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科学是一门不断探究不断发展的自然科学,需要教师合理利用资源,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研究探讨,以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高效教学不仅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让生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需要。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去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呢?在多年的生物学教学中,笔者不断探索如何实施高效教学,本文就最为实用有效的几个方面做一简单介绍。
  一、充分利用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生物适应环境》时,我采用的导入方式是动画导入,节选动画电影《神笔马良》的开始片段:马良放羊时遇上猎人,为了让羊群不被发现,马良用画笔在羊头上画上一道绿杠,与背景竹林相似,避免了猎人的发现。这个小故事充分的解释了保护色的概念,这样的导入,加上恰当的提问,可以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比如:学习《人的性别决定》一节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部落酋长因其妻子未生出儿子要休妻的故事,并由此提出问题:生男生女的奥秘究竟在哪里呢?由此引出新课的学习。
  二、活跃学生思维,使其融入课堂中去
  想要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建立学生的生物思维模式,即在生物课堂上对生物知识的接受以及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对生物习题的思考、分析以及解决思路等思维模式。学生能否在生物学习上建立相应的积极性与能否建立生物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在生物学习上有越高的积极性,思维就会越活跃,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以及理解知识,所以,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要注重适当地调节课堂气氛,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创设情境,有效设问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有效的设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学会思考的方向和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诱发学生的思维,必需注重“设问”要“有效”。例如学习《神经系统的组成》一节,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见的腰间盘突出这一病例,通过提问:你所了解的腰间盘突出病人有什么症状,为什么腰椎不好会引起这些症状。源于生活,层层设疑,引发学生思考。
  四、巧用成语、诗词、谚语、俗语
  成语、诗词、谚语、俗语是脍炙人口的精炼语言,其中包含了许多科学哲理和生命现象。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成语、诗词等,挖掘语言丰富的内涵,既可以突出一节课的中心内容,又可以使深奥的知识通俗易懂,也满足了学生对美的欣赏需求,引发愉悦的学习心境,从而达到有效教学。例如,在讲生物的变异时,用“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连母十个样”的俗语来教学;讲条件反射时,用“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成语,帮助学生理解;讲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时用“一山不容二虎”来说明;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哈密瓜果格外甜是因为哈密白天光照强植物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昼夜温差大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弱的结果;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蝗螂捕蝉,黄雀在后”来讲食物链;用“金蝉脱壳”,“作茧自缚”来说明昆虫发育过程中蜕皮和化蛹阶段;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来讲明蒸腾拉力的作用;又如,引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让学生体会植物生命的周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让学生体会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这些做法不仅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同时也抓住了学生心理,维持了学习热情,奏响了课堂思维共鸣曲,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有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由于这些特点,教师想要创建高效的教學课堂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些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使其成为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垫脚石。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享受到高效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巧妙的过渡语可以使各知识之间能够很自然地衔接起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教学内容上。这不仅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而且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把握教学内容,学会思维。过渡的技巧很多,常见的过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然过渡式。许多教学内容之间本身就有很密切的联系,只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目的。自然过渡将知识本身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自然呈现在学生面前
期刊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因此,字写得如何也成了评价一个人学识、性格、气质等的因素。书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书写不仅可以巩固识字,而且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就能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还能让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的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文化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对小学学生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学生书写现状及问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那么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呢?  首先,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端正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要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真正的发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
期刊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有效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形式,但学生还不能有自己的能力去真正了解和学习课文的语言,这一直是教学中的大问题。反思自己以往阅读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渐渐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那么,在课堂中我该如何改进呢?下面谈一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目前语文课的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与理解”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教学模式。前者致力于让学生理解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前提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心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人文特征,教学中,教师不能违背语文的学科特性。教师要营造宽松愉
期刊
自从我吃到第一口汤圆后,它那又香又粘的味道就糊在了我的心头,至今难以忘怀。当我再一次品尝到它的时候,那浓浓的味道又一次滋润我的心田。  “噼——啪”,那熟悉的鞭炮声再一次在我的耳边响起,我兴奋极了,因为元宵节要吃汤圆,意思是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而我最喜欢吃的也是汤圆 ,它那浓浓的味道使我忘不了。  元宵那天下午,我刚到家门口,一阵汤圆的香味扑鼻而来。我看见妈妈
期刊
摘要: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低年级写字教学既是启蒙,也是关键。我们的写字教学应不拘泥于笔画的分析,尽可能地挖掘教材的潜在作用,植根课堂,课内外结合,千方百计地使学生爱上写字。  关键词:写字教学 兴趣 情感 途径 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程中都要加强写字教学”。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尤其是一名低年级教师,我一
期刊
内容摘要: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好拼音将为识字、写字、朗读、背诵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但在实际学习汉语拼音中,许多孩子却难以掌握拼音知识。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因此,拼音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
期刊
一、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  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技巧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的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列宁写道:“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儿童的良好情绪,对于培养学习愿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知道,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教师一走进课堂就应该把饱满的热情带给学生,使学生受到健康、乐观的情绪感
期刊
在低年级课堂中,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主线,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做中学”,使儿童从实践活动中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不由让我想起了在培训中学习到Rhyme教学的艺术。因为儿歌本身具有押韵、重复、易懂等特点,创编儿歌能让学生在说唱和游戏中感知新的语言功能,感受语言环境,也会加深学生对句型的理解,使其产生对新句型的感性认识。童趣的课堂,“以玩促学,寓趣于教”。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