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互动教学应避免的几种倾向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的实践活动,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才能更好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改革以来,对课堂互动教学的强调,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课堂互动是必要的。但是笔者认为有时候矫枉过正,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和影响,
  在实际的课堂互动教学中,有不少语文教师可能片面理解了互动教学中的内涵,认为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应该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互动、自主提升。这种理解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就实践效果来看,值得探讨。课堂互动教学确实应该强化“放”的意识,但更要有“收”的意识,放手不等于丢手不管,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强化语文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如何放手不丢手、松线不断线,是当下提高语文课堂互动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以笔者多年的教学认知看来,应避免以下几种倾向。
  首先是互动教学设计中的随意性倾向。设计的随意,可能导致互动目的不明确、不聚焦,互动效果不佳的情况。整个课堂互动必然会呈现出一种无序的、放射性的情形,看似热热闹闹、互动不少,实际上却很难聚焦一个相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其实,正是因为互动教学这种形式本身就具有难以掌控、容易发散的特征,更需要教师在互动教学设计上认真研究学情和教材,聚焦一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互动教学的目标和形式,这样才会让学生既能自主探究,也不至于游离太远。
  比如,在《品质》一文的教学中,有教师试图通过互动教学来强调格斯拉职业道德、诚信品质的可贵,但是直接以“格斯拉的死与靴子的品质之间是什么关系”为话题进行互动,这样的设计就过于随意了,学生往往并不认可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甚至会认为是格斯拉自身存在的问题,对这样不能顺应潮流的古板老头不但不会同情,甚至可能嘲笑和嫌弃。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在于互动教学设计本身过于随意和想当然。如果教师认真研读文本,就会发现作者并没有将“靴子的品质”与“格斯拉的死”真正作为因果对立起来——这种对立其实只是一种看似因果的表象,两者之间隐含的“缺件”才是作者想要揭露的内涵。笔者在互动中就故意引入了一个“黑盒子”来引导学生互动探究,在靴子的品质与格斯拉的死之间画上一个黑盒子,请学生挖掘其中的“缺件”,使之从简单的其实不存在的因果联系变成一种必然的关系。学生对于破解“黑盒子”大感其趣,从格斯拉的性格、当时的生活风气、特定的时代背景等不同角度挖掘,使得课堂互动始终围绕文本、聚焦目标进行,互动教学效果也就有了保障。
  其次是互动教学过程中的松散性倾向。课堂互动教学的形式有很多,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是一问一答、集体探究,还是小组讨论,都是很好的、有效的互动模式。但是上述方式,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控,就难免会出现松散拖沓的情况,既影响教学效率更影响教学效果。对很多语文教师而言,理想的互动教学状态应该是学生主动思考、踊跃发言,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提升。确实,这种“无为而治”的互动教学之境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想达到的,但是如果放松了对互动过程的掌控,出现的最大可能就是,愿意思考的还是那几个人、愿意发言的还是那几个人,在互动中有所收益的绝不是全部,而还是少数人,并且长此以往,愿意思考和发言的越来越喜欢思考和发言,不愿意的或者害怕的越来越参与不进来,这样的互动教学实际上成了少数同学的“舞台”,与课堂互动教学的本质大相径庭。
  其实,对于这种互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松散性,教师应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来进行有效把控。比如,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互动教学中,小组讨论是比较频繁的。而且语文学科的特定决定了,每个参与互动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见解,所差别的不过是理解维度的多寡、理解程度的深浅而已。在一个小组里往往会存在领袖型、辅助型、角色型、随大流型、反对型等几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如果在此基础上有效组织学生参与互动,就有可能强化课堂教学互动的整体性。笔者在教学中就尝试过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根据学生特点设主持人、总结人、陈词人若干,引导小组成员在讨论互动中各司其职、主动参与起来,同时集合众力完成互动共促的目标,各小组里的学生轮流代表小组陈词发言,回答最精彩的荣誉归于小组,在这种竞争比较之下,每个小组的互动兴趣和效率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和提高,这样的设计也使得互动的线始终牵在教师手上。
  最后是互动教学结果的不确定性倾向。不少课堂互动话题本身就是开放的、富有争议的,很难说有什么具体的、标准的答案,往往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了。但是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对于习惯应试教学和结果思维的学生而言,往往会产生“互动教学无意义”的错觉。在不少语文教师看来,互动是为了提升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而不是具体的要得出什么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师不能将这作为教学的盲区进行回避,更不能草草了之,而应该尽可能地将最具代表性的思路和说法呈现给学生,使之对互动教学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苏轼《江城子》一词的教学中,在对“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句“孤”字互动理解中,笔者就根据互动中不同的思考角度,给出了五种理解:一是从景物写实上来说,就是一座坟,是量词;二是写景抒情,表达的是情感上的孤单、孤独;三是以合葬风俗论,自己未死,故而是孤坟;四是从距离而言,千里之外可谓孤单寂寞;五是阴阳相隔,有话无人可说,也是一种孤,等等。这样尽可能地在互动教学的结果上“收一收”,将合理的结果给予学生,使得互动教学结果更具确定性,让学生明白互動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学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更加重视互动、主动互动,更好提升互动教学的参与度和覆盖面。
  [作者通联: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其他文献
营商环境现代化不仅是提高企业生产力的基本前提,更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它是指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运用一系列管理科学的现代理论知识,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
民生是国家在政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民生也是社会和谐统一发展的基础。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需要提高对民生的重视程度,全面改善民生问题。
随着流式细胞术、染色体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及图文报告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院质量控制的不断深化.传统细胞形态工作者角色及形态报告模式已面临诸多挑战。为加强新时期实
黑水城出土文书为研究元代亦集乃路自然灾害和社会信仰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原始材料。地处西北边陲的亦集乃路自然环境恶劣,各种灾害频发。面对种种自然灾害,官民双方开展了一系
苏朝栋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三个重要意识》一文中提出“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过程比结论重要”“多阅读比多做题重要”的观点,笔者深表赞同,更想结合自身的教学谈谈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意识及其理解。  一、语文教学,意识很重要  可能很少有教师意识到,自身的教学行为其实就是自身教学意识的产物——正如同此话正是笔者意识的产物一样。这里不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意识展开讨论,只从经验的视角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意识的重要性。
研究了准贝氏体钢销盘磨料磨损和冲击磨料磨损的耐磨性和磨损机制,确定了回火温度对耐磨性的影响,探讨了残余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及其对耐磨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准贝氏体钢渗碳
文章对武威博物馆所藏的一通元代残碑进行了初步解读,该碑是元代初年西凉州城中的某个寺院中的西夏遗僧敏公奉旨赴杭州求取大藏经的功德碑,并就碑文中涉及的相关问题予以考证,该
1999年克恰诺夫出版了《俄藏黑水城西夏文佛经文献叙录》,该书正文之前有克恰诺夫撰写的较为详细的绪论,全面介绍了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佛经文献,并对西夏译经史、僧人师号、寺院、
本文通过对英藏黑水城文献中有关西夏户籍租税账册的整理释文,探讨了西夏户籍租税状况,认为这些文书残页反映了西夏社会基层组织状况,说明了黑水城一带百姓粮食借贷较为普遍,百姓
文本通常都不是封闭的,而是一个"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开放网络",这就是文本的互文性。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文本具有明显的互文特征,这就为互文解读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