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景秀是上海晨晨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拥有近千万元资产。可谁能想到,在没成为富姐之前,她竟是东北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并且曾遭受过婚姻的无情打击。然而不服输的个性使得她勇敢地迎接命运挑战。经过多年打拼,农家女终于成为立足于大上海的千万富姐。在谈到自己是如何成功时,张景秀笑称自己骨子里是个“不安分”的女人,然而正是靠着这种“不安分”,她才一次次创造了奇迹……
追求新活法,“不安分”的她屡败屡战
1964年,张景秀出生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镇。艰辛的儿时生活将张景秀磨练成一个手脚勤快、性格率直的泼辣姑娘。1980年,张景秀初中毕业,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回家务农,而是到镇里的一家工厂打工,和男人一样做铆焊工。苦和累,她都能咬牙挺住,却无法承受四溅的焊花对一个女孩子青春的侵蚀。一年后,张景秀辞去了这份工作,用打工积攒下的几百元钱到哈尔滨的一家服装学校学习裁剪,半年后,回家开了个服装裁剪店。
尽管张景秀的手艺高超,服务态度又好,但农村有多少人要做新衣服呢,她的裁缝店老是红火不起来。1984年,裁缝店只好关门了。
正当张景秀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困惑时,有人上门给她提亲。1985年,张景秀和耿明结婚。婚后,夫妇俩十分恩爱。耿明下地种田,张景秀在家一边照顾年迈的公婆,一边收些裁剪零活,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却很和美。这一年,夫妻俩靠种地和服装裁剪挣了5000元钱。张景秀看到有的人家有四轮车,既便于耕种,又能在农闲时拉脚搞副业,就说通了丈夫,花4500元买了辆二手农用四轮车,并学会了驾驶。数九隆冬,男人们都猫在家里不愿出来,耿明也整日在热炕头上听收音机过清闲日子,张景秀却开着四轮车到处找活儿干。一个冬天下来,她又赚了2000多元钱,还清了结婚时欠下的债。
身为农家女,张景秀不会种地,很让当地一些人耻笑。耿明受不住外人说三道四,回家逼着张景秀和他一起去田里干活。此时张景秀已怀有身孕,连弯腰都很费劲,更下不了田了,丈夫一赌气,竟也躺在炕上不起来了。看着丈夫“耍赖”,张景秀伤心不已。自己虽然不会种地,可开四轮车、搞服装裁剪比种田赚的钱还要多,为什么就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呢?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同时也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从农村走出去,活出精彩的人生。
淘第一桶金,背后却有几多辛酸
张景秀有个表妹,在哈尔滨一家生产磁化产品的集团公司任职,1989年她给张景秀带来了一个机会。公司生产出一种新产品磁化杯,为打开南方市场,在南京设立了一家销售公司,她推荐张景秀去作杂工。
这年8月,张景秀告别未满3岁的女儿和不支持的丈夫,踏上了南京的土地。
初到南京,张景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障碍。她不但要负责做8个人的每日三餐,而且还要按标准去采购伙食原料。由于听不懂南京话,每次去菜市场,她都要连说带比划,费好大劲才能把菜买回来。为尽快熟悉南京话,张景秀每天干完活就到公司附近的居民区和大妈们唠嗑,向她们学习南京话。天气闷热,张景秀用磁化杯晾好凉开水,端给大妈们喝,大妈们对这个东北小媳妇交口称赞。水喝得多了,有位大妈就对她手里的磁化杯发生了兴趣,她把从业务员那里听来的磁化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知识向大妈做了介绍,还不忘将产品说明书送给大妈一份。没想到大妈的儿子正在为自己公司举办活动寻找合适的礼品,看到说明书后,就让母亲带他去找张景秀。张景秀喜出望外,连忙找来产品资料,详细地做了讲解。最后,大妈的儿子从张景秀手里买走了100只磁化杯。月末发工资时,张景秀得到了第一笔销售提成200元,公司经理还表扬了她。
学说南京话却意外地推销了产品,做成了一桩生意,张景秀在倍受鼓舞的同时,心里也豁然一亮,只要下功夫,自己同样能做营销。此后,张景秀不断提醒自己,来这里打工决不是为了每月280元钱,而是要抓住这个机遇,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来。于是,张景秀忙完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主动地去帮业务员开票子、送货,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虚心请教,很快就学到了许多营销方面的知识。不久,张景秀在做饭的同时,兼职做起了业务员,并且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年终,张景秀得到了一万元的销售提成,她把钱寄给了丈夫耿明,并写信叮嘱他照顾好家。
第二年开春,张景秀感觉到自己已经能够独立开展业务了,但当时南京已经有很多同事占领了市场,自己在这里很难立足。胸怀大志的张景秀开始研究开拓外地市场。经充分的调研,张景秀认为武汉有着较为广阔的拓展空间,于时她主动向集团公司请缨,来到武汉开了家磁化杯产品专卖店,她亲任经理。刚开始时,她和手下的员工一道,用自行车推着产品,从汉阳到武昌,挨家企业去推销,有时甚至到居民家去做宣传,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但效果却不大。这使得张景秀很苦恼。思来想去,她想到了在南京第一次卖掉磁化杯的细节。于是,她把办公室腾出来,开了间免费“水吧”:将许多磁化杯晾满凉开水,摆在门口请过往行人免费喝水,同时向行人发放产品宣传单。这一招虽很笨拙,但时间长了,竟也产生了效果,销售渠道渐渐打开了。不久,张景秀在武汉又开了一家专卖店,并又往家里寄回去一万元钱。
可是,这几笔钱却引起了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丈夫耿明也以为张景秀在外面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在电话里阴阳怪气,对她横加指责。
为了打消丈夫的误解,也为了家人团聚,张景秀决定把丈夫和女儿接到武汉。她租了套房子,购买了崭新的家具和电器,布置起一个新家,然后满心欢喜地赶回哈尔滨。然而,几年未见的丈夫却迎面泼来一盆冷水。他不仅将妻子的血汗钱用于吃喝和赌博,而且还养了个“情人”。愤怒的张景秀和耿明大吵了一场,不久,两人结束了这桩婚姻。
立足大上海,打造餐饮新天地
张景秀离婚后带着女儿回到武汉不久,就被孝感的一名客商用假汇票骗走了整整5万元的磁化杯,要知道,5万元对当时的张景秀来说决不是一个小数目。看到有的员工垂头丧气的样子,张景秀暗中鼓励自己一定要挺住,如果自己承受不住倒下了,她的专卖店就会散架,跟她一起打拼的员工们也会蒙受更大的经济损失。于是,她只身来到孝感,像大海捞针一样在孝感的大街小巷寻找那个骗子。饿了,就在地摊上对付一口,晚上则挑最便宜的小旅店捱一宿。就这样到了第5天晚上,张景秀在投宿的一家小旅店里,意外发现旅店老板正在使用一只崭新的磁化杯,顺藤摸瓜,第二天她找到了老板购买磁化杯的商店,店里果然在销售自己被骗的那些磁化杯。张景秀当即到公安局报案,警方很快就抓到了那个黑客商,追回了部分货款。
虽遭受婚姻失意和商场被骗的双重打击,但性格倔强的张景秀并未气馁,很快就从阴霾中走了出来。到1996年,张景秀在武汉开了四家连锁专卖店,在武汉站稳了脚跟,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
就在张景秀踌躇满志准备大踏步前进时,磁化集团公司的产品由于没能及时更新换代等原因,市场份额急剧减少,经济直线滑坡,张景秀在武汉的四家连锁店销售量也逐渐萎缩。1998年底,张景秀不得不撤出武汉市场,辗转来到上海另谋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张景秀觉得上海的餐饮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如果开一家东北特色的餐馆,应该不成问题。于是,1999年初,张景秀投资200万元,在闵行区江松路一带购买了335平米的房产,装修后又投入40万元流动资金,开了一家名为顺天意的饺子馆。由于张景秀管理到位,餐馆的生意一直很红火,每月赢利都在十几万元。生意顺了,张景秀又花50万元买了两辆汽车,用于买菜和接送定餐客人。2003年非典过后,张景秀再投资100多万元,在莘沥路一带开了家东北菜馆,并注册成立了上海晨晨餐饮有限公司。
为经营好自己的餐饮公司,张景秀凡事都亲历亲为,每天早上都要自己开车去市场采购,风雨无阻。5年来,她只休息了三天。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事业的成功,然而作为健全的女人,张景秀同样渴望爱情,渴望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就在这时,她的善良和果断,赢得了一位只身到上海从事蔬菜批发的东北老乡的心。
在爱情的滋润下,张景秀的事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如今,她在谋划着将晨晨餐饮公司建成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连锁餐饮超市,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连锁店建到世界许多国家去,让那些蓝眼睛大鼻子的老外在品尝了具有中国民族风味的饮食后,能够大呼“OK”!
追求新活法,“不安分”的她屡败屡战
1964年,张景秀出生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发镇。艰辛的儿时生活将张景秀磨练成一个手脚勤快、性格率直的泼辣姑娘。1980年,张景秀初中毕业,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回家务农,而是到镇里的一家工厂打工,和男人一样做铆焊工。苦和累,她都能咬牙挺住,却无法承受四溅的焊花对一个女孩子青春的侵蚀。一年后,张景秀辞去了这份工作,用打工积攒下的几百元钱到哈尔滨的一家服装学校学习裁剪,半年后,回家开了个服装裁剪店。
尽管张景秀的手艺高超,服务态度又好,但农村有多少人要做新衣服呢,她的裁缝店老是红火不起来。1984年,裁缝店只好关门了。
正当张景秀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和困惑时,有人上门给她提亲。1985年,张景秀和耿明结婚。婚后,夫妇俩十分恩爱。耿明下地种田,张景秀在家一边照顾年迈的公婆,一边收些裁剪零活,日子过得虽不富裕,却很和美。这一年,夫妻俩靠种地和服装裁剪挣了5000元钱。张景秀看到有的人家有四轮车,既便于耕种,又能在农闲时拉脚搞副业,就说通了丈夫,花4500元买了辆二手农用四轮车,并学会了驾驶。数九隆冬,男人们都猫在家里不愿出来,耿明也整日在热炕头上听收音机过清闲日子,张景秀却开着四轮车到处找活儿干。一个冬天下来,她又赚了2000多元钱,还清了结婚时欠下的债。
身为农家女,张景秀不会种地,很让当地一些人耻笑。耿明受不住外人说三道四,回家逼着张景秀和他一起去田里干活。此时张景秀已怀有身孕,连弯腰都很费劲,更下不了田了,丈夫一赌气,竟也躺在炕上不起来了。看着丈夫“耍赖”,张景秀伤心不已。自己虽然不会种地,可开四轮车、搞服装裁剪比种田赚的钱还要多,为什么就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呢?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同时也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从农村走出去,活出精彩的人生。
淘第一桶金,背后却有几多辛酸
张景秀有个表妹,在哈尔滨一家生产磁化产品的集团公司任职,1989年她给张景秀带来了一个机会。公司生产出一种新产品磁化杯,为打开南方市场,在南京设立了一家销售公司,她推荐张景秀去作杂工。
这年8月,张景秀告别未满3岁的女儿和不支持的丈夫,踏上了南京的土地。
初到南京,张景秀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障碍。她不但要负责做8个人的每日三餐,而且还要按标准去采购伙食原料。由于听不懂南京话,每次去菜市场,她都要连说带比划,费好大劲才能把菜买回来。为尽快熟悉南京话,张景秀每天干完活就到公司附近的居民区和大妈们唠嗑,向她们学习南京话。天气闷热,张景秀用磁化杯晾好凉开水,端给大妈们喝,大妈们对这个东北小媳妇交口称赞。水喝得多了,有位大妈就对她手里的磁化杯发生了兴趣,她把从业务员那里听来的磁化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知识向大妈做了介绍,还不忘将产品说明书送给大妈一份。没想到大妈的儿子正在为自己公司举办活动寻找合适的礼品,看到说明书后,就让母亲带他去找张景秀。张景秀喜出望外,连忙找来产品资料,详细地做了讲解。最后,大妈的儿子从张景秀手里买走了100只磁化杯。月末发工资时,张景秀得到了第一笔销售提成200元,公司经理还表扬了她。
学说南京话却意外地推销了产品,做成了一桩生意,张景秀在倍受鼓舞的同时,心里也豁然一亮,只要下功夫,自己同样能做营销。此后,张景秀不断提醒自己,来这里打工决不是为了每月280元钱,而是要抓住这个机遇,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来。于是,张景秀忙完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主动地去帮业务员开票子、送货,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便虚心请教,很快就学到了许多营销方面的知识。不久,张景秀在做饭的同时,兼职做起了业务员,并且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年终,张景秀得到了一万元的销售提成,她把钱寄给了丈夫耿明,并写信叮嘱他照顾好家。
第二年开春,张景秀感觉到自己已经能够独立开展业务了,但当时南京已经有很多同事占领了市场,自己在这里很难立足。胸怀大志的张景秀开始研究开拓外地市场。经充分的调研,张景秀认为武汉有着较为广阔的拓展空间,于时她主动向集团公司请缨,来到武汉开了家磁化杯产品专卖店,她亲任经理。刚开始时,她和手下的员工一道,用自行车推着产品,从汉阳到武昌,挨家企业去推销,有时甚至到居民家去做宣传,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但效果却不大。这使得张景秀很苦恼。思来想去,她想到了在南京第一次卖掉磁化杯的细节。于是,她把办公室腾出来,开了间免费“水吧”:将许多磁化杯晾满凉开水,摆在门口请过往行人免费喝水,同时向行人发放产品宣传单。这一招虽很笨拙,但时间长了,竟也产生了效果,销售渠道渐渐打开了。不久,张景秀在武汉又开了一家专卖店,并又往家里寄回去一万元钱。
可是,这几笔钱却引起了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丈夫耿明也以为张景秀在外面做了见不得人的勾当,在电话里阴阳怪气,对她横加指责。
为了打消丈夫的误解,也为了家人团聚,张景秀决定把丈夫和女儿接到武汉。她租了套房子,购买了崭新的家具和电器,布置起一个新家,然后满心欢喜地赶回哈尔滨。然而,几年未见的丈夫却迎面泼来一盆冷水。他不仅将妻子的血汗钱用于吃喝和赌博,而且还养了个“情人”。愤怒的张景秀和耿明大吵了一场,不久,两人结束了这桩婚姻。
立足大上海,打造餐饮新天地
张景秀离婚后带着女儿回到武汉不久,就被孝感的一名客商用假汇票骗走了整整5万元的磁化杯,要知道,5万元对当时的张景秀来说决不是一个小数目。看到有的员工垂头丧气的样子,张景秀暗中鼓励自己一定要挺住,如果自己承受不住倒下了,她的专卖店就会散架,跟她一起打拼的员工们也会蒙受更大的经济损失。于是,她只身来到孝感,像大海捞针一样在孝感的大街小巷寻找那个骗子。饿了,就在地摊上对付一口,晚上则挑最便宜的小旅店捱一宿。就这样到了第5天晚上,张景秀在投宿的一家小旅店里,意外发现旅店老板正在使用一只崭新的磁化杯,顺藤摸瓜,第二天她找到了老板购买磁化杯的商店,店里果然在销售自己被骗的那些磁化杯。张景秀当即到公安局报案,警方很快就抓到了那个黑客商,追回了部分货款。
虽遭受婚姻失意和商场被骗的双重打击,但性格倔强的张景秀并未气馁,很快就从阴霾中走了出来。到1996年,张景秀在武汉开了四家连锁专卖店,在武汉站稳了脚跟,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
就在张景秀踌躇满志准备大踏步前进时,磁化集团公司的产品由于没能及时更新换代等原因,市场份额急剧减少,经济直线滑坡,张景秀在武汉的四家连锁店销售量也逐渐萎缩。1998年底,张景秀不得不撤出武汉市场,辗转来到上海另谋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张景秀觉得上海的餐饮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如果开一家东北特色的餐馆,应该不成问题。于是,1999年初,张景秀投资200万元,在闵行区江松路一带购买了335平米的房产,装修后又投入40万元流动资金,开了一家名为顺天意的饺子馆。由于张景秀管理到位,餐馆的生意一直很红火,每月赢利都在十几万元。生意顺了,张景秀又花50万元买了两辆汽车,用于买菜和接送定餐客人。2003年非典过后,张景秀再投资100多万元,在莘沥路一带开了家东北菜馆,并注册成立了上海晨晨餐饮有限公司。
为经营好自己的餐饮公司,张景秀凡事都亲历亲为,每天早上都要自己开车去市场采购,风雨无阻。5年来,她只休息了三天。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事业的成功,然而作为健全的女人,张景秀同样渴望爱情,渴望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就在这时,她的善良和果断,赢得了一位只身到上海从事蔬菜批发的东北老乡的心。
在爱情的滋润下,张景秀的事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如今,她在谋划着将晨晨餐饮公司建成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连锁餐饮超市,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连锁店建到世界许多国家去,让那些蓝眼睛大鼻子的老外在品尝了具有中国民族风味的饮食后,能够大呼“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