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的发展是在理想与现实、自主与依附、传统与现代、“有用”与“无用”的矛盾博弈中实现的。大学精神的失落其实质是大学固有矛盾在新的时代形势下的失衡。重塑大学精神需要在时代条件下实现矛盾的平衡。
[关键词]大学精神,矛盾,失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2-0110-04
大学精神是永恒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但是具有永性恒的大学精神却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渐趋失落了。大学在盲目适应的同时忘却了内在超越的本真使命。面对科层化、市场化、专业化、大众化等一系列时代的变革,大学选择了一味地适应,结果使自己成为时代变化的俘虏、社会的“注脚”。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斗争与协调的结果。大学的发展就是在理想与现实、自主与依附、传统与现代、“有用”与“无用”的矛盾博弈中实现的。大学精神的失落其实质是大学固有矛盾在新形势下的渐趋失衡。失去了原有的平衡感,“一边倒”的价值取向致使现代大学精神在时代沿革中趋于暗淡,甚或被丢弃了,失去了大学本真的价值追求。
1大学精神失落的时代表征
1.1大学的“政治化”与“市场化”倾向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工业化成为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高校担负起了培养大批专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其时,计划经济一统天下,使得千校一面,大学的特色被湮没了。大学被纳入到政治秩序当中,成了完成国家计划的机构,缺乏或者根本就没有自主性。总的看来,建国后的大学教育价值观,政治倾向比较明显,精神的独立性逐步让位于政治上的从属性和依附性。
改革开放后,大学渐上正规,我国也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目标。由于属于晚发外生型国家,加之相关制度、法制的不健全,市场经济在初期得到了片面的发展。市场经济倡导竞争,追求效益和效率,无形中刺激与怂恿了人们无节制的欲求,并进一步入侵到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于是精神活动出现了一种商品化与功利化的倾向。大学的纯粹学术目的也就失去了其起初的本真,发生了变形和扭曲。
1.2大学中人文教育的衰落和失效
如果说科学教育主要教人“做事”,那么人文教育则主要教人“做人”。人文教育可使人认识自身,体认到自己的价值,塑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人得以安身立命。而现实的大学中,科学教育当阳称尊,人文教育却渐渐衰落和失效。科学教育以其“有用性”与现实中人们的功利心态不谋而合。科学教育的过分凸显,必然遮蔽了人文教育的积极意义。“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受到轻视,导致大学生对文化传统极其陌生。值得忧虑的趋势是,不少大学生对教育目标及人文教育价值没有清晰概念;人文学科在大学课程中丧失了中心地位,设课越来越少;学生主修人文学科的人数比率急剧下降,许多获学士学位的大学生没有修过重要的人文课程;许多大学毕业生对历史、文学、艺术、哲学茫然无知。”[1]
1.3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
当前的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有学者把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归纳为五种表现形式:“其一为低水平重复,其中以高校教材、教参为最显著;其二为粗制滥造,比如各式各样的‘鉴赏词典’、‘描写词典’、‘著作学习大词典’之类,大都是捞现成的资料颠来倒去、加减乘除;其三为泡沫学术,目前我国的文章是越发越多,而且是越来越长,书越出越多,而且越来越厚,刊物也越办越多,而且还不断出增刊。在这些表面上是数量膨胀的同时,学术质量、学术水准非但没有呈正比例提升,反倒有的还在滑坡;其四为假冒伪劣,假冒他人名义,搞所谓的‘著书立说’,甚至花钱雇人写文章;其五为抄袭剽窃,这已经成为一大学术公害,《方法》杂志编辑部的文章称之为‘学术蝗祸’,‘这场蝗祸近年来正在学界蔓延并严重蚕食着学术界的人格规范和学术规范’”[2]。学术失范、学术腐败若不早日铲除,大学精神的回归只会是空中楼阁,遥遥无期。
1.4大学服务职能的过分强化
随着民族国家运动的突起、现代化的发展,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在社会进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学要服务社会,这是大学发展的新功能,也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新理念。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学靠改变自身的形势和职能来适应不断变迁的社会。大学服务社会本无可厚非,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服务职能的过分凸现,只会削弱大学的教育属性和学术属性。“不可否认,在当代中国,绝大多数大学的角色意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位:它们在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担当了越来越多的本来不该由自己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责,一次同时却忽视了自己的本份---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3]大学不再像大学,更像是一个政府的专职服务部门,或者说是市场的一个流通服务机构。大学的自主性正日渐消退,越来越依靠政府、市场的指令和调遣。大学是需要一种理想主义精神的,不是现实社会忠诚的奴仆。社会要给大学一点自己的空间,要求太多反而会损害大学的发展,从而也影响到社会的进步。
2大学精神失落的实质透析
大学精神的失落,表面上体现为大学传统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不合时宜,实质上体现了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矛盾和困惑。大学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始终面对着理想与现实(实然与应然)、自主与依附(超越与适应)、传统和现代、“有用”与“无用”的矛盾斗争。大学需要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依据自身和时代变迁的规律来凸显主要矛盾,并极力调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以使大学不至于因不合时宜而遭到淘汰。大学精神的失落实质上是新形势下的大学固有矛盾的失衡,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2.1大学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悖论
理想是指向未来的观念,“是人们对于社会生活未来应当出现的状态的预设和期望”,“它以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足和否定性评价为前提”。大学理想是指人们对于大学未来的看法、观念和价值取向,揭示的是大学的“应然”状态。现实则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一种实际存有。社会现实是大学生存的环境条件,也是大学理想实现的条件和阻碍,它指向大学的“实然”状态。大学理想期望大学能摆脱所有的羁绊,自由地探求知识,不为功利所困扰,为学术而学术;而社会现实则要求将一切事物纳入自己的秩序轨道,为社会发展、历史进步而服务,它是以舍弃甚至践踏某些价值理想为代价的。大学理想和社会现实是大学的永恒矛盾之一,只要人类有精神追求,就会和社会现实产生摩擦。
大学理想是随着社会现实而不断调整的,但是大学理想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其自身固有的精神传统。这些传统是大学在产生之日起就孜孜以求并极力呵护的,它们也是大学独特性的标识。从中世纪时的“闲逸好奇”地自由探求,到近代柏林大学所铸就的学术自由、纯粹科学的传统,再到永恒主义、存在主义流派的大学主张,自由精神始终伴随大学左右,成为大学永恒的理想追求。但是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遗世独立,“冰河期”的大学不是大学的理想所在。进入近代以来,大学面对社会现实的需求,对自己的形式和职能进行了适应性地改造。科研、服务职能逐步纳入了大学范畴,传统的大学也已变为“多元化巨型大学”。但是大学承担社会责任不等于大学无限制、无条件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的服务是有条件的,它更应该发挥提升人类精神和道德的作用。“无条件的大学”不是无条件的为社会尽义务和责任,而是“无条件反抗和提出不同意见”、“不惜一切代价,无条件地追求真理”。
[关键词]大学精神,矛盾,失衡。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2-0110-04
大学精神是永恒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但是具有永性恒的大学精神却在时代的滚滚浪潮中渐趋失落了。大学在盲目适应的同时忘却了内在超越的本真使命。面对科层化、市场化、专业化、大众化等一系列时代的变革,大学选择了一味地适应,结果使自己成为时代变化的俘虏、社会的“注脚”。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矛盾斗争与协调的结果。大学的发展就是在理想与现实、自主与依附、传统与现代、“有用”与“无用”的矛盾博弈中实现的。大学精神的失落其实质是大学固有矛盾在新形势下的渐趋失衡。失去了原有的平衡感,“一边倒”的价值取向致使现代大学精神在时代沿革中趋于暗淡,甚或被丢弃了,失去了大学本真的价值追求。
1大学精神失落的时代表征
1.1大学的“政治化”与“市场化”倾向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工业化成为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高校担负起了培养大批专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其时,计划经济一统天下,使得千校一面,大学的特色被湮没了。大学被纳入到政治秩序当中,成了完成国家计划的机构,缺乏或者根本就没有自主性。总的看来,建国后的大学教育价值观,政治倾向比较明显,精神的独立性逐步让位于政治上的从属性和依附性。
改革开放后,大学渐上正规,我国也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伟目标。由于属于晚发外生型国家,加之相关制度、法制的不健全,市场经济在初期得到了片面的发展。市场经济倡导竞争,追求效益和效率,无形中刺激与怂恿了人们无节制的欲求,并进一步入侵到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于是精神活动出现了一种商品化与功利化的倾向。大学的纯粹学术目的也就失去了其起初的本真,发生了变形和扭曲。
1.2大学中人文教育的衰落和失效
如果说科学教育主要教人“做事”,那么人文教育则主要教人“做人”。人文教育可使人认识自身,体认到自己的价值,塑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人得以安身立命。而现实的大学中,科学教育当阳称尊,人文教育却渐渐衰落和失效。科学教育以其“有用性”与现实中人们的功利心态不谋而合。科学教育的过分凸显,必然遮蔽了人文教育的积极意义。“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受到轻视,导致大学生对文化传统极其陌生。值得忧虑的趋势是,不少大学生对教育目标及人文教育价值没有清晰概念;人文学科在大学课程中丧失了中心地位,设课越来越少;学生主修人文学科的人数比率急剧下降,许多获学士学位的大学生没有修过重要的人文课程;许多大学毕业生对历史、文学、艺术、哲学茫然无知。”[1]
1.3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
当前的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有学者把学术界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归纳为五种表现形式:“其一为低水平重复,其中以高校教材、教参为最显著;其二为粗制滥造,比如各式各样的‘鉴赏词典’、‘描写词典’、‘著作学习大词典’之类,大都是捞现成的资料颠来倒去、加减乘除;其三为泡沫学术,目前我国的文章是越发越多,而且是越来越长,书越出越多,而且越来越厚,刊物也越办越多,而且还不断出增刊。在这些表面上是数量膨胀的同时,学术质量、学术水准非但没有呈正比例提升,反倒有的还在滑坡;其四为假冒伪劣,假冒他人名义,搞所谓的‘著书立说’,甚至花钱雇人写文章;其五为抄袭剽窃,这已经成为一大学术公害,《方法》杂志编辑部的文章称之为‘学术蝗祸’,‘这场蝗祸近年来正在学界蔓延并严重蚕食着学术界的人格规范和学术规范’”[2]。学术失范、学术腐败若不早日铲除,大学精神的回归只会是空中楼阁,遥遥无期。
1.4大学服务职能的过分强化
随着民族国家运动的突起、现代化的发展,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在社会进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大学要服务社会,这是大学发展的新功能,也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新理念。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学靠改变自身的形势和职能来适应不断变迁的社会。大学服务社会本无可厚非,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服务职能的过分凸现,只会削弱大学的教育属性和学术属性。“不可否认,在当代中国,绝大多数大学的角色意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位:它们在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担当了越来越多的本来不该由自己承担的社会服务职责,一次同时却忽视了自己的本份---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3]大学不再像大学,更像是一个政府的专职服务部门,或者说是市场的一个流通服务机构。大学的自主性正日渐消退,越来越依靠政府、市场的指令和调遣。大学是需要一种理想主义精神的,不是现实社会忠诚的奴仆。社会要给大学一点自己的空间,要求太多反而会损害大学的发展,从而也影响到社会的进步。
2大学精神失落的实质透析
大学精神的失落,表面上体现为大学传统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不合时宜,实质上体现了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矛盾和困惑。大学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始终面对着理想与现实(实然与应然)、自主与依附(超越与适应)、传统和现代、“有用”与“无用”的矛盾斗争。大学需要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依据自身和时代变迁的规律来凸显主要矛盾,并极力调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以使大学不至于因不合时宜而遭到淘汰。大学精神的失落实质上是新形势下的大学固有矛盾的失衡,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2.1大学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悖论
理想是指向未来的观念,“是人们对于社会生活未来应当出现的状态的预设和期望”,“它以对社会现实的不满足和否定性评价为前提”。大学理想是指人们对于大学未来的看法、观念和价值取向,揭示的是大学的“应然”状态。现实则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一种实际存有。社会现实是大学生存的环境条件,也是大学理想实现的条件和阻碍,它指向大学的“实然”状态。大学理想期望大学能摆脱所有的羁绊,自由地探求知识,不为功利所困扰,为学术而学术;而社会现实则要求将一切事物纳入自己的秩序轨道,为社会发展、历史进步而服务,它是以舍弃甚至践踏某些价值理想为代价的。大学理想和社会现实是大学的永恒矛盾之一,只要人类有精神追求,就会和社会现实产生摩擦。
大学理想是随着社会现实而不断调整的,但是大学理想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其自身固有的精神传统。这些传统是大学在产生之日起就孜孜以求并极力呵护的,它们也是大学独特性的标识。从中世纪时的“闲逸好奇”地自由探求,到近代柏林大学所铸就的学术自由、纯粹科学的传统,再到永恒主义、存在主义流派的大学主张,自由精神始终伴随大学左右,成为大学永恒的理想追求。但是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遗世独立,“冰河期”的大学不是大学的理想所在。进入近代以来,大学面对社会现实的需求,对自己的形式和职能进行了适应性地改造。科研、服务职能逐步纳入了大学范畴,传统的大学也已变为“多元化巨型大学”。但是大学承担社会责任不等于大学无限制、无条件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的服务是有条件的,它更应该发挥提升人类精神和道德的作用。“无条件的大学”不是无条件的为社会尽义务和责任,而是“无条件反抗和提出不同意见”、“不惜一切代价,无条件地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