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文本;细读;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160—01
在中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教材或文本。要帮助学生陶冶语文情操,感悟语文美感,教师就需要在文本的解读方面下功夫,做文章,而其中文本细读将为此提供最有力的指导。那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理解语境,感悟语境,细读语境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介绍或课前资料准备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写作时代背景,作者的处境、命运历程、心灵体悟、文章风格等,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生成的背景,从而为细读语境提供一个大背景。在讲授朱自清《荷塘月色》时,文章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为什么“不宁静”?文本本身并没有告訴“不宁静”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家庭状况、当时的心灵处境等方面进行补充,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补充内容及个人生活体验得出自己的体味。外部环境的介入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的真情实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内涵。
其次,针对文本教学来讲,上下文之间的语言片段是揣摩文本核心句子的重要辅助语境。如何借助辅助语境进行揣摩?就需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联系上下文,从文本整体揣摩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善于从句子内部出发,借助于相关环境进行分析和思考。人教版《老人与海》节选部分中老人有一句非常励志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如果只是就阅读这句名言而不结合文本去思考和鉴赏,显然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种人生励志奋斗的浅层次启发。但是当我们阅读了文本中老人以鱼叉、刀子、木棍为武器与凶猛的鲭鲨、星鲨、犁头鲨、鲨鱼群等残酷搏斗、坚持到底、乐观坚毅的过程,我们得到的将会是震撼,一种极为惨烈而又致敬崇高的美学震撼。
二、发挥想象,厘清基调,研读情感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虽体裁不同,内容有别,但作为一种思想的媒介,全都与作者个体的生命体验有关,因此与作者的情感表现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探究文本情感,把握文本基调,体会作者的情感。如,杜甫《蜀相》中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教参解释为“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在表现手法上注解为“以乐景写哀情”。诗人用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手法或者这种情感?我让学生充分想象这幅画卷:春天来了,祠堂的绿树旁、墙根下、石缝间、台阶里充满生命张力的春草碧绿盎然,映照着砌成百年的台阶。一派春意融融的勃勃生机,无不彰显生命的活力。黄莺在武侯祠的松柏间自在穿行,无拘无束,轻灵自由,一展歌喉。然而碧草虽绿,却无人关注;莺音虽妙,却不属于自己。自己的春天又在哪里呢?国破家亡,飘转流离,空有诸葛亮之志,奈何皇天狠负有心之人。通过这种想象式引导,让学生置身于画境和联想之中,充分体会诗人内心的痛苦,从而真正理解结句那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悲叹,并充分理解长久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人血却长恨成空的遗恨。
三、推敲文字,涵咏字意,细磨词语
文字的表达是直接的,情感总是隐藏在字里行间。文本细读最终需要通过文字。中华文化丰富厚重,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字义的多义性。汉字不仅有本意,还有联想义、比喻义、延伸义等。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曾说:“文学借助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越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所以,推敲文字,涵咏字义,细磨词语方能真正理解作品主旨和作者情感。例如,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对于“落叶”、“木叶”“树叶”、“黄叶”等的区别令人耳目一新。他正是因为对几个平常意象的字义内涵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推敲,才使得读者对此有了深刻的体悟。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形容词作动词用既表现了春天到来江南绿意遍野的美好景象,也表达诗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对于深入文本研究,准确把握作者情感,理解作品主旨,帮助学生清晰理解文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备课做起,扎扎实实做好这三方面的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主动走进文本,以本为本,结合语境、情感、文字,发挥联想想象,大胆探讨,合作交流。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其语文素养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升。
编辑:陈富祥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160—01
在中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升都离不开教材或文本。要帮助学生陶冶语文情操,感悟语文美感,教师就需要在文本的解读方面下功夫,做文章,而其中文本细读将为此提供最有力的指导。那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理解语境,感悟语境,细读语境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介绍或课前资料准备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写作时代背景,作者的处境、命运历程、心灵体悟、文章风格等,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生成的背景,从而为细读语境提供一个大背景。在讲授朱自清《荷塘月色》时,文章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为什么“不宁静”?文本本身并没有告訴“不宁静”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家庭状况、当时的心灵处境等方面进行补充,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补充内容及个人生活体验得出自己的体味。外部环境的介入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的真情实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内涵。
其次,针对文本教学来讲,上下文之间的语言片段是揣摩文本核心句子的重要辅助语境。如何借助辅助语境进行揣摩?就需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联系上下文,从文本整体揣摩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善于从句子内部出发,借助于相关环境进行分析和思考。人教版《老人与海》节选部分中老人有一句非常励志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如果只是就阅读这句名言而不结合文本去思考和鉴赏,显然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种人生励志奋斗的浅层次启发。但是当我们阅读了文本中老人以鱼叉、刀子、木棍为武器与凶猛的鲭鲨、星鲨、犁头鲨、鲨鱼群等残酷搏斗、坚持到底、乐观坚毅的过程,我们得到的将会是震撼,一种极为惨烈而又致敬崇高的美学震撼。
二、发挥想象,厘清基调,研读情感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虽体裁不同,内容有别,但作为一种思想的媒介,全都与作者个体的生命体验有关,因此与作者的情感表现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主动探究文本情感,把握文本基调,体会作者的情感。如,杜甫《蜀相》中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教参解释为“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在表现手法上注解为“以乐景写哀情”。诗人用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手法或者这种情感?我让学生充分想象这幅画卷:春天来了,祠堂的绿树旁、墙根下、石缝间、台阶里充满生命张力的春草碧绿盎然,映照着砌成百年的台阶。一派春意融融的勃勃生机,无不彰显生命的活力。黄莺在武侯祠的松柏间自在穿行,无拘无束,轻灵自由,一展歌喉。然而碧草虽绿,却无人关注;莺音虽妙,却不属于自己。自己的春天又在哪里呢?国破家亡,飘转流离,空有诸葛亮之志,奈何皇天狠负有心之人。通过这种想象式引导,让学生置身于画境和联想之中,充分体会诗人内心的痛苦,从而真正理解结句那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悲叹,并充分理解长久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人血却长恨成空的遗恨。
三、推敲文字,涵咏字意,细磨词语
文字的表达是直接的,情感总是隐藏在字里行间。文本细读最终需要通过文字。中华文化丰富厚重,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字义的多义性。汉字不仅有本意,还有联想义、比喻义、延伸义等。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曾说:“文学借助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越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所以,推敲文字,涵咏字义,细磨词语方能真正理解作品主旨和作者情感。例如,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对于“落叶”、“木叶”“树叶”、“黄叶”等的区别令人耳目一新。他正是因为对几个平常意象的字义内涵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推敲,才使得读者对此有了深刻的体悟。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形容词作动词用既表现了春天到来江南绿意遍野的美好景象,也表达诗人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综上所述,文本细读对于深入文本研究,准确把握作者情感,理解作品主旨,帮助学生清晰理解文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备课做起,扎扎实实做好这三方面的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主动走进文本,以本为本,结合语境、情感、文字,发挥联想想象,大胆探讨,合作交流。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其语文素养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提升。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