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入挖掘文本中意蕴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使命!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心灵、情性的陶冶、教化,在文本艺术熏陶中塑造学生健全、圆满个性、人格。
【关键词】探究;陶冶;人格
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这要求至为不易,但又至为关键。
“‘教’远非仅传授知识,讲解义理,锻炼技艺,而在于整体人性、人格的塑造,……直接作用于心灵,陶冶情性……教育学之文化心理的‘形式原则’永在常新,即非人文不足以成人性也”[1]
此观点即是对课标的最好注解。塑造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即通过文化的积累又特别是文艺作品的直接塑造,而作用于人的心理培育成长。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在一般教辅材料中,评价烛之武为“志士”、“勇士”、“辩士”,强调其“社会性公德” 、强调其“功业事迹”,却忽略其“宗教性私德” 、忽略其“群居而作为个体独存也,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 [2],亦即忽略了对个体、对“人”的终极关怀。这即是对文本的误解,也是对学生的误导。所以,深入挖掘文本中意蕴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使命!
按照龙应台的说法,文学的最重要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3]
龙应台举鲁迅的短篇小说《药》《祝福》为例说明:“通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哀。在祥林嫂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粗鄙下面的“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 [4]
文学——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那么,左丘明的《烛之武退秦师》又要使我们看见什么呢?
看见一个勇于自责、采纳忠言的郑伯,看见一个慧眼识才、力荐英才的佚之狐,看见一个“以利而合亦以利而离”的秦伯,看见一个“知仁”、“知知”、“知武”的晋侯,还是看见“礼崩乐坏”、“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乱世!这恐怕不是“鲁之君子”的原意吧!
孔子言与其同耻,司马迁则称之为“鲁之君子”,这样一个让孔子赞赏、司马迁尊敬的“左丘”,要“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这“东西”应该没那么肤浅吧!
回到文本,深入挖掘这个“东西”,也许我们可以“看见”更多没看见的。
秦晋围郑,国家存亡在际,满朝文武方寸大乱,独佚之狐慧眼识才,信心满满力举烛之武——“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何许人也,以一人之身系一国之安危,肯定非同一般。既是非同一般的人才,何以不能跻身朝堂之上呢?启发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很关键。
两强来势汹汹,郑国腹背受敌,郑伯估计也寻思不出更好的退敌良策,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烛之武身上。文章省略对佚之狐建议的讨论及郑伯如何与烛见面的细枝末节,这倒是可以提出来让学生加以讨论,想象补充。
总之,郑伯还是采纳了佚的意见。可是烛之武的第一句话,并非热血沸腾的誓死效忠,而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顿时,整个局势似乎暗生变数,郑国有可能就此亡国!亡与不亡,在烛之武一念之间!
前面我们就提出了一个思考:能得到国之重臣的力荐,能以一人之身系一国之安危,才干肯定非同一般。既是非同一般的人才,何以不能跻身朝堂之上呢?
前后思考,烛之武怀才而不遇这个细节就凸显出来了,这不单单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郑国的悲哀。
有了对烛的怀才不遇遭遇的这层关注,我们再请学生斟酌烛緣何“大敌当前,却打起退堂鼓”。不少学生指出,烛话字里行间除了有牢骚抱怨,还有一丝批评指责之意。其实这就是烛对“命”的一种不平与反抗。怀才而不遇,美人而迟暮,能不几句牢骚吗。“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话中难道不是一把辛酸泪吗?生命毕竟是有限的,有谁蹉跎得起!大把青春,却只能守着冷板凳,个中滋味又有谁人知晓?烛当然也知道朝廷体制本身是有问题的,可是叫一个渺小的个体去撞击莫大的体制,那代价太大了,也太抽象了。
烛此时就是一个血肉之躯的凡人肉胎,他直观而直觉地把矛头指向当政者——郑伯,委婉含蓄的控诉了当政者的识人不明,甚至偏激的把话似乎说得过头了。烛并不是有意刁难、故设难堪,而是他心里——酸、苦啊!数十载风雨寒窗,几度春秋蛰伏,大半辈子隐忍,把一个血肉生命压抑得几近木石了。
此时与其说需要一种生命的宣泄与狂放,倒不如说需要一种宁静和平和,需要一种安慰和救赎!他在等,并不是等一国之君的低声下气,不是在等时局动荡而大展身手,他在等一句话,他的生命已然千疮百孔,他需要的是一种生命对生命的真诚宽慰!
欣赏烛的丰功伟绩、彪炳战功容易,理解、体认烛多年的隐忍与煎熬不易。当我们反复咀嚼烛的那句肺腑之言:“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脆弱佝偻的生命在风中颤抖!廉颇不老,尚能饭也!有志当然不在年高!这些高头阔论,放在这里,成了一种残酷的讽刺。
只有体验到烛的委屈、无奈、辛酸、怨恨、牢骚等种种生命被异化、扭曲所带来的痛苦时,我们才真正看见了——生命的脆弱和渺小,才能涌起对生命的崇高敬畏和真诚关怀!笔者认为把烛之武塑造成一个让人顶礼膜拜的爱国义士,不如切身走进烛的心灵世界,和他同呼吸共命运。
伟大的作家使我们“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 [5]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有限和渺小,在莫大的体制挤压下的卑微和脆弱。
我们看见了!看见了生命“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我们看见了!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痛苦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 [6]。 由生命“最值得尊敬的痛苦”,进而“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不就是一种最好的心理、情感的建构、塑造吗?
由对生命的“脆弱”、“有限”,而生发生命对生命的“悲悯”、“关怀”、“洪水滔天,人溺己溺”的仁者情怀,这不正是一种可贵人性的心理培育吗?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7]这是文本更为深刻的意蕴。
烛之武毕竟不是祥林嫂,左丘明使我们“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哀”,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作为“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坚韧!“面对‘灿烂星空’,人只是世界中被赋予了短暂生命的极其渺小的一个动物,而‘道德法则’却使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得以不断提升,由独立于动物性,而至独立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 [8]康德对人这一存在秉持无限的信任和推崇。而左丘明也通过烛这个人物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文本中,我们无从感知郑伯的话中有几分真诚,我们甚至还可感受到郑伯以国家大义相左之嫌,但那句“是寡人之过也”似乎契合烛的心境,仿佛是一剂麻醉药暂时缓解了烛多年的创伤。但是,还有更为深刻的背景被忽略了!
联系中国文化的特征,“特别是因为无人格神的设定信仰,人必须在自己的旅途中去建立依归、信仰,去设定‘天行健’,并总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没有任何外在的拯救、希冀和依托,因此其内心之悲苦艰辛、惨淡经营、精神负担便更沉重于具有人格神格局的文化。中国实用理性之所以强调韧性精神、艰苦奋斗,其故在此。中国乐感文化之所以并不浮浅庸俗,其故在此。” [9]
左丘与孔丘在这点上,当是志同道合。
生命以“即世间又超世间”的情感为根源。人的生存意义即在此“生”的世间关系中,此道德责任所在,亦人生归依所在。认识并安宁于一己存在之有限性,仍强自建立,并不悲观、焦虑,或作徒勞之无限追求。体认人生活在无可限量的偶然性中,却不失其主宰。这种“立命”、“知命”、“正命”是对自己命运的决定权和主宰权,而绝非听命、任命、宿命。谨慎敬畏地承担起一切外在的偶然,“不怨天不尤人”,在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的生活行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亦既认同一己的有限,却以此来抗阻,来承担,来建立,这就是“知命”、“正命”、“知天命”,即一己对“命运”的彻底把握。烛之武“不抛弃、不放弃”,老而弥坚,隐而明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就是建立在这种“自强不息”的对“命”的把握上吗!
“悲苦艰辛、惨淡经营”是人生的一面,“韧性精神、艰苦奋斗”亦是人生的一面。烛之武身上不正洋溢着华夏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吗?
通而观之,本文高明的叙事手法及精彩的外交辞令,都可以通过技术层面解决。但是,对烛那段肺腑之言的情感体验及思想体认却极为可贵,不可忽略。作为教育者,当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情性陶冶、心灵震撼的基础上,培育完整的人性,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论语今读》李泽厚 安徽文艺出版社 第178页
[2] 《论语今读》李泽厚 安徽文艺出版社 第30页
[3]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6辑《在迷宫中仰望星斗》 龙应台 第5页
[4]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6辑《在迷宫中仰望星斗》 龙应台 第5页
[5]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6辑《在迷宫中仰望星斗》 龙应台 第5页
[6]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6辑《在迷宫中仰望星斗》 龙应台 第5页
[7]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0辑《思想录》帕斯卡尔 第6页
[8]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0辑《实践理性 结论》康德 第7页
[9] 《论语今读》李泽厚 安徽文艺出版社 《学而》第29页
【关键词】探究;陶冶;人格
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教学,高中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这要求至为不易,但又至为关键。
“‘教’远非仅传授知识,讲解义理,锻炼技艺,而在于整体人性、人格的塑造,……直接作用于心灵,陶冶情性……教育学之文化心理的‘形式原则’永在常新,即非人文不足以成人性也”[1]
此观点即是对课标的最好注解。塑造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即通过文化的积累又特别是文艺作品的直接塑造,而作用于人的心理培育成长。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在一般教辅材料中,评价烛之武为“志士”、“勇士”、“辩士”,强调其“社会性公德” 、强调其“功业事迹”,却忽略其“宗教性私德” 、忽略其“群居而作为个体独存也,虽群却不失个体之尊严!” [2],亦即忽略了对个体、对“人”的终极关怀。这即是对文本的误解,也是对学生的误导。所以,深入挖掘文本中意蕴深厚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使命!
按照龙应台的说法,文学的最重要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3]
龙应台举鲁迅的短篇小说《药》《祝福》为例说明:“通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只看见愚昧,你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哀。在祥林嫂里头,你不仅只看见贫穷粗鄙,你同时看见贫穷粗鄙下面的“人”作为一种原型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你“看见”。 [4]
文学——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
那么,左丘明的《烛之武退秦师》又要使我们看见什么呢?
看见一个勇于自责、采纳忠言的郑伯,看见一个慧眼识才、力荐英才的佚之狐,看见一个“以利而合亦以利而离”的秦伯,看见一个“知仁”、“知知”、“知武”的晋侯,还是看见“礼崩乐坏”、“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乱世!这恐怕不是“鲁之君子”的原意吧!
孔子言与其同耻,司马迁则称之为“鲁之君子”,这样一个让孔子赞赏、司马迁尊敬的“左丘”,要“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这“东西”应该没那么肤浅吧!
回到文本,深入挖掘这个“东西”,也许我们可以“看见”更多没看见的。
秦晋围郑,国家存亡在际,满朝文武方寸大乱,独佚之狐慧眼识才,信心满满力举烛之武——“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何许人也,以一人之身系一国之安危,肯定非同一般。既是非同一般的人才,何以不能跻身朝堂之上呢?启发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很关键。
两强来势汹汹,郑国腹背受敌,郑伯估计也寻思不出更好的退敌良策,只能把希望寄托于烛之武身上。文章省略对佚之狐建议的讨论及郑伯如何与烛见面的细枝末节,这倒是可以提出来让学生加以讨论,想象补充。
总之,郑伯还是采纳了佚的意见。可是烛之武的第一句话,并非热血沸腾的誓死效忠,而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顿时,整个局势似乎暗生变数,郑国有可能就此亡国!亡与不亡,在烛之武一念之间!
前面我们就提出了一个思考:能得到国之重臣的力荐,能以一人之身系一国之安危,才干肯定非同一般。既是非同一般的人才,何以不能跻身朝堂之上呢?
前后思考,烛之武怀才而不遇这个细节就凸显出来了,这不单单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郑国的悲哀。
有了对烛的怀才不遇遭遇的这层关注,我们再请学生斟酌烛緣何“大敌当前,却打起退堂鼓”。不少学生指出,烛话字里行间除了有牢骚抱怨,还有一丝批评指责之意。其实这就是烛对“命”的一种不平与反抗。怀才而不遇,美人而迟暮,能不几句牢骚吗。“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话中难道不是一把辛酸泪吗?生命毕竟是有限的,有谁蹉跎得起!大把青春,却只能守着冷板凳,个中滋味又有谁人知晓?烛当然也知道朝廷体制本身是有问题的,可是叫一个渺小的个体去撞击莫大的体制,那代价太大了,也太抽象了。
烛此时就是一个血肉之躯的凡人肉胎,他直观而直觉地把矛头指向当政者——郑伯,委婉含蓄的控诉了当政者的识人不明,甚至偏激的把话似乎说得过头了。烛并不是有意刁难、故设难堪,而是他心里——酸、苦啊!数十载风雨寒窗,几度春秋蛰伏,大半辈子隐忍,把一个血肉生命压抑得几近木石了。
此时与其说需要一种生命的宣泄与狂放,倒不如说需要一种宁静和平和,需要一种安慰和救赎!他在等,并不是等一国之君的低声下气,不是在等时局动荡而大展身手,他在等一句话,他的生命已然千疮百孔,他需要的是一种生命对生命的真诚宽慰!
欣赏烛的丰功伟绩、彪炳战功容易,理解、体认烛多年的隐忍与煎熬不易。当我们反复咀嚼烛的那句肺腑之言:“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脆弱佝偻的生命在风中颤抖!廉颇不老,尚能饭也!有志当然不在年高!这些高头阔论,放在这里,成了一种残酷的讽刺。
只有体验到烛的委屈、无奈、辛酸、怨恨、牢骚等种种生命被异化、扭曲所带来的痛苦时,我们才真正看见了——生命的脆弱和渺小,才能涌起对生命的崇高敬畏和真诚关怀!笔者认为把烛之武塑造成一个让人顶礼膜拜的爱国义士,不如切身走进烛的心灵世界,和他同呼吸共命运。
伟大的作家使我们“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伤。” [5]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有限和渺小,在莫大的体制挤压下的卑微和脆弱。
我们看见了!看见了生命“最值得尊敬的痛苦”。文学,使我们看见了!伟大的作家使你看见痛苦同时“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 [6]。 由生命“最值得尊敬的痛苦”,进而“认出自己的原型而涌出最深刻的悲悯”,这不就是一种最好的心理、情感的建构、塑造吗?
由对生命的“脆弱”、“有限”,而生发生命对生命的“悲悯”、“关怀”、“洪水滔天,人溺己溺”的仁者情怀,这不正是一种可贵人性的心理培育吗?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7]这是文本更为深刻的意蕴。
烛之武毕竟不是祥林嫂,左丘明使我们“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不可动摇的无可奈何与悲哀”,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作为“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坚韧!“面对‘灿烂星空’,人只是世界中被赋予了短暂生命的极其渺小的一个动物,而‘道德法则’却使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得以不断提升,由独立于动物性,而至独立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活。” [8]康德对人这一存在秉持无限的信任和推崇。而左丘明也通过烛这个人物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文本中,我们无从感知郑伯的话中有几分真诚,我们甚至还可感受到郑伯以国家大义相左之嫌,但那句“是寡人之过也”似乎契合烛的心境,仿佛是一剂麻醉药暂时缓解了烛多年的创伤。但是,还有更为深刻的背景被忽略了!
联系中国文化的特征,“特别是因为无人格神的设定信仰,人必须在自己的旅途中去建立依归、信仰,去设定‘天行健’,并总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没有任何外在的拯救、希冀和依托,因此其内心之悲苦艰辛、惨淡经营、精神负担便更沉重于具有人格神格局的文化。中国实用理性之所以强调韧性精神、艰苦奋斗,其故在此。中国乐感文化之所以并不浮浅庸俗,其故在此。” [9]
左丘与孔丘在这点上,当是志同道合。
生命以“即世间又超世间”的情感为根源。人的生存意义即在此“生”的世间关系中,此道德责任所在,亦人生归依所在。认识并安宁于一己存在之有限性,仍强自建立,并不悲观、焦虑,或作徒勞之无限追求。体认人生活在无可限量的偶然性中,却不失其主宰。这种“立命”、“知命”、“正命”是对自己命运的决定权和主宰权,而绝非听命、任命、宿命。谨慎敬畏地承担起一切外在的偶然,“不怨天不尤人”,在经历各种艰难险阻的生活行程中,建立起自己不失其主宰的必然,亦既认同一己的有限,却以此来抗阻,来承担,来建立,这就是“知命”、“正命”、“知天命”,即一己对“命运”的彻底把握。烛之武“不抛弃、不放弃”,老而弥坚,隐而明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就是建立在这种“自强不息”的对“命”的把握上吗!
“悲苦艰辛、惨淡经营”是人生的一面,“韧性精神、艰苦奋斗”亦是人生的一面。烛之武身上不正洋溢着华夏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吗?
通而观之,本文高明的叙事手法及精彩的外交辞令,都可以通过技术层面解决。但是,对烛那段肺腑之言的情感体验及思想体认却极为可贵,不可忽略。作为教育者,当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情性陶冶、心灵震撼的基础上,培育完整的人性,塑造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论语今读》李泽厚 安徽文艺出版社 第178页
[2] 《论语今读》李泽厚 安徽文艺出版社 第30页
[3]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6辑《在迷宫中仰望星斗》 龙应台 第5页
[4]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6辑《在迷宫中仰望星斗》 龙应台 第5页
[5]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6辑《在迷宫中仰望星斗》 龙应台 第5页
[6]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6辑《在迷宫中仰望星斗》 龙应台 第5页
[7]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0辑《思想录》帕斯卡尔 第6页
[8] 《大学活页文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0辑《实践理性 结论》康德 第7页
[9] 《论语今读》李泽厚 安徽文艺出版社 《学而》第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