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cc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入世后,我国高校现有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逐步显示出其不足之处,难以满足新时期对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需要。本文针对此现状,提出了增开英语语音、翻译等课程以及开发引进课程与加强教材建设等解决办法,以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程改革 技能
  
  世界上约80% 的科技文献是用英语出版的,国际互联网上英语信息占 80%。(方文,2003:64)中国加入WTO后,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能够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竞争的复合型人才。这种需求对于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方面不相适应的情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要求改革英语教学、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英语教学现状是: 虽然授课的形式多样化,借助了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信息量明显增大,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与模式在实质上依然无很大的改观,在新形势要求下无法做到学以致用,而教学方法也还是以“teacher-centered method”为主导。因此对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要改变这些不相适应的方方面面,根本的问题在于加快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步伐,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一、开设新课程
  
  现今,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主要为英语精读、英语听力(在授课过程中强化口语训练),有些高校还为学生开设英语泛读、口语等课程。针对中国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说,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基本合理的。然而,扩大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是基础的基础,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主要是指英语语音、语调正确,语法、句法、章法规范,词汇表达得体,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译全面技能,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强。我们知道掌握一种语言其实就是掌握了一种技能,因此,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住所学语言还是要看学生对这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有必要增开以下课程:
  
  1. 增开语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每次讲解新单词之前,笔者都会点几名学生读生词。结果却发现,学生的语音知识太贫乏了:一些音素的发音、音节的重读不正确,对连读、弱读、不完全爆破这些语音现象也不是完全清楚。这主要是因为,多数学生是在初中阶段接受语音训练的,经过多年的题海战略,语音知识早已忘得差不多了。因此,每次在学生读完生词之后,笔者都会花一些时间纠正学生的发音。这样不仅耗时,而且效果不是很理想,毕竟每个学生的薄弱处是不同的。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以前都已经具备了听读写的能力,如果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还是停留在只能听读写的阶段,而不能开口发音,或者发音不正确而对交流造成影响,学生就很难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因此,笔者认为极其有必要,而且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也应当是首当其冲的——开设语音课程,对学生传授系统的语音知识,增强其英语自学能力。掌握了读音规则,学生记忆单词就不那么痛苦了,可以根据读音去拼写单词。此外,具备了基本的语音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发音准确,就会敢于开口说,从而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听的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英语听、说实际上是不分家的。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大学第一学期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一个学期或半学期的语音课程。
  
  2. 增开翻译课程。入世后,社会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会大增,因此对非英语专业学生,除了要抓好英语教学外,还要重视教学翻译,从而使翻译人才的培养朝着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科技翻译界的学者预测,21世纪的科技翻译人员将来自掌握了一定外语的专业人员,而不是外语院校的毕业生。然而我们面对的现状是,教学翻译无人问津,长期受到冷落。从1985年到199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的10年中,均未出现翻译测试的题型。(陈恪清,2002:44)翻译长期受到冷落,大学英语教育中没有翻译的一席之地,教师不讲或很少讲翻译方法或技巧,学生的翻译能力仍十分欠缺。其实翻译是真正全面测试学生英语水平的题型,从2006年1月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翻译已作为主观题型固定下来。因此,重视翻译教学和翻译测试,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翻译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此外,当前有多种适用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材,如,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范仲英编著的《实用翻译教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许建平编著的《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傅晓玲等编著的《英汉互译高级教程》。这都为开设此课程奠定了一定基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用不同的教材。在学生完成了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任务之后,开设翻译选修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笔者所在高校已经对四届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翻译选修课,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此课程引起了学生对翻译的极大兴趣,有些学生还通过了上海英语中级口译资格考试。其实,对英语水平高的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就可以专门开设翻译课程,讲解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并鼓励对翻译感兴趣的学生课外进行自主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翻译水平。大学学习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翻译教学必须重视翻译理论的讲授。翻译理论必须和翻译实践相结合。在教学生怎样译的同时还要教学生为何这样译以及这样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在今后的翻译实践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和更科学的方法。此外,通过翻译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内在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文化历史原因,翻译实践中,他们就会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自觉培养译语意识、遵循译语表达习惯、排除原语干扰,选用译语中最优化的表现方式,传递原语信文,提高译文质量”。(魏令查,2001:64)非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好、专业精通、英语基础扎实,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过硬、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和科技翻译人才。
  
  3.增开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报刊凭其语言文化方面的鲜明特点,已成为学习、掌握现代英语的重要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开设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来辅助英语教学新模式,使其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心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一直以来,培养阅读能力主要依靠英语课本以及考试资料进行,可利用的资源十分有限,学生的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而英文报纸具有题材广泛、内容新颖、语言现代、地道实用的特点,它紧跟形势、贴近生活,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而且,历年的考研英语中都会有从英语报刊中选取的文章作为阅读考题,所以每周开一节报刊阅读课是大有裨益的,旨在通过报刊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英语报刊,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新词汇,增加自己的词汇量,而且可以了解到英语国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增长语言文化知识。因此,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英语报刊阅读辅助教学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增加语言知识,加深对文化的理解。虽然我们无法生活在英语国家环境里,可是我们身边也不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如英美电台电视台广播和报纸杂志。网络时代打破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学生从固定的教室、教师、课本、上下课等传统的界限中解放出来,使得学生具有“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在网上可以浏览到许多著名英文报刊的内容,学习资料相当丰富。但是,大多数同学感到读懂英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要比阅读一般的文学原著还难,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没有对媒体英语教学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学生也没有能对身边的这些真实材料加以充分利用。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报刊阅读教学作用非常大,通过新闻英语的引入,我们能够激发学生听广播、看报刊的兴趣并使之养成习惯,那样就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和心胸,有助于使学生成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心人,成为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有用人才。
  
  二、开发引进课程
  
  太多的中国现行课堂教学模式给我们展示的是这样一幅图景:当老师一厢情愿地把准备好的教学内容通过准备好的语言、板书以至图文声并茂的电脑课件展示给学生时,他们面对的往往是一个个只会等待灌输的头脑。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中占有时间最长、空间最大的教学活动。当学生们在这样的时间与空间中,经历“教师讲、学生录”这类教学情境时,他们耳濡目染、日以继夜习得的,只能是“等待”型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这里自然成为形成依附型继承型人才的适宜土壤。知识经济大潮的到来使我们真正意识到,过多强调服从、记忆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充满创新、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了,必须改造我们人才培养的模式。在这方面引进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钟华,2002:92)近年来,各国都在加强英语教育改革,许多国家都用英语开设专业课,国际间互换学生交流项目日益增多,学校与企业关系日益密切。西方各国还不断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并大力改善投资环境,以达到增强竞争能力和充实学校实力的目的。
  适应入世需求,有条件的高校需要加强英语语言教学课程的引进与改造,从国外大学引进和建设一系列用英文授课的,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专业课程,如金融投资、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商务外交、人力资源开发、英语师资与教育等。营造全英文授课环境,帮助学生跨越听力关、开口关、交流关,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引入国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引进课程的教学方式更注重的是创设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教师不是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成为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分析问题、拿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
  
  三、教材建设
  
  课程改革的同时,教材建设也应该及时创新。在大学英语五级翻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连一些基本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都没掌握住,连Elizabeth(伊利莎白,女子名)这一英语国家常用人名都翻译得五花八门,如“艾丽贝丝”,“埃利贝斯”,“艾利伯斯”。而此翻译班的学生在上学期都已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由此,笔者深感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有太多的欠缺,并认为极其有必要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通修课——英语语言与文化。目前,有些高校已经开设了此课程。然而,现今有关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书,或是针对英语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如: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内容太深太泛且不实用;或是着重某个方面(如: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不够系统全面。因此汇编针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教材意义重大,可以在帮助英语教师减轻备课压力的同时,为学生展示对其英语语言的学习及将来的工作、生活用处大的语言文化知识。语言的掌握其实是一种技能的培训,而当今在
  四、六级英语考试这一指挥棒的统领下,老师与学生均将精力花费在听、写、读、译等方面的培训上,注重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我们深知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要通过实际运用获得的。我们总是告诫学生在运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要用英语去思考,运用英语思维。可是我们的学生还是在汉语环境下学习英语,要做到英语思维谈何容易。然而我们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其文化。21世纪是世界各国文化碰撞、冲突、交汇、融合的世纪,在这一过程中,得出的必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这是我们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文化挑战,我们必须适应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新形势,给学生补上这一生动且有用的英语语言文化课。因此加强英语语言文化教材的建设将对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极有价值,且具有前瞻性、拓展性,能够弥补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欠缺这一不足,从而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及将来所从事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使英语教学更生动、精彩。
  毫无疑问,世纪专业人才应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全面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学生们能否在某一专业领域中使用国际最通用的语言文字与世界沟通,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别国文化、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条件。学生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顺利知道、理解、汲取在某一领域中的最新信息和成果,为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新时期,新要求,加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方文.经济发展繁荣外语教育[J].经济论坛,2003 (5).
  [2]陈恪清.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3]魏令查.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2001(3).
  [4]钟华.营造英语教学环境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中外合作课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7).
  [5]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吴启金.翻译教育要进一步与市场要求相衔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7]李人侠.论大学英语课程结构的改革(J).教书育人,2005(1)
  [8]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其他文献
摘要: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正确运用“三维健康观”的观点。实现教师地位“首席化”,使师生互动起来,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组织管理要注意“民主化”,充分信任学生,开展“责任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自主管理观念。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法指导,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爱好与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课程改革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概括,为21世纪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结合现阶段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科学认识进行分析,探寻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与人全面发展的有机联系,为丰富21世纪我国竞技体操后备人才培养理论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竞技体育 竞技体操 后备人才 培养 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竞技体操运动技术的更新不断加快,运动技
期刊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普通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数学教育实现从“工具数学”向“文化数学”的转变。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具有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和高度的教育使命感。要自觉形成“文化数学”的教学理念,并切实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文化数学”可以使数学变得更容易一点。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 文化数学 人文精神    前言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的
期刊
我们通常把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称为教学设计。在对初中思品课教学设计的分析和操作中,有许多成果是富有价值的。教学设计必须通过课堂的主导者即教师付诸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渗透了教师的个性化的操作,如情感、意志、语言、动作等,因此形成了风格迥异、各有特色、效果不一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型。    一、 当前流行的三种思品课教学模型    由于理论修养、教学经验、地区差异、个性特征等因素的不同,每
期刊
关于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的命题,《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以下简称《08年考试方案》)在其“试卷结构与内容”部分作了这样的说明:“数学必修题考查必修和选修系列1内容,附加题主要考选修系列2和系列4内容。语文附加题的题型和考查要求在《考试说明》中公布。”这个说明对比度很大,数学附加题的考试要求十分明确,语文的除了想象的余地大,就什么也没有了。按惯例,08年的《考试说明》一般要
期刊
中考前的复习是师生最紧张最辛苦的时候,复习的思路、策略直接关系到复习的成果,在此期间,教师的引导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考物理涉及到声、热、光、力、电五部分中的知识及相关实验,但无论从考试的分数比重或试题综合程度上来看,力学和电路显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课改深入发展,新课改的理念将深入到中考试卷中去,这是中考物理的必然趋势,随着强化素质教育,对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及创新意识的要求,已反映
期刊
在我们的想象中,好像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读所有的书,任何书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读;还想当然地以为,年龄越大,作为读者就越成熟,阅读的效果也就越好。其实,这种想象遮蔽了阅读生活中的真实规律。少儿时期是人生阅读的黄金花期,相当多的儿童经典和其它人生奠基性的优秀作品,在适当的年龄才能读出最佳的情调、最好的效果。适时性阅读是有充分的科学理论和有效实践加以支撑的,是语文课程中的真性知识。  传统的启蒙教育
期刊
摘要:费尔巴哈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来分析人的本质,认为人本质就是上述属性之总和;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则认为,人的本质不在于其自然属性,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生产劳动,批驳了费尔巴哈的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扬弃和超越了费尔巴哈。  关键词:人本质 自然 社会 类意识 劳动    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话题,各个时期的哲学家对此都非
期刊
摘要: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培养一支适应国际化竞争的服装人才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在欧美服装院校普遍开设服装产业运营作为本科教育的基本课程,因此我国服装院校开设服装产业与市场课程十分必要。作者在多年的服装商品学课程的教学中一直参照欧美主流课程体系,弱化技术因素,强化经营因素,并加入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得到目前的本课程的结构。本课程以服装特有的经营特点为主线,涵盖从产业到企业,从
期刊
摘要:Well一词作为话语标记词时蕴涵着丰富的含义。对翻译造成一定困难。不少学者对其意义和语用功能都进行过一定研究。但具体应该如何翻译未作详细说明。本文通过Nida的功能对等给我们的启示,对well一词的如何翻译作更深入分析,同时对我们跨文化翻译的思路提出笔者的意见。  關键词:well 功能对等 语用功能    1. 前言  Well是操英语的人在口语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应用范围广泛,语气表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