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樂”字本义的学习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在对“樂”字进行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字形和字义的变化已经十分明确,也并没有什么争议。值得注意的是“樂”字的本义众说纷纭,于是笔者将“樂”字的本义作为此次研究与学习的重点。
  关键词:乐器;本源;栎树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1
  “樂”字的字形演变非常明确,后来学者解读甲骨文字体为:“丝” “木”,金文的时候有了“白”这个部件,篆文承续晚期金文的字形,后来的字体都是在篆书基础上并没有过多的变化,直到后来简化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乐”。
  东汉的许慎根据小篆对“樂”作出的解释为:“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虡也。”这句话从两个方面对“樂”做了定义,从大的方面,“樂”是各种乐器和乐声的总和,从小的方面,“樂”是将鼓挂在木架上,可以视作类似鼓鞞的一种鼓乐击打类乐器,这种说法出现的最早,一直影响了后世许多年人们对“樂”的理解。直到“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率先对许慎的说法提出反驳:“从丝付木上,琴瑟之象也,或增’白’以象弦之器,……君‘象鼓鼙,木,虡’者,誤也。”他认为是蚕丝的样子,意义也应该取丝线类,郭沫若也赞同这种说法,他认为“樂”字中间之的“白”为拇指之形,将“白”放在两个“幺”中间,“樂”就像人在弹奏琴弦,故而有了后来声乐类的意思。
  不管是像鼓鼙还是琴瑟,我们暂且将它归为乐器类,后来有学者指出这并不能算是“樂”的本义,因为他们是根据小篆字形来判断的,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樂”一是没有中间“白”这个部件,二是没有关于音乐这个意思的用法记载,并且,如果说“樂”是拨弄弹奏丝弦乐器,也不是十分准确,因为丝弦乐器出现得较晚。
  甲骨文卜辞中,作为“乐”的最古字形甲骨文,“幺幺”是从“木”,没有“白”,于是有说法:“乐”,即“栎”,即“社树”。可以引申为在“社祭”时的饮食、男女歌舞,从而觉得很快乐。但是甲骨文初义没有作音乐类的意思,这一点也并非不能解释,卜辞中记载的事物本来就有限的,再者,根据《论语》中“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三代”的社树以松柏栗为主,这栎树并没有被较多的提及,更不要说因此造字的记载。
  在查证的过程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说法,学者刘正国在论作中提出,“‘樂’是‘祖灵葫芦’崇拜的标志,形状属于‘凹腰葫芦’之象形也。”认为“樂”字本义代表着“葫芦”,是作为祖灵的象征,因此笔者查阅了相关民俗学书籍,是指在云南一带的民俗崇拜,只不过在求证几位云南少数民族的朋友后,他们现在对这种说法也并不清楚,并没有重要到流传甚广。这一说法,也没有其他任何古籍文献能够加以支持。
  还有一种说法,学者认为“樂”是诗乐舞合一的混合艺术形式。《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这句是描写远古先民进行乐舞时的场面,为了祈祷丰收而作的歌舞,其特点是诗、歌、舞合一。这符合上古时代艺术创造的特点,和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合资料目前大致有乐器、植物、民俗崇拜、乐舞四类说法,其中一些对“樂”字的解释与探究,虽然总是列举了很多字形的分析,但是我们所指的词的本义,并不一定就是这个词的原始意义、造字意义。汉语历史悠久,而记录汉语的汉字才不过几千年的历史。在汉字产生之前,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词自然也有一个最初、最开始的意思,但那个时候的词的本义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甚至无从去考证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本义是不只是它的形体结构有一定根据,也要有古文字材料能够证明的意义。只有这样的意义,我们才能称之为本义。《礼记·乐记》是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其中说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笔者同意的观点是,“樂”的本义,是与人的生产资料与生产活动分不开的,因此,追溯诸位学者的说法,笔者依然认为许慎的解释最为贴近,是各种乐器与乐声的总和,至于郭沫若的说法,本是觉得说得过去,但无奈没有考证到如何能证明“白”是在弹拨琴弦,所以不敢苟同。
  在此基础上,笔者查阅字典将“樂”字字义做了一点梳理,本义还是认为许慎的说法更为合理,故而遵从此意,那么可以引申其意义为动词“奏乐”,《礼记》中用过,“岁凶,年合不登,……,士饮酒不乐。”《论语》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亦可以作动词“喜好、欣赏”来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则可以解释为形容词“开心的、愉快的”,这里的形容词活用,就是“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中“以……为乐”的意思。我们现在所说的“乐观”,也是在形容词的基础上做了词性的引申,引申为副词。另有安乐、丰登的意思,常用为“乐土”、“乐岁”。除了这些词性上的引申意义,还有借代的用法,一是能指音乐、乐器、音乐作品,乐工,二是根据《庄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看出“樂”也可以指代《乐经》这本书。最后,还有另外与本义并无关联的意思和用法:一是作地名,现今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读音lào。再是作姓氏,如乐毅,读音yuè。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陈政.字源谈趣[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3]陈涛.常用汉字浅释[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4]夏永生.汉字与乐舞[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
  [5]刘正国.“乐”之本义与祖灵(葫芦)崇拜[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04).
  [6]史军超.洪水与葫芦的象征系统[J].民间文学论坛,1995(01).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VEGF表达与CT增强表现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8例肺良性结节行CT增强扫描,并应用S-P法对其病理标本进行免疫
摘 要:在古代的戏剧发展中,尤属元代的杂剧成就卓越,其中又以关汉卿的作品最为著名。他通过戏剧,对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忍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被压迫的人们表达了无限的同情,同时也歌颂他们的淳朴善良和勇敢的反抗精神。他通过朴实的语言和新颖的构思、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严密的逻辑结构、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喜闻乐见的戏剧手法,创作了具有生活氣息又不乏艺术韵味艺术作品,为元代杂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戏
摘 要:目前,学界关于含语素“时”的频率副词多见于对时间副词或动量副词的研究,作为一个类别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  关键词:频率副词;语义分析;语义特征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0--02  “频率”是指对单位时间内事件、行为或状态等重复的次数加以计量表述的副词(邹海清,2006)。综合频率副词最大考察范围,本文所研究的含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在胃癌组织及区域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OX-2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COX-2基因作为胃癌治疗靶点的前景.方
一个美国老人告诉我,他的牧师讲的一个关于鹰的故事,让他在即将过93岁生日时重返学堂。那个故事是这样的:鹰是自然界最长寿的鸟,它们通常可以活到70岁。然而,在活到40岁的时
电子社交平台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次调查研究分析伊犁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状况,着重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电子社交平台的现状与出现的问
基金项目:本文章是2015年景德镇市科技局软科学项目《文化生态视野下的景德镇文化遗产型景区旅游现状分析及外宣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GLRK013)。  摘 要:文化遗产型景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开展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载体,处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矛盾的中心,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尤为突出。本文将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發,以景德镇为例,研究景德镇作为一个由文化创造者,自然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53、p21及PCNA在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中的表达与分布,以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异常与BD发生的关系.方法:选用单克隆抗体Do7、AB-3、PC10及34
学位
摘 要:黄家城来自信奉佛教的家庭,1930年在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捕。获释后留学法国,期间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积极参加法国抵抗运动。面对战争导致的严重人道灾难,黄家城在占领区进步期刊《弩箭》上发表翻译的李白、王维、陈子昂的诗歌三首,从诗歌中表现的佛教、道教和儒教思想寻求慰藉,表达了绝望和抗争的双重情绪。战后,黄家城皈依天主教,并向西方译介中国的佛教、道教、儒教,成为中西方宗教思想交流的使者。  关
摘 要:时间是抽象的,认识它一般需要借助其他隐喻概念,研究中提到了11个概念范畴,但文中只对空间-时间隐喻做了说明,并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英语中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方法,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时间隐喻;认知  作者简介:王存(1992.1-),山东省聊城市人,女,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