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创造,这是21世纪对青少年整体素质的基本要求,而“学会做人”则是莘莘学子整体素质的根本所在。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很重视教化,可以说如何教导人们做人,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庄子》《荀于》《周易》《说卦》,儒家的“仁”“中庸”“伦序”等都蕴涵着许多做人的道理,比较普及的民间读物如《三字经》中的“孔融让梨”“孟母教子”等故事则是家喻户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古今仁人志士追求的人生境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統加以继承和发展,赋予“做人”以新的内容,如“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新道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为什么要这样强调做人呢?因为凡是有识之士都懂得,做人,从个人角度讲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从国家角度讲是民族振兴的保证。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伟大事业中,面对西方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冲击,面对市场经济竞争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尤其应重视教育青少年学会做人。
学校是教育人的十分重要的场所,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人生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其根本点是教育学生做人,这里所说的“会做人”当然不是什么“圆滑”,“八面玲珑”“欺上瞒下”“唯利是图”,而是要让学生具备正确的政治素质、基本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所谓正确的政治素质,应该包括爱祖国,爱人民,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符合社会主义事业要求的个人理想;所谓基本道德素质,应该包括尊重他人,待人真诚、热情,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遵纪守法,勤俭朴素;所谓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包括有顽强的意志,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经得起成功还要经得起失败,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这些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都有一定的具体要求,但不少学校只是把它贴在墙上,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对学生是否落到行动上却缺乏关注;在分数和品格之间,不少教师注重的只是前者,即使注重品格的表现,也不注重品格的培养,舍本求末,全然忘记了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青少年不能为社会主义社会所用,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的劳动还有什么价值?据报道,一些外企招聘职员,几个外语流利身体条件也很好的青年十分看好,但在面试的言谈中流露出对祖国的不满,结果落选,因为外商认为,一个连自己祖国都不爱的人,怎么能寄希望于他会全身心地干好工作呢。
教师,具有传承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我们在传承人类知识文明的时候,怎么能忘记传承人类的文化文明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塑造一个人的时候,怎么能忘记为他输入灵魂呢?千万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而一味地抓分数吧,那是教育上的短视。
不是许多教师经常抱怨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吗?是不是如今的学生越来越愚笨呢?绝对不是的,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忽视了教学生做人这一根本的东西。亡羊补牢,趁着今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好时机,在教会学生做人这方面下点功夫吧,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显示出它的生气和活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很重视教化,可以说如何教导人们做人,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庄子》《荀于》《周易》《说卦》,儒家的“仁”“中庸”“伦序”等都蕴涵着许多做人的道理,比较普及的民间读物如《三字经》中的“孔融让梨”“孟母教子”等故事则是家喻户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古今仁人志士追求的人生境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統加以继承和发展,赋予“做人”以新的内容,如“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新道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为什么要这样强调做人呢?因为凡是有识之士都懂得,做人,从个人角度讲是事业成功的根本,从国家角度讲是民族振兴的保证。在进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伟大事业中,面对西方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冲击,面对市场经济竞争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尤其应重视教育青少年学会做人。
学校是教育人的十分重要的场所,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人生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身的。我们今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其根本点是教育学生做人,这里所说的“会做人”当然不是什么“圆滑”,“八面玲珑”“欺上瞒下”“唯利是图”,而是要让学生具备正确的政治素质、基本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所谓正确的政治素质,应该包括爱祖国,爱人民,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符合社会主义事业要求的个人理想;所谓基本道德素质,应该包括尊重他人,待人真诚、热情,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遵纪守法,勤俭朴素;所谓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该包括有顽强的意志,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经得起成功还要经得起失败,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这些在《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都有一定的具体要求,但不少学校只是把它贴在墙上,讲在嘴上,写在纸上,而对学生是否落到行动上却缺乏关注;在分数和品格之间,不少教师注重的只是前者,即使注重品格的表现,也不注重品格的培养,舍本求末,全然忘记了我们的教育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青少年不能为社会主义社会所用,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的劳动还有什么价值?据报道,一些外企招聘职员,几个外语流利身体条件也很好的青年十分看好,但在面试的言谈中流露出对祖国的不满,结果落选,因为外商认为,一个连自己祖国都不爱的人,怎么能寄希望于他会全身心地干好工作呢。
教师,具有传承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我们在传承人类知识文明的时候,怎么能忘记传承人类的文化文明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塑造一个人的时候,怎么能忘记为他输入灵魂呢?千万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而一味地抓分数吧,那是教育上的短视。
不是许多教师经常抱怨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吗?是不是如今的学生越来越愚笨呢?绝对不是的,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忽视了教学生做人这一根本的东西。亡羊补牢,趁着今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好时机,在教会学生做人这方面下点功夫吧,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显示出它的生气和活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