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习作教学应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习作时,应创新精心方法,将习作指导融人学生生活,使学生自由表达,放飞心灵,从而在习作训练中不断滋养其写作的兴趣。作为语文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习作评价,也同样必须“以人为本”,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用“儿童本位、关注发展”的标准去评价学生的习作。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
一、慧眼观察自然
1、玩中观察。儿童天性好玩,让学生玩玩、想想、说说、写写是训练学生快乐写话的一种有效手段。有位老师在写话教学中,选用了“吹泡泡”游戏,先让学生吹一吹,在玩中观察,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再写一写。一位学生写道:“五颜六色的泡泡,一个跟着一个活蹦乱跳地跑了出来,在阳光下飘呀,飘呀,有时像串串葡萄,有时像颗颗珍珠……它们飞上天空,好像要去找白云姐姐玩呢!”看到那一篇篇充满童真童趣的写话,我们感到:学会观察是学生写话的源泉。
2、生活中观察。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对外界的人、事、物很容易感兴趣,但也会很快冷下来。教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甚至提醒他们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一位二年级老师上课时,有一只蝴蝾飞进教室,老师没有阻止学生们对蝴蝶这位不速之客的好奇和注意,而是利用这只蝴蝶,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写下来,结果学生写出了《课堂上的小捣蛋》、《一只美丽的蝴蝶》等精彩的片段。这样培养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写话练笔的机会,还促使他们留心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二、积累写话素材
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多形式的观察体验,让学生从平平常常、熟视无睹的农村环境中发现事物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增长学生积累素材、发掘题材、真情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1、积累与运用
我们常常让学生记录下优美的词句,希望他们能够在长期的积累后,进行习作时可以信手拈来,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这个方法很好,可光有静态的“记”还不行,还得让学生“动”起来。如学习儿童诗《雨点》后,围绕“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它们会在那里干什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学生们成了一个个小诗人,吟诵着一句句优美的诗句:“雨点落在草坪上,在草叶上悠闲地休息。雨点落在树叶上,在树叶上欢乐地舞蹈”……在老师的引导下,散发着童真、童趣的语言不断生成。学生们在说说写写的过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习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2、感受与合作
有的学生说起他们做过或看过的事情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可如果让他们写下来,很多学生就会三言两语不成篇章。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口述他们想要写的内容或经历过的一件事。教师抄在纸上,与他们共同完成一篇文章。教师在记录的过程中,可适当地给予提示,如写一篇游记,学生可能会说:“走进公园大门,来到……”教师可提示学生:“你先看到了什么,它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通过教师提示,学生对所看到的景物作进一步描述。这会使文章更加生动、丰满。
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可进行小组合作。作文内容必须是小组成员共同经历的,只有亲自参与、才有物可写、有情可抒、有事可叙,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三、评价与修改相结合
教师的评价在孩子眼中是权威的,激励往往比批评更加有效。“这些动词运用得恰到好处”,“这段景色描写的很精彩……”学生阅读到这样的评语,就会觉得欣喜,觉得自己习作获得了某一方面的成功。但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中肯的评价必不可少。教师的评语应像一个智者,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心灵对话。“如果你文章中没有错别字的捣乱,将会更完美。”这样的评语会让学生觉得亲切。让他们觉得在习作中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学生的习作中,有的长于遣词造句,有的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有的立意新颖……教师可精选几篇,让大家共同赏析、评价,集思广益,让学生在七嘴八舌中真诚地发现他人习作的闪光点和不足,并不断给文章润色。被评价的学生想:原来我的习作有这么多优点,这样修改一下,就更棒了!别的学生会想:原来好的习作就是这样写成的,我也可以。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就能找到习作与修改的乐趣。在习作评价过程中,要真正对学生宽容,我们必须做到:
一是对于儿童的习作,要少改多就。二是让学生进行自改互改,奥地利教育家齐克泽曾说过“我们不要促使孩子早熟,不要把成人的意见注入他们的脑子,这对孩子是有害的,小孩子的作品修改工作要让他们自己做”。学生间水平相当,在互评自评过程中不会出现教师时“居高临下”的现象,更不会有“强扭硬塞”。通过自改互改,还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逐步改正错误,提高习作水平,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作者单位:沭阳县韩山中心小学 江苏】
一、慧眼观察自然
1、玩中观察。儿童天性好玩,让学生玩玩、想想、说说、写写是训练学生快乐写话的一种有效手段。有位老师在写话教学中,选用了“吹泡泡”游戏,先让学生吹一吹,在玩中观察,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再写一写。一位学生写道:“五颜六色的泡泡,一个跟着一个活蹦乱跳地跑了出来,在阳光下飘呀,飘呀,有时像串串葡萄,有时像颗颗珍珠……它们飞上天空,好像要去找白云姐姐玩呢!”看到那一篇篇充满童真童趣的写话,我们感到:学会观察是学生写话的源泉。
2、生活中观察。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对外界的人、事、物很容易感兴趣,但也会很快冷下来。教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甚至提醒他们从哪些方面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一位二年级老师上课时,有一只蝴蝾飞进教室,老师没有阻止学生们对蝴蝶这位不速之客的好奇和注意,而是利用这只蝴蝶,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写下来,结果学生写出了《课堂上的小捣蛋》、《一只美丽的蝴蝶》等精彩的片段。这样培养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写话练笔的机会,还促使他们留心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二、积累写话素材
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多形式的观察体验,让学生从平平常常、熟视无睹的农村环境中发现事物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增长学生积累素材、发掘题材、真情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1、积累与运用
我们常常让学生记录下优美的词句,希望他们能够在长期的积累后,进行习作时可以信手拈来,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这个方法很好,可光有静态的“记”还不行,还得让学生“动”起来。如学习儿童诗《雨点》后,围绕“雨点还会落在哪里呢?它们会在那里干什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学生们成了一个个小诗人,吟诵着一句句优美的诗句:“雨点落在草坪上,在草叶上悠闲地休息。雨点落在树叶上,在树叶上欢乐地舞蹈”……在老师的引导下,散发着童真、童趣的语言不断生成。学生们在说说写写的过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习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2、感受与合作
有的学生说起他们做过或看过的事情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可如果让他们写下来,很多学生就会三言两语不成篇章。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口述他们想要写的内容或经历过的一件事。教师抄在纸上,与他们共同完成一篇文章。教师在记录的过程中,可适当地给予提示,如写一篇游记,学生可能会说:“走进公园大门,来到……”教师可提示学生:“你先看到了什么,它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通过教师提示,学生对所看到的景物作进一步描述。这会使文章更加生动、丰满。
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之间也可进行小组合作。作文内容必须是小组成员共同经历的,只有亲自参与、才有物可写、有情可抒、有事可叙,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三、评价与修改相结合
教师的评价在孩子眼中是权威的,激励往往比批评更加有效。“这些动词运用得恰到好处”,“这段景色描写的很精彩……”学生阅读到这样的评语,就会觉得欣喜,觉得自己习作获得了某一方面的成功。但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中肯的评价必不可少。教师的评语应像一个智者,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心灵对话。“如果你文章中没有错别字的捣乱,将会更完美。”这样的评语会让学生觉得亲切。让他们觉得在习作中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学生的习作中,有的长于遣词造句,有的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有的立意新颖……教师可精选几篇,让大家共同赏析、评价,集思广益,让学生在七嘴八舌中真诚地发现他人习作的闪光点和不足,并不断给文章润色。被评价的学生想:原来我的习作有这么多优点,这样修改一下,就更棒了!别的学生会想:原来好的习作就是这样写成的,我也可以。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就能找到习作与修改的乐趣。在习作评价过程中,要真正对学生宽容,我们必须做到:
一是对于儿童的习作,要少改多就。二是让学生进行自改互改,奥地利教育家齐克泽曾说过“我们不要促使孩子早熟,不要把成人的意见注入他们的脑子,这对孩子是有害的,小孩子的作品修改工作要让他们自己做”。学生间水平相当,在互评自评过程中不会出现教师时“居高临下”的现象,更不会有“强扭硬塞”。通过自改互改,还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逐步改正错误,提高习作水平,找到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作者单位:沭阳县韩山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