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相對于自主学习,积极合作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分享自我的观点,进行深入交流所思、所想、所得,并主动吸取他人有效的方法,重整学生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学;数学;合作学习
G633.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普通教育是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强调提高数学学科素养等,合作学习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积极实施的学习方式,也是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相对于自主学习,积极合作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分享自我的观点,进行深入交流所思、所想、所得,并主动吸取他人有效的方法,重整学生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一种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与他人交往,对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有积极的意义。对此则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一、高中分组教学的应用现状
自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凸显“合作”和“竞争”的理念,这两种技能也会成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掌握的要素。合作学习是开展“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小组活动,要求合作小组成员在背景、能力、成绩、性别等方面有一定的互补性。合作小组成员在学习中要相互尊重和相互交流是,双方相互提供帮助和影响他人。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有大量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当学生的融洽的合作中取得成果会增强学生愉悦感。但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组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在划分合作小组时为节约时间,就根据座位的就近原则分成小组,这种分组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习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较易出现某个小组成绩非常好或某小组成员因内向的性格而无法提高学习效率,由此一来就削弱了小组与小组之间在数学学习中竞争性,即使分了组也无法发挥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效果。此外还会出现数学学习中组员只合不作情况,致使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使合作学习变成了学习较好和性格外向型学生“作报告”、“大辩论”,而那些学习较差、性格内向型学生则被动接受,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听完课后因无法掌握新的知识点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厌烦情绪违背了合作教学初衷,成绩较差的学生。
二、积极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立体式的合作形式,科学划分小组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即组建合作小组,既要注意成员搭配的均衡性、合理性,又要考虑到学生在智力、情感、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既要着眼全局,重视发挥小组的整体功能,又要搞好局部,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意识,力求成员之间产生较好的互补效应[1],只有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才能顺利开展和实施一切小组活动。对于高中数学合作小组编排要坚持“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原则,其中组间同质即小组之间水平相同以及具备相同的条件,使各个小组能公平竞争。组内异质即每一个小组学生各具特色,便于小组之间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因此在编排小组时主要做工作就是组内异质,由此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使信息输入和输出更加豐富,从而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促使小组成员能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认识。
比如,在“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优势特点,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将几何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学生和方程知识掌握较为熟练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可以实现相互帮助、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效果,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
2.多样化的合作技能,发挥学生主体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不是由老师直接地传递知识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主动的意义建构——对新知识进行接纳、重组和转换。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基础在于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技能,对知识主动意义建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学反思、倾听、补充、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评价等,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要让学生知道在别人发言时除了要认真聆听,更要认真思考,学会客观评价别人的发言并提出更好的建议。同时要培养学生有条不紊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当自己的观点被他人否定时要变换角度重新思考或为自己的主张的观点寻找新的理由。
比如,在各类的考试或作业中,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批改试卷,通过发现别人出错的知识点,引起自己对该知识点的重新认识,加深印象。客观评价同学之间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如右图是学生间作业互改的截图:
3.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由于学生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认知水平有限,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不强,所以在实施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一方面扮演合作者、引导者,确保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作为组织者、管理者,除了维持秩序,还要监控每位学生都有参与,鼓励小组之间进行角逐。实践证明,在双基教育上,有两方面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在讨论受阻时,教师可以参加探讨,了解小组遇到的困境,及时通过启发式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知识发生过程;二是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以点评,对于好的思想方法给以肯定,并总结提升方法与规律,指出易错、易漏、易混淆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较高的角度构建知识网络。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让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优秀的学生得到能力上的提升,中等学生在方法上有所启发,学困生在知识方面有所收获,所以需要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参与合作教学,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郭玉桂. 高中思想政治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6(25):30
[2]李兰.新课改背景下分组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4(32):171-172.
[3]石秀秀.小组合作学习在普通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5(1).154-158
关键词:高中教学;数学;合作学习
G633.6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普通教育是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强调提高数学学科素养等,合作学习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积极实施的学习方式,也是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相对于自主学习,积极合作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分享自我的观点,进行深入交流所思、所想、所得,并主动吸取他人有效的方法,重整学生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一种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形式,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与他人交往,对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有积极的意义。对此则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一、高中分组教学的应用现状
自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凸显“合作”和“竞争”的理念,这两种技能也会成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掌握的要素。合作学习是开展“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小组活动,要求合作小组成员在背景、能力、成绩、性别等方面有一定的互补性。合作小组成员在学习中要相互尊重和相互交流是,双方相互提供帮助和影响他人。每个人在小组中都有大量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当学生的融洽的合作中取得成果会增强学生愉悦感。但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分组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在划分合作小组时为节约时间,就根据座位的就近原则分成小组,这种分组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学习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较易出现某个小组成绩非常好或某小组成员因内向的性格而无法提高学习效率,由此一来就削弱了小组与小组之间在数学学习中竞争性,即使分了组也无法发挥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效果。此外还会出现数学学习中组员只合不作情况,致使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使合作学习变成了学习较好和性格外向型学生“作报告”、“大辩论”,而那些学习较差、性格内向型学生则被动接受,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听完课后因无法掌握新的知识点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厌烦情绪违背了合作教学初衷,成绩较差的学生。
二、积极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立体式的合作形式,科学划分小组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即组建合作小组,既要注意成员搭配的均衡性、合理性,又要考虑到学生在智力、情感、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既要着眼全局,重视发挥小组的整体功能,又要搞好局部,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意识,力求成员之间产生较好的互补效应[1],只有建立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才能顺利开展和实施一切小组活动。对于高中数学合作小组编排要坚持“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原则,其中组间同质即小组之间水平相同以及具备相同的条件,使各个小组能公平竞争。组内异质即每一个小组学生各具特色,便于小组之间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因此在编排小组时主要做工作就是组内异质,由此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使信息输入和输出更加豐富,从而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促使小组成员能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认识。
比如,在“圆锥曲线与方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优势特点,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将几何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学生和方程知识掌握较为熟练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可以实现相互帮助、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效果,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
2.多样化的合作技能,发挥学生主体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不是由老师直接地传递知识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主动的意义建构——对新知识进行接纳、重组和转换。合作学习取得成效的基础在于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技能,对知识主动意义建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学反思、倾听、补充、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评价等,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要让学生知道在别人发言时除了要认真聆听,更要认真思考,学会客观评价别人的发言并提出更好的建议。同时要培养学生有条不紊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当自己的观点被他人否定时要变换角度重新思考或为自己的主张的观点寻找新的理由。
比如,在各类的考试或作业中,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批改试卷,通过发现别人出错的知识点,引起自己对该知识点的重新认识,加深印象。客观评价同学之间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如右图是学生间作业互改的截图:
3.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由于学生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认知水平有限,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不强,所以在实施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一方面扮演合作者、引导者,确保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作为组织者、管理者,除了维持秩序,还要监控每位学生都有参与,鼓励小组之间进行角逐。实践证明,在双基教育上,有两方面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是在讨论受阻时,教师可以参加探讨,了解小组遇到的困境,及时通过启发式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受知识发生过程;二是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以点评,对于好的思想方法给以肯定,并总结提升方法与规律,指出易错、易漏、易混淆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较高的角度构建知识网络。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让不同的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优秀的学生得到能力上的提升,中等学生在方法上有所启发,学困生在知识方面有所收获,所以需要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参与合作教学,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郭玉桂. 高中思想政治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6(25):30
[2]李兰.新课改背景下分组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4(32):171-172.
[3]石秀秀.小组合作学习在普通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 2015(1).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