歉疚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t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我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对阅读小说因着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的结果,录取中的政策是规定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姐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姐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
  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树枝上果实累累,叫得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姐只有一人可以读书上学的景况之后,他看着我和二姐,有些为难、又有些犹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姐看病(我大姐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挣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姐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姐和父亲之间。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都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
  就都各自吃饭去了。
  忘记了二姐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乡村的空无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为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著蓝色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
  他答着去了。
  可我,在他走后很长的时间里,都还看着他的背影,就像看着一条通往远处的道路。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猛烈地,想要继续读书。想要去念我的高中。想要从二姐手里,夺走属于她的那半个去念高中的希望。也就匆匆地吃饭。匆匆地回到家里,看见二姐也正端着空碗,从哪儿出来到厨房盛饭。
  我们在院里对望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就和彼此谁都不太认识对方一样。
  下午,下地劳动,不知为何二姐没去。
  晚饭,二姐也没有在家吃饭。
  饭后,二姐也没有很快回家。
  我问母亲,二姐呢?母亲说,找她同学去了。也就这样,把一段命运暂时搁着,就像把一个疮疤暂时用膏药糊了一般,也就睡了。月落星稀,窗外有清明夜色,有蛐蛐的叫声,还有半透明的潮润的夜气。睡到半夜时候,也许我刚要睡着,也许我已经睡着,刚好醒来,就在这个时候,我家大门响了。二姐的脚步,轻柔地落在院里。接下,那脚步的声响,到了我睡的门口,犹犹豫豫,滞重下来,仿佛是犹豫之后,二姐推开了我睡的屋门,进来站到了我的床前。
  我从床上坐了起来。
  二姐说:“你没睡?”
  我以“嗯”作了回答。
  二姐说:“连科,念高中,姐不去了,还是你去念吧。”
  说完这话,二姐似乎借着窗光的月色,看了看我。我不知道那时的二姐,看见了我什么表情。而我,却隐约看见,二姐的脸上仿佛挂着凄淡的笑容。笑着转身走时,还又对我说道:“你好好读书;姐是女的,就留在家里种地。”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高中的开学。在开学的前一天里,二姐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送给我时,她眼里含着泪水,却是依然地笑着说道:“好好读书,连二姐的那份也给读上。”
  现在,三十年之后,我给我的孩子和侄男甥女们说起这些,他们都有些愕然。有些不敢相信。不是不敢相信二姐因是女的,方才让我这个男孩读书,而是不敢相信,有个漫长的时代,作为父母,普遍无力去供他们的孩子吃饱肚子,并读完初中、高中。这是一个时代给所有做父母和子女的人们,留下的一份社会自己早已忘记了的歉疚。
  我想,我应该把这份歉疚记述下来,不说留给别人,也该留给我的孩子和我的那些侄男甥女们。
  选自《岁月的沙漏》
其他文献
四月的雨,总是把丝丝的情意,轻轻地,滚落在大地的胸膛。因为,她懂得,大地刚刚在渗透着寒气的梦里醒来,动静太大,会使大地受到惊吓。四月的风,总是将缕缕的温煦,柔柔地,抚摸着垂柳的脸颊。因为,她懂得,垂柳早就期盼着绿色的拥抱,那一抹抹可人的绿意,和微風共舞,摇曳春天的风姿。四月的燕子,呢喃着心中对北方的依恋,一声声,袭来的是一排排清新的气息。风懂得,雨懂得,燕子懂得。那缓缓流淌的河水,那随风而动的绿意
1997年2月,我从北京回到家乡汾阳,准备过春节。我的家乡是中国内陆省份山西的一个小县城。这里保留着明清时期的街道,当然也掺杂着五十年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建筑。回到家,父亲照例为我烧了几样好菜。我们在烟雾缭绕的房间里吃饭,父亲对我说:你应该去街上走走,县城主街很快就要拆掉了。这让我震惊,我是在这条街道上长大的,街上的每个店铺、店铺前的每个台阶都有我的成长记忆。想想这条街道就要消失了,我突然有种惆怅的感
这样的一个芳村,这个村庄里的日日夜夜,大约也是每一个村庄的日日夜夜,甚或,正是整个中国的日日夜夜吧?鸡鸣狗吠、日升月落、婚丧嫁娶、人事更迭,一些东西凋谢了,一些东西新生了。算起来,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最不能忘记的,是那个薄霜满天的清晨,秋风吹过院子,厨房里传来擀面杖在案板上“碌碌”的声响,喜悦的,轻快的,有一种跳跃的明亮在里面。母亲在包饺子。我即将到县城读书,家里要为我送行。上马饺子下马面。在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可以说江南就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富有诗意的生活区域,也是隋唐以后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一个细雨蒙蒙的天气,一个水乡的清秀姑娘撑一把油纸伞缓缓走在一座座桥上,远远望去,好像自己生活在水墨画中一般,大家都能构想出这样的江南图景。但如果问一句:“江南到底在哪里?”却又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范围。从地理意义上来理解,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意思。这是一个与“中原”、“江北”等相对应的
我从来不敢夸耀童年的幸福,事实上我的童年有点孤独,有点心事重重。我父母除了拥有四个孩子之外基本上一无所有。父亲在市里的一个机关上班,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去匆匆;母亲在附近的水泥厂当工人,她年轻时曾经美丽的脸到了中年以后经常是浮肿着的,因为疲累过度,也因为身患多种疾病。多少年来父母亲靠八十多元钱的收入支撑一个六口之家,可以想象那样的生活多么艰辛。我母亲现在已长眠于九泉之下,现在想起她拎着一只篮
《儒林外史》中最有名的人物肯定是范进,因为他进入了中学课本,占了普及方面的便宜。其实,除了范进,还有一位下层人物也塑造得很成功,那就是匡迥,又叫匡超人。匡超人出身贫寒,年轻时流落在外,拆字为生,衣食难保,幸亏得到当时学界有名的马纯上先生资助,才得以返乡。匡家是标准的“矮矬穷”家庭,匡超人的父亲是个老实人,生平没挣下半分产业,老年又瘫痪在床;大儿子也没什么出息,卖些布偶、糖果糊口,对爹娘不是太孝顺。
中国幅员广大,基于气候、地理和物产的差异,饮食习惯南北判然有异,大抵南方重稻米,北方重麦类。在我的家乡福建,人们不会做馒头,也不会包饺子。记得幼时,馒头是山东人营销的,叫山东馍馍,有专门蒸馒头的店,店一般都小,往往供不应求。到北方久了,也发现北方邻居很少做米饭,他们宁可到集市去买现成的面食。这种南北差别是明显的。在诸种主食中,能被南北方“通吃”的很少,面条似乎是个例外。面条古称汤饼,西晋束晳有《汤
提到北宋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學家欧阳修,不少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醉醺醺、自得其乐的可亲的老头儿。这都要归功或者归罪于他自己的名作《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
“你吃了吗?”“吃了,你呢?”“吃了。”往昔年景,邻里碰面,这样的一问一答,彼此互動,百说不烦,乐此不疲,我们再熟悉不过。并非知堂老人说的那种“饿鬼转世”,只是百姓之间的习惯招呼用语,与健康、快乐,与祝福有关。中国人自古笃信“民以食为天”,饿的滋味不好受。揭不开锅、食不果腹的日子实在刻骨铭心,不堪回首。“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男人能不能担得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女人过门能不能填饱肚子,是最起码的考虑。
我的外祖父是木匠。小时候,外祖父还能干活。早上起来,清扫过院子,就坐在门口的板凳上,用大茶缸满满泡上茶,盘算着一天的工作。那茶是茉莉花茶,散发出暖暖的香气。把茶喝透了,他心里也有了清晰的图样,便开始下木料。斧、锯、刨、凿,十八般兵器轮番上阵。忙活过一阵,再坐下来,喝上几口茶,琢磨着下一道工序。外祖父说,“木工是聪明人干的。”个人的童年往往被某种感官体验打上烙印,挥之不去。比如,我常想起那些个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