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的逻辑性特别强,这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小学数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拥有更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是,此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出发,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性;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极具探究性的学科,而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好小学数学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尊重和认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还要结合新时代人才需求,深入研究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精巧设计各大教学环节,以扩展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每个教学环节如何科学、精巧设计,事关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不仅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还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将整堂课的每个环节都精巧设计,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向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这同时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实现了专业水平的提高,所以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例如,教师在讲“数的整除运算”这节课时,应充分选择一些能整除的数字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才符合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连串的数字,让学生找出能被5整除的数字,并通过列竖式计算发现整除时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从中找出能被6整除的数字,同样让学生通过列竖式计算发现整除时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在通过两轮发现后,再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字有什么特点”“能被4整除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最后通过与之前的两组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原来整除就是余数为0,即没有余数”。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对比和发现,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发现了本节课的重点,自信心得到了加强,逻辑思维能力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和形成。当然,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教师应在课的最后设计自主总结环节,让学生自主地说一说“什么是除法”“什么是整除”“被3、4、5等数分别整除的数各有怎样的特点”“你能说一说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整除解释吗”等问题,进一步扩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渗透在数学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二、注重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变无形为有形
小学数学具有明显的抽象性,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而来。所以,小学数学既枯燥,又抽象难懂。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即使教师花了很大精力讲了多遍,也还有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这一方面是因为数学的固有属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即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足,难以形成这方面的逻辑推理。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组织一系列实践操作活动,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在学生的面前来回穿梭,真实地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学生也确实能遇到这样的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完“统计”的内容后,虽然知道实际生活中处处有统计,且统计对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但学生可能对“统计”这样的抽象事物仍感到难以理解。克服这种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统计”,从“统计”的形成过程更直观感受与统计有关的知识点。如在班上创办一期以“我们的生活空间你了解多少”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将自己对统计的看法及掌握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利用该活动展示出来,是一次不錯的教法创新。
综上所述,伴随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改革,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始终摆在重要位置,且对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要求。所以,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无论身处偏远农村、深山,还是在城市,都要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视为小学数学重要教学目标,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等教育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利用这种能力解决问题,形成更强的社会适应力。
参考文献:
[1]梁颖,张良光.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5):161.
[2]孙明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数学大世界,2016(8):42.
[3]许惠,马鸣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下旬),2019,8(8):118.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性;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极具探究性的学科,而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学好小学数学对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尊重和认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还要结合新时代人才需求,深入研究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精巧设计各大教学环节,以扩展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每个教学环节如何科学、精巧设计,事关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不仅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还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的重要载体。所以,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将整堂课的每个环节都精巧设计,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向正确、高效的方向发展。这同时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实现了专业水平的提高,所以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例如,教师在讲“数的整除运算”这节课时,应充分选择一些能整除的数字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才符合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连串的数字,让学生找出能被5整除的数字,并通过列竖式计算发现整除时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从中找出能被6整除的数字,同样让学生通过列竖式计算发现整除时被除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观察余数有什么特点。在通过两轮发现后,再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字有什么特点”“能被4整除的数字有什么特点”,最后通过与之前的两组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原来整除就是余数为0,即没有余数”。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对比和发现,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发现了本节课的重点,自信心得到了加强,逻辑思维能力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和形成。当然,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教师应在课的最后设计自主总结环节,让学生自主地说一说“什么是除法”“什么是整除”“被3、4、5等数分别整除的数各有怎样的特点”“你能说一说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整除解释吗”等问题,进一步扩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渗透在数学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二、注重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变无形为有形
小学数学具有明显的抽象性,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而来。所以,小学数学既枯燥,又抽象难懂。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即使教师花了很大精力讲了多遍,也还有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这一方面是因为数学的固有属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即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足,难以形成这方面的逻辑推理。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组织一系列实践操作活动,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在学生的面前来回穿梭,真实地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学生也确实能遇到这样的问题。
例如,在学生学完“统计”的内容后,虽然知道实际生活中处处有统计,且统计对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但学生可能对“统计”这样的抽象事物仍感到难以理解。克服这种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统计”,从“统计”的形成过程更直观感受与统计有关的知识点。如在班上创办一期以“我们的生活空间你了解多少”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将自己对统计的看法及掌握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利用该活动展示出来,是一次不錯的教法创新。
综上所述,伴随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改革,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始终摆在重要位置,且对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要求。所以,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无论身处偏远农村、深山,还是在城市,都要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视为小学数学重要教学目标,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等教育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利用这种能力解决问题,形成更强的社会适应力。
参考文献:
[1]梁颖,张良光.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5):161.
[2]孙明权.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数学大世界,2016(8):42.
[3]许惠,马鸣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下旬),2019,8(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