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流传着“稻丛之火”的故事,民间故事用最质朴的叙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预防海啸灾害的关键在于海啸预报信息的传达和公众的防灾意识。日本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历来饱受地震和海啸的困扰,对海啸灾害研究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的海啸应对策略。
2004年末袭击亚洲的苏门答腊海上大地震以及印度洋大海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但是受灾国之一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岛传来了这样一种令人欣慰的消息:受日本援助修建的防护堤一定程度保护了这里的居民。
海啸的英文单词Tsunami来源于日文,日本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历来饱受地震和海啸的困扰,对海啸灾害和对策研究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日本已经建立起一整套海啸应对策略,一旦灾难发生,首要问题就是公布海啸预报与快速传达。日本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流传着“稻丛之火”的故事。1854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日本南海冲发生了强烈地震。和歌山沿海地区一个村镇的老村长感觉到地震,又发现了异常的退潮,预感到大海啸马上要发生。当天村里人正忙碌、热闹地准备庙会,丝毫没发现海啸的征兆。村长想,“村民们忙得顾不上别的,这么短时间也来不及解释。如果这样下去的话,这里的村民都会被海啸吞没。”于是,他跑到高地上,点燃了自己家中刚收割下来的稻捆,粮食虽然可惜,却比不上全部村民的生命。村民发现村长家里失火,马上敲响警钟,熊熊火焰引得村中男女老少都放下手中的事情,赶到高地上救火。确认村民都集合在高地之后,村长竭尽全力指着海岸喊道“大家看!海啸来了!”。海啸转眼间席卷村镇,破坏了所有的村镇建筑物,村里什么都没留下来。大家都大吃一惊。由于这位村长的智慧,全村人都幸免于难。民间故事用最质朴的叙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预防海啸灾害的关键在于海啸预报信息的传达和公众的防灾意识。
有报道说,此次印度洋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后,印度军方很早便得到这一信息,但由于内部沟通问题当局未能迅速向沿海地区居民发出警报,以至延误了抗灾时机。专家指出,如果印度洋有海啸预警机制并提供防护教育,这次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在日本,如果日本气象厅获得附近海域发生地震的消息,两三分钟后就会对海啸来临的可能性及其规模做出判断,公布海啸预报。该预报立刻通过相关防灾单位、媒体、地方气象台等传达给市民、船舶等。
海啸最可怕的是吞没的力度,特别是第一波和第二波。为了减轻海啸的威胁,保护沿海居民的生命与财产,日本政府部门修建起海岸堤坝、防潮水门、港口防波堤等。防护工程经过充分的环境评估,在尽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下,有效缓解海啸冲击造成的损失。
同时,日本政府的各部委在海啸灾害应对上严加防范,密切合作。1983年,日本总理府、警察厅、国土厅、海上保安厅、气象厅、邮政部以及消防厅等7个部委共同设立“海啸警备相关部委协调会议”,并发布一些相关的通知,协调关系。
此外,促进公众参与和提高防灾意识也是预防海啸灾难的重要措施。为此,各级政府与公众共同参与绘制“海啸危险预测地图”,地图包括海啸的规模和对应的危害等级、避难地点等信息,主要目的就是让居民了解海啸的危险程度和避险方法。在浸水程度计算方法、浸水预测地区的研究等技术方面,政府部门向公众代表充分提供免费的技术咨询支持,普及海啸应对知识。
日本在国内海啸预防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协助,把本国的海啸研究经验推向国际。日本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援助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岛建设防波水泥块和防护堤坝。在这次地震及海啸灾难中,这些防护堤就像一个阻挡涌来海啸的墙壁一样,一定程度上守护了马累岛,通过减缓海啸冲击力,有效地减少人员伤害。据《每日新闻》报道,这种援助非常有效,尽管马尔代夫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在此次海啸中,马尔代夫的牺牲者远远少于海拔更高的斯里兰卡。
尽管日本海啸对策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公众参与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向国际社会做出进一步的贡献。(作者系日本国土环境株式会社北京办事处技术公关主任)
2004年末袭击亚洲的苏门答腊海上大地震以及印度洋大海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但是受灾国之一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岛传来了这样一种令人欣慰的消息:受日本援助修建的防护堤一定程度保护了这里的居民。
海啸的英文单词Tsunami来源于日文,日本地处太平洋地震带,历来饱受地震和海啸的困扰,对海啸灾害和对策研究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日本已经建立起一整套海啸应对策略,一旦灾难发生,首要问题就是公布海啸预报与快速传达。日本从江户时代开始就流传着“稻丛之火”的故事。1854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日本南海冲发生了强烈地震。和歌山沿海地区一个村镇的老村长感觉到地震,又发现了异常的退潮,预感到大海啸马上要发生。当天村里人正忙碌、热闹地准备庙会,丝毫没发现海啸的征兆。村长想,“村民们忙得顾不上别的,这么短时间也来不及解释。如果这样下去的话,这里的村民都会被海啸吞没。”于是,他跑到高地上,点燃了自己家中刚收割下来的稻捆,粮食虽然可惜,却比不上全部村民的生命。村民发现村长家里失火,马上敲响警钟,熊熊火焰引得村中男女老少都放下手中的事情,赶到高地上救火。确认村民都集合在高地之后,村长竭尽全力指着海岸喊道“大家看!海啸来了!”。海啸转眼间席卷村镇,破坏了所有的村镇建筑物,村里什么都没留下来。大家都大吃一惊。由于这位村长的智慧,全村人都幸免于难。民间故事用最质朴的叙述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预防海啸灾害的关键在于海啸预报信息的传达和公众的防灾意识。
有报道说,此次印度洋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后,印度军方很早便得到这一信息,但由于内部沟通问题当局未能迅速向沿海地区居民发出警报,以至延误了抗灾时机。专家指出,如果印度洋有海啸预警机制并提供防护教育,这次灾害也许不会夺去这么多人的生命。在日本,如果日本气象厅获得附近海域发生地震的消息,两三分钟后就会对海啸来临的可能性及其规模做出判断,公布海啸预报。该预报立刻通过相关防灾单位、媒体、地方气象台等传达给市民、船舶等。
海啸最可怕的是吞没的力度,特别是第一波和第二波。为了减轻海啸的威胁,保护沿海居民的生命与财产,日本政府部门修建起海岸堤坝、防潮水门、港口防波堤等。防护工程经过充分的环境评估,在尽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的影响下,有效缓解海啸冲击造成的损失。
同时,日本政府的各部委在海啸灾害应对上严加防范,密切合作。1983年,日本总理府、警察厅、国土厅、海上保安厅、气象厅、邮政部以及消防厅等7个部委共同设立“海啸警备相关部委协调会议”,并发布一些相关的通知,协调关系。
此外,促进公众参与和提高防灾意识也是预防海啸灾难的重要措施。为此,各级政府与公众共同参与绘制“海啸危险预测地图”,地图包括海啸的规模和对应的危害等级、避难地点等信息,主要目的就是让居民了解海啸的危险程度和避险方法。在浸水程度计算方法、浸水预测地区的研究等技术方面,政府部门向公众代表充分提供免费的技术咨询支持,普及海啸应对知识。
日本在国内海啸预防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协助,把本国的海啸研究经验推向国际。日本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援助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岛建设防波水泥块和防护堤坝。在这次地震及海啸灾难中,这些防护堤就像一个阻挡涌来海啸的墙壁一样,一定程度上守护了马累岛,通过减缓海啸冲击力,有效地减少人员伤害。据《每日新闻》报道,这种援助非常有效,尽管马尔代夫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在此次海啸中,马尔代夫的牺牲者远远少于海拔更高的斯里兰卡。
尽管日本海啸对策研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公众参与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向国际社会做出进一步的贡献。(作者系日本国土环境株式会社北京办事处技术公关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