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千年的文明史中,尽管抗生素的出现,从疾病和感染的灾难当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那些微生物也正凭借着自身一天内百万次的复制能力,显示其强劲的进化优势。入侵新的生态环境和宿主、改变毒力或传播方式……微生物努力地抗争着抗生素和我们人类。
细菌耐药性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恐慌,而更多的是警钟长鸣,只有正确认识抗生素,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真正使抗生素成为人类健康的保障。
我国将每年的9月份定为全国安全用药月。刚刚过去的2012年安全用药月的主题为“谨慎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四个误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有一半以上的处方分发和销售不当,使得一半的病人没有得到正确使用药物的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使用药物种类过多,过多使用抗生素和注射剂,缺乏基本的用药常识,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不按时或者忘记用药,盲目的崇拜进口药、高价药和新药等等,这些不合理的用药行为,不仅危害了患者自身的健康,消耗了有限的社会资源,更严重的是已经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尽管1928年第一个抗生素,也就是青霉素的发现,为我们人类战胜感染性疾病树立了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新的更多的伤害,这其中也包括耐药性菌种数量迅速增加,这里尤其要说一些细菌量问题,耐药性细菌并非新的事物,它们一直存在,并且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进化,有强大的耐药性。有人说只要自己不滥用抗生素,耐药菌就不会形成,然而事实远比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要残酷的多。即使从来没有使用抗生素的人,同样可以成为受害者。
卫生部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主任药师周筱青提出了国人使用抗生素的四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抗生素并非消炎药。
我们日常说的消炎药,实际上炎症在医学上是指机体对各种损伤因子刺激的一种防御的反应,它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等,那么这些刺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有生物性的因素,有物理化学性因素,以及免疫反应等等,显然物理、化学性因素以及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是非感染性的炎症,是完全没有必要用抗生素来对抗的。即便是感染性的炎症,我们也要分门别类的来进行对待,因为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于病毒引起的炎症是无效的。
第二个误区是错误理解抗生素,夸大它的作用。
我们说抗生素它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物,但是很多人却错误的理解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事实上,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抗生素仅仅是针对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而发生作用,是通过杀灭或者是抑制致病菌的作用而达到治疗效果,而预防感染则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杜绝不合适的生存方式等方法来达成的。因此利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不但没有作用,相反长期使用会使细菌耐药,或引起其他的一些新的伤害。
感冒了就使用抗生素,殊不知引起感冒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绝大多数感冒是病毒性感冒,而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产生作用,对病毒性感冒是负效果的。除非某些因病毒性感冒合并的细菌感染,我们可以考虑应用抗生素。还有一些消费者,一发烧就使用抗生素,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发烧病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感染性疾病,例如中毒、肿瘤、免疫性疾病,像类风湿等等。
第三个误区,就是过渡的使用抗生素。
认为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越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实际上在临床治疗当中,一般来说医生是不提倡没有目的的联合使用抗生素,这是因为联合用药不仅不能增加疗效,还可能增加一些毒副作用,所以能够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对不使用两种。?
此外,认为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等等,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对于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已经明确了致病性的感染性疾病,最好使用针对性更强的窄谱抗生素。 ?
第四个误区是随意使用抗生素。
医生为患者制定合适的用药流程,在使用过程当中,如果出现暂时疗效不好,首先应该考虑用药时间不足,以及全身免疫功能状态出了问题等等,如果频繁换药,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如此反反复复,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的时间,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
可见,抗生素是双刃剑,可以驱逐病魔,造福人类,但是滥用就会有更大的危害。在抗生素使用当中,正确做法要坚持“四不”原则——
首先不随意买药,应该从医生的处方来购药。
第二不自行选药,抗生素用来对付细菌的,抗生素需对症才能有效,选哪种药物需要专业医生或者临床检验后做出判断,不能够随意选择和购买药品。
第三不任意服药,对于家庭小药箱当中储备的抗生素,要谨慎使用,千万不要盲目滥用,尤其是感冒等等这些日常小病,不要动不动就服用抗生素。
第四不要随意停药,一旦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内的有效温度。
细菌耐药性带给我们的不应该仅仅是恐慌,而更多的是警钟长鸣,只有正确认识抗生素,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真正使抗生素成为人类健康的保障。
我国将每年的9月份定为全国安全用药月。刚刚过去的2012年安全用药月的主题为“谨慎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四个误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有一半以上的处方分发和销售不当,使得一半的病人没有得到正确使用药物的指导,这主要表现在使用药物种类过多,过多使用抗生素和注射剂,缺乏基本的用药常识,随意增减药物剂量,不按时或者忘记用药,盲目的崇拜进口药、高价药和新药等等,这些不合理的用药行为,不仅危害了患者自身的健康,消耗了有限的社会资源,更严重的是已经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尽管1928年第一个抗生素,也就是青霉素的发现,为我们人类战胜感染性疾病树立了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新的更多的伤害,这其中也包括耐药性菌种数量迅速增加,这里尤其要说一些细菌量问题,耐药性细菌并非新的事物,它们一直存在,并且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进化,有强大的耐药性。有人说只要自己不滥用抗生素,耐药菌就不会形成,然而事实远比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要残酷的多。即使从来没有使用抗生素的人,同样可以成为受害者。
卫生部合理用药委员会委员、主任药师周筱青提出了国人使用抗生素的四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抗生素并非消炎药。
我们日常说的消炎药,实际上炎症在医学上是指机体对各种损伤因子刺激的一种防御的反应,它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等,那么这些刺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有生物性的因素,有物理化学性因素,以及免疫反应等等,显然物理、化学性因素以及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是非感染性的炎症,是完全没有必要用抗生素来对抗的。即便是感染性的炎症,我们也要分门别类的来进行对待,因为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于病毒引起的炎症是无效的。
第二个误区是错误理解抗生素,夸大它的作用。
我们说抗生素它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物,但是很多人却错误的理解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事实上,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抗生素仅仅是针对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而发生作用,是通过杀灭或者是抑制致病菌的作用而达到治疗效果,而预防感染则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杜绝不合适的生存方式等方法来达成的。因此利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不但没有作用,相反长期使用会使细菌耐药,或引起其他的一些新的伤害。
感冒了就使用抗生素,殊不知引起感冒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绝大多数感冒是病毒性感冒,而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产生作用,对病毒性感冒是负效果的。除非某些因病毒性感冒合并的细菌感染,我们可以考虑应用抗生素。还有一些消费者,一发烧就使用抗生素,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发烧病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感染性疾病,例如中毒、肿瘤、免疫性疾病,像类风湿等等。
第三个误区,就是过渡的使用抗生素。
认为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越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实际上在临床治疗当中,一般来说医生是不提倡没有目的的联合使用抗生素,这是因为联合用药不仅不能增加疗效,还可能增加一些毒副作用,所以能够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对不使用两种。?
此外,认为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等等,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事实上对于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已经明确了致病性的感染性疾病,最好使用针对性更强的窄谱抗生素。 ?
第四个误区是随意使用抗生素。
医生为患者制定合适的用药流程,在使用过程当中,如果出现暂时疗效不好,首先应该考虑用药时间不足,以及全身免疫功能状态出了问题等等,如果频繁换药,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如此反反复复,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的时间,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
可见,抗生素是双刃剑,可以驱逐病魔,造福人类,但是滥用就会有更大的危害。在抗生素使用当中,正确做法要坚持“四不”原则——
首先不随意买药,应该从医生的处方来购药。
第二不自行选药,抗生素用来对付细菌的,抗生素需对症才能有效,选哪种药物需要专业医生或者临床检验后做出判断,不能够随意选择和购买药品。
第三不任意服药,对于家庭小药箱当中储备的抗生素,要谨慎使用,千万不要盲目滥用,尤其是感冒等等这些日常小病,不要动不动就服用抗生素。
第四不要随意停药,一旦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内的有效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