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只言片语,彰显阅读魅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正在觉醒,透过课堂,我们看到老师们领悟了有关语文的核心问题。可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偏颇:教师过分追求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师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中身心俱疲,思维的高速运转让师生体验不到教与学的快乐,热热闹闹一堂课,空空荡荡无收获;过多地关注着人文性,而削弱了学生学习文本必须获得的技能训练,价值的引领变成了东拼西凑的所谓多元解读:师生间频繁的对话代替了学生的潜心阅读、深入体悟、自主表达,课堂没有让学生静思、细读的时空,教师的强势话语压抑着学生的语文训练。
  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还是观念的问题,大多数教师认为语文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对文章观点、情感的理解和讨论往往是阅读的兴奋点,也便于落实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而落脚在语言表达上,课堂气氛往往很难活跃。(特别是在公开课上,课堂不活跃似乎是大忌。)
  其实,语文课中的积极情感体验主要来自文章语言,因为语言里承载了所有的人文信息。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语文教学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与文本语言的对话,学生领悟到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或思想,使得精神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进而产生表达的冲动,有时反而能带来课堂的精彩活跃。我们的语文课就在对话—陶冶—表达的良性互动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和谐地统一起来了。所以,若要语文课更具语文味,一线教师就应把语文教学落实到字句上,得意又不能忘言。
  一篇篇出自大家手笔的美文,其语言犹如春天千姿百态的美丽鲜花,等着师生一起去发现、欣赏、感悟。内容决定形式,单元话题不同,作家风格不同,课文的语言词汇和语句的并置所产生的表现力也异彩纷呈。一篇文章,可选的语言教学点很多,但若品读的点过多,就会把语言教学静态化,追求单纯的咬文嚼字。在语文教学中要聚焦片语只言,即抓住篇章中关键词语,用最有效的手段、最有效的教学语言实现教学目的,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从反复词语中解读内涵
  当词语被作者作为抒发情感工具的时候,每一个词语都是有温度的。当同一个词语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时,它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是特别值得推敲的。品味这些重复词语,或涵咏朗读,或创生语境,学生就会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词语的温度,解读出作品的深切内涵。
  有位老师抓住《春》这篇文章中许多句子末尾都是“了”字的特点,引导学生品味咀嚼“了”字的绝妙用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再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也”字共21个,一位老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体会作者连用21个“也”字的绝妙之处:第一,文章采用了直接诉诸读者形象思维的写法,总是先将实际的景物描绘出来,而后加以解说,如此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个“也”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第二,作者的纵情山水,绝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感情既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与之互为表里,又表现在某些内心独白式的话语里,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字的连用则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对此,细心的读者通过反复吟诵是不难达到心领神会的。
  二、从对比词语中品读妙处
  对比性的词语在课文中是很常见的,作家或刻意选用,或从笔端自然流淌出来,都颇具表现力。它能突出人物形象,反映作者的态度和情感。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抓住这些词语进行比较、品味,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紫藤萝瀑布》,文章描绘紫藤萝花时,有这样两句:“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同样写紫藤萝,前一句作者用“推着挤着”一词,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眼前的花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而作者回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则用“挂”、“试探”这两个词,表现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连花也不敢大胆地开放,呈现稀落伶仃的状态。我引导学生对这几个词语进行比较和品味,学生感悟到,花会暂时遇到不幸,但是再不幸,也无法抑制生命的勃发,花的使命就是开放。这就为揭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个主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对比性的词语常常暗含在字里行间,或者是在描绘事物状态时对比,或者是在表达情感时对比,或者是在叙述过程中对比。如果把运用对比性词语的句子比作一条线的两端,那么一旦我们找到了这两端,并牵住它们,深入品析,就能带动全篇的学习。
  三、从鲜活词语中研读主旨
  一些词语特别富有表现力,能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获得深刻的思索。这样的鲜活词语,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品读、想象、拓展来“复活”词语的多种韵味,就能增加词语的亮度,感受作品的非凡之美。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引领学生激活已有的词语表象,创造新的词语形象,让词语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也就是说,词语的品析必须与学生的精神同构,才能在主体心灵中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
  如《台阶》结尾:“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个“老”字,表面上是指父亲年龄老了,实际上更是指父亲的心变“老”了。从造好台阶后,父亲“烦躁”、“不愿找别人聊聊”、“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中,可以看出父亲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人生大业,这时他没有了追求,没有了人生的目标。父亲作为中国最底层的草根人群,与生俱来的谦卑的个性使他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高高的台阶,一个“老”字,把像父亲那样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对生存状态的困惑活化出来。所以,教学中要抓住“老”这个富有弹性的词语,充分地让学生讨论品析,进而探究文章的主旨。
  四、从矛盾词语中深读意境
  作品中的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思想和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言语的前后矛盾处,进行细读,往往能发现文本这片风景的绝美之境,甚至发前人之所未发。如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说:“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梦”是无形、无重量的,怎么可以“沉淀”?这显然是矛盾的。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不难发现,“‘沉淀’,说明是过去的,不是未来的;是记忆深处的,不是表面的。梦是美好的,充满了诗意的”,而不是一般的,当然更不是闻一多式的“噩梦”。
  总之,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抓住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突破一点,带动全文,从文本中找准语文的训练点,抓“点”画“圆”,“点”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圆”是听说读写训练。“点变成圆”,才能把阅读教学的任务落实到位。语言教学作为文本细读的一种形式,就是要引领学生逐步学会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即对句、段、篇中的重要词语在该位置的作用做深入品读和分析,同时要勾连全段、全篇、文化知识、生活常识等加以印证分析。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用心灵去触摸文字,凭借自己的情感和经验沉浸其中,涵泳其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语文环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廖贤枢.如何品味语言.中学语文教学,2008,(1).
  [2]雷玲主编.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语文课程标准.
  [4]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就初中鲁迅作品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己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了解,引导学生从多元和个性两个方面解读鲁迅作品。  关键词: 初中鲁迅作品教学 正确认识 多元解读 个性解读    现行的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接受能力,对鲁迅先生的九篇作品做了适当的调整:把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放在了七年级,如《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摘 要: 面对现代社会快餐式的文化环境,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品质,首先,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主体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为教学起点,以学生主体在自学过程中的内在需要为重点;其次,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独特体验”得以形成和深化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独特体验 “尊重”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谓“独特体验”,是
一  近期有幸观摩了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在课堂教学比赛环节进行了同教材的第一课时教学,在赞叹上课老师声情并茂的精彩教学的同时,我不禁产生了诸多的困惑:第一课时可以这样上吗?第一课时能这样上吗?第一课时到底该怎样上呢?  (一)问题呈现。  案例一:一位老师执教《奇异的决斗》,破题之后,她让学生自读课文后,交流课文写了怎样一件事,课文哪几小节写了这场决斗,然后直接指名学生读第2、3小节。学生读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