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舟山群岛是我从小到大去过很多次的地方。
第一次去,是在16岁的夏天。回忆起来,当时的细枝末节都已不太清晰,只记得在夜晚时分微凉的风中,我与母亲在山上走,四下阒寂。我们在山腰的大排档吃饭,几盘白灼的贝类,味道极其清淡,两个人边吃边聊些细碎的话题。饭后,我们悠然地在山海间行走,走到海边时,夜色越发漆黑如墨,耳边听到阵阵汹涌的海潮声。
那是我第一次遇见海。夜里的海,让我心里充满恐惧、不安与好奇。
可是那夜风的呼啸,那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又满是神秘的气息,那么令人着迷。
第二天,终于一睹大海的真容时,我难免有些落寞—毕竟不是明信片上那种蓝到梦幻的颜色。后来才明白,内海几乎都是如此。如若非要在舟山境内找到那抹蓝,可能需去东极岛望一望。
因为那是和母亲为数不多的同游,回忆起来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弥足珍贵。
第二次去舟山,是在20岁的夏天。去的是岱山的一个小岛,那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那时的岱山还只是一座平淡的小岛,岛上的生活也如寻常的市井小镇一般,只是彼时我年幼,好奇心重,什么都觉得有趣。
刚下大巴的一瞬,清新的海风、金色刺眼的阳光以及小岛独有的气息扑面而来。即使只是胡乱走着,都觉得放松与美好。
有时,旅行便是如此吧,把自己抛掷在陌生的地方,全然不知方向。而正是这份心无所碍、随遇而安的美好,才时时让人惦念,渴望着再次出发。那个全然陌生而自由的自己,好像唯有在旅途中才得以变得清晰、立体。
记忆里,那天的海风大却温柔,我不断归拢自己被吹乱的头发,好像忘记了一切烦恼的事情。
第三次去舟山,是2017年的夏天。公司對员工的犒劳,便是去舟山放松几日。
我以为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城市里走走停停,绕到无人的小道,逛逛街衢,尝一些市井味道,而非一味奔赴热闹的景点。这次来舟山便是如此。
正值七月,天气舒爽,天上时而飘过大团的浮云。虽然舟山近海一点儿也不蓝,但因着蓝天白云的衬托,仿佛海也被染成了蓝色。
大家热热闹闹从下午一直玩到晚上,玩水嬉闹,吃着烧烤,然后一起放孔明灯。刚放上去,一场瓢泼大雨下来,所有的孔明灯都被濡湿了,变成一团团狼狈的白纸。
夏日的雨水来去都很急。雨后,大家又在海边唱起了歌,玩起了荧光棒,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此时,烟花在夜空中绽放,雨后的清亮夜空绚烂得如梦似幻。
其实是很庸俗的节目,可是不知怎的,我觉得是这般美好。
三次去舟山,更多的是内心里的碰撞与自省。旅行并非一定要执着于风景,更多的是去关注当下内心涌起的海浪,自己知道便足矣。
第一次去,是在16岁的夏天。回忆起来,当时的细枝末节都已不太清晰,只记得在夜晚时分微凉的风中,我与母亲在山上走,四下阒寂。我们在山腰的大排档吃饭,几盘白灼的贝类,味道极其清淡,两个人边吃边聊些细碎的话题。饭后,我们悠然地在山海间行走,走到海边时,夜色越发漆黑如墨,耳边听到阵阵汹涌的海潮声。
那是我第一次遇见海。夜里的海,让我心里充满恐惧、不安与好奇。
可是那夜风的呼啸,那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又满是神秘的气息,那么令人着迷。
第二天,终于一睹大海的真容时,我难免有些落寞—毕竟不是明信片上那种蓝到梦幻的颜色。后来才明白,内海几乎都是如此。如若非要在舟山境内找到那抹蓝,可能需去东极岛望一望。
因为那是和母亲为数不多的同游,回忆起来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弥足珍贵。
第二次去舟山,是在20岁的夏天。去的是岱山的一个小岛,那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那时的岱山还只是一座平淡的小岛,岛上的生活也如寻常的市井小镇一般,只是彼时我年幼,好奇心重,什么都觉得有趣。
刚下大巴的一瞬,清新的海风、金色刺眼的阳光以及小岛独有的气息扑面而来。即使只是胡乱走着,都觉得放松与美好。
有时,旅行便是如此吧,把自己抛掷在陌生的地方,全然不知方向。而正是这份心无所碍、随遇而安的美好,才时时让人惦念,渴望着再次出发。那个全然陌生而自由的自己,好像唯有在旅途中才得以变得清晰、立体。
记忆里,那天的海风大却温柔,我不断归拢自己被吹乱的头发,好像忘记了一切烦恼的事情。
第三次去舟山,是2017年的夏天。公司對员工的犒劳,便是去舟山放松几日。
我以为的旅行,是在陌生的城市里走走停停,绕到无人的小道,逛逛街衢,尝一些市井味道,而非一味奔赴热闹的景点。这次来舟山便是如此。
正值七月,天气舒爽,天上时而飘过大团的浮云。虽然舟山近海一点儿也不蓝,但因着蓝天白云的衬托,仿佛海也被染成了蓝色。
大家热热闹闹从下午一直玩到晚上,玩水嬉闹,吃着烧烤,然后一起放孔明灯。刚放上去,一场瓢泼大雨下来,所有的孔明灯都被濡湿了,变成一团团狼狈的白纸。
夏日的雨水来去都很急。雨后,大家又在海边唱起了歌,玩起了荧光棒,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此时,烟花在夜空中绽放,雨后的清亮夜空绚烂得如梦似幻。
其实是很庸俗的节目,可是不知怎的,我觉得是这般美好。
三次去舟山,更多的是内心里的碰撞与自省。旅行并非一定要执着于风景,更多的是去关注当下内心涌起的海浪,自己知道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