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亿元骗贷大案迷雾未散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到2006年间,农信社的管理无所依归,先从农业银行转到人民银行,再转到银监会,管理混乱造成的巨额不良贷款使大部分农信社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宋亚安违规放贷作案,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今年1月,涉嫌骗贷1.57亿元的河北高阳县信用联社副主任宋亚安逃离。惊惶失措的高阳信用联社先向河北信用社保定办事处报案,保定办事处向市公安局报案。此事对外一直处于保密中。2007年2月5日,百度贴吧高阳县吧上,一篇《高阳信用社出大问题了》的帖子询问:“高阳信用社S某携巨款出走了,有知道详细情况的吗?”
  两月后,一份跟帖称:“带走1.4亿元,现在在哪,就不说了,从2002年开始慢慢挪用,一直到现在才走,不容易啊!他手下从没批出过一笔贷款,真是高人,做事小心,都是叫别人批的。”
  此后网上再无其他消息。
  以前,在信用社贷款的客户,每季度还一次利息,到年底倒一次手续。宋亚安出事后,改为每月付息,这个商户说,现在还不知道年底倒手续时,会有什么麻烦?
  高阳县一个经商大户,在县城某信用社存款上百万元。几年前,有人贷一笔款,请他做担保人。按照规定贷款担保每年要审查一次,但信用社却一直没审。今年春天,贷款的商户跑了,信用社把担保人告到法院,从他的账上划走了87万多元。这个大户一气之下,把开户行转到了邮政储蓄所。
  庞口信用社储蓄所员工称,宋亚安案发后,储蓄所没有出现挤提现象,“因为老百姓觉悟高,相信国家不会让信用社倒闭。”
  前述高阳纺织商贸城商户向记者反映,事实上恰恰相反。宋亚安潜逃后,高阳信用社的股东们很快互相转告:宋亚安带着1.5亿贷款跑了,别再往信用社存款了“那时候就知道是1.5亿!”商户们都赶快去提款,但提不出来。“春节前,正是用款的时候,商户们都要备货,这时候取不到钱,心里是啥滋味?”骚动的气氛整整持续了一个月。没人敢再往信用社存款,形成了恶性循环。年关到时,信用社的领导挨家挨户到储户家里做工作:“请大家放心,信用社有钱,国家支持我们,不会破产。”
  一名信用社内部人士说,起码两三年前,县联社就知道宋亚安违规放贷,也知道这笔钱要不回来,但联社领导还存着幻想,想让宋自己把窟窿补起来,宋亚安想去某地投资,信用社也予以制止,但却未采取其他控制措施。“如果那时候就控制了,一是宋亚安不会跑,二是他不会带走这么多钱。”
  这名人士说,没有内部人勾结,宋亚安不可能违规贷出这么多钱来。信贷员要考察客户资质,营业执照要一年一审,各个信用社都有信贷审批小组,县联社有信贷审批委员会,保定办事处还有信贷咨询委员会,层层把着关呢。就算当地最大的三利公司,也不可能轻易贷出1.57亿元。“他一次不还款,下次就不该贷给他呀!”
  另一名信用社人士说,这种案子,社会上觉得惊奇,信用社内部都见怪不怪了。现在四大商业银行管理严了,贷款到期收不回,立马要说事儿。但信用联社是一个县一个法人,只要县里不管,别人谁管你?宋亚安长期违规批贷,内部人不会不知道,但都不愿意捅马蜂窝,都怕得罪人,何况如果要追究下来,还得倒一大批人,所以都躲得远远的。等到宋亚安跑了,纸包不住火了才往上报,但等上面再来调查时,就又没人愿意说了。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史建平教授表示,该案发生的根源在于农村信用社的制度不健全,“在信用社和银行这样的金融中介机构,客户的存款总额很大,贷款的支出必须有一整套完整的机制来执行和对其 监控。像河北高阳农村信用社这样,领导打几个电话就能支付巨额贷款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其制度不严密,漏洞太大。”
  既然高阳信用联社管理如此混乱,当地人都怀疑违规放出去的贷款不止宋亚安带走的1.57亿。河北信用社保定办事处主任高东光在内部讲话中也曾说,随着网络建设速度的加快,一些隐蔽多年的违规违纪行为可能会浮出水面,同时,有些违规违纪行为也会隐藏得更深。“因此,我们要下大决心挖陈案,千方百计设新案。”
  高东光透露:到目前为止,对重大违规违纪行为,仍有县联社班子在替违纪分子想办法,走所谓的“盘活”。有的县联社领导仍然在打招呼点贷,出现问题不承担责任,下卸责任,“于职责、于规章制度、于良心格格不入”。
  
  保定信用社系统整顿
  
  2007年2月15日,宋亚安潜逃后不久,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保定办事处决定在全市信用社系统进行“治理、整顿、规范”,并召开了一次全市信用社主任参加的“动员大会”,办事处主任高东光在大会上说:“组织召开全市农村信用社主任以上的干部会议,是办事处成立以来第一次。”
  “为什么高阳发生这样一件惊天大事?为什么一个联社副主任能够调动这么多人、这么多信用社围着他转?为什么这个事件从事发到现在,至少超过3年未被发现?为什么面对违规违纪行为不举报、不揭发?这都是为什么?”在讲话中,高东光追问。
  高东光把原因归结为三条:一、县联社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没有执行力,政令不畅。二、管理混乱,制度严重缺失,监督不力。三、歪风邪气盛行,正气不正。高东光没有提到上级监管方面的责任。
  高东光说,各项违规违纪行为在信用社普遍存在,对此,县联社只满足于发发文件、谈谈话,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制止。用这样的观念、思路、措施去工作,不出问题是偶然,出现问题是必然。宋亚安早在2003年就开始采取这种手段进行违规违纪活动,不但没被发现,不被处理,还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从而变本加厉。班子成员之间只看表面现象,讲所谓的团结,不讲原则,没有正气,助长了问题的加重。
  高光东还抱怨道:“县联社对上级指示精神和有关要求传达贯彻不力,存在联社上边凉,信用社下边冷的现象。有的联社班子成员和信用社主任到现在还不知道农村信用社行风建设是哪个部门发起的,不知道行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知道省联社规定新增贷款不良率不能超过3%,你这干部是怎么当的?这是严重的失职行为。在问题产生之初,联社有关部门曾打过报告,向领导反映,但他们置若罔闻、麻木不仁,不认真对待,不研究解决,贻误处理时机,酿成大患。宋亚安长时间不上班,其他班子成员却没有向上级反映情况,极端不负责。”
  高认为宋亚安作案4年多未被发现,是因为“长期以来,这类违法违规违纪一直被联社隐瞒”,不让上级知晓。因此,不但它们没有得到有效查处,反而使得信用社一些人认为省联社实行“问责”是流于形式,怀疑省联社、市办事处能不能查?能不能查到底?查出问题能不能严肃处理?因此,不敢站出来举报、制止,也有少数信用社主任受利益驱使,上行下效,与图谋不轨者同流合污,搭车放款。有的也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对自查自纠工作等待观望,应付了事,以致影响案件的及时处理,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高东光总结道:这样的问题集中体现在高阳县联社,同时,在其他联社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既有过去多级法人管理体制的弊端,又有制度缺失、不坚持制度、多年形成的思维惯性的“软肋”;同时,也有网络建设不到位的“硬伤”。
  几名高阳信用社职工告诉记者,高东光的讲话文件,他们都开会学习过了。至于治理整顿的情况,员工认为那是领导的事情,“我们干的还是像以前一样的工作”。
  
  基层信用社危机
  
  有知情人说,全国基层信用社管理普遍混乱。一些地方信用社系统近年来治理整顿卓有成效,但河北的整顿,据省农信联社一名领导说,还需要几年时间。
  这名知情人说,信用社管理混乱的原因之一是职工素质低。最早的农信社职工,是放下锄头,捡起算盘、笔杆的。现在信用社职工文化程度大多是中专毕业。但其他几大商业银行招聘职工,要求起码是大专毕业,还得是学金融专业的。
  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农信社管理的无所依归。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号召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时,与供销合作社同步成立的,说是农民自愿入股,但农民哪来那么多钱入股?最早的股金都是象征性的,几块钱甚至几毛钱就可以人股,成为社员了。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农信社成了国内人员、网点最多的金融机构。1996年中国农行与农信社脱钩。农行管理信用社时,按的是农行的管理模式,每个县的农信社一把手都由县农行行长兼任。
  1996年农行不管了,农信社归中国人民银行管,一下子就乱了。人行没直接管过农信社,不知该怎么管,只派个人过来,抓住人事权和发放贷款的权力。后来,以化解金融风险为由,将典当行、各种基金会和县以下城市信用社等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都划归农信社。从1996年到2006年,10年间农信社的不良资产增长速度最快。到2003年银监会成立,人行也不管农信社了,由银监会接手,农信社的管理、经营更是乱上加乱。宋亚安的违规放贷作案,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根据央行调查,目前许多农信社的不良贷款在50%左右,有些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甚至达到80%以上。全国农信社的账面不良贷款在2004年超过了5000亿元。巨额不良贷款将农信社压得喘不过气来,大部分农信社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授徐滇庆说:“在全国的农信社当中,有1/3是好的。还有2万多家信用社基本是属于不可改造的。无论是把农村信用社并成县级联社,还是让他们改组成农村商业银行,人还是原来的人,体制还是原来的体制,包袱还是原来的包袱,凭什么就能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其他文献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应届毕业生焦德武,是“调研中国”入选团队——“四川农民工留守家属生存状况调查”课题组的成员,回想起去年7、8月份和其他3名同学历时21天,走遍四川省仁寿县5个乡14个村,走访近400户农户的调研经历时,他在个人博客上写到:“我们看到了农村的缩影,我们走着,接触着,思考着……我们知道,我们的所见,并不是中国农村的全貌,听到的也可能失之偏颇。但是,我们放慢脚步,平心静气地站在农
一、读写教学行为的诊断  “读”与“写”的结合首先离不开课堂教学主阵地而独立存在。如何将读写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而非仅仅专门的读写训练,成为笔者关注的重点。笔者近期听了一节公开课《北京的春节》,这是苏教版“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1.初步感知,读通课文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2)作者节选了哪几个时间点?又分别提到哪些习俗?  2.研读
把权力交给民主,把信仰交给宗教,把市场交给市场,正可解开公权一市场一大师的金三角死结。而破除官场迷信,还政治以文明,才是民主与迷信的新冲突的要害。  1980年代初,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国大讨论时,伴有一股思想潮流,那就是关于民主与迷信的讨论。当时的思想关怀,主要是提出并琢磨刚结束的“文化大革命”及其与个人迷信、领袖崇拜的关系。  很多年过去了,这股思潮或许已被国人遗忘。可是近年来,“
摘 要 基于真实情境的小说专题教学注重文本交集点的挖掘,据此创设关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有社会现实意义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一系列真实的情境中思考、对话,以达成情感的共鸣、切己的感受。为探索基于真实情境的小说专题教学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本文以《娜塔莎》《素芭》的联读为例展开了初步的思考探索。  关键词 真实情境;小说专题教学;《娜塔莎》;《素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
特立独行的总统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首次引起世人瞩目是在2004年的10月17日。在当天举行的全民公决中,超过77%的白俄罗斯选民赞成取消宪法条款中有关同一人连续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届这一现代政治通行的原则,这样一来,作为现任总统的卢卡申科将可以无限次地竞选国家总统。1994年卢卡申科当选白俄罗斯首任总统时才40岁,2006年结束自己第二任期后也不过52岁,因此,第三、第四、甚至第五次竞
IMF欧美中心主义的份额制不能反映新兴市场经济体崛起的现实,是这次改革的重点。而通过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既能给IMF增资,又可追认债务国对IMF运行成本的贡献,一举两得。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要把中韩和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变为同盟军,使IMF的主导权一步步由欧美向亚洲转移,同时防止美国利用汇率来冲击亚洲国家。  9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mational Monetary Fund,简
《史记·诸侯十二年表》:“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左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以孔子所修、所传授的《春秋》为蓝本著述的一部独立史书,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史著作。“有一个时代是春秋时代,有一种精神是春秋精神,有一种风度是春秋风度,有一种气象是春秋气象。”春秋战国,既没有西周等级制度的严格束缚,也没有后期封建社会的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历史文学巨著,它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又开辟了我国传记文学的新领域,具有不可估量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司马迁不仅尽情歌颂了英雄贤才的盛德业绩,还在其间演绎了几出儿女情长的好戏。一、两种经典爱情叙事模式  1.英雄儿女式的铁骨柔情  《史记》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张英雄图谱,上演了不少英雄豪杰的故事。项羽,是其中非常突出的叱咤风云的人物,而《项羽本纪》中的“霸王别姬”一节
把议论文写出杂文味,是时下流行的做法。议论文多见于实用文体,杂文则是文学文体。把议论文写出杂文味,其实则就是要求所写议论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从而一扫议论文枯燥之文风。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觉得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关注时事,向纵深处挖掘  关注时事素材,让文章有时代气息。“文章合为时而作”,写文章目的就是为时代而写,针砭时弊、并指出疗治的方法。要在“平常之中见深意”。这里所说的
具身认知是指人的认知观念中生理上的体验和心理上的体验有着强烈的关联,生理上的改变会导致人认知观念的改变,这种改变也被叫做具身化。长久以来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被动式的知识传授,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活用具身认知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参与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一、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在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学中,保持一个共同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