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神庙在希腊城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学界对其中的原因莫衷一是.在“城邦艺术”语境下,图像角度的分析可以为神庙的社会意义提供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神庙建筑图像分内部神像和外围图像两类,前者是城邦保护神的具象形式,后者表现的是传说中的战斗题材.二者紧密联系,共同完成了一个关于城邦生存逻辑的叙事,并启示公民与神各尽其责,时刻警惕,英勇战斗.图像空间是城邦的缩影,图像内容是城邦生活的反映.两组图像代表了城邦生活最重要的两大要素:“祀”与“戎”.神庙是城邦的最高精神寄托,图像是城邦教育的重要手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庙在希腊城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学界对其中的原因莫衷一是.在“城邦艺术”语境下,图像角度的分析可以为神庙的社会意义提供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神庙建筑图像分内部神像和外围图像两类,前者是城邦保护神的具象形式,后者表现的是传说中的战斗题材.二者紧密联系,共同完成了一个关于城邦生存逻辑的叙事,并启示公民与神各尽其责,时刻警惕,英勇战斗.图像空间是城邦的缩影,图像内容是城邦生活的反映.两组图像代表了城邦生活最重要的两大要素:“祀”与“戎”.神庙是城邦的最高精神寄托,图像是城邦教育的重要手段.
其他文献
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主体状态和文化结构:一是传统中国、乡村中国;二是现代中国、城市中国;三是工业中国、工业乡村.这三种主体状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回应特定的时代命题.与西方欧美国家不同,中国有着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当下中国保留着两种文化遗产,第一种是上千年农耕社会的历史实践;第二种是百余年中国挣扎、蜕变的现代历史.只有充分辩证地把这样两种历史经验对象化,中国道路才具有真正的启示意义.
敦煌乐舞通常包括石窟壁画中的乐舞图像和敦煌文献对乐舞的记载两大部分,这些图像与文字在中国乐舞史研究中具有特殊位置和重要价值.首先,敦煌壁画乐舞图像具有丰富的种类和数量;其次,敦煌壁画乐舞图像反映了大量中古时期乐舞史的片段;另外,敦煌壁画乐舞图像能够与敦煌文献做到同一时期、同一地域内的互证,这些都是其他乐舞图像不具备的.当然,从性质上讲,敦煌壁画乐舞图像作为佛教壁画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佛教和艺术的因素,而敦煌文献中的乐舞记载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紧密相关.因此,如何将这些因素剥离,把图像与文字统一纳入到中国乐
近年来中国网络剧发展较快,部分优秀网络剧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网络剧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内核,致力于中华文化与美学的创新与发展,其传播影响着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从一个方面增强了文化自信与艺术感染力.这些网络剧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进行创新,积极探索,有得有失,有成功,也有遗憾.
“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革命持续加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高速变更的新兴技术和固化的旧有理念之间、快速扩张的数字平台和不足的优质内容之间、现存的数字鸿沟和亟待开发的下沉市场之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成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中难以解决的结构性问题.然而,在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数字文化产业迎来爆发契机,消费场景向线上集中,消费能力在线上释放,线上消费需求短期内急速上升;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态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态势表现出集中特征;数字文化企业积极推动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双效统一
李泽厚的美学理论与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从文献资料来看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二人学术观点的一致性与相通性在李泽厚50年代的美学思想中已有体现.艺术符号学构成了李泽厚美学思想颠覆俄苏一元话语的直接动力,也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整合自己的学术理论,提出“情本体”与“积淀说”的重要原因所在.挖掘李泽厚学术思想的转变根源,就个案研究而言,可以为深刻理解李泽厚美学思想提供有益的参考;就宏观层面而言,我们从中可以发掘李泽厚借鉴利用西方资源为我所用的经验,同时,也可以发现中国独有的文艺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如何做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仍旧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既与日常生活同频共振,又伴随电子技术进步不断创新制作方式,从而成为文化之体走向致用的重要中介.本文通过对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体、相、用”的分析,进一步阐明此类节目的文化之体、中介之相、目的之用,从而在三者互相成就、制约的基础上,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如何通过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获得符合时代特征的具体意义.
本文以中央美术学院张伟教授近三十年的雕塑历程为研究对象,将他的创作演变总结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使命不同,以应对艺术家个体成长和时代变迁等复杂关系.其间可以看到艺术家思想以及艺术语言演变的完整过程.张伟在充分接受了欧洲文化之后,以母体文化为根基,建立了中国传统雕塑的教学、研究和创作系统,提出了雕塑艺术语言和语法的研究方式.
进入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迅猛上升且结构不断优化,新型文化业态不断出现,文化金融手段多元化发展,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出现了大量、多维、联动性强且具有自适应与自更新性的创新模式.未来,通过“政府+市场”与“制度+技术”双重机制,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逐步优化,相信中国文化产业能够在活化文化资本、发展文化创意市场、健全文化金融体系、构建文化生态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从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本.
“胡旋舞”通过四种形式出现在今人的视野中:一是唐代诗歌;二是古代文献;三是近20年来出土的粟特人墓葬中的乐舞图像;四是敦煌乐舞图像.上述材料所见“胡旋舞”的传播与盛行,究其原因,基础是粟特人商业与贸易所带来的畅通的传播途径,而进献“胡旋女”的政治交往手段成为“胡旋舞”从民间上升到国家层面,合礼进入中原礼乐体系,并成为燕乐的核心成分的关键.敦煌唐代壁画中乐舞图像则是唐代燕乐的集中反映.
2016年BBC《地球脉动2》的播出,使自然史蓝筹纪录片重回收视之巅,再次证明蓝筹类型在国际市场的王者地位,却引发了环保人士的批评,认为大卫·爱登堡对自然界并无帮助.如此反差的观点是如何形成的?自然电视是否有呼吁行动、拯救地球的责任?这一切是否都要算在爱登堡头上?2019年Netflix首部原创自然史纪录片《我们的星球》围绕环保结构故事,创造间离审美,倒逼BBC蓝筹节目环保转型.本文将梳理BBC自然史纪录片对待环境议题的变化及其原因,电视界与环保界之间的距离,以及环保如何成为当今自然史纪录片制作绕不开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