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在学校的教学和课余训练中,跳远的助跑速度和踏板准确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让人困惑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综合分析,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助跑起跳中的速度,助跑距离的相关参数作比较,并且对比数据进行分析。从跳远项目的特点出发,研究影响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因素(助跑速度、助跑技术动作、心理因素、外界因素、意志品质等),提出了提高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基本训练手段和方法,为跳远的教学与训练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关键词:跳远;踏板;准确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99
跳远技术主要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过程构成。起跳时最重要的就是助跑准确性问题,只有助跑的准确,才有准确的踏跳。针对跳远技术特点,从跳远助跑速度、助跑技术动作、心理因素、外界因素、意志品质等方面来谈谈影响踏板准确性的原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有关参数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分析比较法。
二、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及其训练措施
1. 助跑速度
助跑速度对跳远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绝大多数运动员因准备起跳而使助跑速度在起跳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培养运动员在助跑中充分发挥速度、减少起跳前速度的下降是跳远运动员训练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1)助跑的距离和步数。这是由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加速能力决定的。下表是运动员短跑速度和助跑步数的关系,可作为运动员确定助跑距离时的参数。
对初学者来说,助跑距离一般在10~12步为好,等练到一定的水平,距离可以加长,一般在14~18步为好,随着训练不断提高,助跑距离可逐渐增加,直到最佳距离为止。加速能力好的学生,助跑距离和步数可相应减少,反之,应适当增加。
丈量助跑距离一般采用从踏板开始反方向跑的方法,起跳脚踏在起跳板上开始助跑,在跑至一定步数时起跳脚再作一个象征性的起跳,起跳点就是助跑起点,然后向沙坑方向助跑,校正步点。如果踏过板就把起跳点相应向后移;如果没有踏到板就把起跳点相应向前移,反复测量,直到踏板准确无误。值得注意的是,在量助跑距离的时候,要求助跑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始终要保持一致,这样量出来的助跑距离比较准确,比赛时助跑距离也比较好调整。
(2)助跑的绝对速度。科学研究表明,当助跑绝对速度快时,跳远成绩也会相对提高。绝对速度训练的方法有:①蹲距式或站立式50-60 m冲刺跑练习;②在斜坡跑道上进行各种跑的练习;③负重跑和看标记加速跑;④加强踝关节和大腿肌群的力量练习;⑤用3-5步的节奏跨越低栏练习等。
(3)助跑的速度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与跑的绝对速度之比,显然它的极限是100%,但是为了完成起跳动作,运动员在助跑时不能达到自己的绝对速度,为了获得有效的起跳,必须对助跑速度加以控制,助跑的最终目的也是使运动员在起跳前获得最大的可控速度,跳远的速度利用率与跳远的起跳技术、动作和目的有关,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应重视助跑速度利用率的训练。
2. 助跑的技术动作
(1)助跑起动的方式。助跑起动方式主要有两种:①站立式。A. 两脚左右开立的站立式;B. 两脚前后开立的站立式。这种起动方式助跑点比较准,但肌肉相对比较紧张和僵硬,不利于发挥助跑速度。②行进间式。A. 走步中踏上助跑的标志起动;B. 先走几步后跑步踏上助跑标志起动。这种启动方式容易加快助跑速度,肌肉协调放松,但步点较难把握。
在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固定每步距离的加速跑和间隔跑;②在普通的跑道上全程助跑练习;③在助跑道上采用标志进行全程助跑起跳练习;④在助跑最后六步放置标记进行全程助跑练习;⑤在助跑最后六步放置标记进行全程助跑起跳练习;⑥在助跑道上进行全程助跑起跳练习。
(2)助跑的节奏。助跑节奏是步长和步频在助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无论是采用站立式还是采用行进间式的起动,在其助跑的最后几步的节奏都非常快,即从起动开始后要逐渐加大步长和加快步频,最后一步的节奏应是最快的,这是因为最后一步相对比较短。要提高节奏感,应该做到:①助跑开始的速度和位置始终保持不变;②利用跨低栏跑来训练运动员的节奏感及步幅与步频感;③加强加速跑和惯性跑的练习,使运动员掌握用力的节奏。
合理助跑节奏应表现为,助跑是加速跑,在最后几步达到助跑的最高速度,加快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主要是通过加快动作的速率即加快步频来实现的。国外专家在理论上也进行过研究,前苏联莫纳斯蒂列夫指出:“跳远成绩为7.45米至8.15米的高水平运动员,他们在成功试跳时的助跑节奏是依次加大最后三、四步的跑速。”他认为提高最后三、四步助跑速度是合理的。特勒兹所训练的刘易斯的快速助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张起跳前两步就是短跑的全过程,倘若把助跑最后几步的感觉比作驾驶汽车,那就不应该是消极地熄灭滑行上板,而应是加大油门积极快速上去。跳远助跑不仅要快,而且要踏板准,即要良好的助跑稳定性,助跑距离和步长稳定,否则,再好的速度,也可能功亏一篑。再者放大步跑这种松散的步子结构,与快速起跳不相适应,从助跑与起跳这两个动作的神经过程特征来看,它们在神经与肌肉的机能联系方面基本相似。因此,起跳前高频率的跑法,使大脑皮层中支配腿部肌肉的运动中枢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这种高频率的蹬摆为即将到来的快速起跳带来良性的刺激。
3.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影响很大,为了尽量排除心理因素对助跑准确性的干扰,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如,集中注意力训练;呼吸调控训练法;表象训练法;自信心训练法;念动训练法。
4. 外界因素
由于田径比赛场地和气候不会随人的意志而改变,运动员的身体状态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场地、气候和身体状况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助跑动作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如,逆风时,运动员可能踏不上板,但顺风时有可能踏过板,因此我们在比赛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在平时训练中应加强在不同的氣候和场地下训练,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另外,赛前要尽可能让运动员熟悉和适应比赛场地,克服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助跑的准确性。
5. 意志品质
意志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也有较大影响,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紧张,在比赛中集中注意力,从而较好地完成比赛。平时训练中要加强对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集中注意力,这样对提高助跑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帮助。
三、结论与建议
1. 在跳远中助跑速度是成绩的基础,而助跑的准确性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在训练中应以发展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为前提,通过提高助跑技术来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2. 在训练中应注重助跑速度与准确性的协调发展。
3. 重视成绩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了心理训练,心理素质越好,比赛时的失误率就越低。
参考文献:
[1] 文 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3] 孙东华.跳远助跑速度对成绩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 章碧玉.对提高我国跳远成绩有效途径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7(8).
(作者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马桥实验学校 256405)
关键词:跳远;踏板;准确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99
跳远技术主要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过程构成。起跳时最重要的就是助跑准确性问题,只有助跑的准确,才有准确的踏跳。针对跳远技术特点,从跳远助跑速度、助跑技术动作、心理因素、外界因素、意志品质等方面来谈谈影响踏板准确性的原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有关参数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分析比较法。
二、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及其训练措施
1. 助跑速度
助跑速度对跳远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由于绝大多数运动员因准备起跳而使助跑速度在起跳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培养运动员在助跑中充分发挥速度、减少起跳前速度的下降是跳远运动员训练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1)助跑的距离和步数。这是由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加速能力决定的。下表是运动员短跑速度和助跑步数的关系,可作为运动员确定助跑距离时的参数。
对初学者来说,助跑距离一般在10~12步为好,等练到一定的水平,距离可以加长,一般在14~18步为好,随着训练不断提高,助跑距离可逐渐增加,直到最佳距离为止。加速能力好的学生,助跑距离和步数可相应减少,反之,应适当增加。
丈量助跑距离一般采用从踏板开始反方向跑的方法,起跳脚踏在起跳板上开始助跑,在跑至一定步数时起跳脚再作一个象征性的起跳,起跳点就是助跑起点,然后向沙坑方向助跑,校正步点。如果踏过板就把起跳点相应向后移;如果没有踏到板就把起跳点相应向前移,反复测量,直到踏板准确无误。值得注意的是,在量助跑距离的时候,要求助跑起动方式和加速方式始终要保持一致,这样量出来的助跑距离比较准确,比赛时助跑距离也比较好调整。
(2)助跑的绝对速度。科学研究表明,当助跑绝对速度快时,跳远成绩也会相对提高。绝对速度训练的方法有:①蹲距式或站立式50-60 m冲刺跑练习;②在斜坡跑道上进行各种跑的练习;③负重跑和看标记加速跑;④加强踝关节和大腿肌群的力量练习;⑤用3-5步的节奏跨越低栏练习等。
(3)助跑的速度利用率。是指助跑速度与跑的绝对速度之比,显然它的极限是100%,但是为了完成起跳动作,运动员在助跑时不能达到自己的绝对速度,为了获得有效的起跳,必须对助跑速度加以控制,助跑的最终目的也是使运动员在起跳前获得最大的可控速度,跳远的速度利用率与跳远的起跳技术、动作和目的有关,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应重视助跑速度利用率的训练。
2. 助跑的技术动作
(1)助跑起动的方式。助跑起动方式主要有两种:①站立式。A. 两脚左右开立的站立式;B. 两脚前后开立的站立式。这种起动方式助跑点比较准,但肌肉相对比较紧张和僵硬,不利于发挥助跑速度。②行进间式。A. 走步中踏上助跑的标志起动;B. 先走几步后跑步踏上助跑标志起动。这种启动方式容易加快助跑速度,肌肉协调放松,但步点较难把握。
在训练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固定每步距离的加速跑和间隔跑;②在普通的跑道上全程助跑练习;③在助跑道上采用标志进行全程助跑起跳练习;④在助跑最后六步放置标记进行全程助跑练习;⑤在助跑最后六步放置标记进行全程助跑起跳练习;⑥在助跑道上进行全程助跑起跳练习。
(2)助跑的节奏。助跑节奏是步长和步频在助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无论是采用站立式还是采用行进间式的起动,在其助跑的最后几步的节奏都非常快,即从起动开始后要逐渐加大步长和加快步频,最后一步的节奏应是最快的,这是因为最后一步相对比较短。要提高节奏感,应该做到:①助跑开始的速度和位置始终保持不变;②利用跨低栏跑来训练运动员的节奏感及步幅与步频感;③加强加速跑和惯性跑的练习,使运动员掌握用力的节奏。
合理助跑节奏应表现为,助跑是加速跑,在最后几步达到助跑的最高速度,加快最后几步的助跑速度主要是通过加快动作的速率即加快步频来实现的。国外专家在理论上也进行过研究,前苏联莫纳斯蒂列夫指出:“跳远成绩为7.45米至8.15米的高水平运动员,他们在成功试跳时的助跑节奏是依次加大最后三、四步的跑速。”他认为提高最后三、四步助跑速度是合理的。特勒兹所训练的刘易斯的快速助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张起跳前两步就是短跑的全过程,倘若把助跑最后几步的感觉比作驾驶汽车,那就不应该是消极地熄灭滑行上板,而应是加大油门积极快速上去。跳远助跑不仅要快,而且要踏板准,即要良好的助跑稳定性,助跑距离和步长稳定,否则,再好的速度,也可能功亏一篑。再者放大步跑这种松散的步子结构,与快速起跳不相适应,从助跑与起跳这两个动作的神经过程特征来看,它们在神经与肌肉的机能联系方面基本相似。因此,起跳前高频率的跑法,使大脑皮层中支配腿部肌肉的运动中枢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这种高频率的蹬摆为即将到来的快速起跳带来良性的刺激。
3.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影响很大,为了尽量排除心理因素对助跑准确性的干扰,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如,集中注意力训练;呼吸调控训练法;表象训练法;自信心训练法;念动训练法。
4. 外界因素
由于田径比赛场地和气候不会随人的意志而改变,运动员的身体状态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场地、气候和身体状况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助跑动作速度和节奏的变化。如,逆风时,运动员可能踏不上板,但顺风时有可能踏过板,因此我们在比赛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在平时训练中应加强在不同的氣候和场地下训练,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另外,赛前要尽可能让运动员熟悉和适应比赛场地,克服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助跑的准确性。
5. 意志品质
意志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也有较大影响,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和内心的紧张,在比赛中集中注意力,从而较好地完成比赛。平时训练中要加强对运动员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集中注意力,这样对提高助跑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帮助。
三、结论与建议
1. 在跳远中助跑速度是成绩的基础,而助跑的准确性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在训练中应以发展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为前提,通过提高助跑技术来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2. 在训练中应注重助跑速度与准确性的协调发展。
3. 重视成绩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了心理训练,心理素质越好,比赛时的失误率就越低。
参考文献:
[1] 文 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 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3] 孙东华.跳远助跑速度对成绩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 章碧玉.对提高我国跳远成绩有效途径的探讨[J].体育科学,1997(8).
(作者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马桥实验学校 25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