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课尤其如此。因为初中生年龄尚小,对事物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空洞说教,抽象灌输,或者单纯画几道杠杠,写几句结论,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产生腻烦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打造充满趣味的高效课堂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妙用导语,以奇激趣
新颖独特的导语,像演讲的开场白,像乐章的序曲,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愉快主动地积极学习,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语,妙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课,我以激情洋溢的导语开场:“同学们,如果说通过‘酒池肉林’‘反戈一击’,我们就可以了解商朝灭亡的历史,那么,‘退避三舍’‘围魏救赵’‘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等成语,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雄称霸的历史。你们想知道这些成语的来历吗?”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们急于知道这些成语的由来,一个个显得兴致盎然,急不可耐。
二、图说历史,以图增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插图能再现历史时空观念和人物活动情况,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是激发求知欲望,增进学生兴趣,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如我在讲《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时,先让学生观察“形态各异的兵马俑”插图,并让他们用语言描绘所看所感。学生们兴趣很高,踊跃发言:有的说将军俑威风凛凛,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有的说跪射俑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做握弓状,我仿佛看到了秦武士的英勇雄姿;有的说我知道了秦驭手俑的样子以及他们是如何驾驶战车的,驭手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脖子上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牵拉辔绳……这些描述,使学生仿佛看到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甲兵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的千军万马,扫六合平天下的雄武英姿。学生通过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真切感受到秦陵兵马俑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抛疑追问,以疑求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于学生的需要。我们的新教材特别添加了“思考与讨论”,就是希望能够给予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使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然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巧设情境,以情燃趣
探寻多种多样、新鲜活泼、生动感人的历史情境,可以使历史知识、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在情境的凸现下更具形象性和直观性。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震动,从而既达到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时,我将在西安半坡遗址参观时带回来的仿古乐器陶埙拿到了课堂上,告诉学生这种古乐器就是半坡原始居民创造的,并请几个学生上来体验,吹一吹,体验古乐器的神奇。学生兴致勃勃,在古朴的陶器工艺中感受古代文明的灿烂。
五、穿插诗词,以诗引趣
如果一堂课充斥的只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的讲解和灌输,一个个要点、一幅幅知识骨架图,说的是空洞的、干瘪枯燥的语言,学生就會觉得索然无味,其学习兴趣和能力就难以被激发、培养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穿插一些引人入胜的古诗词,并配之以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述,使历史教学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探究学习,同时也能丰富历史课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融趣味于严肃,变被动为主动,在充满趣味的探索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又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责 编 再 澜)
一、妙用导语,以奇激趣
新颖独特的导语,像演讲的开场白,像乐章的序曲,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能愉快主动地积极学习,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语,妙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一课,我以激情洋溢的导语开场:“同学们,如果说通过‘酒池肉林’‘反戈一击’,我们就可以了解商朝灭亡的历史,那么,‘退避三舍’‘围魏救赵’‘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等成语,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雄称霸的历史。你们想知道这些成语的来历吗?”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们急于知道这些成语的由来,一个个显得兴致盎然,急不可耐。
二、图说历史,以图增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插图能再现历史时空观念和人物活动情况,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是激发求知欲望,增进学生兴趣,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如我在讲《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时,先让学生观察“形态各异的兵马俑”插图,并让他们用语言描绘所看所感。学生们兴趣很高,踊跃发言:有的说将军俑威风凛凛,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有的说跪射俑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做握弓状,我仿佛看到了秦武士的英勇雄姿;有的说我知道了秦驭手俑的样子以及他们是如何驾驶战车的,驭手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脖子上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牵拉辔绳……这些描述,使学生仿佛看到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甲兵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的千军万马,扫六合平天下的雄武英姿。学生通过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真切感受到秦陵兵马俑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抛疑追问,以疑求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于学生的需要。我们的新教材特别添加了“思考与讨论”,就是希望能够给予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使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然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巧设情境,以情燃趣
探寻多种多样、新鲜活泼、生动感人的历史情境,可以使历史知识、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在情境的凸现下更具形象性和直观性。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震动,从而既达到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时,我将在西安半坡遗址参观时带回来的仿古乐器陶埙拿到了课堂上,告诉学生这种古乐器就是半坡原始居民创造的,并请几个学生上来体验,吹一吹,体验古乐器的神奇。学生兴致勃勃,在古朴的陶器工艺中感受古代文明的灿烂。
五、穿插诗词,以诗引趣
如果一堂课充斥的只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的讲解和灌输,一个个要点、一幅幅知识骨架图,说的是空洞的、干瘪枯燥的语言,学生就會觉得索然无味,其学习兴趣和能力就难以被激发、培养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穿插一些引人入胜的古诗词,并配之以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述,使历史教学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探究学习,同时也能丰富历史课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融趣味于严肃,变被动为主动,在充满趣味的探索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又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