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SJB04 35)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1-0083-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论述,为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了“思政课程”单向度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要求,为高职院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具体指导。在新形势下,要把握国家职业教育的新变化,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紧扣一个核心,依托两个主体,把握三个关键,坚持四个融合,从而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一、紧扣一个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职院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体现。只有厘清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明确立德树人的时代需求,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才能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厘清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体现了中华民族鲜明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我国自古以来有尚德的传统,尊德、重德、厚德、明德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第一要义。孔子认为:“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古人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且首重于德。立德被视为最高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德”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不再仅仅限于狭义上的个人道德,而是包括大德、公德、私德在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容。所谓“立德”,就是既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高尚的品德修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则是立德的目标和成效。立德树人就是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明确立德树人的时代需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对德才兼备的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更加迫切。立德树人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召唤,这一政治站位和发展高度,更需要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不断培养出拥有坚定民族品格、深厚爱国情怀、敢于担当作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对于如何落实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又进一步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更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课程思政”就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一理念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改革创新,是“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具体行动和实践探索,通过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责任,推动“三全育人”落地落实,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时空。
二、依托两个主体: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作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双元”主体育人是在这一模式下衍生出来的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有利于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优质资源,联合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是在产教融合基礎上进行的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改革举措,作为职业教育的“双元”主体,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着构建与实施“课程思政”的职责和任务。
(一)“一体化”顶层设计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作为构建与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主体,高职院校要主动加强和企业的横向沟通,在顶层设计与协调布局上下功夫,做到一体化、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一是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教师全员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课内与课外、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等构成的校内小循环和学校与政府、社会、企业等构成的校外大循环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推动形成校外横向联合、校内纵向贯通的基本工作格局。二是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吸收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并不断完善与之相适应、相契合的管理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将“课程思政”的刚性要求化整为零,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中,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管理队伍、专职思政队伍、教师队伍等育人队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和机制。
(二)“互补性”资源共享
“课程思政”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共同任务,但从人才培养的最终流向而言,企业更应关注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前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提供有力支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明确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下,企业的深度参与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资源。基于正全面推行的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一方面可以优化师资供给,派遣专业人员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同时,向学生传递爱国情怀、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实践性育人平台,通过实习实训、参观企业、岗位实践、技能竞赛、专家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愿景,增强他们心系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 (三)“联动式”协同育人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驱动促使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紧密联结,逐渐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育人命运共同体。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更加需要企业的协同与帮助。“课程思政”的改革进程和实施效果与企业的支持度、参与度以及校企的融合度息息相关,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激励、制度保障等举措,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步引导“课程思政”在企业育人维度中从点射状的“外部刺激”走向持续性的“内部驱动”,从而形成校企联动、协同育人、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重点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质量评估等环节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多途径、多层面创设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两大育人主体之间便捷高效的沟通协调和反馈应用机制,协同推进“课程思政”的落地和深化。
三、把握三个关键: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2020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抓好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对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意味着教师队伍从意识到能力、从组织形式到评价机制都要实现换挡升级。
第一,要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高职院校教师要主动加强学习,更新思想理念,彻底破除以往职业教育重知识技能、轻价值塑造的沉疴旧习,自觉树立牢固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将价值塑造作为育人工作的第一要务;同时,要通过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教育教学研究等举措,不断提升育人能力,既当好知识传授的“经师”,更做好价值引领的“人师”。第二,要建立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结对共建机制。以思政教育工作为纽带,统筹构建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两支队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合作机制,共同研究探讨,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专业资源有效转化为育人资源,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互融互通。第三,要深化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交流共享。依托校企合作机制,以兼职教师的形式,引进符合条件的企业领导、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等充实学校的教师队伍,为“课程思政”力量提供有益的补充。同时,推进学校教师进厂实践常态化制度化,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准确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总结、提炼出职业素质标准纳入“课程思政”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精神,促进高职院校育人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无缝接轨。
(二)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于课程。高职院校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战场作用。
第一,科学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以提高立德树人成效为目标,在源头上就将“课程思政”的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中,促进思政体系建设与职业标准、岗位素质、工作规范有效对接。第二,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施策、统筹推进。由于职业教育的属性和特点,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最主要的载体。高职院校要立足各专业独特的理论视域、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深入梳理和挖掘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科学整合、柔性融入,尤其要将爱国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劳动精神等核心元素贯穿于课程设计和执行中,實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辐射效应。第三,建立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高职院校要对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和效果实施动态监测,同时要借助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的重要力量,就人才培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和跟踪,并根据反馈结果适时调整和完善“课程思政”相关工作,确保“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始终保持螺旋式上升。
(三)抓牢课堂教学“主渠道”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融入“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要讲求“明、润、新”三个字,切忌物理焊接、生搬硬套。
第一,方向上旗帜鲜明。课堂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育人导向,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四个自信”。第二,方法上润物无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如盐在水,化有形为无形,于无形中存有形。“课程思政”既要讲究思想性又要讲究艺术性,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完成化学传导,火候上恰到好处,步骤上水到渠成,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第三,方式上注重创新。要积极适应“互联网 ”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拓展教学空间;以课程为载体,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技能培训与岗位锻炼对接,不断拓展和创新“课程思政”的路径。此外,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目标,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
四、坚持四个融合: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说,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职院校构建与实施“课程思政”就是要打破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难题,打破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教育的思想束缚,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坚持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高度融合,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高度融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高度融合,坚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高度融合,努力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切实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一)职业教育和思政教育高度融合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答记者问时指出,职业教育要为国家发展“提供两个公共产品,一个公共产品是在全社会通过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一个公共产品是提供大量的大国工匠。”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众多的大国工匠,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是职业教育的新时代使命。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需求,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既要注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价值理性的培育,也要注重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创新精神等技术理性的培养,促进价值理性和技术理性相互融合渗透,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一是以专业教学为基础,找到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连接点,发挥专业课程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同频共振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时代精神、职业追求等德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提升专业教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二是以职业素养为核心,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开展劳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等作为价值传导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三是以现代学徒制为依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理论教学平台和企业技能实践平台互融互通的教学优势,将理论教授与实践体验融为一体,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深度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高度融合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虽然专业不同、课程不同,教学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但育人目标始终是一致的,只有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知识传授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首先,要树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并重的教育观,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根本上还是属于“为人”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教会学生某项生存技能,更应该注重价值的传递、精神的涵养和人格的健全。其次,要结合学校和专业的特点,从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专业志向和专业精神三个层面进行价值引领,以专业知识作为载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价值理念,做到专业课堂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最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还要共同服务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一方面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智力支撑,另一方面更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思想保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育爱国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是技术技能人才培養的应有之义。
(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高度融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优势互补、互为支撑。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高度融合,就是要把显性的“思政课程”和隐性的“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从而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融合、辩证统一。
一方面,要强化显性教育,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至关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做到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尤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贴近职业、贴近专业则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度。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思政小课堂”同“国情大课堂、社会大课堂、职业大课堂”结合起来,精心上好国情课、社会课、职场课,直面热点焦点问题,回应学生关切,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思想理论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引领和精神驱动。另一方面,要细化隐性教育,延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时空。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有言:“你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种“东西”就是专业课程。高职学生最关注、最重视、投入精力最多的是专业学习,因此依托专业课程进行间接性、渗透性的“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最好补充。只有当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成为目标追求一致、教育教学效果一致的课程生态共同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才能真正同向同行、相得益彰。
(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高度融合
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目的在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学校育人环节和元素中渗透优秀企业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合是提升“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举措。企业文化的融入可以使“课程思政”模式变得更加具体、生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遴选具有优秀文化特质的企业,将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文化进行立体化、多维度对接,建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文化、专业文化、实训文化、人文文化等,促进校企文化融通。其次,依托校企合作搭建文化融通桥梁,将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请进课堂、请上讲台,通过“一师一技”(工匠型教师与学生结对,传授一门技艺)、“一师一室”(工匠型教师以工作室为平台带领学生学习技能、开展科研和创作)、“一师一课”(工匠型教师深度参与一门专业课的建设与教学)、“一师一堂”(工匠型教师参与文化讲堂建设)等方式,传递优秀企业文化,涵养工匠精神。最后,借助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习实训、岗位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等文化内容,提前将企业文化因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1-0083-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论述,为高职院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动了“思政课程”单向度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要求,为高职院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具体指导。在新形势下,要把握国家职业教育的新变化,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紧扣一个核心,依托两个主体,把握三个关键,坚持四个融合,从而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一、紧扣一个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职院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体现。只有厘清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明确立德树人的时代需求,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才能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厘清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体现了中华民族鲜明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我国自古以来有尚德的传统,尊德、重德、厚德、明德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第一要义。孔子认为:“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古人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且首重于德。立德被视为最高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德”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不再仅仅限于狭义上的个人道德,而是包括大德、公德、私德在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容。所谓“立德”,就是既要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高尚的品德修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则是立德的目标和成效。立德树人就是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明确立德树人的时代需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对德才兼备的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更加迫切。立德树人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和使命召唤,这一政治站位和发展高度,更需要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不断培养出拥有坚定民族品格、深厚爱国情怀、敢于担当作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对于如何落实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又进一步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更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课程思政”就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一理念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改革创新,是“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具体行动和实践探索,通过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责任,推动“三全育人”落地落实,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时空。
二、依托两个主体: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作用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双元”主体育人是在这一模式下衍生出来的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育人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有利于校企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优质资源,联合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是在产教融合基礎上进行的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改革举措,作为职业教育的“双元”主体,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着构建与实施“课程思政”的职责和任务。
(一)“一体化”顶层设计
“课程思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作为构建与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主体,高职院校要主动加强和企业的横向沟通,在顶层设计与协调布局上下功夫,做到一体化、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一是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教师全员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课内与课外、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等构成的校内小循环和学校与政府、社会、企业等构成的校外大循环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推动形成校外横向联合、校内纵向贯通的基本工作格局。二是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的发展定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吸收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并不断完善与之相适应、相契合的管理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将“课程思政”的刚性要求化整为零,有机融入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中,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管理队伍、专职思政队伍、教师队伍等育人队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和机制。
(二)“互补性”资源共享
“课程思政”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共同任务,但从人才培养的最终流向而言,企业更应关注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前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提供有力支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明确提出要“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下,企业的深度参与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资源。基于正全面推行的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一方面可以优化师资供给,派遣专业人员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同时,向学生传递爱国情怀、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实践性育人平台,通过实习实训、参观企业、岗位实践、技能竞赛、专家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愿景,增强他们心系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 (三)“联动式”协同育人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驱动促使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紧密联结,逐渐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育人命运共同体。基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更加需要企业的协同与帮助。“课程思政”的改革进程和实施效果与企业的支持度、参与度以及校企的融合度息息相关,要通过统筹规划、政策激励、制度保障等举措,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步引导“课程思政”在企业育人维度中从点射状的“外部刺激”走向持续性的“内部驱动”,从而形成校企联动、协同育人、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重点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质量评估等环节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多途径、多层面创设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两大育人主体之间便捷高效的沟通协调和反馈应用机制,协同推进“课程思政”的落地和深化。
三、把握三个关键: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2020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抓好教师队伍、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对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意味着教师队伍从意识到能力、从组织形式到评价机制都要实现换挡升级。
第一,要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高职院校教师要主动加强学习,更新思想理念,彻底破除以往职业教育重知识技能、轻价值塑造的沉疴旧习,自觉树立牢固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将价值塑造作为育人工作的第一要务;同时,要通过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教育教学研究等举措,不断提升育人能力,既当好知识传授的“经师”,更做好价值引领的“人师”。第二,要建立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结对共建机制。以思政教育工作为纽带,统筹构建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两支队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合作机制,共同研究探讨,深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专业资源有效转化为育人资源,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互融互通。第三,要深化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交流共享。依托校企合作机制,以兼职教师的形式,引进符合条件的企业领导、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等充实学校的教师队伍,为“课程思政”力量提供有益的补充。同时,推进学校教师进厂实践常态化制度化,鼓励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准确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总结、提炼出职业素质标准纳入“课程思政”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精神,促进高职院校育人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无缝接轨。
(二)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于课程。高职院校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发挥课程育人的主战场作用。
第一,科学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以提高立德树人成效为目标,在源头上就将“课程思政”的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制定、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等环节中,促进思政体系建设与职业标准、岗位素质、工作规范有效对接。第二,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施策、统筹推进。由于职业教育的属性和特点,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最主要的载体。高职院校要立足各专业独特的理论视域、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深入梳理和挖掘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科学整合、柔性融入,尤其要将爱国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劳动精神等核心元素贯穿于课程设计和执行中,實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辐射效应。第三,建立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高职院校要对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和效果实施动态监测,同时要借助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的重要力量,就人才培养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和跟踪,并根据反馈结果适时调整和完善“课程思政”相关工作,确保“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始终保持螺旋式上升。
(三)抓牢课堂教学“主渠道”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融入“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要讲求“明、润、新”三个字,切忌物理焊接、生搬硬套。
第一,方向上旗帜鲜明。课堂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育人导向,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四个自信”。第二,方法上润物无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如盐在水,化有形为无形,于无形中存有形。“课程思政”既要讲究思想性又要讲究艺术性,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完成化学传导,火候上恰到好处,步骤上水到渠成,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第三,方式上注重创新。要积极适应“互联网 ”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拓展教学空间;以课程为载体,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技能培训与岗位锻炼对接,不断拓展和创新“课程思政”的路径。此外,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目标,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实现思想启迪和价值引领。
四、坚持四个融合: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说,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高职院校构建与实施“课程思政”就是要打破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难题,打破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重专业技能、轻思想教育的思想束缚,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坚持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高度融合,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高度融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高度融合,坚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高度融合,努力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切实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一)职业教育和思政教育高度融合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答记者问时指出,职业教育要为国家发展“提供两个公共产品,一个公共产品是在全社会通过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一个公共产品是提供大量的大国工匠。”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育众多的大国工匠,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是职业教育的新时代使命。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需求,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既要注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价值理性的培育,也要注重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创新精神等技术理性的培养,促进价值理性和技术理性相互融合渗透,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
一是以专业教学为基础,找到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连接点,发挥专业课程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同频共振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时代精神、职业追求等德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提升专业教学的思想性和人文性。二是以职业素养为核心,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开展劳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等作为价值传导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理想。三是以现代学徒制为依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理论教学平台和企业技能实践平台互融互通的教学优势,将理论教授与实践体验融为一体,促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深度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高度融合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虽然专业不同、课程不同,教学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但育人目标始终是一致的,只有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知识传授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首先,要树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并重的教育观,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根本上还是属于“为人”的教育,不应该仅仅是教会学生某项生存技能,更应该注重价值的传递、精神的涵养和人格的健全。其次,要结合学校和专业的特点,从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专业志向和专业精神三个层面进行价值引领,以专业知识作为载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价值理念,做到专业课堂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最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还要共同服务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一方面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智力支撑,另一方面更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思想保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育爱国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是技术技能人才培養的应有之义。
(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高度融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优势互补、互为支撑。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高度融合,就是要把显性的“思政课程”和隐性的“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更好地帮助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从而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融合、辩证统一。
一方面,要强化显性教育,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至关重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做到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尤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贴近职业、贴近专业则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度。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思政小课堂”同“国情大课堂、社会大课堂、职业大课堂”结合起来,精心上好国情课、社会课、职场课,直面热点焦点问题,回应学生关切,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思想理论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引领和精神驱动。另一方面,要细化隐性教育,延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时空。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有言:“你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种“东西”就是专业课程。高职学生最关注、最重视、投入精力最多的是专业学习,因此依托专业课程进行间接性、渗透性的“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最好补充。只有当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成为目标追求一致、教育教学效果一致的课程生态共同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才能真正同向同行、相得益彰。
(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高度融合
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目的在于培养符合新时代行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在学校育人环节和元素中渗透优秀企业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合是提升“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举措。企业文化的融入可以使“课程思政”模式变得更加具体、生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遴选具有优秀文化特质的企业,将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文化进行立体化、多维度对接,建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文化、专业文化、实训文化、人文文化等,促进校企文化融通。其次,依托校企合作搭建文化融通桥梁,将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请进课堂、请上讲台,通过“一师一技”(工匠型教师与学生结对,传授一门技艺)、“一师一室”(工匠型教师以工作室为平台带领学生学习技能、开展科研和创作)、“一师一课”(工匠型教师深度参与一门专业课的建设与教学)、“一师一堂”(工匠型教师参与文化讲堂建设)等方式,传递优秀企业文化,涵养工匠精神。最后,借助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习实训、岗位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等文化内容,提前将企业文化因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