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在平时的作文课中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更高的效率?文章就“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自己粗浅的一些看法:从作文课的目标确定,到课堂的指导,最后进入习作的反馈,每个环节都得讲究“有效”。
【关键词】有效目标 有效指导 有效反馈
一、有效目标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才是有效的呢?对教师来讲,应该十分清楚地知道讲授本堂课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哪方面有明显的长进或收获,有了正确的目标导航,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具体行为才可能有着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1.目标必须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当前的教学规律,符合新课程标准
太高的目标会使学生望而怯步,引起反感,致使更加害怕写作;太低的目标学生又毫无提升,也会使他们失去求知的欲望。因此,定一个适应学情发展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2.一堂课的有效目标不能太宽泛
“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结果肯定一无收获。所以,在给每堂课定目标时,我们应该尽量把目光放“狭窄”些,把焦点集中琐定在某个点上,让整堂课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围绕这一点展开。
3.在作文课前应该十分清晰地知道本堂作文课的课堂形式
是作文活动课还是作文实践课,或者是作文讲评课,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型来确定更合适学生发展的目标,从而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有效指导
1.捕捉语文课堂中的点点火花,进行有效的说、写训练
低年级的说话、写话是习作的基础,很多老师非常重视说话、写作的训练,早早就开始了,但只是布置,缺乏指导,有家长辅导的孩子,完成得“相当好”,没有家长辅导的孩子只是应付了事,習作过早地出现了两级分化。文本是孩子说话、写话的最好范例,只要细心挖掘,隐藏着许多练习说话、写话的亮点,精心地设计这些说写练习点,抓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契机,创设情境,联系身边的人、物,练习说话,孩子们就会有话可说,有趣愿说,写话水到渠成。这一句句充满稚气、童真的话语不正是文采飞扬的基石吗?
2.有序地组织课堂,有条理的描写指导
1)谈话导入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在课堂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真挚的情感,产生心灵的碰撞。
2)引导审题
习作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在这一环节中,我着重指导学生审题,通过审题,确定文章的中心,知道自己要写出怎样的真情实感。
3)学习例文
在习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读写的结合”,苏教版的教材几乎每个单元的作文都有一篇例文。通过阅读例文,或回忆学过的有关课文,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学法的迁移。
4)指导选材
现在小学语文每单元后都有习作的内容,其内容有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鲁迅先生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多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选材,捕捉灵感,小中见大,别具一格,突出中心。勤于小练笔,多实践、多总结,学生将会捕捉到许多的写作素材。
5)提供好词
儿童习作虽然是个性化的,但是同时又必定是讲究语言规范的,不然这种习作就没有意义。提供一些好词好句供学生参考。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表达。这些好词好句将是儿童个性化表达与他人沟通的扶手和阶梯。在充分肯定和扶持每一个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同时,应当适时适度、有机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规范的示范、引导和训练。
3.捕捉生成的习作素材,进行有效的练笔指导
作文教学指导要短、平、快,讲究操作方式的简便易行和材料的具体可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直观、有效的指导,避免走弯路。教师的有心为之,使学生亲历了事件过程,孩子们的作文写得又生动又快。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倡导生成性的课堂,习作教学也应是生成性的,这意料不到的突发事件,正是指导观察,指导习作的一个绝好的契机。抓住既时生成的情景,进行有效的习作训练,在这浓厚的兴趣和親身的体验下,何愁学生“言之无物”了呢?
三、有效反馈
1.反馈必须及时
包括作文的讲评和修改,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欠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反馈的形式必须灵活多样
作文的反馈不宜精雕细琢,也不应拘泥于单纯的一种形式,而应当更开放,更多样。而且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中来,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别人的文章。
有效的指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表达的条理性、思维的创造性、观察生活的细致性以及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而有效地反馈则更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再次作文的冲动与欲望。因此,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指导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有效目标 有效指导 有效反馈
一、有效目标
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才是有效的呢?对教师来讲,应该十分清楚地知道讲授本堂课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哪方面有明显的长进或收获,有了正确的目标导航,我们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具体行为才可能有着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每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1.目标必须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当前的教学规律,符合新课程标准
太高的目标会使学生望而怯步,引起反感,致使更加害怕写作;太低的目标学生又毫无提升,也会使他们失去求知的欲望。因此,定一个适应学情发展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2.一堂课的有效目标不能太宽泛
“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结果肯定一无收获。所以,在给每堂课定目标时,我们应该尽量把目光放“狭窄”些,把焦点集中琐定在某个点上,让整堂课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围绕这一点展开。
3.在作文课前应该十分清晰地知道本堂作文课的课堂形式
是作文活动课还是作文实践课,或者是作文讲评课,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型来确定更合适学生发展的目标,从而有条不紊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有效指导
1.捕捉语文课堂中的点点火花,进行有效的说、写训练
低年级的说话、写话是习作的基础,很多老师非常重视说话、写作的训练,早早就开始了,但只是布置,缺乏指导,有家长辅导的孩子,完成得“相当好”,没有家长辅导的孩子只是应付了事,習作过早地出现了两级分化。文本是孩子说话、写话的最好范例,只要细心挖掘,隐藏着许多练习说话、写话的亮点,精心地设计这些说写练习点,抓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契机,创设情境,联系身边的人、物,练习说话,孩子们就会有话可说,有趣愿说,写话水到渠成。这一句句充满稚气、童真的话语不正是文采飞扬的基石吗?
2.有序地组织课堂,有条理的描写指导
1)谈话导入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在课堂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真挚的情感,产生心灵的碰撞。
2)引导审题
习作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当然就是审题,审题正确,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在这一环节中,我着重指导学生审题,通过审题,确定文章的中心,知道自己要写出怎样的真情实感。
3)学习例文
在习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读写的结合”,苏教版的教材几乎每个单元的作文都有一篇例文。通过阅读例文,或回忆学过的有关课文,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学法的迁移。
4)指导选材
现在小学语文每单元后都有习作的内容,其内容有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写故事等。鲁迅先生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多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选材,捕捉灵感,小中见大,别具一格,突出中心。勤于小练笔,多实践、多总结,学生将会捕捉到许多的写作素材。
5)提供好词
儿童习作虽然是个性化的,但是同时又必定是讲究语言规范的,不然这种习作就没有意义。提供一些好词好句供学生参考。在不断地练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表达。这些好词好句将是儿童个性化表达与他人沟通的扶手和阶梯。在充分肯定和扶持每一个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同时,应当适时适度、有机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规范的示范、引导和训练。
3.捕捉生成的习作素材,进行有效的练笔指导
作文教学指导要短、平、快,讲究操作方式的简便易行和材料的具体可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直观、有效的指导,避免走弯路。教师的有心为之,使学生亲历了事件过程,孩子们的作文写得又生动又快。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倡导生成性的课堂,习作教学也应是生成性的,这意料不到的突发事件,正是指导观察,指导习作的一个绝好的契机。抓住既时生成的情景,进行有效的习作训练,在这浓厚的兴趣和親身的体验下,何愁学生“言之无物”了呢?
三、有效反馈
1.反馈必须及时
包括作文的讲评和修改,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2~3天、最多4~5天就必须反馈评讲,不能欠拖不评,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反馈的形式必须灵活多样
作文的反馈不宜精雕细琢,也不应拘泥于单纯的一种形式,而应当更开放,更多样。而且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中来,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别人的文章。
有效的指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表达的条理性、思维的创造性、观察生活的细致性以及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而有效地反馈则更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再次作文的冲动与欲望。因此,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指导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