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胡麻斑病又名胡麻叶枯病,是水稻病害中分布较广的一种病害,一般土壤瘠薄、缺肥导致水稻生育不良时发病较重。此病在全国稻区均有发生,可造成减产100左右,重病田可减产30%以上,并可降低稻米品质。
1、症状识别
胡麻斑病从苗期到收获期都可发病,以叶片发病最为普遍,也可发生在穗颈、枝梗、谷粒等处。
叶片发病,先发生褐色小点,以后发展成椭圆形病斑,大小如芝麻粒,有深浅不同的同心纹,病斑中部变褐色或灰白色,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严重时,在1片稻叶上病斑可达200~300个,有时互相联合呈不规则形的大斑。当稻株缺钾肥时,病斑较大,略呈棱形,轮纹更加明显,称为大斑型病斑。特别感病的品种,叶片上产生近长方形病斑,初呈水渍状灰绿色,后变褐色,1叶上有数个病斑,即可导致叶片枯死,此称急性病斑。叶鞘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斑形较大。形状不规则,边缘清楚,发生较少。穗颈和枝梗受害变暗褐色,与穗颈瘟很相似,穗颈部色泽较浅,为棕褐色,变色部较长,比穗颈瘟发生期晚,大多出现在后期。谷粒受害早的。病斑或全粒未灰黑色,其中稻米粒变为灰色且松脆或成为秕粒,潮湿时,籽粒表面可生大量黑色毛绒状的黑霉。谷粒受害迟的,其病斑形、色泽与叶片上很相似,受害旱的病斑灰黑色;可扩展到全粒,造成瘪粒,空气潮湿时,谷粒表面产生黑色线状的霉层。
2、病原鉴定
水稻胡麻斑病病原菌为一种真菌,无性态为Bipolaris oryzac(Breda)Shoem,是无性孢子类平脐蠕孢属稻平脐蠕,有性态为Cochliobolus miyabeanus(Ito et Kurib)Drechsler et Dastur,是子囊菌门旋孢腔菌属富部旋孢腔菌,有性态仅在人工培养基上发现。分生孢子梗常2~5根成束从气孔伸出,基部膨大,暗褐色,往上渐细色渐淡,不分枝,顶端屈膝状,有多个分隔。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或长圆筒形,弯曲或不弯曲,褐色,有3~11个隔膜。菌丝生长温度为5℃~35"C,最适为28"C。分生孢子在8℃~33℃都能形成,以30℃左右最适。萌发最适温度为24℃-30℃。
3、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稻种或病稻草上或菌丝体潜伏于病稻草内越冬。翌年播种后稻谷上的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病稻草上的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引起秧田和本田的侵染。该病菌的侵染对气象因子要求不严格,但薄地、沙质土、酸性土、缺肥,缺水、长期积水、日照不足、根部受伤等引起水稻生长发育不良的因子对病害的发生均有利。
4、防治对策
此病为气流传播为主,多循环病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本病发生时期,侵染循环与稻瘟病相似,故防治措施与稻瘟病相同。应注意的是酸性土缺肥要增施基肥,合理配合使用氮、磷、钾肥,并做到排灌及时,以减轻病菌危害。
4.1 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1%白灰水浸种,早稻在10~15"C时浸种6天,晚稻在20~25℃时浸1~2天,石灰水层要高出种子15厘米左右,加盖静置,浸种后用清水清洗3~4次。
用2%福尔马林浸种20~30分钟,取出用薄膜覆盖闷种3小时。
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又称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荆、50%稻瘟净乳油、40%异稻瘟净乳油。
4.2 选地或改良土壤避免沙质土壤,泥质土壤上栽培水稻。并进行土壤改良,如沙质土可多施腐熟的堆肥作基肥,酸性土可施石灰。
4.3 消灭菌源种子应消毒,病稻草应烧毁或深埋沤肥,以减少与消灭菌源,减轻发病。
4.4 稻田应及时灌水防止过分缺水而造成土壤干旱,但也要避免田中积水。减轻病情。
4.5 合理施肥一般要增施基肥,及时追肥,并做到氮、磷、钾适当配合施用,尤其钾肥不能缺乏,一旦缺乏,可引起赤枯病发生。
4.6 药剂防治:
20%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荆,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
50%多菌灵可湿性粉荆,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
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每公顷1500毫升,加水喷雾。
为了保证药效要注意以下事宜:
配药方法要科学。因为防治此病药荆均为可湿性粉剂,所以应用少量水将药剂充分搅拌后制成母液,然后再多次加水,配成悬浮液,以防过早沉淀。
喷药过程要注意经常搅拌,以免过早沉淀,使药液中浓度不匀。影响药效。因为人工喷雾所用喷雾器无搅拌器,所以要经常进行搅拌。
遇到下列天气不能喷药。阴雨天不能喷;风大时不能喷;中午炎热时不能喷;有雾、有露时不能喷。
1、症状识别
胡麻斑病从苗期到收获期都可发病,以叶片发病最为普遍,也可发生在穗颈、枝梗、谷粒等处。
叶片发病,先发生褐色小点,以后发展成椭圆形病斑,大小如芝麻粒,有深浅不同的同心纹,病斑中部变褐色或灰白色,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严重时,在1片稻叶上病斑可达200~300个,有时互相联合呈不规则形的大斑。当稻株缺钾肥时,病斑较大,略呈棱形,轮纹更加明显,称为大斑型病斑。特别感病的品种,叶片上产生近长方形病斑,初呈水渍状灰绿色,后变褐色,1叶上有数个病斑,即可导致叶片枯死,此称急性病斑。叶鞘上的病斑与叶片上的相似。斑形较大。形状不规则,边缘清楚,发生较少。穗颈和枝梗受害变暗褐色,与穗颈瘟很相似,穗颈部色泽较浅,为棕褐色,变色部较长,比穗颈瘟发生期晚,大多出现在后期。谷粒受害早的。病斑或全粒未灰黑色,其中稻米粒变为灰色且松脆或成为秕粒,潮湿时,籽粒表面可生大量黑色毛绒状的黑霉。谷粒受害迟的,其病斑形、色泽与叶片上很相似,受害旱的病斑灰黑色;可扩展到全粒,造成瘪粒,空气潮湿时,谷粒表面产生黑色线状的霉层。
2、病原鉴定
水稻胡麻斑病病原菌为一种真菌,无性态为Bipolaris oryzac(Breda)Shoem,是无性孢子类平脐蠕孢属稻平脐蠕,有性态为Cochliobolus miyabeanus(Ito et Kurib)Drechsler et Dastur,是子囊菌门旋孢腔菌属富部旋孢腔菌,有性态仅在人工培养基上发现。分生孢子梗常2~5根成束从气孔伸出,基部膨大,暗褐色,往上渐细色渐淡,不分枝,顶端屈膝状,有多个分隔。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或长圆筒形,弯曲或不弯曲,褐色,有3~11个隔膜。菌丝生长温度为5℃~35"C,最适为28"C。分生孢子在8℃~33℃都能形成,以30℃左右最适。萌发最适温度为24℃-30℃。
3、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稻种或病稻草上或菌丝体潜伏于病稻草内越冬。翌年播种后稻谷上的病菌可直接侵染幼苗,病稻草上的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引起秧田和本田的侵染。该病菌的侵染对气象因子要求不严格,但薄地、沙质土、酸性土、缺肥,缺水、长期积水、日照不足、根部受伤等引起水稻生长发育不良的因子对病害的发生均有利。
4、防治对策
此病为气流传播为主,多循环病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本病发生时期,侵染循环与稻瘟病相似,故防治措施与稻瘟病相同。应注意的是酸性土缺肥要增施基肥,合理配合使用氮、磷、钾肥,并做到排灌及时,以减轻病菌危害。
4.1 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1%白灰水浸种,早稻在10~15"C时浸种6天,晚稻在20~25℃时浸1~2天,石灰水层要高出种子15厘米左右,加盖静置,浸种后用清水清洗3~4次。
用2%福尔马林浸种20~30分钟,取出用薄膜覆盖闷种3小时。
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又称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荆、50%稻瘟净乳油、40%异稻瘟净乳油。
4.2 选地或改良土壤避免沙质土壤,泥质土壤上栽培水稻。并进行土壤改良,如沙质土可多施腐熟的堆肥作基肥,酸性土可施石灰。
4.3 消灭菌源种子应消毒,病稻草应烧毁或深埋沤肥,以减少与消灭菌源,减轻发病。
4.4 稻田应及时灌水防止过分缺水而造成土壤干旱,但也要避免田中积水。减轻病情。
4.5 合理施肥一般要增施基肥,及时追肥,并做到氮、磷、钾适当配合施用,尤其钾肥不能缺乏,一旦缺乏,可引起赤枯病发生。
4.6 药剂防治:
20%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荆,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
50%多菌灵可湿性粉荆,每公顷1500克,加水喷雾;
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每公顷1500毫升,加水喷雾。
为了保证药效要注意以下事宜:
配药方法要科学。因为防治此病药荆均为可湿性粉剂,所以应用少量水将药剂充分搅拌后制成母液,然后再多次加水,配成悬浮液,以防过早沉淀。
喷药过程要注意经常搅拌,以免过早沉淀,使药液中浓度不匀。影响药效。因为人工喷雾所用喷雾器无搅拌器,所以要经常进行搅拌。
遇到下列天气不能喷药。阴雨天不能喷;风大时不能喷;中午炎热时不能喷;有雾、有露时不能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