹调方法多种多样,百吃不厌,寄托着一代又一代恩施人的家乡情感。“恩施炕土豆”,便取材于这里的高山小土豆,软糯香绵,风味独特,在2018年7月举行的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动中,成为一个突出亮点。
  恩施州被誉为“世界硒都”,马铃薯是全营养食品,对土壤中硒的吸收和转化能力较强。产自沃土硒矿上的恩施硒土豆,天然含硒,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健康补硒食品。
  农业农村部33年倾情帮扶恩施进行产业扶贫,恩施州委、州政府更是坚定不移地把马铃薯作为富民强州的重要产业来培育。州委书记柯俊介绍说,全州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5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60多万吨,综合产值50亿元,成为继“恩施硒茶”之后的第二大脱贫产业,辐射带动百万农户稳定增收。恩施将抢抓机遇,全力抓好马铃薯良种化繁育、标准化種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等环节,不断培育马铃薯产业发展新优势,持续提高“恩施硒土豆”的核心竞争力。
  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4亿多亩
  5月26日,走进恩施市三岔镇,沿路可见漫山遍野的土豆花开。坐落于此的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天池山科研基地,正在展示全国32个育种单位提供的上百个品种(系),包含早熟、中晚熟、鲜食、加工及彩色等特色品种,花色多样,长势喜人。来恩施参加第21届中国马铃薯大会的会议代表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仔细观摩。
  据介绍,天池山科研基地三面绝壁,隔离条件好,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与马铃薯原产地安第斯山自然生态条件极其相似,是开展马铃薯科学研究的理想基地。
  “恩施是我国马铃薯最重要的主产区和重点优势区域之一,不但具备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种植农业生态条件,还具有坚实的科研基础和技术优势”。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说,在恩施育成的马铃薯品种已在西南地区尤其是川渝及武陵山区广泛种植。
  “提升恩施州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是农业农村部帮扶的首要职责。”农业农村部武陵山区第十二扶贫联络组组长、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长李岩介绍说,33年来,农业农村部在种子工程、科技攻关、技术推广、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方面对恩施州给予了大力支持。就马铃薯科研而言,先后支持了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脱毒种薯原原种扩繁基地建设等17大类项目,总投资5700余万元。中国南方马铃薯中心因此也成为“科研的高地、人才的摇篮,产业的引擎”,选育鄂马铃薯系列优良品种20余个,研究推广的马铃薯新品种、脱毒种薯等生产技术,在西南山区推广应用覆盖率达80%以上,累计推广面积4亿多亩,新增产值近百亿元。
  多年来,恩施州依托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科技优势和政策扶持,马铃薯原原种—原种—良种“三级种薯繁供体系”日渐完善,现已建成以利川齐岳山、巴东绿葱坡、宣恩东门关及四县市五乡镇高山片区为核心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示范基地,年生产脱毒原原种1亿粒左右、脱毒原种2万余吨、脱毒良种25万吨以上,成为武陵山区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
  “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集自然、经济、科技、人力等优势条件于一体,是国家推进马铃薯主食化的重要战略资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吴晓玲说,下一步将着力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和政策创新,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投资,推动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资本等现代要素向国家马铃薯良繁基地聚集,力争基地建设再上规模、上水平。
  标准化种植基地遍地开花
  在传统农耕时期,马铃薯曾作为鄂西山区农民饥当粮、饱当菜,填饱肚子的“救命粮”。但沿用传统方法种土豆,产量低,青皮多,卖不出好价钱。
  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引导下,恩施农民逐渐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探索单作密植、育芽带薯移栽模式,提高科技化种植水平和基地集约化程度。
  恩施独具特色的含硒、有机的“马尔科”小土豆十分畅销,精品优质商品薯每公斤最高售价达20元。消费市场倒逼种植结构改变,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减少行距、株距,每亩从3000株增加至4000株,有计划缩小土豆“个头”。
  恩施市成立了专门机构,出台扶持政策,落实专项资金,加大科技投入,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老百姓出劳力,出土地,合作社统一绿色栽培,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通过企业带动、链接农户、共同致富效果逐渐明显。
  利川市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基础,按照“全沿线、全覆膜、全净作、全植保”的方式建设马铃薯生态化种植基地,重点采取统一良种、统一播期、统一密度、统一规格、统一植保、统一测土配方施肥“六统一”技术措施,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地建设生态化种植基地,全市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
  “基地带动了周边75户农户,为了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村里投资115万元建设储藏仓库,一年可储存上千吨。”三岔镇鸦沐羽村村支书熊绪祥说,山地单轨运输车投入使用后,一车可载重200多公斤,只需10分钟,几百米外的马铃薯就可运出来。
  无规模不成产业,恩施州现已成为武陵山区最大的马铃薯商品化生产基地、最大的马铃薯原产地批发中心。恩施州副州长夏锡璠介绍说,恩施以国家、省马铃薯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和州级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建设专项为引导,马铃薯商品化生产基地逐步扩大,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产地批发市场,建成功能完备的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体系。恩施通过强有力的管控造就了高品质农产品,高品质农产品又创造了高附加值。近三年来,恩施土豆均价年递增21%,农户收益增加近29%。
  “2018年,湖北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25.8万亩,创近10年来新高,恩施州作为湖北马铃薯的核心区,种植面积占到全省一半以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志勇说,湖北正逐步将马铃薯打造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扶贫产业,平原地区农民提质增效的优势产业,真正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持续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做出更大贡献。   绿色无公害引领营养健康消费
  与平原地区种植的马铃薯不同,山区农民在高低错落的坡地上耕种,在房前屋后种,与山谷连接成片,田园家园浑然一体,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目前正是土豆花开季节,一株株马铃薯绽放着白色、紫色、粉色的花朵,山外酷暑难耐,山间却时有凉风吹过,带来阵阵土豆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恩施市三岔镇已连续举办三届“土豆花儿開”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将土豆花与饮食、农耕、民俗、服饰文化等内容融合,舞狮、唢呐、木鼓、竹号、薅草锣鼓、草把龙、彩龙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艺节目在马铃薯田间轮番上演,“薯道行”徒步观光路线受到游客热捧,现已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的品牌节庆活动。
  利川市突出“生态化”特色,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不搞挖山毁林,不片面强求小田改大田,而是充分利用山、水、林、田、路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原生态健康循环发展。生产中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采用人工除草、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措施,同步运用秸秆还田新技术,确保马铃薯绿色无公害。
  5月25日-28日,在恩施召开的第21届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为“马铃薯产业与健康消费”,正顺应了国家实施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巡视员、副司长张治礼说,马铃薯主食化,就是要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培育小康社会主食文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在恩施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恩施硒土豆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2019年世界硒都(恩施)马铃薯博览交易会同期举行,来自国内外上千名马铃薯相关科研、管理、企业的代表参会,报告最新研发成果和典型经验。
  另外,“恩施土豆”农产品地理标志已获农业农村部认证。恩施州农业农村局局长汪云对《恩施土豆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进行解读,“恩施土豆”地理标志必须是在恩施州境内采用全域绿色化栽培技术生产的,并符合其特定感官特征和理化指标的土豆。“恩施土豆”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均可向恩施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申请使用“恩施土豆”地理标志。
  “天生‘硒有’,我们就是不一样!”2018年,在农业农村部举办的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上,恩施州长刘芳震为恩施硒土豆代言。刘芳震表示,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将在做大规模、做强主体、做优品牌、做粗链条上做文章,在每年州级1000万元、各县市配套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推进马铃薯主食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政府、市场主体、农户共同投入的建设合力,力争将“恩施硒土豆”打造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知名品牌。
其他文献
江西永新县在中乡主干道旁,一个个现代化的钢架大棚接连成片,成为当地最亮眼的风景。棚内,一人多高的葡萄藤架上,一串串葡萄有序“排列”,紫的、红的、绿的,颗颗饱满圆润,让人垂涎欲滴。  可别小看这个名叫“六月果歌”的精品葡萄种植园。虽然起步还不到两年,但已吸纳了248户贫困户入股、分红,共同致富,不久前还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产业扶贫贡献奖”。截至目前,慕名前来参观交流的考察团达26批1000余人次,成
期刊
“未来10年我国稻谷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年均增长0.6%,小麦产量年均增长0.13%,玉米产量年均增长2.5%,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明显增加……” 4月20日,2020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以视频直播方式在京召开。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 (以下简称“《报告》”),对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形势进行预测分析。农
期刊
怎样引来资本做强产业?如何实现农户、集体和工商资本共赢?笔者在重庆涪陵区大顺乡调研发现,通过发掘自身生态优势,打通城乡要素资源,创新搭建多样化利益联结机制,有力促进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带动农户加快增收。  利益联动催生高效特色农业  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地处中海拔地区,森林覆盖率达68%,水源丰富,空气质量优于一级。过去,由于缺少投资带动,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但笔者近期来到大顺乡时
期刊
发展农业品牌是全面提升我国农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记者:我们知道,当前各地都掀起了农业品牌建设的热潮。请您谈谈当前这个阶段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韩一军:农业品牌的建设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的内在必然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发达国家建设农业品牌的历史告诉我们,农业品牌建设并非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推动的,而是需要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作为基础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
期刊
中国曾是大豆霸主  大豆在中国经历了从野生生长到栽培种植、从作为主食到成为辅食、从主要出口到依靠进口的历史变迁过程。明清时期,大豆种植范围遍及全中国,而且清同治年间就有了对外出口。20世纪以前,中国大豆及其制品的主要出口对象是以日本为主的亚洲地区;进入20世纪,随着豆油和豆粕(由于压榨工艺不同,当时大豆榨油后剩余物被压制成饼状,也称“豆饼”)在欧美市场的推广,大豆及其制品的世界需求量开始迅速增长。
期刊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在北京新发地举办了首场“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拉开了2019年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的大幕。5月31日—6月1日,“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又一次启幕,这一次活动重点聚焦四省藏区优质特色农产品,也把举办地点直接搬到了藏区——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  特色产品达成10亿订单  此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云南、四川、西藏
期刊
布基纳法索地处非洲西部,在当地语言中“布基纳法索”是“君子之国”的意思。  布基纳法索与中国有着8小时的时差,她与中国一样,是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古朴神秘的传统习俗与遒劲奔放的土风歌舞别具特色;这里的人们还喜欢以稻米为主食,但是国内产量不高,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从别国进口。  2018年5月26日,我国与布基纳法索复交,布国重返中非友好大家庭。应布方要求,在复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经农业农村部国际
期刊
在甘肃省宁县米桥镇举行的运通草业扶贫分红大会上,11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喜领分红股金;在瓦斜乡义渠百花园里,一波波游人漫步赏玩、流连忘返;在春荣镇上齐村,养殖产业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新“引擎”……在精准扶贫行动中,宁县广大农村到处呈现出端“产业饭”、摘“贫困帽”、走“小康路”的蓬勃景象。  近年来,宁县通过发展各种特色富民产业,全力消除“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努力夯实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永续发展的根基
期刊
新疆叶城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部,是目前新疆县域中核桃种植面积最大的县,被称为中国“核桃之乡”。早在两千多年前,在这片被称为西夜国、子和国、朱俱波州的古老大地上,就已经开始了核桃的种植。  在叶城县萨依巴格乡17村,有7棵距今1600余年的核桃树,是我国当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核桃树群。这7棵核桃树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依旧枝叶繁茂,年复一年地生长、结果。在叶尔羌河的滋养下,叶城核桃传承千年而蓬勃发展。 
期刊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当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心已从典型示范转向面上推开。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其重点任务之一,既牵着生态,又连着民生。  “我家年饲养生猪2000多头,过去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周边村民怨声载道。现在好了,在县镇村的大力支持下,我不仅建了沉淀池、沼气池,而且还流转450亩消纳地,彻底告别坐在粪堆上数钞票的尴尬境地。”说起畜禽粪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