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区域金融效率作为研究主题,对河北省金融效率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河北金融效率自1995年以来呈由强转弱、再由弱及强的趋势,目前储蓄投资转化效率相对最好,资金利用效率次之。而储蓄动员能力则相对最差。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提高河北省金融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效率经济增长
作为服务于经济增长的金融只有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更高效地发挥自身的功能,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才能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改革以来,河北金融资源的增长及其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培育,对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效率低下、金融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所以,从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及金融效率视角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认识二者之间的互动规律,更有效地构建未来的金融体系,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河北省金融运行效率评价
(一)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目前,较有代表性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有:世界银行的宏观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上世纪90年代)、沈军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006)、周国富等人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007)以及辛念军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006)。本文在参考上述文献的基础上,考虑到河北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10个指标:储蓄率(储蓄总额/GDP)、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居民总收入)、存贷比(贷款额/存款额)、储蓄投资转化率(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股票融资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股票筹资额/居民可支配总收入)、边际资本生产率(GDP增量/资本形成总额)、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与非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资产总额)、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与非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计算上述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河北省经济年鉴》(各年度),样本区间为1995~2007年。
(二)实证分析
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存在,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金融效率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由于各指标均为比率数据,因此不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可直接进行因子分析。
为了增强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本文还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提取后的因子进行旋转。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我们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公共因子1在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非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非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这四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明显偏大,而这四个指标均反映的是资金使用效率,所以将公共因子1称为资金使用效率因子。公共因子2在储蓄投资转化率这个指标上的载荷值最大,这个指标主要反映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故称之为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因子。公共因子3在边际资本生产率这个指标上的载荷值比较显著,这个指标衡量的是资金在生产上的使用效率,称之为生产效率因子。根据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率与三者累计的方差贡献率之比对因子得分进行加权汇总,可得到综合得分。
(三)评价结米
从综合得分和排名可以看出,河北金融效率整体呈“由强转弱,再由弱变强”的趋势。1995和1996年金融效率的强势,主要是由较高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边际资本生产效率促成的:而边际资本生产率下降和很低的资金使用效率,则是造成1997年后金融低效率的主要原因;2003年,虽然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边际资本生产效率仍然较差,但是并没有影响整体金融效率的提升,这与资金使用效率稳步提高是密不可分的,从此,河北金融效率开始稳步攀升,2007年整体金融效率达到最高。
总之,如果把金融运行分为储蓄动员、储蓄一投资转化和资金使用这样三个环节。目前河北的资金使用效率相对最好。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次之,而储蓄(投资)动员效率则相对最差,这无疑为全省今后的金融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河北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支持
关于储蓄率因素s,本文选择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指标进行替代:对于储蓄一投资转化率因素,选择在金融效率趋势分析中提取出的公共因子2(反映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中旋转后的载荷系数最大的指标进行替代,即储蓄投资转化率;至于反映资金使用效率的因素E,本文仍将边际资本生产率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在金融效率趋势分析中,该指标在3个公共因子中的载荷值都比较显著,而且该指标相对于其他几个评价指标更具有综合性。对g=EOs两边取对数,然后将替代指标代人其中。
利用1995-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g、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s、储蓄投资转化率O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E,借助于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
储蓄投资转化率对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影响最大,表现为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促进经济增长率提高1.55个百分点。边际资本生产率的影晌次之,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的影响最小。这表明:在金融效率三要素中,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资金利用效率(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反映资金利用效率),储蓄动员能力(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反映储蓄动员能力)是金融效率因素中对经济增长作用最小的要素。将上述回归分析结果与金融效率趋势分析结果相比较。可以发现:稳步提高的资金利用效率和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不仅是河北整体金融效率不断改善的最主要体现,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储蓄动员能力不仅是河北金融效率中的薄弱环节,而且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也很有限。
三、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并结合河北经济金融运行现状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资金利用效率。资金的利用效率是衡量金融效率高低的主导要素,同时也是经济增长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为促进经济快速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资金的利用效率,使其为河北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加强金融效率的薄弱环节。整体看,储蓄动员能力是河北金融效率的最薄弱环节,这就需要我们从两方面人手解决问题: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做好金融创新和服务工作,吸引资金持有者的目光:另一方面需要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居民有富余资金储蓄,同时要做好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工作,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乐意多储蓄,分享投资收益。
(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推动金融制改革。目前,河北金融功能大多是通过银行来实现的,直接金融的影响尚小。为此,就现阶段来说,在积极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重点还是加大金融主体(即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努力提高其经营效益,使其更好地为河北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效率经济增长
作为服务于经济增长的金融只有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更高效地发挥自身的功能,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才能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改革以来,河北金融资源的增长及其市场化配置机制的培育,对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效率低下、金融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正日益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所以,从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及金融效率视角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认识二者之间的互动规律,更有效地构建未来的金融体系,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河北省金融运行效率评价
(一)评价指标与数据来源
目前,较有代表性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有:世界银行的宏观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上世纪90年代)、沈军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006)、周国富等人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007)以及辛念军的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006)。本文在参考上述文献的基础上,考虑到河北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10个指标:储蓄率(储蓄总额/GDP)、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居民总收入)、存贷比(贷款额/存款额)、储蓄投资转化率(资本形成总额/储蓄总额)、股票融资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股票筹资额/居民可支配总收入)、边际资本生产率(GDP增量/资本形成总额)、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与非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资产总额)、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与非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计算上述指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与《河北省经济年鉴》(各年度),样本区间为1995~2007年。
(二)实证分析
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存在,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金融效率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由于各指标均为比率数据,因此不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可直接进行因子分析。
为了增强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解释能力。本文还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提取后的因子进行旋转。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我们提取了3个公共因子:公共因子1在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非国有企业总资产贡献率、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和非国有企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这四个指标上的因子载荷值明显偏大,而这四个指标均反映的是资金使用效率,所以将公共因子1称为资金使用效率因子。公共因子2在储蓄投资转化率这个指标上的载荷值最大,这个指标主要反映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故称之为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因子。公共因子3在边际资本生产率这个指标上的载荷值比较显著,这个指标衡量的是资金在生产上的使用效率,称之为生产效率因子。根据旋转后的因子方差贡献率与三者累计的方差贡献率之比对因子得分进行加权汇总,可得到综合得分。
(三)评价结米
从综合得分和排名可以看出,河北金融效率整体呈“由强转弱,再由弱变强”的趋势。1995和1996年金融效率的强势,主要是由较高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边际资本生产效率促成的:而边际资本生产率下降和很低的资金使用效率,则是造成1997年后金融低效率的主要原因;2003年,虽然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边际资本生产效率仍然较差,但是并没有影响整体金融效率的提升,这与资金使用效率稳步提高是密不可分的,从此,河北金融效率开始稳步攀升,2007年整体金融效率达到最高。
总之,如果把金融运行分为储蓄动员、储蓄一投资转化和资金使用这样三个环节。目前河北的资金使用效率相对最好。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次之,而储蓄(投资)动员效率则相对最差,这无疑为全省今后的金融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河北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支持
关于储蓄率因素s,本文选择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指标进行替代:对于储蓄一投资转化率因素,选择在金融效率趋势分析中提取出的公共因子2(反映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中旋转后的载荷系数最大的指标进行替代,即储蓄投资转化率;至于反映资金使用效率的因素E,本文仍将边际资本生产率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在金融效率趋势分析中,该指标在3个公共因子中的载荷值都比较显著,而且该指标相对于其他几个评价指标更具有综合性。对g=EOs两边取对数,然后将替代指标代人其中。
利用1995-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g、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s、储蓄投资转化率O和资本的边际生产率E,借助于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
储蓄投资转化率对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影响最大,表现为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促进经济增长率提高1.55个百分点。边际资本生产率的影晌次之,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的影响最小。这表明:在金融效率三要素中,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资金利用效率(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反映资金利用效率),储蓄动员能力(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反映储蓄动员能力)是金融效率因素中对经济增长作用最小的要素。将上述回归分析结果与金融效率趋势分析结果相比较。可以发现:稳步提高的资金利用效率和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不仅是河北整体金融效率不断改善的最主要体现,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储蓄动员能力不仅是河北金融效率中的薄弱环节,而且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也很有限。
三、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并结合河北经济金融运行现状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资金利用效率。资金的利用效率是衡量金融效率高低的主导要素,同时也是经济增长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为促进经济快速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资金的利用效率,使其为河北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加强金融效率的薄弱环节。整体看,储蓄动员能力是河北金融效率的最薄弱环节,这就需要我们从两方面人手解决问题:一方面需要金融机构做好金融创新和服务工作,吸引资金持有者的目光:另一方面需要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居民有富余资金储蓄,同时要做好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工作,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乐意多储蓄,分享投资收益。
(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推动金融制改革。目前,河北金融功能大多是通过银行来实现的,直接金融的影响尚小。为此,就现阶段来说,在积极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重点还是加大金融主体(即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努力提高其经营效益,使其更好地为河北经济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