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qiu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来不敢夸耀童年的幸福,事实上我的童年有点孤独,有点心事重重。我父母除了拥有四个孩子之外基本上一无所有。父亲在市里的一个机关上班,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去匆匆;母亲在附近的水泥厂当工人,她年轻时曾经美丽的脸到了中年以后经常是浮肿着的,因为疲累过度,也因为身患多种疾病。
  多少年来父母亲靠八十多元钱的收入支撑一个六口之家,可以想象那样的生活多么艰辛。
  我母亲现在已长眠于九泉之下,现在想起她拎着一只篮子去工厂上班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篮子里有饭盒和布纳鞋底,饭盒里有时装着家里吃剩的饭和蔬菜,有时却只有饭没有别的,而那些鞋底是预备给我们兄弟姐妹做棉鞋的。
  她心灵手巧却没有时间,必须利用工余休息时纳好所有的鞋底。
  在漫长的童年时光里,我不记得童话、糖果、游戏和来自大人的过分的溺爱,我记得的是清苦,记得一盏十五瓦的黯淡的灯泡照耀着我们的家,潮湿的未浇水泥的砖地,简陋的散发着霉味的家具,四个孩子围坐在方桌前吃一锅白菜肉丝汤,两个姐姐把肉丝让给两个弟弟吃,但因为肉丝本来就很少,挑几筷子就没有了。
  母親有一次去酱油铺买盐掉了五元钱,整整一天她都在寻找那五元钱的下落。当她彻底绝望时我听见了她那伤心的哭声;我对母亲说:别哭了,等我长大了挣一百块钱给你。
  说这话的时候我大概只有七八岁,我显得早熟而机敏,它抚慰了母亲,但对于我们的生活却是无济于事的。
  那时候最喜欢的事情是过年。过年可以放鞭炮、拿压岁钱、穿新衣服,可以吃花生、核桃、鱼、肉、鸡和许多平日吃不到的食物。
  我的父母和街上所有的居民一样,喜欢在春节前后让他们的孩子幸福和快乐几天。当街上的鞭炮屑、糖纸和瓜子壳被最后打扫一空时,我们一年一度的快乐也随之飘散。上学、放学、作业、打玻璃弹子、拍烟壳———因为早熟或者不合群的性格,我很少参与街头孩子的这种游戏。
  我经常遭遇的是这种晦暗的难挨的黄昏,父母在家里高一声低一声地吵架,姐姐躲在门后啜泣,而我站在屋檐下望着长长的街道和匆匆而过的行人,心怀受伤后的怨恨:为什么左邻右舍都不吵架,为什么偏偏是我家常常吵个不休?
  我从小生长的这条街道,后来常常出现在我的小说作品中,当然已被虚构成“香椿树街”了。
  街上的人和事物常常被收录在我的笔下,只是因为童年的记忆非常遥远却又非常清晰,从头拾起令我有一种别梦依稀的感觉。
  我初入学堂是在一九六九年秋季,仍然是动荡年代。街上的墙壁到处都是标语和口号,现在读给孩子们听都是荒诞而令人费解的了,但当时每个孩子都对此耳熟能详。
  那时候的孩子没有学龄前教育,也没有现在的广告和电视文化的熏陶,但满街的标语口号教会了他们写字认字,再愚笨的孩子也会写“万岁”和“打倒”这两个词组。
  我的启蒙教师姓陈,是一个温和的白发染鬓的女教师,她的微笑和优雅的仪态适宜于做任何孩子的启蒙教师,可惜她年龄偏老,而且患了青光眼,到我上三年级时她就带着女儿回湖南老家了。
  后来我的学生生涯里有了许多老师,最崇敬的仍然是这位姓陈的女教师,或许因为启蒙对于孩子弥足珍贵,或许只是因为她有那个混乱年代罕见的温和善良的微笑。
  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一场重病使我休学在家,每天在病榻上喝一碗又一碗的中药,那是折磨人的寂寞时光。
  当一群小同学在老师的安排下登门慰问病号时,我躲在门后不肯出来,因为疾病和特殊化使我羞于面对他们。
  我不能去学校上学,我有一种莫名的自卑和失落感,于是我经常在梦中梦见我的学校、教室、操场和同学们。
  说起我的那些同学们,我们都是一条街上长大的孩子,彼此知道每人的家庭和故事,每人的光荣和耻辱。
  多少年后我们天各一方,偶尔在故乡街头邂逅,闲聊之中童年往事便轻盈地掠过记忆。
  我喜欢把他们的故事搬进小说,是一组南方少年的故事。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也许不会发现,因为我知道他们都已娶妻生子,终日为生活忙碌,他们是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读这些故事的。
  去年夏天回苏州家里小住,有一天在石桥上碰到中学时代的一个女教师,她看见我第一句话就是:你知道宋老师去世的消息吗?
  我很吃惊,宋老师是我高中的数学教师和班主任,我记得他的年纪不会超过四十五岁,是一个非常严谨而敬业的老师。
  女教师对我说:你知道吗他得了肝癌,都说他是累死的。我不记得我当时说了些什么,只记得那位女教师最后的一番话。
  她说:这么好的一位教师,你们都把他忘了,他在医院里天天盼着学生去看他,但没有一个学生去看他,他临死前说他很伤心。
  在故乡的一座石桥上我受到了近年来最沉重的感情谴责,扪心自问,我确实快把宋老师忘了。
  这种遗忘似乎符合现代城市人的普遍心态,没有多少人会去想念从前的老师同窗和旧友故交了。
  选自《过去随谈》
其他文献
有清一代文学家,龚自珍是我印象较深者之一。他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晚清晦暗的天空:27岁中举,38岁中进士,48岁辞官,次年暴卒,享年不足半百,因其思想的精锐和著作的成就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柳亚子语)。其名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和“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小就耳熟能详。   散文《病梅馆记》则是我记忆最深的一则小品。   《病梅馆记》写了盛产梅花的江浙一带当时的一
捡漏,是一句古玩界的行话,就是以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而且卖家往往是不知情的。捡漏,形象地体现在一个“捡”字上,古玩界普遍认为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行为。故而,北方的方言,用一个“捡”来寓意它的难得,是极诙谐而写实的表达,也是汉文化中调侃文化的形象化体现。马未都就是古玩界一个著名的“捡漏王”。他手中许多的珍贵文物,都是早期靠捡漏获得的,当年他用仨瓜俩枣的小钱换来的古玩,如今都涨价成百上千倍,有
在上海念大学时,中文系每月至少有两次雅集,饮酒时常常行“飞花令”。就是行酒令的人饮一口酒,先念一句诗或词,不论是自己作的,还是古人现成句,必定得包含一个“花”字;挨着个儿向右点,点到谁是“花”字,谁就得饮酒;饮后,再由饮者接下去吟一句,再向下点,非常紧凑、有趣。上的每一道菜,我们也时常以诗词来比配象征。例如明明是香酥鸭,看那干干黑黑的样子,却说它是“枯藤老树昏鸦”。端上一大碗比较清淡的汤,就念“吹
蘇州拙政园西园中,有一座别致的扇形小亭,立于水中小岛上,背衬葱翠小山,前临碧波清池,环境十分幽美。小亭名即轩题额“与谁同坐轩”,乃姚孟起的隶书,取意苏东坡词《点绛唇·闲倚胡床》中的句子:“与谁同坐?”轩题额两旁悬挂的是诗句联:“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出自杜甫诗《后游》,由晚清书法大家何绍基题写。如此妙处,与谁同坐呢?苏东坡的《点绛唇·闲倚胡床》,写的是和朋友在杭州游玩时的情景。此时的苏轼是二赴
河阳 (今河南孟州) 人韩愈,虽然生于官宦之家,却是个苦命的娃。父母去世得早,由兄嫂抚养成人。19岁那年,韩愈信心满满地进京赶考,谁知,科举之路异常坎坷,连考三次都落榜了,直到25岁才考中进士。后来,韩愈参加吏部铨选考试,三次都没能成功。漂泊几年后,才在京城国子监谋得四门馆博士一职。这年春天,韩愈回乡探亲路过华阴县,在当地官员陪同下,登上了华山。韩愈一回头,见四周都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顿时吓得心惊
一阵风,便似人的一转念,历史,就是一飘絮。在时间长河中,一抛便落下,于是成就了一个人一生的风景。正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像一片秋叶静静落在这里。北宋重臣苏轼怎么也想不到,从他京城汴梁贬到黄州那一刻,千年后,他又飘飘忽忽进入了另一座京城──北京。今人看历史,也如现实,一粒灰尘落下,常常砸得一蹶不振。对于苏轼,经历了百日死亡的等待,像一头待屠的猪,终于有一天,皇帝老子一转念,杀了
四月的雨,总是把丝丝的情意,轻轻地,滚落在大地的胸膛。因为,她懂得,大地刚刚在渗透着寒气的梦里醒来,动静太大,会使大地受到惊吓。四月的风,总是将缕缕的温煦,柔柔地,抚摸着垂柳的脸颊。因为,她懂得,垂柳早就期盼着绿色的拥抱,那一抹抹可人的绿意,和微風共舞,摇曳春天的风姿。四月的燕子,呢喃着心中对北方的依恋,一声声,袭来的是一排排清新的气息。风懂得,雨懂得,燕子懂得。那缓缓流淌的河水,那随风而动的绿意
1997年2月,我从北京回到家乡汾阳,准备过春节。我的家乡是中国内陆省份山西的一个小县城。这里保留着明清时期的街道,当然也掺杂着五十年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建筑。回到家,父亲照例为我烧了几样好菜。我们在烟雾缭绕的房间里吃饭,父亲对我说:你应该去街上走走,县城主街很快就要拆掉了。这让我震惊,我是在这条街道上长大的,街上的每个店铺、店铺前的每个台阶都有我的成长记忆。想想这条街道就要消失了,我突然有种惆怅的感
这样的一个芳村,这个村庄里的日日夜夜,大约也是每一个村庄的日日夜夜,甚或,正是整个中国的日日夜夜吧?鸡鸣狗吠、日升月落、婚丧嫁娶、人事更迭,一些东西凋谢了,一些东西新生了。算起来,离开故乡已经二十多年了。最不能忘记的,是那个薄霜满天的清晨,秋风吹过院子,厨房里传来擀面杖在案板上“碌碌”的声响,喜悦的,轻快的,有一种跳跃的明亮在里面。母亲在包饺子。我即将到县城读书,家里要为我送行。上马饺子下马面。在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是一个可以说江南就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富有诗意的生活区域,也是隋唐以后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一个细雨蒙蒙的天气,一个水乡的清秀姑娘撑一把油纸伞缓缓走在一座座桥上,远远望去,好像自己生活在水墨画中一般,大家都能构想出这样的江南图景。但如果问一句:“江南到底在哪里?”却又很难说出一个具体的范围。从地理意义上来理解,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意思。这是一个与“中原”、“江北”等相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