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景
“谁流这么多鼻血呀?”公共厕所里,看到废纸篓里的卫生巾,女儿惊讶地问妈妈。以前,妈妈每次都小心地收好卫生巾,女儿自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宝贝,那是月经。女孩长到10来岁就会来月经……”“那会不会疼啊?”女儿担忧地问。“当然不会,妈妈每个月都会来一次月经,你见妈妈疼过吗?”
情景
妈妈给女儿洗澡,女儿摸着圆圆的肚子,问:“我的肚子怎么这么大啊?是不是怀孕了?”妈妈“噗嗤”一声笑了:“小孩的肚子本来就是这样的。不是怀孕了。女孩要长大后,跟自己喜欢的男孩结婚才会怀孕。”“我不要。生宝宝太可怕了,要在肚子上开刀。”女儿见过妈妈的肚子上的伤疤。“宝贝,到时医生会打麻醉,一点都不疼。看到自己的宝宝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洗澡的时间成了母女探讨问题的温馨时光。
因为有相同的身体变化,母亲的经验和感受能很好地解答女儿的问题。然而,如果因此认为母女间的关系总像圆舞曲那样优美,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今天剪了头发,我觉得看起来还不错。如果您不喜欢,请什么都别说。”回母亲家的路上,尼克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必须马上发信息给母亲,免得到时母亲指责批评,又引发冲突。尼克今年28岁,是大学的一位教师。她说自己常会先做好准备,以应对母亲不以为然的评价。“母亲总觉得她最了解我,知道什么对我最有利,她没把我看作一个独立的人。从我小时候起就这样。”尼克愤愤不平地说,她给我们讲了自己小时候有关头发的故事:
3岁时,母亲喜欢我留长长的头发,像个小公主。但我却喜欢像个男孩一样,在草地上翻跟斗。长发让我很不方便,可每次要反抗妈妈,最终都难逃一阵痛骂。
6岁时,我喜欢长辫子。可母亲说上学了就该留学生头。母亲的话那么理直气壮,我丝毫不敢反抗,只是在剪刀剪下的那一刻,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12岁时,社会上开始流行卷发。我也跟同学一起把刘海烫卷。母亲见后,不顾我一旁的同学,把我大骂了一通,回家后还用剪刀在我头上乱剪一通。看着镜子里一团糟的头,我暗暗发誓,以后要考到离家远远的地方去,让她再也管不着。
“谁知现在我都成家了,头发还是由不得我自己。”尼克最后叹息道。
看吧,母女关系有多少和谐就有多少:中突。因为都是女人,相似的地方太多,当彼此的性格差异、时代变迁、观念传统相交织,冲突也往往更加激烈。
母女间的关系是循环的
美国缅因大学李。莎莉博士认为,和父女关系、母子关系不同,母女关系随着年龄变化会演变出一种回归曲线的效果。当女儿日渐长大成为母亲后,她对儿女的态度不知不觉会打上自己母亲的烙印:
在0~4岁之间,女儿对母亲最基本的感情是依恋。母亲离开时,她会大哭大闹;母亲回来时,她会显得很高兴。只要母亲在身边,她就能安心地玩。4岁后,女儿心目中,母亲几乎就是女神。她经常会在同龄女孩之间炫耀和攀比:我的妈妈会做什么,我的妈妈有什么,甚至我妈妈比你妈妈漂亮等。女儿长到13岁左右,几乎在一夜间,母亲在女儿眼中会成为一个无知、愚蠢、这个星球上最不可理喻的生物。她开始有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完美女性的形象开始从母亲身上剥离。而等到女儿做母亲后,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又会不自觉地重复母亲当年对待自己的方法,不管这种方法合理与否。
摩擦有助于增进母女关系
剑桥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女儿比儿子更容易与母亲发生争吵。不过小争吵有助于增进母女关系,女儿其实是以此来告诉母亲自己最近的生活状况、她们认为重要的事等等。母亲对争吵要持正面态度,才能减轻紧张的关系。
母女关系也不能过于亲密
阿根廷心理学专家卡苏洛指出:许多母亲喜欢和女儿交朋友,但事实上,和女儿过于亲密,甚至返老还童般与孩子一起玩乐,投其所好,失去母亲的角色,反而让女儿觉得没有安全感,令她们成为心理上的“孤儿”。所以,母亲要在女儿面前保持适度的威严。
“谁流这么多鼻血呀?”公共厕所里,看到废纸篓里的卫生巾,女儿惊讶地问妈妈。以前,妈妈每次都小心地收好卫生巾,女儿自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宝贝,那是月经。女孩长到10来岁就会来月经……”“那会不会疼啊?”女儿担忧地问。“当然不会,妈妈每个月都会来一次月经,你见妈妈疼过吗?”
情景
妈妈给女儿洗澡,女儿摸着圆圆的肚子,问:“我的肚子怎么这么大啊?是不是怀孕了?”妈妈“噗嗤”一声笑了:“小孩的肚子本来就是这样的。不是怀孕了。女孩要长大后,跟自己喜欢的男孩结婚才会怀孕。”“我不要。生宝宝太可怕了,要在肚子上开刀。”女儿见过妈妈的肚子上的伤疤。“宝贝,到时医生会打麻醉,一点都不疼。看到自己的宝宝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洗澡的时间成了母女探讨问题的温馨时光。
因为有相同的身体变化,母亲的经验和感受能很好地解答女儿的问题。然而,如果因此认为母女间的关系总像圆舞曲那样优美,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今天剪了头发,我觉得看起来还不错。如果您不喜欢,请什么都别说。”回母亲家的路上,尼克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必须马上发信息给母亲,免得到时母亲指责批评,又引发冲突。尼克今年28岁,是大学的一位教师。她说自己常会先做好准备,以应对母亲不以为然的评价。“母亲总觉得她最了解我,知道什么对我最有利,她没把我看作一个独立的人。从我小时候起就这样。”尼克愤愤不平地说,她给我们讲了自己小时候有关头发的故事:
3岁时,母亲喜欢我留长长的头发,像个小公主。但我却喜欢像个男孩一样,在草地上翻跟斗。长发让我很不方便,可每次要反抗妈妈,最终都难逃一阵痛骂。
6岁时,我喜欢长辫子。可母亲说上学了就该留学生头。母亲的话那么理直气壮,我丝毫不敢反抗,只是在剪刀剪下的那一刻,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12岁时,社会上开始流行卷发。我也跟同学一起把刘海烫卷。母亲见后,不顾我一旁的同学,把我大骂了一通,回家后还用剪刀在我头上乱剪一通。看着镜子里一团糟的头,我暗暗发誓,以后要考到离家远远的地方去,让她再也管不着。
“谁知现在我都成家了,头发还是由不得我自己。”尼克最后叹息道。
看吧,母女关系有多少和谐就有多少:中突。因为都是女人,相似的地方太多,当彼此的性格差异、时代变迁、观念传统相交织,冲突也往往更加激烈。
母女间的关系是循环的
美国缅因大学李。莎莉博士认为,和父女关系、母子关系不同,母女关系随着年龄变化会演变出一种回归曲线的效果。当女儿日渐长大成为母亲后,她对儿女的态度不知不觉会打上自己母亲的烙印:
在0~4岁之间,女儿对母亲最基本的感情是依恋。母亲离开时,她会大哭大闹;母亲回来时,她会显得很高兴。只要母亲在身边,她就能安心地玩。4岁后,女儿心目中,母亲几乎就是女神。她经常会在同龄女孩之间炫耀和攀比:我的妈妈会做什么,我的妈妈有什么,甚至我妈妈比你妈妈漂亮等。女儿长到13岁左右,几乎在一夜间,母亲在女儿眼中会成为一个无知、愚蠢、这个星球上最不可理喻的生物。她开始有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完美女性的形象开始从母亲身上剥离。而等到女儿做母亲后,在应对孩子的问题时,又会不自觉地重复母亲当年对待自己的方法,不管这种方法合理与否。
摩擦有助于增进母女关系
剑桥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女儿比儿子更容易与母亲发生争吵。不过小争吵有助于增进母女关系,女儿其实是以此来告诉母亲自己最近的生活状况、她们认为重要的事等等。母亲对争吵要持正面态度,才能减轻紧张的关系。
母女关系也不能过于亲密
阿根廷心理学专家卡苏洛指出:许多母亲喜欢和女儿交朋友,但事实上,和女儿过于亲密,甚至返老还童般与孩子一起玩乐,投其所好,失去母亲的角色,反而让女儿觉得没有安全感,令她们成为心理上的“孤儿”。所以,母亲要在女儿面前保持适度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