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z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以来,实验并不受重视。许多教师认为做实验费时费力,还不如直接画实验、讲实验、背实验更有效率。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化学实验教学日益受到重视。我们不能忽视实验的功用,要积极地做实验,让学生有更多亲自操作实验的机会,有更多观察与思考的机会。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展开论述。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学生主动求知的源泉、积极思维的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主观意愿。没有外在的压力出自于内心的主观意识,学生才会愉悦地将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才能表现出高昂的情绪与积极的情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其中,教学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化学以实验为基础,许多实验往往有着千变万化的现象与出乎意料的结果,往往会带给学生以神秘感,这些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以实验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在玻璃瓶内放入少许淀粉与开水,搅拌成均匀的淀粉溶液,滴入碘酒,学生发现原本乳白色的溶液变成了蓝紫色,此时再放入青菜叶柄的汁液,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奇妙的实验现象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关注,学生脸上表现出惊讶的表情,极想知道:“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奥妙,可以让溶液变色?”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对化学产生了极大的向往与学习兴趣,此时进行新知学习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除了运用教材上的实验外,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利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为学生设计一系列富有生活气息而又充满趣味性的小实验,使学生对实验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将这种注意力与兴趣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来。同时,我们也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亲自动手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如利用番茄汁来验证有机酸,做番茄电池等。这些实验易于操作,同时又极富有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是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观察是学生认识的窗口、思维的前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学会观察、勤于观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才能在实验中获取更多感性材料,才能经过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化学实验正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一方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掌握方法对于提高观察能力至关重要。观察不是没有目的,而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有侧重点。因此,教师在实验前要向学生讲清各种实验的观察方法与侧重点,这样在实验时学生才能不会不知从何观察,观察些什么,而是会带着明确的目的来进行观察,从而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有更多观察的机会。教师除了要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外,还要鼓励学生动手,引导学生亲自做实验,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器材的准备、实验过程的记录与实验后的总结等都让学生亲力亲为,这样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如铁丝的燃烧,我们既要让学生观察到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除了火星四射,还会产生黑色固体Fe3O4;磷在氧气中燃烧时,既会产生白烟,同时还会有火焰等等。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观察,才能使学生全面、细致而准确地对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才能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从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化学。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最重要的认知活动,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思维活动。同样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化学实验集设计、探索于一体,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在教学中我们要借助实验,为学生创设更为宽广的思维空间与探究平台,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层次性与探索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探究,展开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些实验对实验环境等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受外界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与学生预想不同的实验结果。对此,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纠正,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重视。此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将一个实验分解成若干个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活动中达到对整个实验的全面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牢固地记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样也离不开实验。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在实验的安排上做了很大的调理,将许多验证性实验变成了探究性实验,旨在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与定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透彻理解与灵活运用,切实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从而带着学生走向奥妙无穷的化学世界。如对二氧化碳密度的认识,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展开积极的讨论与交流,来提出实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充分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在小组内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与交流,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智慧的火花得以闪现,设计出了许多实验方案。如测量空气、二氧化碳的质量,学生通过利用蘸有肥皂水的导管往装有空气的烧杯中吹二氧化碳气泡与往装有二氧化碳的烧杯中吹空气泡等。这样的实验活动为学生的思考与思维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所学来自主地设计实验方案,并在积极的实验过程中不断地补充与完善实验方案与过程,进而成功地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这样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学的有效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实验的主人,成为了主动的探究者,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总之,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核心与基础,是带领学生徜徉化学世界的桥梁,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对于实验在教学的作用,我们要高度认识,全面看待,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与贯彻化学实验教学,使实验成为化学教学的一支重要杠杆,成为化学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的重要场所。
  (责编 高伟)
其他文献
<正>1911年,清政府按照定制,准备在10月举行三年一度的秋操(军事演习),地点在距北京二百多公里的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县)。按计划,秋演部队分为两路,东路是以汉人为主的新军系统,西路为以满人为主的禁卫军系统。演习前期,东军调驻滦州(今滦县)、开平等地;西军调驻丰润、玉田等地。操演方式是东西两路军会战于永平,规定以西军大胜,东军败绩。
近期,我在读一本丽莎·茵·普兰特(原美国一名律师,在拥有相当的名望后,却主动放弃律师职业)著的《简单生活》,感慨颇多。而恰在这时,我正在构思“联系实际谈应试教育”的一篇文章,我想,既然生活离不开教育,那不妨将二者结合着浅谈一下吧。  普兰特卷首语:“大概就在十年前,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进入困境,周围的一切都变得苍白无味,案头堆积如山的法律卷宗让人心烦意乱,每天的忙碌奔波简直要把我逼疯了,尤其令人倍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存在着不少误区,这些误区包括:注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注重创新,忽视传统;注重教法,忽视学法;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忽视教师本身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教学 误区    一、注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
福禄,超高压水射流技术的世界领导者,近日推出了革命性87000psi(1psi≈6.8kPa,下同)极高压水刀。较之传统水刀,具有以下无可比拟的性能及优势。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主体角色的心理为教育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尊重学生和欣赏学生。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角色 心理角色 角色定位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从心理上转变、在行动上实践。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要转变主体角色的心理为教育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尊重学生和欣赏学生。  
摘要:海洋文化是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海洋为沿海人民带了很多看得见的经济效益,同时赋予了他们勇于跨越海洋、改变现状的进取精神。  关键词:海洋文化 逆境奋发 知耻后勇  一、海洋文化的概念  海洋文化,可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一是海洋,二是文化,三是两者的结合。海洋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和体系,就是人类认识、把握、和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