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艺术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可以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展现,文章主要探讨民族艺术如何更好地在群众中引导与提升人民素质,思考如何更好地与群众共同投身到“十四五”文化事业建设中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文字的力量,绘制绚丽底色。
关键词:民族艺术;公共文化;群众文化
一、“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呈现
这次五年计划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着更加明确的要求。在十八大和“十三五”期间就曾提出群众文化事业要基本建立、健全,以满足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基本需求。到了“十四五”期间,各项硬件设施健全的基础上,新一轮公共文化服务明确提出要做到共享化、精细化、个性化、便捷化,也就是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文化服务,抓住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针对不同群众的喜好,安排分门别类、精彩的文化活动项目。各市、区、县基本配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如市民体育场馆、健身娱乐场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歌剧院等一批基层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各种硬件场所基本符合群众需求。在统筹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同时,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放在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上,深入挖掘本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讓其“活”起来,紧跟时代步伐,使群众能够身临其境地共同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要特色化、多样化。增加关于少数民族内容形式的各种文化活动,建立与各个省市的共享机制,引进来、走出去,互通有无,形成多维立体式传播模式。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举办与展示,少数民族绘画展览的呈现,以突出体现我国独有的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艺术审美观。鼓励绘画爱好者们参加展览,以多样化的形式推动整个社会对文化的不断认知与认可,以实际行动促进新的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二、群众对高质量民族艺术的精神诉求
在时代的进步和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群众对文化的理解程度随着教育的普及也相应得到明显提升。人民从自身需要真正呼吁高质量文化的传播与学习。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平衡文化如何在精神层面上的发展与建设。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其中要始终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跟群众,了解群众内心所思、所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目标。
当群众走进自己喜爱的美术场馆去了解、体验和享受美术作品时,往往是对美术的内容或基础知识、技术技巧感兴趣。此时,群众文艺工作者要对艺术知识有相对深入和专业的理解,以做好作品与民众之间的桥梁。比如一幅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从题材到表现,从立意到抒情,如何从画面的表现得到审美的提升从而净化心灵,实现作品的美育功能,使观众获得审美愉悦或精神升华。这是一个最基础的艺术普及,这一点能做好,才能够通过量变达到质变,让人民真正理解艺术,发挥艺术的真正作用。这是内在隐形的力量。外在,可以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展览给观者更多接触原作的机会。在展览中,尽量邀请资深的美术家或艺术评论家参与展览,使展览更加鲜活、生动,形成有效的互动。在此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是要在群众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切记不可脱离群众。可以安排评论家、学者、美术专业人士讲解关于作品的内容、立意,要想让专业与非专业人士都理解,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听取群众的意见反馈,共同交流,取长补短。结合线上与线下宣传,开展相关的美术教育,从多方面创造一个立体、多元的提升空间。为人民做事,为人民着想,符合群众的喜好,亲近人民,使人民参与进来共同完成美育功能。
在展览中,笔者发现以民族题材最受观众喜爱。首先,民族题材最容易被人民接受,大多表现人民身边生活的人、物、事,很容易引起共鸣。其次,民族题材大多是写实主义,容易通过形象进行识别,故而更具有普遍的宣传力。更重要的是,民族题材能够唤起人民大众的爱国情怀,使人民感受到艺术中的真、善、美,使人民从朴实的生活中提炼出美感,实现精神的升华。因此,民族文化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其收获群众喜爱的法宝。
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国土上,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民族画家,如徐悲鸿、蒋兆和、齐白石等。而生活在新时代的民族画家们传承先辈的优良传统,紧跟新时代步伐,创作出大量以群众生活为题材的优秀作品。以天津为例,何家英、杜滋龄、于小冬的作品中无不透露着朴实与真切,能够引发观者共鸣。他们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去体验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与当地群众共同生活,体会他们的冷暖深情。例如,何家英早期入选全国美展的国画作品《十九秋》(图1)、《山地》(图2),是他多次深入太行山地区,感受当地居民生活,为赞美劳动人民的光荣而创造的。他说:“要以自己的理解表达与自己的审美理想相对应的内在的客观形态,赋予对象以更加完美的情态,从而作为主观审美中精神性的寄托。”而于小冬一生中多次深入西藏,与藏族群众共同生活,以画会友,建立起深深的感情,其油画作品《朝拜》《渡》《一家人》(图3)获得全国美展大奖,不仅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更受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好评,认为其画作表达出他们真切的心声。还有画家刘志平于2004年入选第二届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的油画作品《三月三》(图4),表现海南一带黎族的传统节日。像他们这样的文艺工作者对自身和作品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和舍身忘我的工作境界值得当下文化工作者学习。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职责,一方面他们的取材来自人民;另一方面,他们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更易被观者理解与接受。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于人物内心的精神捕捉,正体现出新时代社会主义特有的中国精神。其作品能够以时代精神带给群众向往幸福生活的精神食粮。而观众审美依靠的是文化艺术机构的传播作用。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发扬好民族文化,挖掘潜在动力,寻找适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土壤与环境,让群众摄取到不同民族的文化营养,从而使群众开阔眼界,身心愉悦,提高审美意识。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通过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最终取得胜利,这是伟大祖国历经艰难险阻总结出的宝贵财富。各民族地区从艰苦奋斗到今天过上美满富裕的生活,党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也不忘精神文化的建设。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努力创造出的大家庭,石榴籽虽小,但颗颗饱满,粒粒相拥,紧紧抱在一起,它象征着团结、安康、吉祥、如意,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把我们彼此连接,让我们团结起来,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征程,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
天津市民族文化宫
关键词:民族艺术;公共文化;群众文化
一、“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呈现
这次五年计划对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着更加明确的要求。在十八大和“十三五”期间就曾提出群众文化事业要基本建立、健全,以满足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基本需求。到了“十四五”期间,各项硬件设施健全的基础上,新一轮公共文化服务明确提出要做到共享化、精细化、个性化、便捷化,也就是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文化服务,抓住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针对不同群众的喜好,安排分门别类、精彩的文化活动项目。各市、区、县基本配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如市民体育场馆、健身娱乐场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歌剧院等一批基层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各种硬件场所基本符合群众需求。在统筹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同时,坚定“四个自信”,尤其放在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上,深入挖掘本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讓其“活”起来,紧跟时代步伐,使群众能够身临其境地共同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要特色化、多样化。增加关于少数民族内容形式的各种文化活动,建立与各个省市的共享机制,引进来、走出去,互通有无,形成多维立体式传播模式。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举办与展示,少数民族绘画展览的呈现,以突出体现我国独有的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艺术审美观。鼓励绘画爱好者们参加展览,以多样化的形式推动整个社会对文化的不断认知与认可,以实际行动促进新的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二、群众对高质量民族艺术的精神诉求
在时代的进步和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群众对文化的理解程度随着教育的普及也相应得到明显提升。人民从自身需要真正呼吁高质量文化的传播与学习。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平衡文化如何在精神层面上的发展与建设。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其中要始终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跟群众,了解群众内心所思、所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目标。
当群众走进自己喜爱的美术场馆去了解、体验和享受美术作品时,往往是对美术的内容或基础知识、技术技巧感兴趣。此时,群众文艺工作者要对艺术知识有相对深入和专业的理解,以做好作品与民众之间的桥梁。比如一幅作品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从题材到表现,从立意到抒情,如何从画面的表现得到审美的提升从而净化心灵,实现作品的美育功能,使观众获得审美愉悦或精神升华。这是一个最基础的艺术普及,这一点能做好,才能够通过量变达到质变,让人民真正理解艺术,发挥艺术的真正作用。这是内在隐形的力量。外在,可以通过举办高质量的展览给观者更多接触原作的机会。在展览中,尽量邀请资深的美术家或艺术评论家参与展览,使展览更加鲜活、生动,形成有效的互动。在此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是要在群众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切记不可脱离群众。可以安排评论家、学者、美术专业人士讲解关于作品的内容、立意,要想让专业与非专业人士都理解,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听取群众的意见反馈,共同交流,取长补短。结合线上与线下宣传,开展相关的美术教育,从多方面创造一个立体、多元的提升空间。为人民做事,为人民着想,符合群众的喜好,亲近人民,使人民参与进来共同完成美育功能。
在展览中,笔者发现以民族题材最受观众喜爱。首先,民族题材最容易被人民接受,大多表现人民身边生活的人、物、事,很容易引起共鸣。其次,民族题材大多是写实主义,容易通过形象进行识别,故而更具有普遍的宣传力。更重要的是,民族题材能够唤起人民大众的爱国情怀,使人民感受到艺术中的真、善、美,使人民从朴实的生活中提炼出美感,实现精神的升华。因此,民族文化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其收获群众喜爱的法宝。
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国土上,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民族画家,如徐悲鸿、蒋兆和、齐白石等。而生活在新时代的民族画家们传承先辈的优良传统,紧跟新时代步伐,创作出大量以群众生活为题材的优秀作品。以天津为例,何家英、杜滋龄、于小冬的作品中无不透露着朴实与真切,能够引发观者共鸣。他们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去体验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与当地群众共同生活,体会他们的冷暖深情。例如,何家英早期入选全国美展的国画作品《十九秋》(图1)、《山地》(图2),是他多次深入太行山地区,感受当地居民生活,为赞美劳动人民的光荣而创造的。他说:“要以自己的理解表达与自己的审美理想相对应的内在的客观形态,赋予对象以更加完美的情态,从而作为主观审美中精神性的寄托。”而于小冬一生中多次深入西藏,与藏族群众共同生活,以画会友,建立起深深的感情,其油画作品《朝拜》《渡》《一家人》(图3)获得全国美展大奖,不仅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更受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好评,认为其画作表达出他们真切的心声。还有画家刘志平于2004年入选第二届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的油画作品《三月三》(图4),表现海南一带黎族的传统节日。像他们这样的文艺工作者对自身和作品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和舍身忘我的工作境界值得当下文化工作者学习。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的职责,一方面他们的取材来自人民;另一方面,他们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更易被观者理解与接受。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于人物内心的精神捕捉,正体现出新时代社会主义特有的中国精神。其作品能够以时代精神带给群众向往幸福生活的精神食粮。而观众审美依靠的是文化艺术机构的传播作用。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发扬好民族文化,挖掘潜在动力,寻找适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土壤与环境,让群众摄取到不同民族的文化营养,从而使群众开阔眼界,身心愉悦,提高审美意识。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通过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最终取得胜利,这是伟大祖国历经艰难险阻总结出的宝贵财富。各民族地区从艰苦奋斗到今天过上美满富裕的生活,党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也不忘精神文化的建设。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努力创造出的大家庭,石榴籽虽小,但颗颗饱满,粒粒相拥,紧紧抱在一起,它象征着团结、安康、吉祥、如意,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把我们彼此连接,让我们团结起来,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征程,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
天津市民族文化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