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8月21日,“探知未来——2017年三星希望工程STEM科普教育计划启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三星希望小学的近80位小学教师将接受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先进的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记者了解到:从2005年开始,中国三星与中国青基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希望小学援建工程”,到目前为止,已在全国28个省区援建了150所希望小学。从2013年开始,开始为希望小学配备“智能教室”,使贫困偏远地区的教师和孩子有机会感受到了新教育技术的魅力,为“希望工程”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
源起:弥补国家投入不足
希望小学,是希望工程衍生出来的产物,其根源在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因经济发展落后,国家对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87年,这一论断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得到确认。
1988年,共青团“十二大”通过了体制改革的决议,会后成立了共青团中央事业开发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筹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青基会”)。中国青基会成立后,做什么类型的公益项目,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于是,资助贫困农村孩子上学的“希望工程”应运而生。
其实,希望工程的诞生是一个必然。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每年有100多万小学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四五十元的书杂费而失学。1986年,团中央派人在广西柳州地区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经调查发现:“金秀瑶族自治县共和村,全村人2000多人,解放后没有出过一名初中生,辍学率达90%以上。”1989年初,时任中国青基会秘书长的徐永光和几位志同道合者在办公室里畅想基金会的发展方向。大瑶山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睛在徐永光脑海中闪现,希望工程的灵感也跃然而出。
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基会召开“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新闻发布会。时任理事长刘延东在会上宣布,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长期实施希望工程。其宗旨是: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以民间的方式广泛动员海内外财力资源,建立希望工程基金,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继续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援建希望小学与资助贫困学生是希望工程实施的两大主要项目。时任副理事长的张宝顺、李克强、刘奇葆及国家教委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会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首都十余家报纸、电台、电视台作了报道。
希望工程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全社会的极大反响。当时的媒体这样描述:“汇款单如雪花从海内外飞来。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市民,从花甲之年的老人,到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希望工程的捐赠者。”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其后还两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到1994年,中国青基会和省级青基会接受的捐款总额达到了3.85亿元,救助总规模达到了101.5万名,建希望小学的总数量达到了749所。这些数字,是基金会原计划的十几倍。
改革升级:战略重心初次转移
在如潮的社会捐助下,希望小学以每年760多所的速度递增,上万所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告别危房,上千万面临辍学的少年儿童直接受益。不过,希望小学在这块“金字招牌”背后承载着发展契机的同时,也背负着更多压力。“超常规的发展,必然带来某些方面的失衡。”中国青基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徐永光曾指出:比如,全国地县基金的数量难以控制,放任自流的现象已经出现;有些地县筹到钱后不报、不交;有些未经授权,就以希望工程名义募捐。与此同时,其他公益组织的公益项目也在日趋成熟,尤其在助学领域,“春蕾计划”等公益项目与日俱增。
身處“内忧外患”的希望工程,谋求变化越来越迫切。1999年初,中国青基会决定:不再直接接受救助失学儿童的捐款。希望工程由救助失学儿童转向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希望小学由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希望工程战略重心的转移,不仅表明希望工程救助因贫困失学儿童的初始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开发阶段;同时,也表明中国青基会主导项目地位的改变。这种变化符合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和全社会的需要。从1988年到2008年初,希望工程募集资金逾35亿元,其中资助贫困学生290多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3万多所,捐赠希望书库、希望图书室1.3万多个,培训乡村教师逾3.5万名。
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在农村地区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并逐步向城市拓展。由此,希望工程最初要让农村穷孩子读得起书的愿望完全实现,或说希望工程的使命已经完成。2007年5月20日,中国青基会对外宣布希望工程全面升级,将救助模式拓展为物质、精神多方面扶持,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希望小学也由校舍建设,转为教师培训、提供现代化教学设施等。
在原有助学金等经济资助项目的基础上,希望工程面向所有受助学生设计了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能力资助项目;增加了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希望小学担任教师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大学生及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公益活动提供了新的平台。中国青基会表示:希望工程遵循“救助——发展”模式,将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多的帮助受助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公益项目。
新问题开启新使命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后果的显现,以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等原因,使得农村中小学适龄人口不断减少;同时,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升级,农村贫困生也开始逐年减少;现在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聚焦在城市和乡村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的公平、均衡。这些新问题的不断呈现,为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赋予了新的使命。
2012年以前,基于国家教育布局的调整,我国农村小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撤并。中国青基会也因此制定颁布了《关于对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被撤并希望小学捐赠资产、校名的处置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中国青基会制定的《希望小学建设管理规则》的规定,希望小学如确需撤并,要坚持“两个不丢”的原则,即希望小学校牌不丢、希望小学捐赠资产不丢。同时,“微校计划”也是中国青基会应对“后撤点并校”时代的一大举措。2012年9月,国家叫停“撤点并校”后,随后要求办好必要的教学点,让农民的后代不出村也能享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于是,中国青基会从2015年便开始实施希望小学“微校计划”,将希望小学建到村小特别是教学点,为存在危房或条件简陋以及租房上课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援建成为希望小学,将资助重点从乡镇一级下沉到村一级微校,把社会公益力量延伸到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最后一公里”。2015年10月27日,“微校计划”就收到了一家跨国公司的300万元捐款,用于在广西、云南的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援建10所希望小学。 与“微校计划”相似的,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还推出了“同e堂课”“快乐阅读”“希望厨房”等新的公益项目。2014年11月25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举行“希望工程25年暨公益新项目发布”会。25年来,希望工程平均每天接受100万元捐款,平均每天有500多名贫困孩子得到资助,平均每天有两所希望小学落成。从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到第一个从希望工程走出的博士生张宗友,从最初的一帮一结对子、建造希望小学,到如今“圆梦行动”“快乐阅读”“希望厨房”等新的公益产品,希望工程与中国经济社会一起,正在进行转型升级。
中国青基会副理事长涂猛表示:“贫困儿童数量在减少,但是需求还是存在。比如杂费、书本费免了,住宿费有补助,但是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来说,生活费、交通费还是难事。我们已经开始帮扶其他群体,比如随父母进城打工的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希望工程有4个元素:农村、贫困、教育、青少年,符合这些元素的孩子,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未来发展需要不断升级
学者杜建国指出:“最近这几年,很少有人提‘希望工程’了,这一变化表明,农村或贫困地区教育的改善已经逐渐使希望工程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于希望工程的发展,表明在当前我国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除了继续资助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的基础教育之外,未来关注的重点也应该与时俱进,进一步改革升级。
2017年6月13日,三星希望工程项目新一年正式启动,最终确定了以“三星智能教室”“三星智慧教师培训”和“乡村小学科普教育”为主要工作方向的公益策略,在组合作为全球高科技企业三星的优势资源同时,更强调公益项目对受助对象的影响和改变。其中,“三星乡村科普教育”项目,计划通过引进优质的科学课程及教材,在希望小学中开展先进的、特色的科普教育校本课程,激发乡村孩子的科学梦想,拉近乡村孩子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向孩子们传播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担当此次培训的课程专家团队以国际优秀科学课程为基础,为希望小学教师设计了“什么是科学”与“创新思维的提升”两个工作坊,帮助教师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掌握创新的理论与方法,从而能更好的培养乡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截至2016年,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29.5亿元,资助学生553.6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9388所。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社会大众对“希望小学”的关注就渐渐淡化。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2万亿元,并首次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017年9月28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表示:根据最新的统计,2012年至2016年的5年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3.5万亿元,超过1952年至2011年累计投入总和。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
希望工程,在新的时期应当有新的历史使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希望工程的发展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开发阶段,为解决“教育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必须做出新的调整。中国青基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晓禹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希望工程將在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补齐农村教育短板上继续发挥作用。中国青基会秉持“助学育人,共创希望”的价值追求,不仅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必要的经济与物质资助,同时联合捐赠人为他们输送个人发展的能力所需的“发展型”公益资助服务。
源起:弥补国家投入不足
希望小学,是希望工程衍生出来的产物,其根源在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因经济发展落后,国家对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基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明确指出,现阶段,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87年,这一论断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得到确认。
1988年,共青团“十二大”通过了体制改革的决议,会后成立了共青团中央事业开发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筹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青基会”)。中国青基会成立后,做什么类型的公益项目,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于是,资助贫困农村孩子上学的“希望工程”应运而生。
其实,希望工程的诞生是一个必然。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每年有100多万小学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四五十元的书杂费而失学。1986年,团中央派人在广西柳州地区进行了两个月的调查,经调查发现:“金秀瑶族自治县共和村,全村人2000多人,解放后没有出过一名初中生,辍学率达90%以上。”1989年初,时任中国青基会秘书长的徐永光和几位志同道合者在办公室里畅想基金会的发展方向。大瑶山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睛在徐永光脑海中闪现,希望工程的灵感也跃然而出。
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基会召开“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新闻发布会。时任理事长刘延东在会上宣布,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长期实施希望工程。其宗旨是:根据政府关于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方针,以民间的方式广泛动员海内外财力资源,建立希望工程基金,资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继续学业、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援建希望小学与资助贫困学生是希望工程实施的两大主要项目。时任副理事长的张宝顺、李克强、刘奇葆及国家教委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会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首都十余家报纸、电台、电视台作了报道。
希望工程一经公布,就引发了全社会的极大反响。当时的媒体这样描述:“汇款单如雪花从海内外飞来。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市民,从花甲之年的老人,到幼儿园的孩子,都是希望工程的捐赠者。”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其后还两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到1994年,中国青基会和省级青基会接受的捐款总额达到了3.85亿元,救助总规模达到了101.5万名,建希望小学的总数量达到了749所。这些数字,是基金会原计划的十几倍。
改革升级:战略重心初次转移
在如潮的社会捐助下,希望小学以每年760多所的速度递增,上万所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告别危房,上千万面临辍学的少年儿童直接受益。不过,希望小学在这块“金字招牌”背后承载着发展契机的同时,也背负着更多压力。“超常规的发展,必然带来某些方面的失衡。”中国青基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徐永光曾指出:比如,全国地县基金的数量难以控制,放任自流的现象已经出现;有些地县筹到钱后不报、不交;有些未经授权,就以希望工程名义募捐。与此同时,其他公益组织的公益项目也在日趋成熟,尤其在助学领域,“春蕾计划”等公益项目与日俱增。
身處“内忧外患”的希望工程,谋求变化越来越迫切。1999年初,中国青基会决定:不再直接接受救助失学儿童的捐款。希望工程由救助失学儿童转向对优秀受助生的跟踪培养;希望小学由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建设。希望工程战略重心的转移,不仅表明希望工程救助因贫困失学儿童的初始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开发阶段;同时,也表明中国青基会主导项目地位的改变。这种变化符合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和全社会的需要。从1988年到2008年初,希望工程募集资金逾35亿元,其中资助贫困学生290多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3万多所,捐赠希望书库、希望图书室1.3万多个,培训乡村教师逾3.5万名。
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在农村地区全面实施“两免一补”,并逐步向城市拓展。由此,希望工程最初要让农村穷孩子读得起书的愿望完全实现,或说希望工程的使命已经完成。2007年5月20日,中国青基会对外宣布希望工程全面升级,将救助模式拓展为物质、精神多方面扶持,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希望小学也由校舍建设,转为教师培训、提供现代化教学设施等。
在原有助学金等经济资助项目的基础上,希望工程面向所有受助学生设计了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能力资助项目;增加了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希望小学担任教师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大学生及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公益活动提供了新的平台。中国青基会表示:希望工程遵循“救助——发展”模式,将与时俱进,探索出更多的帮助受助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公益项目。
新问题开启新使命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后果的显现,以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等原因,使得农村中小学适龄人口不断减少;同时,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升级,农村贫困生也开始逐年减少;现在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聚焦在城市和乡村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的公平、均衡。这些新问题的不断呈现,为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赋予了新的使命。
2012年以前,基于国家教育布局的调整,我国农村小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撤并。中国青基会也因此制定颁布了《关于对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中被撤并希望小学捐赠资产、校名的处置意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和中国青基会制定的《希望小学建设管理规则》的规定,希望小学如确需撤并,要坚持“两个不丢”的原则,即希望小学校牌不丢、希望小学捐赠资产不丢。同时,“微校计划”也是中国青基会应对“后撤点并校”时代的一大举措。2012年9月,国家叫停“撤点并校”后,随后要求办好必要的教学点,让农民的后代不出村也能享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于是,中国青基会从2015年便开始实施希望小学“微校计划”,将希望小学建到村小特别是教学点,为存在危房或条件简陋以及租房上课的村级小学和教学点援建成为希望小学,将资助重点从乡镇一级下沉到村一级微校,把社会公益力量延伸到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最后一公里”。2015年10月27日,“微校计划”就收到了一家跨国公司的300万元捐款,用于在广西、云南的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援建10所希望小学。 与“微校计划”相似的,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还推出了“同e堂课”“快乐阅读”“希望厨房”等新的公益项目。2014年11月25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举行“希望工程25年暨公益新项目发布”会。25年来,希望工程平均每天接受100万元捐款,平均每天有500多名贫困孩子得到资助,平均每天有两所希望小学落成。从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到第一个从希望工程走出的博士生张宗友,从最初的一帮一结对子、建造希望小学,到如今“圆梦行动”“快乐阅读”“希望厨房”等新的公益产品,希望工程与中国经济社会一起,正在进行转型升级。
中国青基会副理事长涂猛表示:“贫困儿童数量在减少,但是需求还是存在。比如杂费、书本费免了,住宿费有补助,但是对于家庭困难的孩子来说,生活费、交通费还是难事。我们已经开始帮扶其他群体,比如随父母进城打工的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希望工程有4个元素:农村、贫困、教育、青少年,符合这些元素的孩子,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未来发展需要不断升级
学者杜建国指出:“最近这几年,很少有人提‘希望工程’了,这一变化表明,农村或贫困地区教育的改善已经逐渐使希望工程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于希望工程的发展,表明在当前我国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除了继续资助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的基础教育之外,未来关注的重点也应该与时俱进,进一步改革升级。
2017年6月13日,三星希望工程项目新一年正式启动,最终确定了以“三星智能教室”“三星智慧教师培训”和“乡村小学科普教育”为主要工作方向的公益策略,在组合作为全球高科技企业三星的优势资源同时,更强调公益项目对受助对象的影响和改变。其中,“三星乡村科普教育”项目,计划通过引进优质的科学课程及教材,在希望小学中开展先进的、特色的科普教育校本课程,激发乡村孩子的科学梦想,拉近乡村孩子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向孩子们传播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态度,养成科学思维。担当此次培训的课程专家团队以国际优秀科学课程为基础,为希望小学教师设计了“什么是科学”与“创新思维的提升”两个工作坊,帮助教师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掌握创新的理论与方法,从而能更好的培养乡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截至2016年,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捐款129.5亿元,资助学生553.6万名,援建希望小学19388所。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社会大众对“希望小学”的关注就渐渐淡化。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2万亿元,并首次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017年9月28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表示:根据最新的统计,2012年至2016年的5年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3.5万亿元,超过1952年至2011年累计投入总和。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
希望工程,在新的时期应当有新的历史使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希望工程的发展再次进入一个新的开发阶段,为解决“教育不均衡不充分的发展”必须做出新的调整。中国青基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晓禹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希望工程將在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加快补齐农村教育短板上继续发挥作用。中国青基会秉持“助学育人,共创希望”的价值追求,不仅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必要的经济与物质资助,同时联合捐赠人为他们输送个人发展的能力所需的“发展型”公益资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