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从恰当角度展开审美阅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使教学事半功倍,实现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
【关键词】思想 内容 技巧 语言 意境 风格 审美
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常不知从何处展开教学;有的常感到学生掌握知识不全;有的干脆被《优案》牵着走……整个教学盲目繁忙,效果欠佳,学生茫然迷惑,对文学的兴趣被无情扼杀。
其实,阅读过程就是一个审美过程。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原因是不了解方法。所以,掌握审美阅读方法是走出教学误区的关键。那么,其方法有哪些呢?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艺术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把真实的东西,按照它在精神里的样子,拿来和客观事物调和(统一)起来,以供感性观照。”这说明一切艺术作品,是创作者用艺术的手段将精神、思想感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文学当然也不例外。程福宁先生说有两种阅读:一种是文章阅读,一种是语文阅读。“文章阅读是以汲取思想为目的的阅读;语文阅读是旨在凭借文章获得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知识的阅读。”这启发我们:开展读文活动可以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两方面来展开。对此,我将之细化为以下六点:
一、领悟思想美
阅读文章,我们首先要整体感悟、领悟主旨,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如:《背影》中父子深情,催人泪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绿洲变成戈壁滩令人痛惜。学生在与作者交流中形成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对自然、社会的解读。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认为:艺术交往活动的本质在于,人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在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对话”。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首先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思想交流、与作者对话,汲取他们理性的光华,有利于思想认识的提高。
二、体会内容美
当然,有些文章立意并不新颖、思想并不深刻,可常有一种东西打动着人,这便是文章在美的内容感染着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情感美;②形象美;③风俗、情趣美。如:《斑羚飞渡》中,用生命为下一代搭建生存桥梁的“老斑羚”,其伟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端午节的鸭蛋》中“吃鸭蛋”和“玩鸭蛋”,里面蕴藏的生活情趣令人回味无穷。教学中从此角度引导,就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丰富其情感。
三、赏析技巧美
作者为了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突出事物的特征,肯定会采取适当的写作方法,这便是文学的艺术技巧。如:高尔基的《海燕》,为了突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形象,用了象征的手法、正面描写、对比反衬、景物烘托等技巧,才使之逐渐丰满。写作技巧是文章表情达意、陈述观点、说明事物的表现手法。记叙文常见的写作手法主要有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对比、衬托等。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等。议论文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文体”,学会从技巧角度欣赏,不仅会加深对文章蕴涵的体会,而且对学生写作谋篇大有裨益。
四、品味语言美
语言文字的赏析包括炼字、修辞、句式音韵、语言特色等。如:《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衔、吞”用得好,拟人、对偶修辞,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满目萧然,感激而悲者也”,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音韵变化之美。
文章的语言有生动、平实、简洁、准确、辛辣、典雅、幽默风趣、活泼凝练、耐人寻味等特色。如:鲁迅的语言辛辣;陶渊明的清新质朴;余秋雨的典雅、书卷气息浓;老舍的口语色彩重……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展开类文比较阅读,不同的语言特色就会品读出来。
五、感悟意境美
意境就是文学作品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作者总是通过这种氛围巧传情感,感染、熏陶读者,使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圆月像天空飞下的镜子,云雾升腾,形成了美丽的海市蜃楼。梦幻般的境界融入了多少喜悦、赞美。通过感悟意境,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还会使读者在联想、想象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激发悟性、灵性和创造能力。
六、体会风格美
风格现一般指作品的艺术特色,它与立意、语言、意境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它是从宏观上对作品气势的把握。如:曹操的刚劲宏大、李白的浪漫豪迈、杜甫(后期)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细腻委婉……即使同一作家的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如:郭沫若的《雷电颂》直抒胸怀,如激流奔泻,气势磅礴,直接唤起读者共鸣;《天上的街市》、《静夜》则清幽含蓄,婉转徐缓,如一首小夜曲流过心田,熏陶感染着读者。
品味风格采用比较阅读,将广博的文学知识贯穿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会使学生的文学素养蓬勃萌发。
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不可能每篇文章面面俱到,应“因材选法”。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从恰当角度阅读,学生就长出了汲取文学营养的“根须”——阅读方法,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审美,获益无穷。
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插上审美的翅膀,让他们在文学天地里尽览风光,在人生旅途中尽展智慧。
【参考文献】
1、王德俊:《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评析+设计与再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版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4、郭邵虞:《中国历史文论》一卷本,上海古迹出版社
【关键词】思想 内容 技巧 语言 意境 风格 审美
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常不知从何处展开教学;有的常感到学生掌握知识不全;有的干脆被《优案》牵着走……整个教学盲目繁忙,效果欠佳,学生茫然迷惑,对文学的兴趣被无情扼杀。
其实,阅读过程就是一个审美过程。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原因是不了解方法。所以,掌握审美阅读方法是走出教学误区的关键。那么,其方法有哪些呢?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艺术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把真实的东西,按照它在精神里的样子,拿来和客观事物调和(统一)起来,以供感性观照。”这说明一切艺术作品,是创作者用艺术的手段将精神、思想感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文学当然也不例外。程福宁先生说有两种阅读:一种是文章阅读,一种是语文阅读。“文章阅读是以汲取思想为目的的阅读;语文阅读是旨在凭借文章获得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知识的阅读。”这启发我们:开展读文活动可以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两方面来展开。对此,我将之细化为以下六点:
一、领悟思想美
阅读文章,我们首先要整体感悟、领悟主旨,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如:《背影》中父子深情,催人泪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绿洲变成戈壁滩令人痛惜。学生在与作者交流中形成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对自然、社会的解读。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认为:艺术交往活动的本质在于,人总是通过文本与潜在于文本中的作者进行“对话”。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首先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思想交流、与作者对话,汲取他们理性的光华,有利于思想认识的提高。
二、体会内容美
当然,有些文章立意并不新颖、思想并不深刻,可常有一种东西打动着人,这便是文章在美的内容感染着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情感美;②形象美;③风俗、情趣美。如:《斑羚飞渡》中,用生命为下一代搭建生存桥梁的“老斑羚”,其伟大的形象震撼人心;《端午节的鸭蛋》中“吃鸭蛋”和“玩鸭蛋”,里面蕴藏的生活情趣令人回味无穷。教学中从此角度引导,就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丰富其情感。
三、赏析技巧美
作者为了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突出事物的特征,肯定会采取适当的写作方法,这便是文学的艺术技巧。如:高尔基的《海燕》,为了突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形象,用了象征的手法、正面描写、对比反衬、景物烘托等技巧,才使之逐渐丰满。写作技巧是文章表情达意、陈述观点、说明事物的表现手法。记叙文常见的写作手法主要有欲扬先抑、设置悬念、对比、衬托等。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等。议论文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文体”,学会从技巧角度欣赏,不仅会加深对文章蕴涵的体会,而且对学生写作谋篇大有裨益。
四、品味语言美
语言文字的赏析包括炼字、修辞、句式音韵、语言特色等。如:《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衔、吞”用得好,拟人、对偶修辞,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满目萧然,感激而悲者也”,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音韵变化之美。
文章的语言有生动、平实、简洁、准确、辛辣、典雅、幽默风趣、活泼凝练、耐人寻味等特色。如:鲁迅的语言辛辣;陶渊明的清新质朴;余秋雨的典雅、书卷气息浓;老舍的口语色彩重……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展开类文比较阅读,不同的语言特色就会品读出来。
五、感悟意境美
意境就是文学作品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作者总是通过这种氛围巧传情感,感染、熏陶读者,使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圆月像天空飞下的镜子,云雾升腾,形成了美丽的海市蜃楼。梦幻般的境界融入了多少喜悦、赞美。通过感悟意境,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还会使读者在联想、想象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激发悟性、灵性和创造能力。
六、体会风格美
风格现一般指作品的艺术特色,它与立意、语言、意境有着密切联系,但又有区别,它是从宏观上对作品气势的把握。如:曹操的刚劲宏大、李白的浪漫豪迈、杜甫(后期)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细腻委婉……即使同一作家的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如:郭沫若的《雷电颂》直抒胸怀,如激流奔泻,气势磅礴,直接唤起读者共鸣;《天上的街市》、《静夜》则清幽含蓄,婉转徐缓,如一首小夜曲流过心田,熏陶感染着读者。
品味风格采用比较阅读,将广博的文学知识贯穿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会使学生的文学素养蓬勃萌发。
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不可能每篇文章面面俱到,应“因材选法”。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从恰当角度阅读,学生就长出了汲取文学营养的“根须”——阅读方法,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审美,获益无穷。
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插上审美的翅膀,让他们在文学天地里尽览风光,在人生旅途中尽展智慧。
【参考文献】
1、王德俊:《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评析+设计与再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3、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版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4、郭邵虞:《中国历史文论》一卷本,上海古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