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史料教学研究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tne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历史的这种过去性使得历史现象既不会重演,也不能借助实验手段使它再现。基于历史的这一特点,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就显得极其重要了,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史料在教学中的地位更是越来越稳固。傅斯年先生也曾经说过:史学即史料学。所以,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那么,在选择史料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才能使所選取的材料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历史课堂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一线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史料选择要遵循真实性原则
  在选择和引用史料时,首先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史料实证也要求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的真实。在多如繁星的史料中,如原始档案材料、遗址遗迹遗物等一手资料,其真实性和可信度是最高的,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但也有一些属于二手资料,如传记、小说、影视作品等,从内容上来看,都有符合历史真实的部分,但更多是因为创作需要而被篡改得与历史真实并不相符。初中生毕竟不像高中生、大学生那样具有较高的批判性思维,面对大量信息时,初中生的被动接受明显要多于主动批判。如果教师不加选择地把那些经不起推敲的史事抛给学生,必定会造成学生认知上的严重偏差,甚至可能以讹传讹。
  大家熟悉的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就有很多与历史真实不符的情节或镜头。比如,刘彻册封刘胜为中山王,不是中山靖王,靖是谥号。
  可以说这部关于汉武大帝的历史剧与史事存在诸多相左之处。所以,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就应该特别注意,分析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科学取舍,以确保所选史料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所选史料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
  二、史料选择要遵循合理性原则
  历史的范畴很大,史料也包罗万象,而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要能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有足够的合理性。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文言文还存在相当的难度。历史教材基本上是以时间为序,由远及近地进行编写,七年级学生最先接触的就是古代历史。教师接触到的关于古代历史的文献资料中有些是生僻晦涩、不易理解的文言文。如果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加选择地大量使用这类史料,无疑就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长此以往,必然会挫伤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时,教师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引述《三国志》中的一些记载,但是不能将《三国志》的全部内容拿来为学生普及,否则就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不利于学生理解、吸收。
  三、史料选择要遵循典型性原则
  中外史料浩如烟海,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面对大量的史料,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紧紧围绕教材重难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合理取舍,只选用那些最具典型性、启发性的材料作为问题素材,进行编辑和整理,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九年级下册中的《美国内战》时,南北矛盾是美国内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之间的矛盾,笔者选择了以下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
  材料一 南方种植园主把棉花和其他原料运往英国,从英国输入大批工业品。
  材料二 北方资产阶级希望提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主张自由贸易,使其得到廉价进口货。
  材料三 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采用奴隶制生产方式占有大量劳动力;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廉价自由劳动力。
  材料四 对于新扩张的西部领土,北方希望以自由州身份加入联邦,南方希望以蓄奴州身份加入联邦。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阅读,学生不难发现:当时美国南方和北方在原料、市场、关税、劳动力及西部新增土地的处理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无法调和,最后战争一触即发。
  四、史料选择要遵循多样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史料类型的多样性,尽可能选择不同种类的史料,做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史料兼而有之,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史料的内容或视角、立场的多样化。如对同一主题、同一事件,或同一历史人物选择角度不同的史料,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先出示从1896年第1届雅典奥运会到1932年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的举办时间。细心的学生很快发现,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但在1916年第6届奥运会却未能如期举行。在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的过程中已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讲到战争过程时为了保持注意力的可持续性,我播放视频资料《凡尔登战役》。学生从听老师分析战争发生的背景,到观看有强烈画面冲击感的视频,整个听课状态和思维很快又被激活了,从而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五、史料选择要遵循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人都对有趣的东西毫无抵抗能力,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同样如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是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史料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它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知识本身是枯燥的,历史教师如果只是为了教学需要而引用一些枯燥无味的史料,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丰富、生动、直观、有趣的史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选择生动直观、鲜活有趣的史料,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时,可以先播放一段BBC纪录片《中国瓷器珍宝》。节目讲述了中国瓷器在老外心目中的价值,瓷器又是如何成为外国人的珍宝的,甚至有中国瓷器在国外被拍出四千三百万英镑(价值人民币四亿元)的天价……然后,再向学生展示宋代具有代表性的瓷器作品。这些生动、直观、有趣的史料一定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震撼,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利用史料辅助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教师在选择史料时要遵循真实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多样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其他文献
一、背景分析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颁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8年1月,公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理论要求。研学旅行是一门伴随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旅行的落地开展,突出强调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生集体外出体验活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和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加强了学校与社
材料准备  彩色卡纸、白色卡纸、透明塑料纸、剪刀、手工刀、双面胶、彩笔、记号笔等  1.如图所示,红色卡纸边缘预留大约1厘米的宽度,内折。将剩余卡纸对折,在其中一半卡纸上抠出框架。  2.白色卡纸两边各预留1厘米的宽度,内折。尺寸參照上一步骤中对折后的红色卡纸。  3.将白色卡纸粘贴在红色卡纸未镂空的一侧。  4.合上另一侧,用双面胶固定。  5.在白色卡纸上画上图案——在这里选择的是鲸鱼,描边、
许多同学认为高考文综地理知识散,内容杂,难度大,不易掌握。其实,只要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梳理、整合提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注重将地理知识与政治、历史学科的知识融合,提高地理成绩也不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提高地理能力和成绩,下面对2008年高考文综地理的复习提一些建议。    一、梳理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自然地理难度大、人文地理知识散、区域地理内容杂。要把自然、人文
用手挖土能让我们从情感上更加贴近地下的同伴,也让我们感到快乐。  在土壤这个独立存在的世界中,生物终日忙碌,为地球生命循环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例如氨、碳和氧。这些土壤中的“居民”在生物降解方面是人类的盟友,可以将大块有机体分解成更简单的分子。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态过程,否则我们生活的地球会被大堆大堆的枯枝败叶填满。  土壤中有一種名为母牛分枝杆菌的特殊细菌,它能刺激我们的脑神经分泌血清素。这也是诸多
政治常识知识点多,因此对很多同学来说掌握和运用是难点,那么怎样通过第一轮复习提高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呢?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二,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复杂问题简单化——明确高考怎么考,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政治试题的设问主要由试题知识范围、主语、类型、关键词等几部分组成,设问的知识范围不同,那么获取有效信息的切入点也就不同。若是对政治常识知识范围的考查,那
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对控制高考命题、引领考试方向、体现教育功能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是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把握好考试大纲,有助于同学们明确高考方向,提高备考效率。    一、了解2008年政治考纲概况    2008年文综考试大纲政治部分与2007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考查的目的、范围、要求、题型、分值等都相对
1.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地质、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从成因来看,该地区的岩石主要属于_____________。  (3)图中河谷低地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为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该地区计划在①处建造一座水库。请说明选址的合理性。  (4)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图中四个村落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正确地提出问题,那么,他就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创新教学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会思维、肯思考、善质疑的人才。当前的初中生缺乏的正是创新能力。问题教学法是以教师创设的情境为载体,以提出问题为重点,驱动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究,并在反复质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锻炼思维能力、提升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因此,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要登陆啦!快走!快走!  登陆靴呢?救生衣呢?你把磁铁移到“外出”位置了吗?  登陆靴可以在登陆时避免进水。告诉你个小诀窍,把防水裤的裤腿放到靴子外面,能阻止水顺着裤子流进鞋子里,这样才能真正防水哦!  这下好了吧?  我们可是在北极!这里荒无人烟,生态脆弱,所以一定要遵守所有规定哦!  杰克,我们难道是来看石头的嗎?  你拿望远镜看看,那儿有什么?  我的天哪!这么多鸟!  嘘,轻一点儿!别惊动
白色金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