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后过渡期: 银行业需重新定位

来源 :WTO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后,中国进入"WTO后过渡期",主要产业将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所作的承诺而陆续开放。中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给予外国银行国民待遇。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也全方位展开。金融市场的开放正在改变国内金融市场的格局,中国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也因此受到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影响。随着WTO后过渡期的到来,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国内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岌岌可危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外资银行的业务竞争以及国内金融市场国际化,国内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份额不断下降,存款、贷款业务萎缩,经营情况不断恶化。
  
  1、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外资银行份额上升
  截至2004年二季度,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为69.14%,比2002年一季度的72.18%减少了约3个百分点。同时,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在稳步增加,资产额由2002年一季度的2796.9亿元上升到2004年6月的5521.3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35%,同比增长82%,市场份额由1.35%逐步增加到1.83%。在全球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份额逐渐下降的大背景下,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份额的增加就额外值得关注。
  
  2、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市场份额增加有限,而存款市场份额显著下降
  国内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市场份额由2002年一季度的80.29%下降为2004年二季度的75.27%,外币存款市场份额由94.69%下降到92.20%。除了受到外资银行竞争的影响之外,受到开放式基金及货币基金分流的影响明显。同一时期,原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市场份额则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
  
  3、国内商业银行利润率近两年来逐步走低
  2003年末,国内商业银行的总利润为256亿元,比2002年末398亿元下降了56%。资产利润率偏低,2003年末加权平均为0.16%(按照商业银行风险评价的考核标准该项指标为0.5%),资本收益率偏低为3.92%(详见表格1)。目前国际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ROA)一般为0.6%-1.5%之间,资本收益率(ROE)一般为5%-10%。
  


  短兵相接:商业银行面临挑战
  
  1、外资银行对国内商业银行展开业务竞争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后,与中资银行的业务竞争也随即展开,主要表现在外汇业务、人民币业务、网上支付业务和信用卡业务上。
  外汇业务是中外资银行竞争最激烈的业务之一,国内商业银行只能提供基本的外币存贷款业务、国际结算业务,而外资银行所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当丰富,包括:融资业务、财务咨询、投资业务、国际结算业务、存贷款业务、担保业务、汇款业务、外汇买卖业务、票据贴现业务、证券服务业务等。例如汇丰银行“卓越理财中心”在推出外汇业务的同时,也提供理财服务。许多经营良好的国有及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财务运作比较规范,因而愿意选择外资银行的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大型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往往与其本国银行签订了全球合作协议,其在华子公司理所当然地选择其母国银行的在华分行。
  外资银行凭借客户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在国内建立完备的零售客户信息数据库,推出全功能、全天候的客户服务中心,吸引了大量在华外籍人员、港澳台华人等优质零售客户。
  2002年以来,外资银行的存款、贷款业务增长迅速,2004年第二季度贷款总额2207.4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5%,同比增长51%;2004年第二季度存款总额1145.1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1%,同比增长60%。同一时期,国内商业银行存款市场份额下降明显,由2002年一季度的80.29%降为2004年二季度的75.27%。
  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11月公布的《人民币同业借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六条规定,借入方人民币同业借款月末余额不得超过其人民币总负债月末余额的40%(这一数字远远低于外资银行所预期的70%~80%的比例)。外资银行对非金融机构的贷款一直是存款的200%左右,对资金的饥渴程度可想而知。随着人民币存款业务的放开,外资银行可能与中资银行激烈的争夺地企业人民币存款。
  外资银行在取得人民币经营权后不会建立庞大的机构网点体系,它们会更多地利用资本优势和自身经营管理经验,通过网络银行展开竞争,特别是网上支付和信用卡业务。我国虽然已经发行银行卡7.14亿张,但是其中95%为借记卡,准信用卡约3000万张,信用卡只有约300万张。中国若干城市的人均年收入已达2000美元-4000美元,具备了信用卡市场起飞的条件。外资银行很可能将信用卡作为在国内攻城略地的利器,发挥其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经验。
  另一方面,外资银行也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在网上银行业务的优势。截至2002年12月初,至少有8家外资银行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递交了发明专利申请,内容涉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方方面面,许多专利已进入审定阶段,其中花旗银行所申请的19项发明专利中大多数是针对网上银行业务的。
  


  2、金融主体多元化加剧银行业的竞争
  金融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特征,金融工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主体多元化。
  随着与国外金融市场的接轨,国内金融市场势必逐步引入国外成熟的高回报率和多元化的直接投资工具,这将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削弱间接融资的绝对主导地位。直接融资的相对地位迅速上升乃至占据相当比重,将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相对缩小;企业融资者更多地依赖长期债券或股权融资方式以获得长期资金支持,从而相对减少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
  作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结合物,货币市场基金、开放式基金将进一步蓬勃发展,成为银行存款最具竞争力的替代方式。截至2004年11月,我国已有开放式基金99只,首发规模接近3000亿元;中国货币基金达到7只,规模约为439.49亿。
  拥有庞大销售网络和广泛客户基础的工商企业也将向金融市场渗透。根据银监会颁布实施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已经向银监会提出正式申请,这标志汽车金融公司的设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3、处理偏高的不良资产是长期困扰国内商业银行的难题
  尽管采用了核销坏帐,将不良资产剥离给资产处理公司等处理措施,截至2003年12月31日,2003年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仍然高达17.8%(详见表格2)。财政性不良资产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应该由政府承担损失;企业性不良资产和经营性不良资产则应该由商业银行自身解决(李金保 王铁骊,2004)。以前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只能用来处置存量不良资产,并不能消除不良贷款产生的根源。中国宏观经济已经持续高速增长了25年,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或出现意想不到的衰退时,拖欠还款的比例势必扬升,不良资产问题又会重现。
  
  4、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将制约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
  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要求,凡经营国际业务的所有国际性银行,其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8%。我国1995年颁布并实施的《商业银行法》第39条也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的比率。然而总体来说,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问题并不乐观。至2003年底,仍然有部分商业银行没有达到8%资本充足率的标准(详见表格3)。为了保证资本充足率达到要求,商业银行不得不减少资产方面的业务,这将限制其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减少市场占有率。
  
  5、隐含政府担保的取消将促使国内商业银行完全走向市场
  长期以来,国内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优势是隐含的政府担保,这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等同于国家信用,人们并不关心他们的不良资产比例和资本充足率。但是,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和储户风险意识的提高,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专注于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已经将上市列入时间表,当股份制改造完成之后,隐含的政府担保将完全取消,内、外资商业银行在信用级别上将处于同一水平,市场经营业绩将成为衡量银行质量的唯一标准。
  
  6、利率市场化将考验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在中国政府的多个文件中,都把利率逐步实行市场化明确为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之一。众所周知,国内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于存贷利差,利率市场化将减少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进一步降低了商业银行抵抗信用风险的能力。而且不能排除出现高息揽储等恶性竞争的现象。在不增加不良资产和不减少资本充足率的条件下,利率市场化要求国内商业银行增强对负债型和资产型业务主动管理的能力,这对缺乏经验的国内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挑战。
  
  7、国内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面临混业经营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外资银行顺应国际金融自由化、非中介化和资讯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兼并重组,大多形成了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业务全面而丰富。国内商业银行自1993年以来处于严格的分业管理之下,业务比较单一,仍然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详见表格4),这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在业务竞争中处于劣势。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12月27日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法》在这方面的条款是,“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提法较过去灵活,为监管部门在这方面逐步放开提供了空间。不论国内商业银行是选择金融控股公司还是选择全能银行的模式,都面临外资银行业务的强烈竞争。
  在开放金融市场的压力下,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尽快解决不良资产率偏高、资本充足率偏低的问题,采取措施应对隐含政府担保的取消、利率市场化和混业经营的问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现有业务的盈利能力,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将是国内商业银行唯一的出路。
  
  商业银行:适时而动
  
  商业银行必须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强化或改变银行的功能,以一种动态发展的形态适应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1、强化支付中介职能
  尽管支付中介功能的实现方式已经日趋多样化,但国内商业银行仍然处于支付和清算系统的核心。在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网上银行和信用卡业务方面展开合作的同时(王震,2005),国内商业银行可能成为外资银行网上支付业务的代理商。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强化自己作为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角色。
  
  2、增大吸引外资参股力度,充实资本金
  吸收境外投资者入股,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从而改善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达到深化金融改革的目的。上海银行在吸收了国际金融公司、汇丰银行等投资者18%的入股后,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良贷款率已经下降到3-4%之间。
  根据我国的外商投资法和外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外商投资股权的比例达到或超过25%的银行属于中外合资银行,达到100%时则成为外商独资银行。在2006年12月11号以前,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的经营范围以及服务对象和中资银行是有区别的。因此,目前外资金融机构与中资商业银行开展资本合作时,一般直接参股比例低于25%,但是,随着2006年12月11日的临近,可能出现外资相对控股或绝对控股的商业银行,甚至外商独资银行。
  
  3、由公司客户为导向转变为以个人客户为导向
  公司客户(尤其是大型公司客户)除了银行贷款之外,还可以选择其它的融资方式,如企业债券和商业票据,在投资方面也有众多的金融品种。因此,激烈的竞争使公司客户所能带来的盈利日益趋薄,以大型公司业务为主的银行普遍面临生存危机。在中国银行业内争夺优质大客户的激烈竞争中,这种情况已经有所表现。
  与公司业务相比,个人业务上收入和盈利较为稳定。但是一家银行只有在网点覆盖率达到了一定程度,才能有效地吸引个人用户,降低综合资金成本。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营业网点众多的优势,提高个人业务的进入门槛,从而限制了个人业务上的竞争,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当然,银行个人业务的高增长、高盈利和低风险的特性,是以审慎原则为前提的,丝毫没有取代或降低信贷风险控制的需要。
  
  4、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创新,积极发展中间业务
  产品和服务创新历来是银行创新活动的焦点所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所带来的金融创新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金融市场的经验,进行产品创新,创造一系列兼有收益性和流动性的融资工具,最大限度地吸引闲置资金,力求摆脱市场份额下降的被动局面。
  在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里,中间收入往往是商业银行收入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银行各项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现有的政策和法律框架内,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有巨大的实践空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7月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商业银行经央行审批或备案后,可以办理以下中间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基金托管;基金的注册登记、认购、申购和赎回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发行、承销、兑付政府债券;信息咨询业务;企业、个人财务顾问业务;企业投融资顾问业务等。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丰富的客户资源,充当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中介人,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
  但是,中国客户对中间业务收费的认同度普遍较低;而且,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如保险和基金产品推广),往往也意味着现有客户投融资渠道的扩展,可能会冲击银行的现有业务。
  
  5、做好混业经营的准备
  随着银行新业务的拓展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银行代理金融资产交易和风险管理的功能大大加强(Allen和Santomero(1997),Scholtens和VanVensveen(1999))。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外商业银行普遍开始拓展经营范围,通过大规模的兼并收购,涉足基金、保险、投资银行等业务,推动了国际银行业整体上进入崭新的混业经营时代。银行的混业经营为处于困境中的商业银行开辟了新的利润来源和发展前景,增强了银行的竞争实力。随着金融立法和金融监管的加强,国内商业银行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将逐步走向混业经营的现代模式,积极迎接加入WTO后面临外资银行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挑战(邱朝阳,任建军(2000),)。
  随着WTO后过渡期的到来,国内商业银行的改革已迫在眉睫。不良资产率偏高和较低的资本充足率是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隐含政府担保的取消促使商业银行完全走向市场,接受利率市场化和混业经营的挑战。
  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强化支付中介职能,提高原有业务的盈利水平,通过吸引外资参股,充实资本金,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创新,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完成由公司客户为导向转变为以个人客户为导向,做好混业经营的准备。只有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创新,国内商业银行才有机会在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上获得成功。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其他文献
WTO争端解决机制为所有成员的贸易争端提供了多边解决的平台,但当一个WTO成员在通过诉诸WTO采取多边救济程序的同时,是否还可以采取单边的临时救济措施,换句话说是否可以进行单、多边轮流救济?欧共体商用船舶贸易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DSU第23条被称为“多边体制的加强”或“强制管辖条款”。它要求WTO成员在寻求纠正其它WTO成员不符行为时,必须依DSU的规定,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而不
期刊
[编者按]自今年4月起,本刊陆续刊登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受到读者广泛关注。国内企业也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成效。应读者要求,本刊从本期起选取一批国内企业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案例,以让更多的人进一步关注中國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进步。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案例    问题: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
期刊
【栏目说明】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为反映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当前的经济形势,从本期起,本刊设立“视角”栏目,本栏目将集纳来自于媒体、论坛的信息,期望给读者独特的视角和广阔的思路。    警惕人民币升值的四大风险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日前表示,如果在“过短的时间”里“过大幅度”地提高
期刊
200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突破11000亿美元,出口超过5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是,在出口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自主出口品牌建设薄弱已经成为中国迈向外贸强国之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近年来,商务部积极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加快培育自主世界名牌的精神,大力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效。  日前,本刊记者就自主出口品牌建设问题专访了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
期刊
和谐的贸易体系,不意味着没有摩擦和争端。有了摩擦和争端,能够公平解决,贸易体系依旧是和谐的。伴随WTO发展了10年的争端解决机制,就是解决成员国之间贸易摩擦和争端的重要场所。  WTO上诉机构总干事Valerie Hughes:    覆盖所有争端并行之有效的机制    WTO争端解决机构成立于1995年,同关贸总协定下争端解决机制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这一体制能够覆盖所有的争议,比如有关食
期刊
商机巨大 重视障碍    与阿根廷开展农产品贸易与投资,还需要深入、及时了解当地文化差异和投资、劳工、税赋等相关法令。  从20世纪初以来,阿根廷一直保持世界农牧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其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以农牧业为主,农牧林渔业全面发展。    战略伙伴关系为企业提供商机    阿根廷近年来致力于经济改革,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的领域有:林业、食品加工、渔业(水产
期刊
WTO的下一个主要任务是调和成员间的利益冲突,这是因富国集团提供特殊待遇而引起的  2003年WTO各成员国部长云集墨西哥旅游胜地坎昆,此次会议不欢而散。他们谈判的破裂表明发展中国家早就做好准备,即使看着多边贸易自由化陷于瘫痪,也不愿达成它们都不愿接受的协议。目前,占WTO成员四分之三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关注坎昆之后,将于12月在香港举行的WTO部长级会议,它们的影响力在当务之急的任务中也十分明显。 
期刊
在3月中旬举行的WTO非农产品市场准入(NAMA)谈判中,巴西和印度认为美国和欧盟提议削减工业品关税将会极大地影响发展中国家。3月18日举行了市场准入谈判组会议,“NAMA谈判周”就此结束。NAMA谈判周上,成员们举行了一些非正式的双边和诸边会议,以及3月16日举行的讨论技术性问题的所谓的“D房间”会议。    “D房间”会议关注公式问题    D房间会议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关税削减公式的四个提案。挪
期刊
素帕猜、拉米同台共解WTO新一轮谈判    本刊讯(记者 于志宏) 4月24日,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年会上,中国加入世贸首席谈判代表、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请来了WTO总干事素帕猜博士和前欧盟贸易委员、下届WTO总干事人选有力竞争者拉米先生。两位WTO的重量级焦点人物同时出现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并同台展望WTO新一轮谈判的进展,引来各方关注。     在题为“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展望”的主题会
期刊
泰国推出草本茶质量标准要求公告    鉴于用于饮品消费的草本茶数量增多,出于食品安全的考虑,为保护消费者,2004年7月,泰国公共卫生部食品药品管理局(MOPH) 就草本茶质量标准要求推出公告草案。  根据该公告中的定义,草本茶是指由植物的某部分制成,未经(深)加工的产品,消费者用其加水烹煮或冲泡饮用。草案涉及:云香科木菊,锦葵科瑰茄,姜科植物姜, 姜科红豆蔻, 柠檬草, 桑科植物桑,菊科红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