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始,每年的10月初,北京红领巾公园都会成为双胞胎的海洋。从刚出满月的小宝宝,到已过耄耋之年的孪生兄弟,一对对一样长相、一样服装的孪生兄弟、孪生姐妹和龙凤胎手拉手走进公园,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双胞胎聚会。双胞胎们虽然彼此并不认识,但同样的“双胞胎”身份却能使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很快找到共同的话题。
2013年10月3日,在第十届北京双胞胎文化节上,来自全国的上百对双胞胎齐聚一堂,他们走红毯、比才艺,制作百米画卷、绘制笑脸墙,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国庆长假。
北京双胞胎文化节是红领巾公园传统的特色活动项目。自2004年以来,每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都定期在红领巾公园举办。北京双胞胎文化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北京市乃至中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北京国庆节期间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动,成为双胞胎们所期待的节日,成为双胞胎们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成为一些双胞胎走向成功的舞台。
首届亮相很惊艳
2004年10月2日一早,走进北京红领巾公园的游客都大吃一惊:公园里怎么到处都是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容貌毕肖、形神酷似的双胞胎?
原来这里正在举行北京首届双胞胎文化节,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对双胞胎齐聚京城。节日的红领巾公园成了双胞胎的世界。此次文化节以“欢乐盛世双喜临门”为主题,既突出新中国成立55周年的太平盛世、举国欢庆的节日气氛,又紧扣双胞胎的好事成双、双喜临门的美好祝愿。
据主办方介绍,听说要为双胞胎举行一个自己的节日,全国各地的双胞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原计划征集100对双胞胎参加,但很快要求报名参加的双胞胎就超过了500对。其中有双胞胎、三胞胎、四胞胎、龙凤胎,还有在两对双胞胎之间结成连理的夫妻。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的只有2个月。
88岁兄弟挑战最大年龄双胞胎
相同的蓝色唐装,一模一样的黑色礼帽让两位坐在人群中的老人格外显眼,他们就是2005年第二届双胞胎文化节年龄最大的双胞胎——陈思诚和陈思谦老人,二老已有88岁高龄。哥哥陈思诚说,他们是看了报纸才来报名的,当时报上说最大的双胞胎是86岁,他们哥俩一商量,觉得他们这对老双胞胎年龄更大,就报名想来挑战一下。“我们到今天是88岁零224天。”陈思诚老先生特别强调。
陈思诚的孙女陈泠予说,两位爷爷特别兴奋,早晨6点多就从家里出来往红领巾公园赶。陈思诚老人说,他们兄弟两人都是军人出身,由于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因此参加的活动特别多。“今年我一共参加了9个这样的大型活动,其间还钓了7次鱼。”陈老自豪地笑着说,钓鱼和拉二胡是他们兄弟俩共同的爱好。
“我比弟弟早生半个小时,所以我行三,他行四。”陈思诚老人说,他们兄弟俩出生在河北定县,两人是家里最小的两个男孩。
陈泠予说,目前他们家里已经四世同堂,但至今没有第二对双胞胎出生。两位爷爷是家里最宝贝的人,因此在双胞胎文化节上,爷爷们的子女和孙辈共同陪伴出行,可谓声势浩大。
长相不同的小双胞胎兄弟
到场的双胞胎中有的刚刚出生不久,李晨明、李晨文兄弟就是这样的一对,他们刚刚出生两个半月。小哥俩一直“闭目养神”,周围的嘈杂声响对他们的美梦没有造成任何干扰,而有些不同的是,两个小兄弟的长相并不是特别像。兄弟俩的妈妈王昭玮说,她的孩子医学上称为“双卵性”双胞胎,与一般长得酷似的“单卵性”双胞胎略有差别。她说,兄弟两人虽然只相差7分钟出生,但相貌可能并不特别相似,和不是双胞胎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似程度差不多。
就在王昭玮解释的时候,温志华和温国华姐妹在一旁听得入了神。她们长相酷似,正是王昭玮所说的“单卵性”双胞胎。两个姐妹说,她们家里的双胞胎已经有历史了,妈妈的亲戚中就有过双胞胎的“案例”。
澳大利亚小姐妹专程来京
来参加双胞胎文化节的,大多来自北京本地,但也不乏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It is special(这很特别)”,一头金发的小女孩娜得丽说,她和妹妹来自澳大利亚,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双胞胎,感觉好极了。她母亲琳达说,在网上看到北京要举行双胞胎的聚会消息后,他们改变了出国度假的计划,全家专程来到北京。
爬行大赛现“淡定哥”
2011年的双胞胎文化节吸引了500多对双胞胎参加,最小的40多天,最大的72岁,其中还有5对三胞胎和1对四胞胎。
文化节还为婴幼儿双胞胎特别设计了爬行大赛等亲子互动游戏。爬行大赛“赛道”长约5米,每组3对双胞胎竞赛。
比赛开哨前,不时有宝宝“抢跑”,有一名宝宝连续“抢跑”两次,当被父亲第二次抓回起点后,委屈地哭了起来。
不过,比赛真正开始后,有的宝宝却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小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任凭家人在终点处叫喊或是拍手,始终不为所动,被称为“淡定哥”。
有一对小哥俩往前爬了没几步,哥哥突然串道往右爬,接着爬出了场外,一旁的弟弟也紧跟其后,上演了一出“上阵不离亲兄弟”。
资助特困双胞胎
双胞胎文化节不仅为双胞胎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更为双胞胎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2012年北京双胞胎文化节的一个亮点是,组委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需要资助、援救的贫穷及特困双胞胎,号召有条件、有爱心的双胞胎对其进行双对双的帮助,以彰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及社会公益爱心。
2013年10月3日,在第十届北京双胞胎文化节上,来自全国的上百对双胞胎齐聚一堂,他们走红毯、比才艺,制作百米画卷、绘制笑脸墙,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国庆长假。
北京双胞胎文化节是红领巾公园传统的特色活动项目。自2004年以来,每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都定期在红领巾公园举办。北京双胞胎文化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北京市乃至中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北京国庆节期间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动,成为双胞胎们所期待的节日,成为双胞胎们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成为一些双胞胎走向成功的舞台。
首届亮相很惊艳
2004年10月2日一早,走进北京红领巾公园的游客都大吃一惊:公园里怎么到处都是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容貌毕肖、形神酷似的双胞胎?
原来这里正在举行北京首届双胞胎文化节,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对双胞胎齐聚京城。节日的红领巾公园成了双胞胎的世界。此次文化节以“欢乐盛世双喜临门”为主题,既突出新中国成立55周年的太平盛世、举国欢庆的节日气氛,又紧扣双胞胎的好事成双、双喜临门的美好祝愿。
据主办方介绍,听说要为双胞胎举行一个自己的节日,全国各地的双胞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原计划征集100对双胞胎参加,但很快要求报名参加的双胞胎就超过了500对。其中有双胞胎、三胞胎、四胞胎、龙凤胎,还有在两对双胞胎之间结成连理的夫妻。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的只有2个月。
88岁兄弟挑战最大年龄双胞胎
相同的蓝色唐装,一模一样的黑色礼帽让两位坐在人群中的老人格外显眼,他们就是2005年第二届双胞胎文化节年龄最大的双胞胎——陈思诚和陈思谦老人,二老已有88岁高龄。哥哥陈思诚说,他们是看了报纸才来报名的,当时报上说最大的双胞胎是86岁,他们哥俩一商量,觉得他们这对老双胞胎年龄更大,就报名想来挑战一下。“我们到今天是88岁零224天。”陈思诚老先生特别强调。
陈思诚的孙女陈泠予说,两位爷爷特别兴奋,早晨6点多就从家里出来往红领巾公园赶。陈思诚老人说,他们兄弟两人都是军人出身,由于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因此参加的活动特别多。“今年我一共参加了9个这样的大型活动,其间还钓了7次鱼。”陈老自豪地笑着说,钓鱼和拉二胡是他们兄弟俩共同的爱好。
“我比弟弟早生半个小时,所以我行三,他行四。”陈思诚老人说,他们兄弟俩出生在河北定县,两人是家里最小的两个男孩。
陈泠予说,目前他们家里已经四世同堂,但至今没有第二对双胞胎出生。两位爷爷是家里最宝贝的人,因此在双胞胎文化节上,爷爷们的子女和孙辈共同陪伴出行,可谓声势浩大。
长相不同的小双胞胎兄弟
到场的双胞胎中有的刚刚出生不久,李晨明、李晨文兄弟就是这样的一对,他们刚刚出生两个半月。小哥俩一直“闭目养神”,周围的嘈杂声响对他们的美梦没有造成任何干扰,而有些不同的是,两个小兄弟的长相并不是特别像。兄弟俩的妈妈王昭玮说,她的孩子医学上称为“双卵性”双胞胎,与一般长得酷似的“单卵性”双胞胎略有差别。她说,兄弟两人虽然只相差7分钟出生,但相貌可能并不特别相似,和不是双胞胎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似程度差不多。
就在王昭玮解释的时候,温志华和温国华姐妹在一旁听得入了神。她们长相酷似,正是王昭玮所说的“单卵性”双胞胎。两个姐妹说,她们家里的双胞胎已经有历史了,妈妈的亲戚中就有过双胞胎的“案例”。
澳大利亚小姐妹专程来京
来参加双胞胎文化节的,大多来自北京本地,但也不乏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It is special(这很特别)”,一头金发的小女孩娜得丽说,她和妹妹来自澳大利亚,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双胞胎,感觉好极了。她母亲琳达说,在网上看到北京要举行双胞胎的聚会消息后,他们改变了出国度假的计划,全家专程来到北京。
爬行大赛现“淡定哥”
2011年的双胞胎文化节吸引了500多对双胞胎参加,最小的40多天,最大的72岁,其中还有5对三胞胎和1对四胞胎。
文化节还为婴幼儿双胞胎特别设计了爬行大赛等亲子互动游戏。爬行大赛“赛道”长约5米,每组3对双胞胎竞赛。
比赛开哨前,不时有宝宝“抢跑”,有一名宝宝连续“抢跑”两次,当被父亲第二次抓回起点后,委屈地哭了起来。
不过,比赛真正开始后,有的宝宝却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小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任凭家人在终点处叫喊或是拍手,始终不为所动,被称为“淡定哥”。
有一对小哥俩往前爬了没几步,哥哥突然串道往右爬,接着爬出了场外,一旁的弟弟也紧跟其后,上演了一出“上阵不离亲兄弟”。
资助特困双胞胎
双胞胎文化节不仅为双胞胎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更为双胞胎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2012年北京双胞胎文化节的一个亮点是,组委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需要资助、援救的贫穷及特困双胞胎,号召有条件、有爱心的双胞胎对其进行双对双的帮助,以彰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及社会公益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