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知识统领习题设计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计算教学研讨中。课堂上教师的练习设计给笔者最大的冲击是:练习的形式多样。时间安排集中、持久。教者似乎要将与计算有关的所有练习类型都罗列出来。在一节课中全部展示。以期让学生从不会到会进而熟练掌握。笔者摘录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节课的“巩固练习”环节的设计:
  1 估计一下每道题大约是几十多?(6道题)
  2 列竖式计算,加*题要验算。(4道题,后两题要验算)
  3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错误的请改正过来。(3道题均是课前预设好的)
  4 解决实际问题。(2道题)
  从这些练习的安排上,我们看到教者更多地关注知识的本身,大量的时间(22分钟)让学生被动地练习,数运算教学变成了计算操练课的代名词。从练习的设计上。我们还看到教者把“两位数加两位数”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看待。并没有抓住计算教学中最核心的部分——20以内的加法,将其有效地进行沟通。这样一来,学生势必要从最初的运算定义、运算算理、运算法则等方面重新建构知识体系,如果按这样的教学,即使本节课学生在计算方面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学生在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相加时也没有积极、主动的迁移意识,学习停留在一种表面化的浅层次的“掌握”上,这样的“会”没有生命力和迁移力。教学中我们要主动围绕“核心知识”有效地设计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一、依托核心知识,让学生全面占有学习材料
  
  “两位数加两位数”是数运算第二次循环。从运算的意义和算理的理解上看,它依托的是20以内的加法。如何通过练习将新学习的内容与“核心知识”之间沟通起来?笔者认为练习的设计要努力做到:第一。交代学习材料的背景,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明白;第二,知识呈现时要注意自身的结构。避免造成知识的割裂。应有利于方法的迁移。
  1 任意写出两道20以内的加法算式题,并算出结果。
  20以内的加法学生已经掌握,写起来并不困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现在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这些数又有哪些类型?我们把这些不同类型的数各选择一个,用它们写一写加法算式,又会得出哪些我们没有学习过的新算式呢?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明白后面呈现的算式是从哪里来的,又将数与式巧妙地沟通起来。
  2 从20、4、32和45这四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数写出加法算式,比一比,看谁写得有序,写得多。你能将这些算式分分类吗?
  因为学生对这些数并不陌生。算式又是自己写出来的。加之有了第一题的基础。学生对形如20 4很容易命名为整十数加一位数,分类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将100以内的加法的所有类型放在起始阶段。一次性呈现,留给学生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对今后学习中及时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大有好处。
  “自主写算式”和“分类命名”并不是这节课中第一次设计的形式。学生在学习20以内的加法时。就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用所学习过的两位数(十几)和一位数尝试写过不同类型的算式。正是在核心知识的学习中有了比较完整的方法结构,这样的放手才变得有可能和有必要。
  
  二、围绕核心知识,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内涵
  
  习题设计时不仅要关注结果的呈现。更要关注思维的过程。通过对外显思维的把握,了解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深度,及时调整练习,有效推进教学进程。在“认识倍”这节课中,最核心的知识是对“几个几”的理解。由于教材中取消了被乘数和乘数的说法,有些教者就狭隘地认为“几个几”的教学可有可无。学生失去对大量素材感性认识的机会。对2个3和3个2的理解仅仅限于算式都可以写成2x3和3x2。这就容易导致后来学生对“8的2倍是多少”与“8是2的几倍”概念的混淆。笔者认为。“认识倍”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一组练习:
  第一层次:先圈一圈,再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如:〇〇 △△△△△△△△
  第二层次:根据要求把图形画全。
  (1)〇是△的3倍
  △△△△△△ 〇〇
  (2)△是。的3倍
  〇〇 △△△△△△
  第三层次:用“倍”的知识解释下面的算式:6x2。6÷2。先画图表示,再说说算式的含义。   通过“圈”、“画”、“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理解“倍”是用来描述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其中“一份”的量如何确定是基础。另一个量有这样的几份。就是“一份”量的几倍。
  
  三、提升核心知识,让学生有效生成价值问题
  
  布鲁纳认为:“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而核心知识恰恰就是最基础的、具有可生长力、能迁移的知识,因此在结构上更需要帮助学生建立。
  作为数运算教学。加法最初的学习无论从意义的理解、算式的表达还是实际的应用。包括学习过程的方法结构都是整个小学阶段四则运算学习的起始。是这部分内容的核心知识。“加法”一课的学习之后,学生明白了形如“树上原来有4只小鸟,又飞来2只。树上现在有几只小鸟?”这样在一个量上添一个量用加法计算,算式是4 2=6。教师可以针对这道算式追问:“4加2除了表示树上原来有4只小鸟,又飞来2只。树上现在有几只小鸟。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什么?”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启发学生理解加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算式的具象描述。生成了有价值的问题——加法可以解决生活中哪些实际问题?
  由此可见。在核心知识的统领下。习题设计不仅仅要注意知识点上的内涵理解、方法掌握、技能提升,还要关注如何做才能使这个知识点引发出更多的新内容。使得整个认知框架在基础夯实之上建构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丰实。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生本”理念就是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生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尽量精简对文本的讲解,将课堂上的大量时间还给学生。在这一背景下,如何使教师的指导作用落到实处?我们一直在尝试和探索。下面仅以《山谷中的谜底》一课的教学为例加以回顾。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十七课《山谷中的谜底》记叙了加拿大魁北克省一个山谷中奇异
本文通过介绍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审计教学中的运用,说明项目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问世,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的课标学习热。课堂教学是把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教学实践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理念在
1.工艺适用范围及特点 适用于各种土质层和砂类土、碎(卵)石土或中等硬度以下基岩的桥墩桩基施工。
通过对全国近百所重点中专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认为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可分成六大类,并应围绕学生就业岗位目标开设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素质能力及专
本文介绍了上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绪论课的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