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增分“利器”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z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其实就是文质兼美的小小说,考场作文想获得高分,就要以写小说的高标准来完成记叙文的写作。因此,考生必须要掌握小说的写作要求,如:一核心——主题,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六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肖像)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下面给大家提供四个写作技巧。
  一、双关题目和人名的确定——拟题
  如鲁迅的小说《药》,题目明指医治华小栓的人血馒头,暗指医治民众精神麻木的药方;而夏家和华家连起来就是指华夏民族。
  二、深刻隽永的主题的表现——立意
  精准地把握住能体现材料含意的关键句、词,才不会跑题,才能突破写小说难的畏惧心理。把关键词扩展成一个主旨,放到人生、民生的社会大熔炉去提炼,按小说情节的发展顺序来写。
  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尾——构思
  这是写小说的核心技巧。欧·亨利小说的精髓就是高超的结尾艺术,其“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结尾,戛然而止又余味无穷。当然,小说中若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展开就近乎完美了,如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
  四、情、理、法的巧妙冲突——手法
  很多事情看起来合情,但不合理,合理又不一定合法,若能让情、理、法在冲突中凸显主题,使读者沉迷在三者的艰难选择中自觉融入小说情境,掩卷遐思又欲罢不能,那你的文章就成功了!
  一、平铺直叙式
  这种模式很适合写作基础较为薄弱的考生,考生只要具备写“流水账”式的记叙文基础即可,但结尾得用上“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大招。如曾入选高中语文课本的修祥明的小小说《小站歌声》:开端——山村教师苗兰深夜离村;发展——苗兰因结婚要永远离开山村;高潮——孩子们恋恋不舍地送别苗兰;结局——苗兰因患白血病只有半年的生命了。通过巧妙的结尾,凸显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立意顿时就高远了。
  二、一波三折式
  此模式的写作难度稍稍大些,但更容易获得读者青睐。在情节展开方面,可以设计两三个跌宕起伏的情节,目的是让人物的性格更鲜明,形象更丰满,主题更深刻。如学生习作《人生的赢家》,通过主人公暖心放弃读大学为家庭排忧解难又因救人意外身亡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主人公身处逆境却坚强乐观、善解人意、乐于助人而殒身不恤的崇高精神。文中设计的父亲遭遇车祸、暖心弃学打工和救人意外身亡三个起伏的情节,均服务于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下文的“实战演练”将予以详解)。
  三、杂取荟萃式
  此模式适合文学素养较高的考生使用。鲁迅笔下的人物之所以入木三分地再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众生相,还得益于他“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连人物的灵魂都活灵活现地摆在那里,主题的深刻性就自不待言了。当然,情节丰富是基础,结尾巧妙是关键,而塑造人物形象却是难点。如学生习作《爸爸,再爱我一次》,讲述的是“我”与相依为命的、正直的、开出租车的父亲因一次有“逃避”嫌疑的车祸而产生隔阂,后来父亲送客人去机场时因突发疾病生命垂危,“我”知道了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救了乘客的命,也从交警叔叔那里消除了小说开端的嫌疑——原来父亲遭遇了“碰瓷”!小说最后将“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独立成段,戛然而止,震撼人心。这篇小说的成功在于,标题“杂取”了当时被媒体誉为“重磅催泪弹”的电视连续剧《爸爸,再爱我一次》之名;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忘救人,“杂取”了“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篇末画龙点睛之语,“杂取”了春晚小品《扶不扶》的经典台词。
  一是小说立意必须与作文材料含意一致,可以通过题目、人名或画龙点睛的人物语言体现;二是小说结尾“意料之外”不能脱离生活,要遵循真实性原则;三是情、理、法的冲突不必面面俱到。
  根据下面的材料,各拟写一个小说提纲。
  1.一个濒临破产的老板因得到一位冒充富豪的老人洛克菲勒给的一张签名支票而东山再起。
  2.两位探险者拿着最后一个苹果,跋涉了五天后,有一个走出了沙漠。
其他文献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是生动的教科书,是启人智慧、让人思考的范本。谈古论今,将古代事实正反并用,显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比一般的讲道理更令人信服。  运用此法选剪材料时应该注意五点。  一、选例典型,叙例恰当。  要选真实的事例,不编造杜撰;要选典型的事例,尽量选名人名事;可选一例,也可选多例,但不是多多益善,力求以少胜多。  二、先后顺序,合理安排。  如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也可以从今到古,
期刊
【名师简介】江虹,语文教学法研究生,江苏省扬州中学语文教师,拥有多年的高三一线教学经验,专注教学研究与试题研究,多篇論文发表、获奖。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世间最让人消受不住的,就是对美的祭奠。——余秋雨  【审题立意】  材料选自余秋雨的散文《笔墨祭》:“健全的人生须不断立美逐丑,然而,有时我们还不得不告别一些美,
期刊
撷英取华法,即向名家作品取料。平时博览群书,含英咀华,便可积累起丰富的材料。将这些材料应用到作文中去,便是撷英取华了。  痛是屈原置身于一片混沌中的清醒。他把一些痛化成长叹抛向天空,把一些痛吟成诗作流传给后世,把一些痛融入浊酒洗洁愁肠,却不能减轻心里的一丝痛。于是他带上所有的苦闷、痛楚,连同自己,一起投入汨罗江,成为汨罗江中的魂,寻求来世的解脱去了。可楚怀王依旧执迷不悟,所以百姓们仍在痛。  痛是
期刊
高考作文,命题集中,写作时间短,每个考生都想把自己写作水平的峰值体现出来,再加上改卷者阅卷时间非常短,考生更希望能够给他们留下语言出彩的印象,以“秒杀”改卷者,从而获得理想分数。于是,考生纷纷向所谓的辞藻华丽靠拢。我们要清楚,对高考作文的语言要求,精练、经得起推敲必须是第一位的,否则,便会弄巧成拙。另一方面,老师提倡什么样的语言容易得高分,考生便一窝蜂地跟着学,完全不顾自己所写内容是否与语言风格相
期刊
题材不怕“小”,而且要敢于写“小”!它既是克服材料贫乏之径,也是让文章鲜活之途。多少作家的小品文写的都是常人小事,有如冬夜炉边的絮语杂谈,或丰厚,或笃实,或闲适,或渊雅,或隽永,或亲切……  当然,寻小搜微法的“搜寻”功夫,要求作者有眼光、思想和感情,有独到的发现,有笃实之情、精辟之识以及空灵之笔,力避随波逐流。  为什么?  两个人都一把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为什么还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
期刊
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常常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力道不够,二是用力过猛。当然,这两种情况下的语言都不是优秀的语言,具体表现如下:  一、语言枯燥乏味,面目可憎。  毛泽东批党八股,说它“语言无味,像个瘪三”。这类语言在高考作文那里比比皆是。主要原因:第一,认识不到语言的重要性,不愿意锤炼语言;第二,不懂得向生活学习语言,不会从经典著作中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以为自己会写几句讲道理的大话、空话、套话,就是
期刊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符合题意划分为四个梯度: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这四个梯度的界定主要看考生习作与试题的规定性及开放性的贴近程度。  规定性包括明示性规定,如对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隐性规定,如对写作话题(或题目)内涵的理解与外延的限定,试题所提供的关于材料寓意或命意倾向的解读等。开放性则指对作文试题中的关键元素、行为主体与受体、写作的指向等方面所允许做的多维度解读与可
期刊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要求高考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考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纵观2015年各卷次的高考作文题,都忠实地贯彻执行了这一要求,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一点四面”的思想性突出,即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这四个方面的考查。  (二)让考生关注人生、关
期刊
与时俱新法主要指选材讲究一个“新”字。“新”既是相对于陈旧而言,也是相对于一般化而言。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尽量关注社会热点,让自己的文章与社会脉搏同时跳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入时代活水。  当今所见所闻,皆可入文。近些年来,新事物、新现象大量涌现,网络新词汇也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适当地将其引入作文,可使文章更富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给人以灵动俏皮、耳目一新之感。  二、注重观念更
期刊
作为集中体现中学生写作水平的高考作文,其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尤其突出。优秀的语言表达像美女,对阅卷老师而言很是养眼,自然容易博得他的高分。不好的语言表达,让人读来味同嚼蜡,让人难以“下咽”。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才算优秀的语言呢?  一、简洁凝练,表意准确,表达质朴真诚。  写作从来不只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还是一个人思想感情的体现。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语言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