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的节日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ey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始,每年的10月初,北京红领巾公园都会成为双胞胎的海洋。从刚出满月的小宝宝,到已过耄耋之年的孪生兄弟,一对对一样长相、一样服装的孪生兄弟、孪生姐妹和龙凤胎手拉手走进公园,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双胞胎聚会。双胞胎们虽然彼此并不认识,但同样的“双胞胎”身份却能使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很快找到共同的话题。
  2013年10月3日,在第十届北京双胞胎文化节上,来自全国的上百对双胞胎齐聚一堂,他们走红毯、比才艺,制作百米画卷、绘制笑脸墙,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国庆长假。
  北京双胞胎文化节是红领巾公园传统的特色活动项目。自2004年以来,每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都定期在红领巾公园举办。北京双胞胎文化节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北京市乃至中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北京国庆节期间的特色品牌文化活动,成为双胞胎们所期待的节日,成为双胞胎们互相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成为一些双胞胎走向成功的舞台。
  首届亮相很惊艳
  2004年10月2日一早,走进北京红领巾公园的游客都大吃一惊:公园里怎么到处都是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容貌毕肖、形神酷似的双胞胎?
  原来这里正在举行北京首届双胞胎文化节,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对双胞胎齐聚京城。节日的红领巾公园成了双胞胎的世界。此次文化节以“欢乐盛世双喜临门”为主题,既突出新中国成立55周年的太平盛世、举国欢庆的节日气氛,又紧扣双胞胎的好事成双、双喜临门的美好祝愿。
  据主办方介绍,听说要为双胞胎举行一个自己的节日,全国各地的双胞胎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原计划征集100对双胞胎参加,但很快要求报名参加的双胞胎就超过了500对。其中有双胞胎、三胞胎、四胞胎、龙凤胎,还有在两对双胞胎之间结成连理的夫妻。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的只有2个月。
  88岁兄弟挑战最大年龄双胞胎
  相同的蓝色唐装,一模一样的黑色礼帽让两位坐在人群中的老人格外显眼,他们就是2005年第二届双胞胎文化节年龄最大的双胞胎——陈思诚和陈思谦老人,二老已有88岁高龄。哥哥陈思诚说,他们是看了报纸才来报名的,当时报上说最大的双胞胎是86岁,他们哥俩一商量,觉得他们这对老双胞胎年龄更大,就报名想来挑战一下。“我们到今天是88岁零224天。”陈思诚老先生特别强调。
  陈思诚的孙女陈泠予说,两位爷爷特别兴奋,早晨6点多就从家里出来往红领巾公园赶。陈思诚老人说,他们兄弟两人都是军人出身,由于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因此参加的活动特别多。“今年我一共参加了9个这样的大型活动,其间还钓了7次鱼。”陈老自豪地笑着说,钓鱼和拉二胡是他们兄弟俩共同的爱好。
  “我比弟弟早生半个小时,所以我行三,他行四。”陈思诚老人说,他们兄弟俩出生在河北定县,两人是家里最小的两个男孩。
  陈泠予说,目前他们家里已经四世同堂,但至今没有第二对双胞胎出生。两位爷爷是家里最宝贝的人,因此在双胞胎文化节上,爷爷们的子女和孙辈共同陪伴出行,可谓声势浩大。
  长相不同的小双胞胎兄弟
  到场的双胞胎中有的刚刚出生不久,李晨明、李晨文兄弟就是这样的一对,他们刚刚出生两个半月。小哥俩一直“闭目养神”,周围的嘈杂声响对他们的美梦没有造成任何干扰,而有些不同的是,两个小兄弟的长相并不是特别像。兄弟俩的妈妈王昭玮说,她的孩子医学上称为“双卵性”双胞胎,与一般长得酷似的“单卵性”双胞胎略有差别。她说,兄弟两人虽然只相差7分钟出生,但相貌可能并不特别相似,和不是双胞胎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似程度差不多。
  就在王昭玮解释的时候,温志华和温国华姐妹在一旁听得入了神。她们长相酷似,正是王昭玮所说的“单卵性”双胞胎。两个姐妹说,她们家里的双胞胎已经有历史了,妈妈的亲戚中就有过双胞胎的“案例”。
  澳大利亚小姐妹专程来京
  来参加双胞胎文化节的,大多来自北京本地,但也不乏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It is special(这很特别)”,一头金发的小女孩娜得丽说,她和妹妹来自澳大利亚,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双胞胎,感觉好极了。她母亲琳达说,在网上看到北京要举行双胞胎的聚会消息后,他们改变了出国度假的计划,全家专程来到北京。
  爬行大赛现“淡定哥”
  2011年的双胞胎文化节吸引了500多对双胞胎参加,最小的40多天,最大的72岁,其中还有5对三胞胎和1对四胞胎。
  文化节还为婴幼儿双胞胎特别设计了爬行大赛等亲子互动游戏。爬行大赛“赛道”长约5米,每组3对双胞胎竞赛。
  比赛开哨前,不时有宝宝“抢跑”,有一名宝宝连续“抢跑”两次,当被父亲第二次抓回起点后,委屈地哭了起来。
  不过,比赛真正开始后,有的宝宝却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小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人,任凭家人在终点处叫喊或是拍手,始终不为所动,被称为“淡定哥”。
  有一对小哥俩往前爬了没几步,哥哥突然串道往右爬,接着爬出了场外,一旁的弟弟也紧跟其后,上演了一出“上阵不离亲兄弟”。
  资助特困双胞胎
  双胞胎文化节不仅为双胞胎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更为双胞胎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2012年北京双胞胎文化节的一个亮点是,组委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需要资助、援救的贫穷及特困双胞胎,号召有条件、有爱心的双胞胎对其进行双对双的帮助,以彰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及社会公益爱心。
其他文献
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晋末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据统计,目前莆田市莆仙戏演艺人员达3800多人,观众达3000多万人次,一个莆田人平均一年看10多场莆仙戏表演。  莆仙戏是福建地区的古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
期刊
摄影对我来说,是一场奇幻之旅。从胶片到数码,从迷恋大自然奇巧瑰丽的自然风光,到渴望记录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画面,这十年在摄影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尝尽酸甜苦辣,我没有在乎要混出响亮的名气和优越的成绩,我只想体会摄影的乐趣。它让我在取景框里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奇妙,看到了人生百态,看到了那些我所不了解的事物。  人类社会是整个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人类的社会不光有领袖伟人,同时还有凡人百姓,不仅有刀光剑影风云
期刊
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一套设计新颖的“倒置房”近日向公众开放展出。屋里的陈设与普通人家别无二致,只是一切都颠倒安放。洗衣机放到了天花板上,而儿童玩具、电子壁炉和全套厨具也都“悬在了半空”。组织方称,刚进入“倒置房”,游客会感觉到些微的头晕,个别人甚至会在瞬间丧失空间感。
期刊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劳”和“来”诸家释义不一,《语文建设》2011年第4期所刊方有国《“劳之来之”的“劳”和“来”》一文对这一现象有所认识。方文引先秦诸多文献例证其中的“劳”、“来”为同义词,当释为“慰劳”。方文的结论无疑是客观正确的,但文中涉及的诸多论证细节笔者以为颇有可商榷之处,故笔者不揣浅漏,拟结合方文对“劳”、“来”两词语源关系作
期刊
1、概数词“来”的常用格式  汉语中表示概数的标记词有很多,如双音节的“上下”、“左右”、“前后”等,这些大多由空间范畴隐喻(metaphor)而来。单音节的概数词如“多”、“把”,还有一个就是“来”。关于概数词“来”的语义与用法,自吕叔湘先生(1957)发表《试说表概数的“来”》至今已有十余篇专文问世,综合已有成果,他们共发现并讨论了“来”的四种常用格式:
期刊
安溪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故乡,自古就有“闽南茶都”的美誉。安溪产茶几乎与置县同时,已有1000多年历史,其中盛产的乌龙茶早在宋元时期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蜚声中外。  安溪茶有其悠久的历史:唐萌芽,宋发展,明兴盛,清著称,今辉煌。早在唐代,安溪就已经有种茶。时翰林学士韩僵有诗句“石崔觅芝叟,乡俗采茶歌”。宋《清水岩志》记载“其味更香,其功益大。”明《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还有“茶产
期刊
攀岩是一项极限运动,攀爬的过程紧张而刺激。不过,现在你可以坐下来,享受一下脚下开阔的美景了。近日,美国犹他州普罗沃市的设计师Dallin Smith设计制作了一款“绳椅”,并固定在数百英尺高的峭壁上,为攀岩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征服这处颇有挑战性的岩壁的理由。  不可思议的车手  24小时倒骑单车337公里  澳大利亚自行车手Andrew Hellinga最近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他在24小时
期刊
缅甸中部蒲甘,是东南亚旅行胜地。金色的天幕下,是轻烟笼罩的蒲甘,远处佛塔依稀林立,近处树影憧憧。两只热气球浮于云端,几点飞鸟点缀天际,将二维画面平添了立体的纵深感,而那群翱翔天际的精灵,似乎让我们聆听到暮色晚课的钟声。  雨润  摄影/荣庆军  初夏的四川成都,雨季还未结束,植物被雨水滋润,呈现出嫩嫩的亮绿色,近乎垂直的俯视视角,以及三顶雨伞在花坛间的小路上飘过,整个画面干净且充满了雨后的湿润,仿
期刊
“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汉语熟语作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汉民族思维和认知模式、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也就是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随着社会文明的进程和科学的发展,熟语现象也逐渐进入多种学术领域的视野,它几乎涉及政治、军事、宗教、哲学、文化、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它高度凝练,承载着我国劳动人民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对我们民族文化的
期刊
治学方法是学者们在治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以获得治学成果的手段、方式、方法的总称。换句话说,它是学者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手段”、“有效工具”和“软件”,是学者探求科学真理的必要“途径”。治学方法实际上是客观事物的内部关系及其规律的反映,是学者对客观规律的自觉应用。  治学方法具有三个主要特征:治学客体的制约性明显;治学主体的个性化色彩浓厚;在治学过程中治学方法大都呈阶段性、阶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