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射频热凝和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93例2010至2017年就诊于我科行射频热凝术(n=300)和脉冲射频术(n=93)的三叉神经痛病人.按照射频热凝术:脉冲射频术=2:1的比例进行匹配,匹配后射频热凝术治疗组为186例,脉冲射频术治疗组为93例.以巴罗神经研究所疼痛强度评分(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pain intensity score,BNI pain intensity score)I-III分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初始疼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疼痛科,北京10007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射频热凝和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93例2010至2017年就诊于我科行射频热凝术(n=300)和脉冲射频术(n=93)的三叉神经痛病人.按照射频热凝术:脉冲射频术=2:1的比例进行匹配,匹配后射频热凝术治疗组为186例,脉冲射频术治疗组为93例.以巴罗神经研究所疼痛强度评分(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pain intensity score,BNI pain intensity score)I-III分作为治疗有效的标准,初始疼痛缓解率定义为术后1个月内治疗有效率.收集记录术后1个月两种射频治疗技术的并发症情况及治疗满意度情况.治疗后2年内疼痛复发时间,复发标准定义为BNI评分为IV和V分.结果:射频热凝术组和脉冲射频术组病人初始疼痛缓解率分别为100.0%和71.0%(P<0.001).接受脉冲射频术的病人术后1月治疗满意度与射频热凝术相当(P=0.170).射频热凝术2年有效率为89.8%.脉冲射频术2年有效率为48.4%.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射频热凝术的镇痛维持时间明显优于脉冲射频(P<0.001),脉冲射频术治疗相对于射频热凝术治疗的复发风险比为3.718,95%可信区间为1.779-7.772.结论:射频热凝术的疗效虽明显优于脉冲射频术,但不可避免的出现神经毁损后并发症.脉冲射频有望成为接受射频热凝治疗前的镇痛方法,让更多的病人免于神经毁损的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智能语音呼叫技术(intelligent voice call technology,IVCT)在流失献血者召回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为献血者招募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持.方法 利用短信、人工电话、IVCT对2016~2018年的流失献血者进行召回,并对召回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8月20日~12月30日对20406名流失献血者进行召回,共拨打人工电话1029通,智能语音电话7571通,发送短信11806条,人工电话、智能语音电话和短信的召回成功率分别是4.81%(32/665)、3.44%(
目的 制备抗-AB血型抗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的鉴定.方法 采用人AB型红细胞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细胞融合、筛选并获得能分泌抗-AB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利用血型血清学方法对抗-AB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以及识别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对临床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 经筛选获得1株能够稳定分泌抗人AB血型的IgM型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鉴定,该细胞分泌的抗体能够与A型、B型、AB型红细胞均发生凝集反应,而与O型红细胞无凝集反应.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验证了该抗体识别的是A和B抗原共
目的 建立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并进行适用性验证.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1105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在进行供试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之前,对助滤剂微生物限度计数方法进行适用性试验.采用平皿法分别对3批次珍珠岩和硅藻土进行微生物回收试验,依据相应计数培养基适宜条件培养,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成立的情况下,对助滤剂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分别计算各试验菌回收率.结果 各试验菌试验组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菌落数的值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均在0.5~2.
目的 分析研究血小板捐献者外周血参数在血小板捐献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以在2019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于广州机采献血点的10444位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将初次献血者作为对照组,献血次数≥2次的献血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倾向性匹配方法匹配2组的年龄和性别后,t检验对比2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参数变化的差异.结果 捐献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增加(P<0.05);白细胞计数减少(P<0.05);血红蛋白减少(P<0.05);红细胞计数减少(P>0.05);红细胞比积不变(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
目的 鉴定1例Rh血型D变异型个体的血型抗原表位,并分析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采用盐水试管法及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微柱凝胶)鉴定RhD血型,应用抗球蛋白微柱凝胶卡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用RhD抗原表位检测试剂盒(D-Screen)检测RhD抗原表位;此外,采用Rh血型分型卡检测RhCE表型;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对标本RHD基因合子型进行分析;对RHD基因的10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及直接测序分析.结果 该个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结果阴性,血清学结果显示RhD抗原弱阳性表达
目的 研究1例RhD阴性产妇所育新生儿因D抗原遮蔽现象造成血清学假阴性的特点,及分析新生儿发生溶血病多次配血不合的原因,探讨提高抗体检出率的方法,及时解决新生儿HDFN的输血救治问题.方法 采用盐水法和微柱凝集法结合吸收放散实验鉴定产妇及新生儿的抗体,RhCE exon1-10外显子测序鉴定新生儿血型,找到相匹配的血液给新生儿换血治疗.结果 新生儿血型初次鉴定为AB、ccdEe,患儿母亲血型为AB、ccdee;患儿红细胞经ZZAP处理及基因鉴定后Rh分型为ccDEe;母亲、新生儿游离血清及新生儿红细胞放散
目的 对送检的1例抗体筛查阳性血样进行抗体鉴定,探讨复合抗体的鉴定思路并提供输血方案.方法 采用血清学试验方法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使用基因检测方法进行Diego血型基因分型;设计吸收放散试验进行复合抗体的鉴定.结果 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患者血型结果为B,ccDEE,Jk(a-b+),Le(a-b+),Fy(a+b-),Di(a+b-);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患者Diego基因型为Di(a+b-);结合上述结果设计吸收放散试验,检出患者血清中存在IgG抗-Dib、IgG抗-Ce、IgG抗-Jka;通过配合使用免
众所周知,截肢是治疗外伤、血管病及肿瘤等疾病的非常规手段.幻肢痛作为截肢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发生率高、严重程度重,且通常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愈发受到基础和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研究不断地深入,截肢后的外周及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及功能上的改变,包括由此引发的心理改变等因素被证明在幻肢痛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就幻肢痛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临床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治疗幻肢痛提供参考资料.
血小板作为生物体特殊无核血细胞,在生物体中发挥重要功能.多年来关于血小板的工作机制,以及在体内的产生、成熟、代谢、凋亡和体外输血时血小板的分离保存等,都在不断被深入研究.血小板作为无核细胞,胞内存在多种RNA.因此,血小板RNA成为研究血小板遗传物质的重要目标.随着转录组学的发展,血小板转录组学研究不断深入.本综述由转录组学研究方法以及近几年前沿技术入手,对血小板转录组学的研究进行讨论与展望.
英国NICE制定的国家临床指南和医疗照护质量标准对于支持英国政府倡导的国民健康服务和社会照护体系尽可能实现为国民提供最好的健康照护服务这一愿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NICE输血指南提出了手术患者输血替代措施、各种成分血输注和输血患者信息告知等方面的共47条推荐意见,推荐了红细胞、血小板、FFP和凝血酶原复合物输注以及患者输血信息告知等方面的10项优先实施意见,具有挑战性的是应用氨甲环酸替代输血以及建立并应用患者身份电子识别系统这2个推荐项目.NICE从输血指南中遴选4项推荐——准备手术的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